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白兔》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根據彩泥的特點,利用水滴形進行制作創意小白兔造型,掌握小白兔的制作步驟和方法。2、使學生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創新、樂于動手,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想象力、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3、體會玩彩泥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難點】體會玩彩泥的樂趣,能巧妙利用水滴形進行藝術創作。【教學準備】課件、彩泥、小兔彩泥范作。【教學過程】一、導入與揭題1、欣賞泥塑師: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請同學們欣賞一下。(課件出示)師:欣賞了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這種民間藝術是什么嗎?師:這就是泥塑,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彩泥的世界,體驗彩泥帶給我們的樂趣。今天我們就學習第三課,用彩泥做只小白兔。(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通過泥塑導入,使學生感受我國的傳統物質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問題與思考1、過渡:老師就用彩泥做了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出示范作)2、觀察:做這只小白兔時哪種形狀用的最多?3、搓水滴形出示三種水滴形,讓學生觀察,指名說水滴形的特點。復習水滴形的搓法后搓出水滴形,展示評價作品。4、探究制作方法(1)思考:你想怎樣做出這只小兔子呢?學生自主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匯報,教師總結。(板書:搓形 粘合)出示反例,探究制作注意事項,完善制作方法。教師總結制作方法并板書。【設計意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創設探究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三、實踐與體驗1、過渡:老師就是按這個方法,注意了這些制作注意事項,做出了第二只小兔子,請同學們看一下。(出示范作)2、教師演示制作過程。(微視頻)3、展示其他作品。4、出示制作時的注意事項。5、學生實踐體驗制作,教師巡視指導。6、展示作品,交流與評價。【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演示制作過程,展示其他作品,最大限度地激活兒童內在的機能,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激發他們強烈的認知和動手體驗的積極性。通過實踐體驗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四、拓展與創新1、過渡:剛才我們用水滴形作出了可愛的小兔子,你還能用水滴形做出其他東西嗎?(指名回答)2、師出示其它水滴形的作品。3、出示制作時的注意事項。4、學生創作。5、展示作品,交流與評價。【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五、欣賞與總結師:老師把同學們的作品放在一塊兒,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彩泥童話世界,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出示情景),你覺得有樂趣嗎?師:這節課我們用彩泥做出了可愛的小兔子和其他作品,感受到了彩泥帶給我們的樂趣,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彩泥制作高手,把彩塑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發揚光大,做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設計意圖:體驗制作彩泥的樂趣,進行傳統文化思想教育。】板書設計三、 小白兔觀形 形狀顏色搓形 大小合適左右相同粘合 位置合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