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202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末測試卷(含答案)滿分8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兩次偉大實踐。二者的共同主張有( )A.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B.推翻封建君主制度C.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來挽救民族危機 D.學習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來救中國2.右圖是由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文本封面圖,該書( )A.頒布標志著清王朝統治結束B.具有封建專制性質的憲法C.從法律上宣告三民主義提出D.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3.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開始了,這年是民國( )。A.4年 B.5年 C.6年 D.7年4.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控制安徽、浙江、山東等省得軍閥是(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桂系5.1927年八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領導這次起義的革命領袖有( )A.毛澤東 周恩來 朱 德 B.周恩來 朱 德 葉 挺C.毛澤東 周恩來 葉 挺 D.毛澤東 朱 德 葉 挺6.1934年,中共中央被迫長征。長征途經的地形區依次是( )A.東南丘陵 云貴高原 四川盆地 黃土高原B.東南丘陵 云貴高原 黃土高原 四川盆地C.東南丘陵 四川盆地 云貴高原 黃土高原D.云貴高原 東南丘陵 四川盆地 黃土高原7.紅色旅游,追尋紅色記憶。以下適用于上海的是( )①開天辟地,敢為人先 ②共和之都,改天換地③八一槍響,軍旗升起 ④五四中心,工人崛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8.歷史事件的整理能夠有效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以下有關“抗戰史”部分信息的按歷史發展順序整理正確的是( )①寶島回歸 ②東北淪陷 ③南京大屠殺 ④張楊兵諫 ⑤盧溝槍聲A.⑤②④③① B.②④⑤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④②③⑤①9.1947年,毛澤東飽含激情地說:“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 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是指( )A. 圍攻中原解放區 B. 千里躍進大別山 C. 三大戰役勝利 D. 渡江戰役10.日本華北方面軍某作戰記錄記載:“盤踞華北一帶的共軍……于 1940 年 8 月 22 日夜, 一齊向我交通線及生產地區進行奇襲。……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下列對這段記載的解讀,合理的是( )A.發起“奇襲”的“共軍”是新四軍 B.這是抗戰以來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C.這是臺兒莊血戰的戰果 D.彭德懷是指揮這次“奇襲”的將領11.“1941年12月8日,美國和大不列顛向日本宣戰,三天以后,德國和意大利向美國宣戰……至此,一場全球戰爭形成了。”這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B.空前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C.德軍發動凡爾登戰役 D.日本偷襲珍珠港12.右圖二戰中某次戰役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是( )A.二戰不斷擴大B.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D.二戰勝利結束13.1948年,在運往希臘的物資上都有以美國國旗為基礎、形狀如盾牌般的紋章標志,正中寫有“為了歐洲的復興,由美國所援助”的標語。下列事件中與這一現象相關的是( )A.“鐵幕”演說的發表 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D.北約組織的建立14.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請你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將下列對聯進行排序( )①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 ②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宏圖③一橋架長江南北通暢,三路通雪域漢藏同樂 ④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15.右圖是九年級學生做的知識梳理,下列選項中可以代入序號的是( )①土地改革的進行 ②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③西藏自治區成立 ④一五計劃的完成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6.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國在外交方面體現這種思想的是( )A.“求同存異”方針 B.不結盟政策C.“另起爐灶”方針 D.“一邊倒”方針17.下列哪一次會議通過了我國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8.下列是當今世界一些國際組織的標識圖案,其中致力“通過多邊貿易,實現全球范圍內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組織是( )A. B. C. D.19.下列哪一城市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現代第一批主動開放的經濟特區( )A.廈門 B.深圳 C.廣州 D.上海20.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概括出來黨的“十大奮斗經驗”,其中一條就是要堅持理論創新,下列理論屬于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理論創新是( )①毛澤東思想 ②鄧小平理論 ③科學發展觀 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21. (10分)從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見證了滄桑歷史。在故宮博物院成立96周年之際,小明制訂了“我要去故宮”文化旅游攻略,并繪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年代尺草圖。請你根據下列年代尺,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紫禁城始建于哪個朝代 (1分)(2)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 這次革命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5分)(3)故宮文物南遷與哪一次戰爭有關 說明此次戰爭結果對世界的重大意義(4分)。22. (10分)道路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領導紅軍戰爭和根據地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通過艱難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決了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人教版九上《歷史與社會》 材料二(1)寫出材料一中“中國革命的道路”的具體內容,并指出中國共產黨找到這條道路的根本依據。(4分)(2)根據材料二,綜述根據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說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政權為什么在這些地方存在。(6分)23.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東北三省又起狼煙,日本鬼子占了奉天。殺了我同胞哇,不知幾千萬,從此東北受了難,聽我言一言。” ——東北民謠(1)材料一敘述的局面發生在哪次事變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材料二 務即曉諭全團官兵,犧牲奮斗,堅守陣地,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一尺一寸國土,不可輕易讓人。” ——第二十九軍司令部令(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該事件有著怎樣的歷史影響?