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五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019九上·桐鄉月考)1905—1913年“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的頻率,其原因包括( )①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②三民主義思想影響③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發展④新文化運動的推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21九上·溫嶺期中)思維導圖是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判斷其學習的主題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B.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始 D.近代化的歷史進程3.(2021九上·溫嶺期中)南京,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以下關于南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辛亥革命首先起義的城市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所在地③國民革命軍北伐的出發地④日軍制造慘絕人寰屠殺之地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2021九上·溫嶺期中)為了積極開展紅色“研學之旅”,某校2019年夏令營選擇了遵義。你認為下列最能體現遵義紅色旅游主題的是(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生死攸關 走向成熟5.(2016九上·武義月考)下圖是八路軍使用過的臂章,“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佩用”。該年是( )A.1937年 B.1938年 C.1939年 D.1940年6.(2021九上·溫嶺期中)20 世紀30年代,當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處于生死攸關的歷史時刻,在中國的大西北先后發生了兩件幾乎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詩句中與這兩件事件有關的是( )①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②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③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2021九上·溫嶺期中)歷史事件的發展往往存在一定聯系。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井岡山會師,開展土地革命②國民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③發動南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④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長征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8.(2021九上·溫嶺期中)下圖是某次歷史紀念活動的海報,下列對它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 B.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C.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 D.標志國共內戰基本結束9.(2021九上·溫嶺期中)在1943年簽署的一份國際性文件中,明確了日本侵占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后中國處置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這份文件是( )A.《聯合國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C.《雅爾塔協定》 D.《開羅宣言》10.(2021九上·溫嶺期中)斯大林曾經說:“ 這次行動按其計劃的周密,規模的宏大和行動的技巧來說,在戰爭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先例。它迫使納粹德國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斯大林所說的“這次行動”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C.莫斯科保衛戰 D.攻克柏林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0分)11.(2021九上·溫嶺期中)1912年民國建立到1919年五四風雷,中華民族經歷了從近代沉淪到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近代中國社會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抉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至國內,國人的愛國情緒空前的蔓延開來,受到新文化運動洗禮的青年學生情緒尤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學生手持寫有“拒絕和約簽字”等內容的小旗,發表演說,沿途向群眾散發傳單。以游行示威為開端的罷課、罷市、罷工風潮席卷至全國,蔚為壯觀的五四愛國運動以中國代表拒簽《凡爾賽條約》而圓滿結束。中國近代以來在對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沒有屈服的抗爭,日本也最終未能獲得繼承德國在山東權益的合法依據,從而為中國此后收回山東創造了條件。——摘編自李喜所、李來榮《中國近代史》(1)“民國”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前無古人的變化”,請從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角度加以說明。(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與辛亥革命相比, 五四運動具有哪些新的歷史特點。(3)用一句話概括五四運動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地位。12.(2021九上·溫嶺期中)紅色革命城市是歷史的記憶,見證著中國共產黨奮斗的百年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偉大的五四運動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歷史的星空,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一支新生社會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這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 ——習近平材料二: 1927年8月以后,同時出現了兩條道路的選擇。一條是仿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進行城市武裝暴動,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條是在邊遠的農村進行武裝暴動,革命從以城市為中心轉到以鄉村為中心,這在以往是沒有前例的。——選自石仲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歷程》材料三: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人率領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兩萬多軍人,在南昌起義,迅速占領南昌城。根據中共中央的計劃,起義軍于8月3日陸續撤離南昌,南下廣東。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全力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1)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運動與圖1之間的聯系。并說出圖1“這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的理解。(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一條怎樣的革命新道路。(3)請你從材料三中任選一座城市(除示例外),仿照示例寫一份關于該城市記憶的歷史小檔案。示例:延安歷史小檔案 時間: 1945年4 月 重大事件:中共七大召開 歷史意義:中共七大的召開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歷史小檔案(4)綜合上述材料,你獲得了哪些啟示。13.(2021九上·溫嶺期中)在烽火狼煙中,各方力量緊緊擰成一條繩,為國家的命運而奮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寇深矣!禍亟矣!同胞們,起來,一致的團結啊!——《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 年7月15日)材料二: 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關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蔣介石與現代中國》材料三:我三大盟國(中、美、英)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開羅宣言》材料四:注:中國戰區抗敵始于九一八事變世界戰區全面爆發始于德國突襲波蘭(1)聯系材料一,分析這一宣言的發布對當時中國局勢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三說明美國對日本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請推斷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3)根據材料,說說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怎樣的貢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由于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逐漸登上歷史舞臺,在1905—1913年這段時間內孫中山積極宣傳革命思想并領導了辛亥革命,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B項②③是1905—1913年“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的頻率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時間。2.【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基本結束了北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結束了舊軍閥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最終大革命失敗了;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會師,井岡山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由于“左”傾錯誤,紅軍被迫長征,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CD三項和題干思維導圖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是學習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昌起義、北伐戰爭、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要求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3.