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漁家風情》教學設計活動目標:1.了解漁民特有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感受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2.探究漁家風俗人情,感受漁民在歷史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勤勞勇敢和智慧。3.感受世世代代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賴以生存的大海的敬畏。活動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漁民的悠久歷史文化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大海的敬畏。活動準備:教師準備:漁民生活勞作的各種圖片、漁家工具以及相關視頻。一、 創設情境,激情導入1.播放漁家捕魚歸來的圖片和歌曲。2.談話:看了圖片,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3.教師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漁民世世代代與海相交,他們積淀下了具有濃郁海 洋特色的生存方式與生活習慣。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漁家,一起去探訪漁家風情吧。【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以教材提供的圖、文、歌三種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 學生分組合作探究,深入了解(-)教師引導:今天我們要去探訪漁家風情,請大家用心準備一下,你想探究漁家的 哪些方面?教師相機板書:漁家生活:住、穿、吃漁民岀海:漁具、號子、漁歌、俗語、祭拜海神3.談話:小組內迅速商量一下,你們要重點探究漁家的哪個方面?(二)岀示溫馨提示,提醒學生合作探究中應注意的問題。溫馨提示:1.根據本組探究的內容,大家可以依據自己平時所見、所聞,也可以聯系課本,還可以 結合老師幫大家搜集的資料來進行交流、討論。2.小組成員要真誠合作,要認真傾聽,積極發言。3.小組內確定匯報方式,或采用當小導游、小解說員的形式,也可創設情境進行表演。4.展示時,要嘗試用自己的話來說。(三)學生分組學習,整理探究漁家風情。三、全班交流,學生匯報。1.看漁家生活(1 )學生分組匯報漁家的住、穿、吃三個方面。(2)教師依次適時岀示資料圖片,帶領學生進一步認識和感受各地漁民各具特色的居 所、服飾和飲食風俗,以及形成的原因。(3)教師引導感悟:了解了漁家生活,感受漁民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以及漁民的智慧 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讓學生分組探究,匯報交流,帶領學生感受漁民獨特的生活風 俗習慣,體會漁民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小組匯報,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 自主發現和積累知識的能力。】2.訪漁民出海(1)交流“漁家工具”a.學生匯報漁家工具,教師適時岀示相關的圖片、實物,引導學生了解其用途及用法, 了解漁船的演變。b.預設學生會交流:a船眼的知識b講故事《船眼的傳說》。(2)交流“漁家號子”a.教師導入:漁民在勞作時,會喊一些整齊有力的號子,稱為“漁家號子”。b.學生交流了解的漁家號子的相關知識。c.視頻欣賞拉網號子。d.喊一喊,實踐體會漁民與風浪抗爭的精神風貌。(3)交流漁家俗語的意義,并補充積累。(4)小結:了解漁民的勞作,你有什么感受?學生交流。【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教材所給資料,讓學生了解漁民勞作的艱辛,多讓學生交流, 談體會,從而引導他們感受漁民的勤勞勇敢。】3.觀祭拜海神(1 )教師導入: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漁民是“出行先祭海”。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觀看那具有神秘特色的祭海節吧!(2)學生交流祭拜海神的相關知識。(3)播放視頻:田橫祭海,學生觀看后交流感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