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政治統編版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課件+學案)(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政治統編版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課件+學案)(6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59張PPT)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能發展中國
第一框 偉大的改革開放
議題一
議題二
落實四層·涵養提能
NO.1
馬克思主義
家庭聯產承包
企業改革
市場經濟
鄧小平南方談話
建立和完善
決定性
深化改革
黨和國家機構
治理體系
治理能力
珠海
廈門
青島
對外開放
世界貿易組織
強起來
完善
小康富裕
必由之路
偉大復興
貫徹四翼·應試提分
NO.2
探究目標
以“偉大轉折”為議題,探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召開的歷史意義;通過改革開放進程的回顧,深刻認
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難歷程。
人瞬
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毛澤東思想
的旗幟下,團結在以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
中央周圍,為根本改變我國的落后面貌
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偉大社會主又強國血
奮勇前進!
中國產完暮十一石央委員會系工全保賣議會
tE
NMIN RIBAO
.114
1111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
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通過)
a
先七
么金緩人盤力料得到定義代
保合,堡為盤定
探究路徑
(1)搜集相關資料,如登錄統計部門網站查詢數據,或
到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
(2觀看《必由之路》等專題片,或查看國務院新聞辦
發表的《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
皮書相關章節、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
上的講話》等,討論改革開放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
些突出變化。
偉大的改革開放
偉大的轉折7
探究目標
以“偉大的改革開放”為議題,探究中國改革開放
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
決心和信心。
天一最
探究路徑
(1)查閱《中國共產黨章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
國共產黨取得的理論創新成果。
(2)通過査閱資料、訪談,借助數據、圖片等,了解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生活發
生的變化,并結合事實有理有據地批駁一些錯誤觀
點第1框 偉大的改革開放
1.地位:本課在全書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冊教材講述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過程,講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創立、發展和日益完善的過程,闡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如何探索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建立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長期奮斗的基礎上,具有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
2.主旨:本課從改革開放的實踐講起,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課 標 要 求 研 學 導 航
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議題一| 改革開放的進程是怎樣的
一、改革的進程
時間 會議 內容 意義
1978年12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 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84年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 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
1992年 黨的十四大 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993年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 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 改革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
2003年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 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
2013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 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署 使得改革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2019年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 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
2020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二、開放的進程
時間 事件 意義
1980年 深圳 、珠海 、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 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
1984年 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 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
1990年 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2年 開放沿長江的5個城市。之后,又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一系列沿邊城市
2001年 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
2013年 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7年 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202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 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想一想] 1.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是什么?
提示:“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國家整個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處于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
2.為什么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提示:這次會議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回顧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給黨和國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給事業前進增添強大動力。正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才使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40多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依托對改革開放決策及其意義的分析,培養政治認同素養)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這次會議都作出了哪些重要決策?有什么重大意義?
(2)(依托對改革開放進程的分析,培養科學精神素養)結合黨的重要會議,談談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進程。
提示:(1)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②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③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并先從農村開始改革,鄉鎮企業迅速發展。②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③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④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⑤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⑥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并取得重大突破。⑦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⑧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署。⑨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⑩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這都表明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全面理解改革開放
(1)我國的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兩個方面。改革和開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相輔相成。
(2)改革的性質,是在不改變社會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目的,是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經濟社會進步。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3)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實踐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近代中國由于閉關鎖國而屢遭列強侵略的歷史及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取得的各方面巨大成就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典例】 (2021·山東省日照市高一聯考)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會議(  )
①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②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③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 ④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判斷類選擇題
審材料 會議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析選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①②符合題意。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③不符合題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④不符合題意。
悟技巧 注意材料中的時間節點: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定答案 A
【訓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
①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②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③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④標志著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②③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①不符合題意。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④不符合題意。]
議題二| 如何全面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
改革開放的意義
1.改變了面貌: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2.迎來了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3.實踐證明(結論):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查一查]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提示:黨的十五大提出“兩個一百年”目標:第一個百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百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材料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材料二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在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征程上奮勇前進的豪邁宣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1)(依托對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分析,培養政治認同素養)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2)(依托對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理解,培養政治認同素養)如何理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提示:(1)中國實現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等。
(2)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進入新時代必須“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
首先,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其次,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
再次,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2.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驗智慧:九個“必須堅持”
第一,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第四,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五,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
第六,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第七,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八,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第九,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
【典例】 (2021·山東省濱州市五校聯考)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 67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9.08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舉世矚目的成就昭示出(  )
①我國已經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②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④改革開放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綜合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說明類選擇題
審材料 舉世矚目的成就
析選項 ①表述與事實不符。②表述與題意不符。舉世矚目的成就昭示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綜合國力,③④正確。
悟技巧 剔除錯誤項①;排除不符項②。
定答案 D
【訓練】 (2021·江蘇省江陰二中高一期中)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重塑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中華民族奉獻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史詩。這表明改革開放(  )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②使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化 ③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完全確立起來 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重塑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中華民族奉獻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史詩。這表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使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化,①②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起來,③說法錯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未實現,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④說法錯誤。]
20世紀70年代,我國老百姓將手表、自行車、縫紉機,視為“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進入90年代,空調、電腦和電話又成為新家庭生活消費的“三大件”。那么面對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21世紀,有人說“三大件”應該是私人住宅、私家轎車和現代化的通信設備,但更多的人認為,今天消費者的消費趨向多元化,很難再對“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
(1)通過家庭消費“三大件”的歷史變遷,可以看出我國居民的生活消費發生了哪些變化?