【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日軍罪行【解析】【分析】①辛亥革命首先起義的城市是武昌,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所在地是南京,③國民革命軍北伐的出發地是廣州,④日軍制造慘絕人寰屠殺之地是南京。A項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國近代史上發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4.【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A項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是指中華民國的成立,不符合題意;B項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是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符合題意;C項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是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立,不符合題意;D項生死攸關 走向成熟最能體現遵義紅色旅游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識記與靈活掌握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5.【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佩用”是解題的關鍵,由已學知識可知1912年為民國元年,所以民國二十七年即1912+27-1=1938年。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的準確理解與認識。6.【答案】D【知識點】西安事變;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936年10月紅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了長征勝利結束,保存了紅軍的主力,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最終得到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關鍵,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這兩件事都是發生在中國大西北的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①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指的是紅軍在陜北會師,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指的是西安事變,故①④與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這兩件事件有關。②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指的是1927年9月的秋收起義,③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是指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②③與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這兩件事件無關。D項①④與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這兩件事件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中國的大西北”。7.【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①井岡山會師,開展土地革命發生在1928年,②國民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發生在1927年7月,③發動南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發生在1927年8月1日,④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長征開始于1934年。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③①④。 C項②③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響,注意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國民革命失敗、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8.【答案】C【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可知是“九一八事變”, 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故答案為:C。【點評】 本題考查抗日戰爭。解答本題需要掌握九一八事變的時間和意義,同時注意把握抗日戰爭的過程。本題考查對九一八事變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9.【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會晤,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后必須歸還中國。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開羅宣言》明確了日本侵占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后中國處置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開羅宣言》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0.【答案】B【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 “迫使納粹德國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結合所學知識,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向德軍發動猛烈進攻,開辟了歐洲蘇德戰場外的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陷于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戰敗。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諾曼底登陸是斯大林所說的“這次行動”所指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1.【答案】(1)政治制度: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社會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青年學生發揮先鋒作用;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群眾基礎廣泛。(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帝國’,是中國近代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因此政治制度指的是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社會思想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新特點,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結合材料“北京三千余名學生手持寫有“拒絕和約簽字”等內容的小旗,發表演說,沿途向群眾散發傳單。以游行示威為開端的罷課、罷市、罷工風潮席卷至全國……“”中國近代以來在對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沒有屈服的抗爭”可概括出特點:青年學生發揮先鋒作用;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群眾基礎廣泛。(3)本題考查五四運動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地位,要求具備理解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故答案為:(1)政治制度: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社會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青年學生發揮先鋒作用;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群眾基礎廣泛。(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12.【答案】(1)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南昌歷史小檔案時間:1927年8月1日重大事件:南昌起義爆發歷史意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遵義歷史小檔案時間:1935年1月重大事件: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歷史意義: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4)略【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五四運動后工人運動快速發展,馬克思主義迅速傳播,為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條件和思想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根據材料二,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開辟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不斷鞏固發展,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起義隊伍占領了南昌城,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13.【答案】(1)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2)從“拒絕調停”到“聯合抗日”(或從對日本侵略中國持縱容到與中國聯合抗日)。日本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國矛盾激化。(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宣言的發布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2)據材料“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關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 “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關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從“拒絕調停”到“聯合抗日”,從對日本侵略中國持縱容到與中國聯合抗日。這主要是因為1941年12月,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國矛盾激化。(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故答案為:(1)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2)從“拒絕調停”到“聯合抗日”(或從對日本侵略中國持縱容到與中國聯合抗日)。日本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國矛盾激化。