資源簡介 四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工作總結2021--2022 學年度第一學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不知不覺中,本學期我承擔的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育教學工作,能夠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育教學計劃圓滿完成,師生的獲得感滿滿?,F將本學期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中的所思、所感、所想進行小結,以便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一、教育教學與疫情防控相結合這學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學期,由于新冠疫情總是在不同地區、不同的時間段爆發出現,所以疫情防控是校園學習中的首要任務。在學校的安排下,每個周三是我立崗防疫工作的時間。我會早早地在學生未到學校之前來到學校,把自己所負責的消殺區域進行無死角的消殺,確保每個角落、每件物品的安全......站到指定的位置給學生測體溫。雖然我們處于低風險區,疫情有所控制,但是我們的防范措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麻痹與松懈。我在課堂上除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還會進行疫情防控知識教育,讓學生時刻注意個人衛生及個人防護,勤洗手、常通風,每天在上學與放學的途中都要戴好口罩,安全健康地到校學習。二、指導思想與基本理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系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發展素質教育,引導全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推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堅持問題導向,從黨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破立并舉,推進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堅持統籌兼顧,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類設計、穩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中國特色,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三、努力學習,學會反思,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政治學習(1)學習《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堅持興國必先強師,深刻認識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師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采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廣大教師牢記使命、不忘初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2)學習《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強化教師隊伍基礎作用,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深化改革,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堅持德育為先,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堅持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堅持面向全體,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2.法律法規學習(1)學習《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第一條 為規范教師職業行為,保障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 https: / / baike. / doc / 5429398-5667630.html" \t "_blank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 https: / / baike. / doc / 5369974-5605828.html" \t "_blank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 https: / / baike. / doc / 6155005-6368219.html" \t "_blank )》《教師資格條例 ( https: / / baike. / doc / 5432144-5670438.html" \t "_blank )》和《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小學教師是指普通中小學 ( https: / / baike. / doc / 7192508-7416789.html" \t "_blank )、中等職業學校 ( https: / / baike. / doc / 6135999-6349162.html" \t "_blank )(含技工學校 ( https: / / baike. / doc / 6306757-6520341.html" \t "_blank ))、特殊教育機構、少年宮 ( https: / / baike. / doc / 5422022-5660213.html" \t "_blank )以及地方教研室 ( https: / / baike. / doc / 6119822-6332967.html" \t "_blank )、電化教育 ( https: / / baike. / doc / 6022888-6235885.html" \t "_blank )等機構的教師。前款所稱中小學教師包括民辦學校 ( https: / / baike. / doc / 5852161-6065001.html" \t "_blank )教師。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處理包括處分和其他處理。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開除。警告期限為6個月,記過期限為12個月,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期限為24個月。是中共黨員的,同時給予黨紀處分。(2)學習《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開展小學教師教育的院校要將《專業標準》作為小學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依據。重視小學教師職業特點,加強小學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小學教師培養培訓方案,科學設置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方式;重視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加強從事小學教師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科學的質量評價制度。小學教師要將《專業標準》作為自身專業發展的基本依據。制定自我專業發展規劃,愛崗敬業,增強專業發展自覺性;大膽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創新;積極進行自我評價,主動參加教師培訓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專業發展水平。四、完成常規教學任務1. 備課深入細致。能認真備課,教學設計規范,過程詳實,目標明確。能夠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設計中,每一課也都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和詳細的教學過程。為了對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了解,我經常和同年級老師交流,上課時多留心,課下在班里多與學生溝通,盡最大努力在備課時既備教材又備學生。今后的備課中,我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長、教學風格,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案進行有機的調整,讓備課能扎實有效。能更多的加入自己的思想見解,上出富有個性的課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2.緊抓作業批改,注重學困生輔導。所教學科雖然沒有作業批改,但是同樣在每一節課前都要布置學生提前收集并整理各種資料信息,課堂上讓學生展示匯報,對學生進行提問,了解學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情況。對于收集資料較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3.課堂上求效率。課堂最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敢問”、“愛問”、 “會問”、 “善思”。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投去贊許、信任的目光,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或者很荒謬,教師也應先肯定和保護學生提問的勇氣,教師要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讓學生主動產生發現疑問、提出問題,萌發猜想,逐步提高問得價值,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鼓勵學生“問得深”、“問得妙”,指導方法,讓他們真正地會思考、會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五、教學業績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道德與法治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教學中論題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br/>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教學中把道德與法治與學生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br/>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互動,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總之,通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所上升。回顧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有付出的辛苦,更多的是收獲,難忘和學生朝夕相處的每個瞬間, 為他們的道德品質不斷提升而驕傲自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