(2)聯系我國改革開放的實際,說明家庭生活消費“三大件”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翼 要求
基礎性 本題考查改革開放等知識,提示我們要加強記憶和理解
應用性 解答本題,需要運用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分析,啟示我們要學以致用,答題時注意理論與材料的結合
綜合性 本題既考查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又考查改革開放的意義,對知識的調動和運用具有綜合性,啟示我們平時要重視網絡構建和知識整合
創新性 本題借助我國家庭消費“三大件”的歷史變遷,考查改革開放的成就,取材新穎,啟示我們平時多關注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問題
[答案] (1)“三大件”的歷史變遷說明消費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變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順序,消費結構趨于合理,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2)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其中收入是消費的基礎與前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居民的收入越來越多,從而使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另外,社會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也使商品的單位價值量減少,表現為價格越來越便宜。
PAGE
11(共53張PPT)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能發展中國
第二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議題一
議題二
落實四層·涵養提能
NO.1
中國特色
開創
21世紀
堅持和發展
新時代
×
×
×
理論體系
制度
偉大實踐
理論自信
文化自信
貫徹四翼·應試提分
NO.2第2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課 標 要 求 研 學 導 航
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議題一|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
一、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代表人物 成就
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 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江澤民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科學發展觀 胡錦濤 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判一判]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提示:不包括毛澤東思想。
(2)要緊緊抓住“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與時俱進這一核心問題。 (×)
提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黨的先進性。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
提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想一想]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間是什么關系?
提示:在不斷總結新的實踐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我們關于中國發展建設的新的思想。它們之間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
列寧說過:“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一個先進的政黨,首先在于它能夠用先進的科學理論武裝起來。黨的指導思想是指導我們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是黨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靈魂和根本,是黨的事業開拓前進的先導。黨章載明: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
(1)(依托對鄧小平理論的分析,培養政治認同素養)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什么?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什么?
(2)(依托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分析,培養政治認同素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是什么?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鍵、核心、本質分別是什么?
(3)(依托對科學發展觀的分析,培養政治認同素養)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是什么?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和基本要求是怎樣的?
(4)(依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的理解,培養政治認同素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題是什么?
提示:(1)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2)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是堅持與時俱進,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是堅持執政為民。
(3)主題: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
理論體系 形成時間 代表人物 主要內容 成就
鄧小平理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鄧小平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 江澤民 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科學發展觀 黨的十六大以后 胡錦濤 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 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2.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關系,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國情的關系,適合中國國情。
第三,從其現實作用來看,它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第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它是指導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正確理論。
特別提醒:毛澤東思想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而毛澤東思想則是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二者在形成時間上有明顯的區分。
【典例】 黨的十九大在理論上的最大貢獻和創新,就是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都有著重大理論和戰略意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下列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識正確的有(  )
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③它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 ④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判斷類選擇題
審材料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
析選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①②符合題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而非共同理想,也不能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③④錯誤。
悟技巧 共同理想: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遠大理想:實現共產主義。
定答案 A
【訓練】 高度的理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的不斷涌現、理論體系的完備成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最顯著標志,理論自信來源于優秀的體系。下列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是(  )
①馬克思主義 ②鄧小平理論 ③毛澤東思想 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①③與題意不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②④正確。]
議題二|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相互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3.要求: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材料一 回顧過去,我們黨之所以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正是源于我們黨對理論、道路、制度、文化的堅定自信。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跨越成就!“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正是對“四個自信”最有力、最堅定的實踐經驗支撐。
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只有堅持道路自信,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路徑的科學;只有堅持理論自信,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先進的思想指引;只有堅持制度自信,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完善;只有堅持文化自信,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擁有不竭源動力;只有堅持“四個自信”,才能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偉力。
(1)(依托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巨大成績根本原因的分析,培養科學精神素養以及政治認同素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培養政治認同素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樣的?
(3)(依托對“四個自信”的理解,培養政治認同素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上述材料對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何啟示?
