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通用技術必修一(蘇教版2019)第二章技術世界中的設計單元測試1. 通用技術在本課程中是指( )A. 信息技術B. 體現信息技術和專業性技術C. 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技術D. 專業技術2. 海口萬綠園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綠地的方式,將一片泥濘的海灘建造成一個園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處.這一龐大工程體現了技術對下邊哪方面有影響作用( )A. 對人B. 對社會C. 對自然D. 以上都有3.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扇以后,電扇便在許多領域之中開始了它為人類服務的歷程.下面不屬于電扇的功能作用一項的是( )A. 發電作用B. 消暑作用C. 通風作用D. 散熱作用4. 某同學制作一個小板凳需要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這說明了技術的( )A. 目的性B. 創新性C. 綜合性D. 兩面性5.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了青霉素,開啟了抗生素時代,挽救了無數生命;但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耐藥菌株迅猛發展,抗生素束手無策,許多重癥感染者因此死亡,這反映了技術的什么性質?( )A. 技術的兩面性B. 技術的創新性C. 技術的專利性D. 技術的目的性6. 電池的發明解決了人類的很多動力問題,但是電池的廢舊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說明了技術的應用具有( )A. 目的性B. 創新性C. 綜合性D. 兩面性7. 人類生活中,需要著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 )產生.A. 建筑技術B. 食品加工技術C. 紡織縫制技術D. 通信郵電技8. 1769年,瓦特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研制了第一臺單動式蒸汽機,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同時由于技術具有( ),讓他成為一個富有的名人資本家.A. 創新性B. 目的性C. 綜合性D. 專利性9. 下列能說明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的是( )A. 煤油燈的產生B. 金屬鹵化物燈的產生C. B超技術的產生D. 福特T型車的生產流水線的產生10. 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護了發明者的創造并賦予發明人一定的權益,使發明者能設計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新產品.下列不屬于知識產權保護范圍的是( )A. 經營權B. 著作權C. 專利權D. 商標權11. 技術源于( )A. 源于自然的變化B. 源于人類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對自然進行改造C.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付自然災害D. 科學1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技術要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B. 技術是人類改造世界的手段,本身并無正面負面之分C. 新技術的應用都會給人們帶來財富和經濟效益D. 只要給人類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技術推廣起來就應該不受限制13. 1898年美國學者泰勒從人機學角度出發,對鐵鍬的使用效率進行了研究.他用形狀相同而鏟量分別為5kg、10kg、17kg、和30kg四種鐵鍬去鏟同一堆煤,雖然17kg和30kg的鐵鍬每次鏟量大,但實驗結果表明,鏟煤量為10kg的鐵鍬作業效率最高.他做了許多實驗,終于找出了鐵鍬的最佳設計和搬運煤屑、鐵屑、砂子和鐵礦石等松散粒狀材料時每一鏟的最適當的重量.這就是人機工程學過程中著名的“鐵鍬作業實驗”.泰勒的“鐵鍬作業實驗”是為了實現人機關系中的( )目標.A. 舒適B. 高效C. 健康D. 安全14. 人類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永動機,但都以失敗告終,說明設計必須遵循( )原則.A. 安全性B. 科學性C. 道德性D. 技術規范性15. 家中的燈管或燈泡壞了,購買之前一定要搞清產品的規格,比如說功率、接口、外形尺寸等,否則你只能帶上舊的產品.這說明設計要遵循( )A. 美觀性原則B. 經濟性原則C. 實用性原則D. 規范性原則16. 下面不屬于技術語言的是( )A. 車模B. 交通管理C. 建筑施工圖D. 出入口符號17. 計算機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工具,使用時間長了會感到手腕酸痛,因此有人設計出了保護手腕的鍵盤,這運用了( )設計原則.A. 科學性B. 實用性C. 創新性D. 美觀性18. 我國無線通訊網絡由于使用外國的技術,每年要支付巨額的費用.