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樣的抗日主張?(4分)材料三 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谷壽夫的判決書指出:“查屠殺最慘厲之時期,厥為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同月二十一日,亦即在谷壽夫部隊駐京之期間內,------被害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3)材料三控訴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請你再舉一例日本法西斯在華犯下的罪行?(2分)(4)值此90周年紀念之際,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針對當今某些日本右翼勢力企圖抹殺這一歷史事實,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中日關系?(2分)24.(10分)閱兵不僅可以鼓舞士氣,也見證了那些年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 1959年10周年閱兵 1984年35周年閱兵材料一:受閱武器裝備主要是繳獲的雜牌武器,有110多種,來自24個國家,人民形象地把開國大典說成是“萬國牌武器展覽會”。 材料二:受閱武器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受閱部隊中的裝備最新的自動步槍、大炮、坦克、高速噴氣殲敵機,都由我國自行制造。 材料三:這是中國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第一次公開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受閱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如洲際導彈等,引起熱烈反響。(1)材料一閱兵的武器大部分屬于日式和美式,請分析這是中國人民軍隊先后通過哪兩次戰爭從敵軍手中繳獲?(2分)(2)材料二噴氣式飛機的出現得益于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給中國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3分)(3)寫出開啟材料三中描述的“新時期”的會議?這次會議作出哪些重要決定,并說說它與1984年閱兵科技含量大大提高的聯系?(5分)25.(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美關系變遷材料二:2021年11月16日,中美兩國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外界均認為,中美兩國愿意通過和談的方式解決彼此爭端,向世界釋放了積極信號。——《海峽通報》(1)寫出材料一中1950年中國參加該戰役的軍隊名稱,及1972年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2分)(2)實踐證明,中美關系的變化會對世界局勢產生不同的影響,請運用材料中的兩例史實加以分析說明。(4分)(3)請你聯系當今的時代主題,分析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引起世界關注的原因?(4分)參考答案1、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A D A C B A C B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C D A A B B A C二、非選擇題21.(10分)(1)明(1分)(2)辛亥革命(1分)積極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開啟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積極意義2條,2分)。消極影響: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人們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消極意義2條,2分)(3)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2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與幫助(2分)。22.(10分)(1)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3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情(1分)(2)大都建立在各省交界處,遠離中心城市;山高林密,物產比較豐富,地勢險險峻,易守難攻。這些地區交通不便,經濟文化落后,土地革命后,群眾積極性高,有利于革命政權的存在。(酌情給分)23.(10分)(1)“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2) “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或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3)南京大屠殺;在東北實施細菌戰、炮轟重慶等后方城市、潘家峪慘案(寫到1點即可)(4)表示強烈的憤慨和嚴正抗議;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正視歷史、以史為鑒;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面向未來、加強合作;謀求中日關系健康發展。(言之有理即可)24. (10分)(1)抗日戰爭(1分);解放戰爭(1分)(2)1957年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1分);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2分)(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分);決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動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定。關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加快了經濟發展,為科技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質基礎;對外開放有利于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為科技水平的提高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我國科技水平的大大提高印證了改革開放等決策的正確性。(答到1點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分)25.(10分)(1)中國人民志愿軍;1972年,尼克松訪華(2)中美關系緩和時: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如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中國和美國等國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御法西斯的侵略,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之,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有利于世界和平; 或尼克松訪華,簽署《中美聯合公報》,從此兩國關系結束了長期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此后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促進了世界和平安寧與共同發展。(史實1分十意義1分,任選一個即可)中美關系不和時: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如1950年美國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將戰火燒到中國,這不僅嚴重威脅到中國的安全,也不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史實1分十消極影響1分)(3)原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2分),美國是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諸多的風險與挑戰,未來中美兩國關系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進程,因此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引起世界關注。(分析言之有理得2分)第12題圖1950194219722019自美國發起貿易戰后,中美關系陷入低谷。長津湖戰役簽署《聯合國家宣言》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