提示:(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3)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四個自信”的提出過程
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同志代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報告,報告中指出了“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四個自信”的產生原因
(1)先進理論引領“四個自信”。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有“四個自信”,是因為有馬克思主義這一先進理論的指導。不僅如此,中國共產黨人還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理論創新成果。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成果的指導,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就有無比強大的“四個自信”。
(2)成功實踐是“四個自信”產生的源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中華民族完成了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的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四個自信”的源泉。
(3)遠大理想激發“四個自信”。中國共產黨人的中期理想分兩個階段,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遠期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激發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特別提醒:把中國的發展道路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因為中國國情、中國特點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不同,所以中國的發展必須要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
【典例】 (2021·山東省濱州市五校聯考)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多次用典,闡述“道路就是黨的生命”。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書記引用了“風景這邊獨好”。我們自信“風景這邊獨好”的理由是(  )
①找到了適合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了道路自信 ②形成了指導黨和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理論,樹立了文化自信 ③在黨的領導下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高度的制度自信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主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因果類選擇題
審材料 理解“風景這邊獨好”的內涵
析選項 “道路就是黨的生命”,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書記引用了“風景這邊獨好”的詩句加以強調,之所以自信“風景這邊獨好”是基于我黨找到了適合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了道路自信,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了制度自信,①③正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理論,②排除。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主題,④錯誤。
悟技巧 區分理論自信與文化自信。
定答案 B
【訓練】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在于(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指導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物質保證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得到發揮
④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日益得到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的原因在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故①③符合題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的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力量,故②錯誤。④是我國取得偉大成就的表現,不是原因,故排除。]
觀點一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固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得更改,不得違背。
觀點二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國情創立自己的指導思想,堅持走自己的路。
你如何認識上述兩種不同觀點?
四翼 要求
基礎性 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相關知識,提示我們要加強記憶和理解
應用性 解答本題,需要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知識分析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的必然性,啟示我們要學以致用,答題時注意理論與材料的結合
綜合性 本題既考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又考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對知識的調動和運用具有綜合性,啟示我們平時要重視網絡構建和知識整合
創新性 本題借助于觀點評析,考查堅持走自己的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結論,取材新穎,啟示我們平時多關注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問題
[答案] 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屬于科學理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必須堅持。②從歷史性依據來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從現實性依據來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是唯一能夠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提供根本政治保證的正確道路;從未來性依據來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前途光明、前景廣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PAGE
7(共18張PPT)
課末小結與測評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能發展中國
思維誤區摸排
NO.1
誤區1
誤區2
社會熱點探究
NO.2
作出的
重大決策
偉大的
改革開放
從站起來、②
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只有中國
特色社會
中國共產黨所有理論創
主義才能
新和實踐創新的主題
發展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道路③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創立發
理論條件:④
展和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制度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文化:⑥第3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自我校對]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②富起來③必由之路④正確理論⑤根本制度保障⑥強大精神力量[學思心得]                                                                                  
混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與改革開放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剖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運用1】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關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意義,正確的理解是(  )
①強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發展并取得輝煌成就 ②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③中國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 ④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④不符合題意。①②③屬于對中國改革開放巨大意義的正確認識。]
混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作用
【剖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運用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理論和實踐,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將繼續取得成功。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正確理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②④錯誤,①③符合題意。]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中國改革開放不停步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提高國際競爭力;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技術創新體系,優化產業結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堅持開放發展理念,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融合發展新優勢。
3.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對外開放推進過程正確的是(  )
A.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沿海經濟開放區
B.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
C.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D.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C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四大經濟特區設立于1980年,沿海開放城市設立于1984年,從1985年到1988年相繼設立經濟開放區,到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故選C。]
2.40年來,深圳同各國貿易和投資往來不斷擴大。2020年1~8月,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1.88萬億元,其中外貿出口1.04萬億元,位居內地城市首位。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市累計批準外商直接投資項目超9萬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 178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近六成選擇在深圳落戶。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深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高于全國其他地區 ②科技創新增強了深圳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③深圳市逐漸放寬市場準入,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④“走出去”戰略幫助深圳從根本上形成了出口競爭新優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深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高于全國其他地區屬于“變化”的表現,并不是“原因”,①排除。深圳同各國貿易和投資往來不斷擴大,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可能是科技創新增強了深圳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深圳市逐漸放寬市場準入,營商環境不斷優化,②③符合題意。“走出去”指的是中國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等,材料并未體現“走出去”戰略,“根本上”夸大了“走出去”戰略的作用,④排除。]
PAGE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川市| 徐汇区| 图木舒克市| 丰台区| 北碚区| 枣阳市| 双辽市| 闽清县| 高密市| 罗山县| 抚顺市| 阿巴嘎旗| 大安市| 晋宁县| 体育| 余庆县| 松滋市| 甘南县| 永平县| 平定县| 安乡县| 桃园县| 蒙城县| 临武县| 锦屏县| 呼图壁县| 汤原县| 泉州市| 定陶县| 来凤县| 黄梅县| 英德市| 通山县| 安徽省| 太谷县| 盐池县| 富阳市| 定安县| 阿克苏市| 蒙城县|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