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探秘貨幣的前世今生》教學設計【學生課前學習活動設計】1.課前收集不同國家的貨幣。2.收集家中閑置的物品。【活動目標】1.通過自主調查,了解不同國家的貨幣,了解貨幣的起源與演變等相關知識。(知識目標)2.在物物交換的親身體驗中,認識貨幣的必要屬性,透過現象認識貨幣的本質,培養學 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能目標)【教學重難點】從中國貨幣的發展脈絡中,感受中國貨幣文化的博大精深,桝立文化自信,培育人文 積淀、國家認同的核心素養。【教師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一、談話導入,揭示主題1.教師分享購物經歷師:同學們,周末老師最愛去的地方是新華書店。每次去被數不勝數的書籍所吸引。你瞧,這次去,我又選了的這么多的書,那下一步我該干什么呢?生:付款O2.支付方式不同,支付的都是錢。師:沒錯,有誰知道現在可以使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支付寶、微信、銀行卡、云閃 付、現金等)生:用現金進行支付。師:一聽你們就經常使用。這些支付的方式最終支付的是什么?生:錢。3.不同國家的錢有哪些師:同學們知道咱們花的錢叫什么嗎?生:人民幣。師:那我們要想出國消費能直接使用人民幣嗎?為什么?生:兌換。師:能具體舉個例子嗎?比如去美國,兌換什么錢?生:去美國要兌換美元,去英國兌換英鎊,去泰國兌換奉銖,去俄羅斯換盧比等。師:對呀,其實每一種錢都有自己專屬流通的國家或地區,也就是錢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板書:適用范圍)[設計意圖:利用形象的圖片實物引導學生對于錢有個直觀的體驗,進而激發學生主動、 積極地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多元文化理解能力,這樣也可以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 墊。]師:課前老師布置大家收集了一些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錢,你們帶來了嗎?誰愿意給大家 展示一下?時間關系,我們就不一一展示了,請小組內相互交流一下吧?(3 4名展示)5.揭示主題師:通過剛才的展示與交流,我們認識了不同國家流通使用的錢加上咱們中國的人民 幣,它們啊,有個共同的名字叫貨幣。你怎樣理解貨幣?什么是貨,什么是幣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秘貨幣的前世今生(板書:探秘貨幣的前世今生)二、真實體驗,以物換物1.引入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古代是沒有貨幣的,貨幣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師:讓我們聚焦原始人的生活,在幾萬年前遙遠的上古時代,原始人想要生存,他們吃 什么?穿什么?生:摘果子,打獵。師:嗯,果子、獵物是他們生活所需,開始單純依靠打獵采摘的生活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但是后來,隨著工具的發明和使用,有些人摘的果子非常多,吃不完,一部分人想吃別人手 中剩余的獵物,一部分想要別人手中閑置不用的工具。他們會怎么做呢?師:對了,也就是“物物交換”。2.體驗活動師:課前王老師讓大家收集一些在家閑置不用的物品,你們帶來了嗎?誰來展示一下? 王老師也帶了一些,知道是什么嗎?看,簽字筆。(少量幾根。)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開展一次以物換物的活動,一起來體驗一下古時候的交換場 景,好不好?課件出示交換的原則和要求:1.自愿原則,文明交換。2.所交換物體一定要價值相當。3.限時五分鐘。師:大家明確要求了嗎?大家如果喜歡我手中的簽字筆,也可以跟我交換哦。那下面活 動正式開始吧!師: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真的很高。沒有完成的同學,我們課下接著進行,請回到自己 的座位,把剛才交換的過程填寫在記錄單上。3.交流匯報①記錄單匯報與交流師:同學們有交換成功的嗎?舉手。你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記錄單嗎?我剛才也用簽 字筆,沒有任何困難地換取了幾樣東西,看來咱們必須相互祝賀一下。[設計意圖:交流交換收獲環節,旨在了解學生的交換情況,落實物物交換任務。通過 交流、傾聽,使個體的交換收獲讓在全班學生面前分享,培養了學生溝通與合作的能力、道 德素養、誠信觀念。]師:沒有舉手的同學一定是遇到問題了 ,誰能具體說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生一:我覺得時間太短了,沒來得及。師:給你更多時間就可以了。還有不同的困難嗎?生二:我想換的別人不跟我換。②遇到困難,解決困難。師:竟然遇到了這樣的困難,還有同學遇到類似的困難嗎?看來這個問題很普遍。師:你能來著具體說一說,你想拿你的什么?