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包粽子》教學設計一、活動內容:包粽子二、學習目標:1 通過拆粽子、嘗粽子,認識包粽子所需的材料。2.掌握包三角粽子的制作步驟和技巧,學會包粽子,感受包粽子的 樂趣。3.在包粽子活動中,提高動手能力,熱愛生活的情感,滲透愛父母 及愛國主義教育。三、活動重難點:教學重點:1.認識包粽子的材料。2.掌握包三角粽子的制作步驟和技巧,學會包粽子。教學難點:學習包粽子的制作步驟和技巧,會包三角包粽。四、教學準備:1.包粽子方法及步驟的微視頻、課件。2.粽葉(用熱水1-2小時)、糯米(浸泡1小時)、棕繩、紅 棗等制作材料。五、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揭示目標。(6分鐘)1.拆粽子,初探包法師: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美食,想不想品嘗一下?生:師:在品嘗前老師提出一個要求,同學們請看:(找學生讀)活動一:小組內輕輕打開一個粽子,邊看邊想,粽子是怎樣包的?先讓小組長拆開粽子,其他組員觀察,并記住怎么拆的。師:哪個小組率先匯報一下你們探究的成果。誰來說一說,先干什 么,在干什么。生:學生匯報后,及時表揚(如:你觀察的真仔細、你們組合作的最好、 你們組探討的最熱烈、你真是個愛發現的好孩子……)2.初嘗粽子,再試包法(1)學生品嘗粽子(師:大家表現都很棒,是不是都已經迫不及待想嘗 一嘗了,那就趕緊嘗一嘗吧,或者你看,這位同學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趕快嘗一嘗吧。)(2)請學生利用材料包回原樣,時間1分鐘(課件播放倒計時)生:嘗試包一包師:時間到,誰來說一說你遇到了哪些困難?生:師小結:同學們真是一群愛思考的孩子,今天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 探究之旅,學習“包粽子”(板書課題)。師:誰來說一說包粽子都需要哪些材料?(學生交流后,師:怎么樣讓這些簡單的材料,變成美味可愛的粽子, 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就是我們這節課重點要研究的內容,出示目標) 請同學們讀一讀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認識包粽子的材料。2.掌握包三角粽子的制作步驟和技巧,學會包粽子,感受包粽子的快樂。(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0分鐘)1.探究包粽子的步驟(1)學生看視頻,并說一說包粽子的步驟。(師:老師帶來了一段學包粽子的視頻,咱看哪位同學看的最仔細 最認真,一會交流的時候表達的更條理,更清晰。)(2)觀看視頻后,先讓學生組內交流,再小組代表匯報交流結果。(師: 你學會了嗎,把你了解的步驟說給組員聽,其他組員注意傾聽、不同意 見可以補充)教師可參與其中,并及時評價如下:(你們都在積極參與了,真棒!這個小組合作得很好,每位同學都能為解決問題獻計獻策。你們小組的同學很有責任感,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生共同總結包粽子的步驟,教師隨著學生回答板書:一合一壓一捏一繞(三)創新實踐 大顯身手(10分鐘)1.試著包粽子,掌握方法技巧師:同學們,想不想掌握這項本領,(想),那就再仔細回顧一下操 作步驟,老師開始分發材料。2.學生開始活動,教師巡視指導。(1)出示要求包粽子要求:(1)按照步驟包粽子。(2)粽子包的嚴密結實,不松散不漏米。(3)盡量做到美觀(2)學生試著包粽子(四)展示交流,評價反饋(10分鐘)(1)作品展示①出示評價標準a粽子包的嚴密結實,不松散不漏米。b盡量做到美觀②介紹自己的作品每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展示,并介紹成功的經驗和收獲。(2)情感升華師:通過同學們共同的努力,小組共同探究,我們學會了包粽子,學會了這項新的技能,你的心情怎樣?你有什么想說的?(往愛生活、孝敬父母上引導。)(五)拓展延伸,提升情感(4分鐘)1.感受不同形狀,不同味道的粽子。師:同學們,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今天我們包的三角粽, 不同地區的粽子形狀河味道大不相同,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課件出 示)2.滲透愛國教育。看著這些美味可愛的粽子,讓我們想起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讓我們在屈原的故事中,結束這節課吧!(播放《屈原》電影片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