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探究動畫的奧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通過體驗動畫制作的活動,使學生知道動畫是怎么動起來的,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2、 通過制作簡單的動畫,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3、 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愛科學,肯鉆研的精神。二、 教學重難點:重點:制作簡單的動畫,理解“視覺暫留”。難點:使制好的動畫片產生動感效果。三、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動畫片的視頻片段、翻版動畫。學生準備:參閱資料、初步了解一些與動畫有關的知識、準備制作動畫所需的畫筆、紙、剪刀、 木棍等材料。四、 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分享交流、初步感知動畫片大家平常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精美的動畫片,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看課件)動畫片伴隨著我們成長,讓我們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其實動畫片里蘊含著很多的知識, 比如動畫片是怎樣制作的?動畫片的圖像為什么會動等等。老師讓同學們課下查閱資料,誰能說 說你有哪些發現?解決了哪些困惑?生匯報:下面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去探尋動畫的奧祕,板書課題《探尋動畫的奧秘》(二) 了解動畫發展歷程咱們在欣賞一組動畫片,看完之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師:剛才播放了幾部動畫片?生:四部師:它們都有哪些不同?可以從聲音、色彩、制作方式、視覺效果去分析。小組討論并匯報。生匯報:師板書:無聲一有聲黑白一色彩手工一彩色平面一立體(三) 探究與體驗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有做好的翻版動畫,同學們可以看、摸、拆等形式,告訴老師它需要哪 些工具材料、制作步驟有哪些?小組討論并匯報:下面同學們可以分工合作制作翻版動畫。教師巡視輔導。創作完成,找學生到前面展示,學生們在展示時拿起翻版動畫自己就轉起來了,教師提問: 翻版動畫轉起來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生:師:真奇怪,明明是兩幅圖,為什么小木棍一轉,小魚就在魚缸里了呢?想一想,它和動 畫制作有何關系?生:視覺暫留觀看視頻了解這種現象叫:“視覺暫留”。師講解“視覺暫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后,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 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當稍有變化的畫面以每秒24 幅的速度從人的眼里經過時,我們大腦中就會產生物體在“運動”的印象,這就是動畫中的形象 動起來的原因。這種方式的視覺暫留現象不是只有翻版動畫來完成,還可以用其它形式來體現?欣賞手翻書視頻師:手翻書里的圖案是什么?花是怎么動起來的?里面花的圖案一模一樣嗎?生:下面我們集體創作一個手翻書:氣球飛走了。每個小組在這張白紙上,在老師規定好的位置 上用紅色彩筆畫出氣球,畫好后,組長按順序收齊交給老師。(四) 展示評價及時鼓勵下面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經過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合作完成了手翻書的制作,體驗了成功制作手翻書的樂趣,給自 己鼓鼓掌,加個油吧?(五) 拓展與創新1、欣賞長篇手翻書課下創作篇幅長的更精致的手翻書動畫。欣賞ppt動畫制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