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讀記提綱考點1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七大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營養物質 。 (如植物吸收水、無機鹽和 二氧化碳 ,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 有機物 ;動物的取食)(2)生物都能進行 呼吸 。 (大多數生物進行 有 氧呼吸,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有的生物也能進行 無氧 呼吸)(3)生物能排出 體內產生的廢物 。(如人的 呼吸、排尿、出汗 是排泄,排便屬于排遺,以及植物的落葉)(4)生物能 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 。(如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水、向肥性,含羞草和跳舞草的運動,獵豹追捕羚羊;)(5)生物都能 生長 和 繁殖 。(細菌: 分裂 繁殖;真菌: 孢子 繁殖;植物: 孢子繁殖和 種子 繁殖;動物: 卵 生和 胎 生。注意:鐘乳石的生長不屬于生物的生長,不是生物)(6)除 病毒 外,生物都由 細胞 構成(病毒無細胞結構,注意:病毒是生物,電腦病毒是程序不是生物。)。(6)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相同是遺傳,不同是變異)注意:鐘乳石,電腦病毒,機器人,珊瑚不屬于生物。考點2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1.調查 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要求:(1)調查是要明確調查的目的 和 對象 ,制定合理的方案(2)觀察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3)及時記錄;(4)有計劃、有耐心;(5)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6)與別人交流。2、調查一般步驟是:(1)選擇調查范圍;(2)分組;(3)設計調查路線;(4)調查并記錄;(5)歸類;(6)整理。注意事項:⑴設計好調查表以便記錄觀察到的每一種生物;⑵如實記錄不能僅憑個人好惡取舍;⑶不損傷植物和傷害動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⑷注意安全。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我國森林資源每五年清查一次;人口普查也是調查;3.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可以將生物分為 植物 、 動物 和 其他生物 三大類;按照生活環境可以將生物分為 水生動物 和 陸生動物 等;按照用途可以將生物分為 作物 、 家禽 、 家畜 、 寵物 等等;考點3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2、生態因素 :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等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 營養物質 、 陽光 、 空氣 和 水 ,還有適宜的 溫度 和一定的 生存空間 。4.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 捕食 關系,還有 競爭 關系、 合作 關系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 ,環境影響生物5.【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做出 假設 、制定計劃、實施 計劃 、得出 結論、表達和交流)對照實驗的設計 :控制唯一變量,設置對照(有光和無光)(1)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中,只有 光照 是不同的,所以它是這個實驗中的 變 量,而其他條件如溫度、土壤的潮濕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樣的。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2)在實驗中如果只用1只鼠婦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說明問題。本實驗用多只鼠婦做實驗,可以減小誤差。(3)一個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誤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情況。假設全班有10個組,則相當于做了9次重復實驗,計算這10次實驗的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可以減小誤差。6.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實例:生物適應環境:(1)駱駝失水少,駱駝刺根系發達是對干旱環境的適應(2)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適應寒冷環境,(2)旗形樹冠是對風的適應(2)生物保護色對環境的適應生物影響環境;(1)植物可以防風固沙(2)大樹底下好乘涼(2)千里之堤潰于蟻穴(2)蚯蚓疏松土壤考點4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1. 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例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塊農田,一個湖泊,一條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生態系統。2.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 植物(生產者:自己制造有機物)、動物 (消費者:直接或者間接以植物為食,不能制造有機物)細菌和真菌 (分解者:分解動植物的遺體和糞便 )非生物部分: 陽光 、水、 空氣、溫度、土壤等3.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4.食物鏈: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5.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6.食物鏈的書寫規則:①起點一定是生產者;②一條食物鏈可存在多個消費者,其中最高級消費者為食物鏈終點;③箭頭一定從被吃者指向吃者④食物鏈中不能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7.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方向會逐漸減少,而有毒物質的積累則逐漸增多(富集)。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得越多。在食物鏈中越高級數量越少,越低級數量越多。8.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9.生態系統中所有動植物體內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能。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越強,生態系統就越穩定。但這種能力有一定限度。考點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1.生物圈的范圍: 大氣圈 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 的大部: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限制因素:陽光) 巖石圈 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也是人類的立足點。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 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的種類:草原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濕地生態系統:凈化水質,稱“地球之腎”海洋生態系統:產氧量最高,占70%森林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稱之為“地球之肺,綠色水庫”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弱,受人類影響大。城市生態系統4.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 全球 性的。注意DDT的例子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