目前新建的3G無線通訊網絡,我國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可以節省大量的外匯.這個案例說明技術具有( )A. 整體性B. 相關性C. 兩面性D. 專利性19. 設計桌、椅時,從人機關系的角度出發,不需要考慮的是( )A. 桌、椅的高度差B. 桌、椅的加工工期C. 桌、椅的棱角形狀D. 桌、椅的高度20. 路邊的人行道上安裝了很多漂亮的椅子,這一做法主要體現了設計的( )A. 科學和美觀原則B. 實用和美觀原則C. 可持續發展原則D. 經濟和道德原則21. 美國人泰勒進行的“鐵鍬作業試驗”實現了人機關系目標中的( )A. 健康B. 舒適C. 高效D. 安全22. 以往電路圖的設計都是手工繪制,煩瑣且易出錯;隨著電子技術發展,尤其電腦的發展,現在專門的電路圖設計軟件大大方便了電路設計,而且還可以進行仿真測試,這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什么關系?( )A. 技術的發展為設計創新提供了條件B. 技術的發展和設計無關C. 技術的發展對設計不產生影響D. 技術就是設計23. 錢幣是最大眾化的交易媒介.為了適應盲人的需要,我國在第四套人民幣紙幣上開始設計使用了盲文面額標記.這一措施體現了對殘疾人的關懷和愛護,也體現了國家的文明與進步.這是設計者考慮到了( )A. 人的生理需求與人的心理需求B. 靜態人群與特殊人群C. 普通人群與特殊人群D. 信息的交互24. 客車的座椅旁都設有一個把手或按鈕,可借此調節靠背的傾斜度,此設計主要體現了人機關系的( )A. 健康原則B. 舒適原則C. 高效原則D. 安全原則25. 完成構思后,往往會形成多個方案,但并不是每一個方案都是最合適的,這就需要在多個方案中進行比較和權衡.對設計方案進行比較與權衡的完整依據是( )A. 方案的設計要求和設計原則B. 相關法律C. 環境的保護D. 所選擇的材料26. 在圖紙上標注尺寸時,水平方向的尺寸數字字頭朝_____,垂直尺寸字頭朝_____.( )A. 下 左B. 上 右C. 上 左D. 下 右27. 制定設計方案的一般過程是( )A. 收集信息 方案構思 繪制草圖 方案篩選 優化構思B. 收集信息 繪制草圖 方案篩選 方案構思 優化構思C. 優化構思 收集信息 方案構思 方案篩選 繪制草圖D. 收集信息 方案構思 方案篩選 繪制草圖 優化構思28. “雖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貴而無當,漏不可盛水…”這句話出自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子之口.意思是說:一個酒杯價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就沒有了使用價值.它說明了設計必須要符合什么原則?( )A. 美觀原則B. 經濟原則C. 實用原則D. 技術規范原則29. 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是( )①評價與選擇方案構思 ②構思設計方案 ③用草圖表達構思 ④收集和處理信息.A. ④②③①B. ①③②④C. ①③④②D. ③②④①30. 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賽場館的設計方案確定后,科研人員開始技術攻關,僅“鳥巢”一個場館申請專利多達百余項.這說明了( )A. 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B. 設計制約著技術的發展C. 設計促進技術的發展與革新D. 先有設計,后有技術,設計比技術更重要31. 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天然材料保持取材于大自然時的原本特質B. 合成材料的特質與所用合成原料不同C. 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的總和D. 混合材料保持部分原料的特質32. 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將富有攻擊性的狗魚和小魚放在同一個玻璃缸里,在兩者之間隔上一層透明玻璃.狗魚一開始試圖攻擊小魚,但每次都撞在玻璃上.慢慢地,它放棄了攻擊.后來,拿走玻璃板后,狗魚仍舊不攻擊小魚.這被用來形容( )思維方式.A. 逆向思維B. 聯想思維C. 定勢思維D. 發散思維33. 發明專利的保護期是(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34. 與立體圖對應的三視圖是( )A.B.C.D.35.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A. 技術具有目的性B. 技術具有兩面性C. 有了技術人類可以陶醉自然D. 技術的未來在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36.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在“衣”、“食”、“住”、“行”、“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相應產生了許多種技術。以下技術中,屬于滿足人們在“食”這一方面技術的是( )A. 印染技術B. 烹飪技術C. 文字技術D. 園林技術37. 助聽器的發明開始是為了使聽覺不太靈敏的人清楚聽到外面的聲音而發明的,這說明了技術的( )A. 目的性B. 創新性C. 綜合性D. 兩面性38. 20世紀中葉,美國施樂公司發明的復印機掀起了一場劃時代的辦公室革命,公司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為其研發的復印機申請了500多項專利.