(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1 / 1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五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019九上·桐鄉月考)1905—1913年“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的頻率,其原因包括( )①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②三民主義思想影響③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發展④新文化運動的推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由于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逐漸登上歷史舞臺,在1905—1913年這段時間內孫中山積極宣傳革命思想并領導了辛亥革命,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B項②③是1905—1913年“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的頻率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時間。2.(2021九上·溫嶺期中)思維導圖是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判斷其學習的主題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B.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始 D.近代化的歷史進程【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基本結束了北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結束了舊軍閥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最終大革命失敗了;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會師,井岡山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由于“左”傾錯誤,紅軍被迫長征,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CD三項和題干思維導圖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是學習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昌起義、北伐戰爭、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要求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3.(2021九上·溫嶺期中)南京,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以下關于南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辛亥革命首先起義的城市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所在地③國民革命軍北伐的出發地④日軍制造慘絕人寰屠殺之地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日軍罪行【解析】【分析】①辛亥革命首先起義的城市是武昌,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所在地是南京,③國民革命軍北伐的出發地是廣州,④日軍制造慘絕人寰屠殺之地是南京。A項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國近代史上發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4.(2021九上·溫嶺期中)為了積極開展紅色“研學之旅”,某校2019年夏令營選擇了遵義。你認為下列最能體現遵義紅色旅游主題的是(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生死攸關 走向成熟【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A項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是指中華民國的成立,不符合題意;B項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是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符合題意;C項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是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立,不符合題意;D項生死攸關 走向成熟最能體現遵義紅色旅游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識記與靈活掌握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5.(2016九上·武義月考)下圖是八路軍使用過的臂章,“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佩用”。該年是( )A.1937年 B.1938年 C.1939年 D.1940年【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佩用”是解題的關鍵,由已學知識可知1912年為民國元年,所以民國二十七年即1912+27-1=1938年。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的準確理解與認識。6.(2021九上·溫嶺期中)20 世紀30年代,當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處于生死攸關的歷史時刻,在中國的大西北先后發生了兩件幾乎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詩句中與這兩件事件有關的是( )①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②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③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知識點】西安事變;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936年10月紅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了長征勝利結束,保存了紅軍的主力,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最終得到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關鍵,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這兩件事都是發生在中國大西北的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①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指的是紅軍在陜北會師,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指的是西安事變,故①④與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這兩件事件有關。②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指的是1927年9月的秋收起義,③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是指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②③與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這兩件事件無關。D項①④與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這兩件事件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西安事變和紅軍會師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中國的大西北”。7.(2021九上·溫嶺期中)歷史事件的發展往往存在一定聯系。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井岡山會師,開展土地革命②國民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③發動南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④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長征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①井岡山會師,開展土地革命發生在1928年,②國民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破裂發生在1927年7月,③發動南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發生在1927年8月1日,④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長征開始于1934年。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③①④。 C項②③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響,注意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國民革命失敗、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8.(2021九上·溫嶺期中)下圖是某次歷史紀念活動的海報,下列對它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 B.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C.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 D.標志國共內戰基本結束【答案】C【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可知是“九一八事變”, 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故答案為:C。【點評】 本題考查抗日戰爭。解答本題需要掌握九一八事變的時間和意義,同時注意把握抗日戰爭的過程。本題考查對九一八事變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9.(2021九上·溫嶺期中)在1943年簽署的一份國際性文件中,明確了日本侵占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后中國處置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這份文件是( )A.《聯合國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C.《雅爾塔協定》 D.《開羅宣言》【答案】D【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會晤,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后必須歸還中國。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開羅宣言》明確了日本侵占臺灣的非法性,為戰后中國處置臺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開羅宣言》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10.(2021九上·溫嶺期中)斯大林曾經說:“ 這次行動按其計劃的周密,規模的宏大和行動的技巧來說,在戰爭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先例。它迫使納粹德國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斯大林所說的“這次行動”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C.莫斯科保衛戰 D.