跟誰換?換取什么東西?生1 :我想拿著A換生2手中的Bo師:生2同學你能拿著你的B到這里來嗎?生2 :我用不著,而且不喜歡他的A ,我不 想跟他換。我想換生3手中的C,師:哦,也就是你不需要生1手中的A。生3同學,能帶著你手中的來這嗎?生3 ,我 可不跟你換,我這個價格高的很。他那個太便宜了。師也就是你覺得你們的價值不對等。師:同學們,不需要或是兩種物品的價值不對等,確實不能交換,也是交換過程中經常 出現難題。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師:我覺得簽字筆是咱們每個同學常用的文具,即使現在用不到,一定有用的時候。所 以我準備了這么多的簽字筆呢,用它們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小組內討論一下。生:我覺得可以,老師他們可以把手中的東西都換成你的筆,然后再用筆換取自己喜歡 的那一樣。師:咱們試一試? !生1你的手中的A需要幾只簽字筆可以交換換。5只,大家覺得5只合適嗎?大多數的估量應該是公平的。好,成交師:生2你手中的B需要拿幾只簽字筆才能交換。3只。同學們覺得呢?成交。師:生3你覺得我拿幾支筆可以還你的C , ( 10支)同學們覺得價值差距大嗎?成交。師:生4你的幾支筆可以換D 10支。大家覺得可以嗎?看來價值不相等,8支你能 接收嗎?可以。8支成交。師:接著,你們再換回自己需要的東西。(從簽字筆多的人看是換)預設:生1不夠。這怎么辦?大家想想辦法?生沒說出:你還有其他多余的東西,繼續來換 我的簽字筆。預設1:生1用手中的筆能夠完成交換。或課下,你可以把閑置的東西拿來,再跟我交換,知道可以換到這個鉛筆盒好不好?生三:你是不是就可以拿著這些簽字筆換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了?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恭喜他們,看,選擇簽字筆作為交換的中介,換到了自己想要的 物品,幫助他們們解決了不需要和價值不對等兩個問題,完成了自己交換的愿望。大家覺得這個方法好不好?[設計意圖:物物交換不成功的原因一般是不需要或者是價值不對等。如何解決這兩個 難題,是這節課的難點。通過借助身邊學生常用的中性筆作為中介,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 體驗交換的過程,自然而然的就解決了因為不需要或者價值不對等而換不到物品的難題。在 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判斷性思維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都會得到發展。]4.古時候的交換師:古時候的人在交換的時候也曾遇到過咱們遇到的難題,他們又是怎樣解決的呢?我 們來看一看(播放古人物物交換的微視頻)師:原來他們找到了蘋果作為交換中介啊。蘋果可以吃、簽字筆可以寫字,也就是他們 都有有自己的價值,能被大多數人接收,只要數量足夠多,就能成為交換的中介促進交換的 完成,我們把這樣的物品叫做等價物,也就是貨幣的前身。(板書:等價物品)師:勢必蘋果不是貨幣!漸漸地,人們在交換的過程中發現用蘋果做中介有很多弊端, 你覺得有什么弊端?后來人們想到了使用貝殼作為交換的中介,這些物品有什么優點呢?不 光你們這么想,貝殼的這些優點本很多人認可呢。(板書:廣泛認可)貝殼也就成為了最早 的貨幣。師:這里有關貝的資料,誰來給大家讀一下?師:據歷史記載,咱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 千年之久。你們知道貨幣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嗎?(板書:源于交換)5.介紹各朝各代的貨幣在這個過程中,又出現了哪些形式的貨幣呢?就讓我們通過下面的微視頻了解一下吧。注意:獨立觀看微視頻,然后再組內交流。待會咱們會有相關問題搶答哦。組織學生開展搶答比賽,答對者為小組贏得一面旗子。師:同學們,紙幣這種貨幣形式一直沿用至今,看,我們現行的人民幣就是以紙幣為主 呢。[設計意圖:通過微視頻直觀形象的簡單認識中國貨幣發展史。設計搶答環節,其目的 也是對此部分的鞏固檢測。]三、課堂總結,開啟項目化學習征程師:通過幾天的探究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師:同學們,其實貨幣蘊含文化內涵遠遠超過我們今天的所見所聞。貨幣還有無窮的奧 秘等待我大家去發掘,去探索。今天的項目超市的項目任務就和貨幣的探究有關系。讓我們 一起來看看項目一:以小組為單位,具體研究某一朝代的貨幣形式、流通年代、具體外形、具有價 值意義等。項目二:研究人民幣的發展歷史,具體包括每一套人民幣具體外形、流通年代,價值意 義,變更原因等。項目三:大膽設想,不久的未來,現金會被虛擬的支付方式替代并徹底消失嗎?課余時間,請同學們從中選擇你感興趣的一項,進行深入研究 下節課老師期待看到你 們新的研究成果。[設計意圖:設計三個項目任務內容,驅動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費幣發展,鼓勵發揮想 象,暢想未來貨幣的支付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