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來包餃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餃子的相關知識,掌握包餃子的基本方法。2.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體驗勞動的快樂3.培養學生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的優良品質。[教學重點]培養孩子不怕困難,耐心細致的勞動態度和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教學難點]學會各種造型餃子的包法[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學具:餃子餡、餃子皮、蓋墊、碗、勺子、筷子。[教學過程]一、 開門見山,直入課題二、 談話引導,了解餃子歷史師:說起餃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相信同學們不但見過,還經常吃呢!可是你了解餃子么?昨 天讓同學們查閱了關于餃子的一些資料,哪位同學來說說你對餃子都有哪些了解?生仁我對吃餃子很有經驗……生2:我對餃子餡比較了解,我還知道包餃子技巧生3:我知道餃子是怎樣來的。師:看得出來,昨晚同學們真是對餃子的有關知識下了功夫。為你們這種學習精神點贊!知道我們一年中哪些時間是一定會吃餃子的么?生:春節!冬至!師:對,春節吃餃子源自清朝,每年年三十晚上子時之前包好餃子,等到子時再吃,子時又是農 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子”為子時,“交"和“餃”諧音,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意思,由此 這個習俗就延續下來了,而餃子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那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冬至要吃餃子么? 生:好像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師:就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東漢時期,餃子由“醫圣”張仲景發明,原是做藥用,張仲 景把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食材,比如“羊肉,胡椒”之類,人們吃了以后耳朵就不會生凍瘡了。 其實民間也有著“冬至吃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生:我也聽過這種說法。師:嚴格說來,餃子是由餛飩演變而來的,最開始張仲景發明的叫做''餃耳”,因為它的形狀很 像……生:耳朵!師:嚴格來說餃子是由餛飩演變而來的,大家來看……三國時期餃子被稱為“月牙餛飩”,南北朝“餛飩”,唐代"偃月形餛飩”,宋代''角兒”,一直到清朝“餃子”的叫法才沿用至今。【設計意圖:通過對餃子的歷史的了解,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的了解,增添學生對餃子 的興趣】師:既然是包餃子,咱們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學習怎么包,接下來我們先來觀看幾種餃子的包法。(播放ppt視頻)【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多樣的餃子包法,更加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對餃子的文化了解更全面】師:剛才的視頻中看到了很多種餃子的包法,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是嚥一種?生:第三種,白菜餃子。師:觀察真仔細,就是白菜餃子,生活中我們大都稱之為“大肚水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最常見 的''大肚水餃”的包法。請同學們仔細觀看下一段視頻,思考一下包餃子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播 放 ppt)生仁包餃子餡不能放太多,太多就撐破了,也不能放太少,太少不好吃。生2:包餃子的時候不能太用力去捏,容易把皮捏破。師:說的真好,一看就是生活中很有經驗,肯定經常陪父母一起包餃子。【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更能直觀的看到餃子的包法,二次觀看,加深印象。】師: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已經躍躍欲試了,別著急,一起讀一讀老師的溫馨提示。生讀。師:同學們拿出濕巾,把手擦干凈,做美食一定要注意衛生。動作要干凈利索哦!濕巾用完以后 放到自己帶的垃圾袋中。(師生一起用濕巾擦手)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包一個餃子。(老師示范餃子的包法)然后請各位同學每人再包兩 個。(教師巡視指導)生積極參與包餃子活動師:老師看到同學們都包完了,給大家展示一組最漂亮的餃子。(展示三組的餃子)這組的餃子包 的干凈,擺放整齊,是不是很棒?讓我們送給他們掌聲。【設計意圖:包餃子活動是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通過本環節活動,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包餃子的 不容易,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師:餃子包好了,下一步應該做什么?生:煮餃子!師:對,我們現在開始煮餃子,由于場地有限,我們請來兩位老師幫忙煮餃子。請小組長把各組 的餃子端到后面。學生送餃子師:餃子煮熟還需要一段時間,咱們繼續來聊聊餃子吧!生:好!師:餃子,早已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中華美食的代表。它的每一個部分,無一不蘊涵著中華 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時候,更是在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 師:老師采訪一下在家包過餃子的同學,你在家包餃子時,父母會教你什么?生仁教我怎樣能把餃子包好。生2:奶奶教我怎樣調餡。生3:奶奶還告訴我餃子來之不易,要珍惜。師:同學們說的多好呀,為你們的親人點贊。餃子快煮熟了,請同學們把桌面上的材料整理干凈, 我們準備品嘗餃子咯。(學生整理桌面,組長端來餃子,學生開始品嘗。)師:餃子吃完了么?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有什么感想?生仁感覺格外香。生2:心里美滋滋的,感覺很幸福。生3:以前不覺得餃子好吃,可今天吃自己包的餃子,那感覺,像是在騰云駕霧一樣。師:說的真好,同學們,學了這節課你們有什感想?生:我不僅學到了怎樣包餃子,更體會到了包餃子不容易,爸爸媽媽很辛苦。師:是呀,同學們,你們覺得包餃子容易么?生:不容易。結束語師:是呀,包餃子不容易,平時在家我們吃著爸爸媽媽包的餃子,只嘗到了餃子的美味,通過這 次活動相信同學們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老師看到同學們把碗中的餃子吃的干干凈凈,老師也 很高興,不光因為大家學會了包餃子,更因為同學們能夠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知道節約糧食! 包餃子雖然不容易,但是很快樂!這節課同學們收獲了勞動的快樂,成功的快樂,老師也體驗著 你們的快樂,如果你們用自己的雙手多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們會更快樂的!讓我們 大聲喊出我們此時的心情吧!(課件:我體驗、我成功、我快樂!)老師希望同學們能讓這份快樂繼續延續下去,周末的時候自己動手給和父母一起包一次餃子,給 父母一個小小的驚喜。還可以在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圍坐一桌,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享受家 的溫暖快樂。你們愿意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謝謝同學們的合作,下課!【設計意圖:通過談感受,讓學生體會包餃子的快樂,體會到勞動的快樂,也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積極主動的去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