攻克柏林【答案】B【知識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 “迫使納粹德國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結合所學知識,1944年6月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向德軍發動猛烈進攻,開辟了歐洲蘇德戰場外的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陷于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戰敗。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諾曼底登陸是斯大林所說的“這次行動”所指的戰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諾曼底登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0分)11.(2021九上·溫嶺期中)1912年民國建立到1919年五四風雷,中華民族經歷了從近代沉淪到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近代中國社會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抉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社會的各條神經,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至國內,國人的愛國情緒空前的蔓延開來,受到新文化運動洗禮的青年學生情緒尤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學生手持寫有“拒絕和約簽字”等內容的小旗,發表演說,沿途向群眾散發傳單。以游行示威為開端的罷課、罷市、罷工風潮席卷至全國,蔚為壯觀的五四愛國運動以中國代表拒簽《凡爾賽條約》而圓滿結束。中國近代以來在對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沒有屈服的抗爭,日本也最終未能獲得繼承德國在山東權益的合法依據,從而為中國此后收回山東創造了條件。——摘編自李喜所、李來榮《中國近代史》(1)“民國”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前無古人的變化”,請從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角度加以說明。(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與辛亥革命相比, 五四運動具有哪些新的歷史特點。(3)用一句話概括五四運動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地位。【答案】(1)政治制度: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社會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青年學生發揮先鋒作用;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群眾基礎廣泛。(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帝國’,是中國近代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因此政治制度指的是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社會思想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新特點,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結合材料“北京三千余名學生手持寫有“拒絕和約簽字”等內容的小旗,發表演說,沿途向群眾散發傳單。以游行示威為開端的罷課、罷市、罷工風潮席卷至全國……“”中國近代以來在對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沒有屈服的抗爭”可概括出特點:青年學生發揮先鋒作用;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群眾基礎廣泛。(3)本題考查五四運動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地位,要求具備理解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故答案為:(1)政治制度: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社會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青年學生發揮先鋒作用;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群眾基礎廣泛。(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12.(2021九上·溫嶺期中)紅色革命城市是歷史的記憶,見證著中國共產黨奮斗的百年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偉大的五四運動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歷史的星空,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一支新生社會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這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 ——習近平材料二: 1927年8月以后,同時出現了兩條道路的選擇。一條是仿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進行城市武裝暴動,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條是在邊遠的農村進行武裝暴動,革命從以城市為中心轉到以鄉村為中心,這在以往是沒有前例的。——選自石仲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歷程》材料三: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人率領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兩萬多軍人,在南昌起義,迅速占領南昌城。根據中共中央的計劃,起義軍于8月3日陸續撤離南昌,南下廣東。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全力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1)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運動與圖1之間的聯系。并說出圖1“這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的理解。(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一條怎樣的革命新道路。(3)請你從材料三中任選一座城市(除示例外),仿照示例寫一份關于該城市記憶的歷史小檔案。示例:延安歷史小檔案 時間: 1945年4 月 重大事件:中共七大召開 歷史意義:中共七大的召開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歷史小檔案(4)綜合上述材料,你獲得了哪些啟示。【答案】(1)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南昌歷史小檔案時間:1927年8月1日重大事件:南昌起義爆發歷史意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遵義歷史小檔案時間:1935年1月重大事件: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歷史意義: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4)略【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五四運動后工人運動快速發展,馬克思主義迅速傳播,為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條件和思想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來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根據材料二,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開辟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不斷鞏固發展,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起義隊伍占領了南昌城,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13.(2021九上·溫嶺期中)在烽火狼煙中,各方力量緊緊擰成一條繩,為國家的命運而奮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寇深矣!禍亟矣!同胞們,起來,一致的團結啊!——《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 年7月15日)材料二: 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關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蔣介石與現代中國》材料三:我三大盟國(中、美、英)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開羅宣言》材料四:注:中國戰區抗敵始于九一八事變世界戰區全面爆發始于德國突襲波蘭(1)聯系材料一,分析這一宣言的發布對當時中國局勢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三說明美國對日本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請推斷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3)根據材料,說說中國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怎樣的貢獻。【答案】(1)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2)從“拒絕調停”到“聯合抗日”(或從對日本侵略中國持縱容到與中國聯合抗日)。日本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國矛盾激化。(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宣言的發布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2)據材料“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關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 “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關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府已購買的轟炸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從“拒絕調停”到“聯合抗日”,從對日本侵略中國持縱容到與中國聯合抗日。這主要是因為1941年12月,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國矛盾激化。(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故答案為:(1)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2)從“拒絕調停”到“聯合抗日”(或從對日本侵略中國持縱容到與中國聯合抗日)。日本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兩國矛盾激化。(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取得到極高。【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五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五校聯考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