這說明了技術的( )A. 專利性B. 創新性C. 綜合性D. 兩面性39. 顯示器是電視機的核心部件,普通電視機常用的是陰極射線管.它經歷了從球面顯像管,柱面顯像管,平面直角顯像管到純平顯像管等革新過程.說明了技術的( )A. 目的性B. 創新性C. 綜合性D. 兩面性40. 下列活動是科學活動的是( )A. 蒸汽機的發明B. B超的技術C. 萬有引力的發現D. 攝像技術的發明41.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從小就是個求知欲特別強的孩子.為了弄懂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縱身跳進水中,險些淹死;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也學著母雞的樣子趴在雞蛋上…對技術的濃厚興趣和熱情推動著愛迪生不斷地進行創造和發明.愛迪生在技術上的創造和發明使他得到了終身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個案例說明了技術的價值體現在以下的什么關系中( )A. 技術與人B. 技術與社會C. 技術與自然D. 技術與科學42. 關于技術,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 技術最早源于人類尋找、生產食物,制作衣服和與野獸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B. 早期技術是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的C. 技術的任務是認識世界D. 技術與科學沒有任何關系43. 前些年的按鍵式固定電話沒有顯示屏,人們只能通過聽電話按鍵提示音判斷是否按下按鍵;如今的電話不僅可以通過顯示屏看到撥號和來電信息,還可以讓人在聽到鈴響的同時聽到來電號碼的提示.這種新型的電話機的設計主要從( )方面實現了合理的人機關系.A. 普通人群與特殊人群B. 靜態的人和動態的人C. 人的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D. 信息的交互44. 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生觸電事故,掌握觸電后的急救原則,對及時救治有重要的意義.如果發現有人觸電,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 )A. 立即切斷電源B. 切斷電源后用木棍將導電體與觸電者分開C. 用鐵棍將導電體與觸電者分開D. 在就地搶救的同時,盡快撥打急救電話45. 福娃設計成功后,立即申請了專利,它應該申請哪種專利?( )A. 發明專利B. 外觀設計專利C. 實用新型專利D.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46. 專利的申請和獲得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1.初審,2.授權,3.提交申請,4.實質審查,5.公布,6.受理.正確的順序是( )A. 1-2-3-4-5-6B. 3-6-1-4-2-5C. 3-6-1-5-4-2D. 4-6-2-1-3-547. 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能源技術的發展,應以( )為目標.A. 可持續發展B. 快速發展C. 穩步發展D. 緩慢發展48. 產品說明書的作用不包括( )A. 使用戶恰當地使用產品B. 使用戶掌握產品的使用方法C. 使用戶安全地使用產品D. 使用戶能維修產品49. 小剛制作了一盞家用調光落地燈.在設計過程中,對調光落地燈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進行了分析.以下設計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燈罩既要考慮美觀又要考慮安全性B. 從節約用電考慮,可以采用額定電壓為36伏的燈泡C. 調光電路要避免產生燈光的閃爍D. 要考慮底座的尺寸和質量50. 自行車采用了螺栓、螺母等許多標準件,廠家在設計該類產品時,使用標準件的目的是( )A. 提高產品的美觀性B. 實現通用互換,降低生產成本C. 環保和可持續發展D. 減少零件數量51. 夜間開車時,遭遇車禍概率最高的汽車是( )A. 棕色汽車B. 銀灰色汽車C. 白色汽車D. 綠色汽車52. 我國家用電器使用的交流電一般額定電壓是220V、頻率是50Hz,這體現家用電器設計符合( )A. 科學性原則B. 技術規范性原則C. 實用性原則D. 可持續發展原則53. 人們常說“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這句話對即將走上社會的我們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提示.對這句話最合理的解釋是( )A. 制作模型是很容易的B. 發明比革新重要C. 體力勞動比腦力勞動簡單D.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54. 嫦娥一號衛星平臺充分繼承“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的現有成熟技術,并進行適應性改造.所謂適應性改造就是在繼承上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嫦娥一號的研制屬于( )A. 科學發明B. 技術發明C. 技術革新D. 科學發現55. 為了解決人們如何吃東西的問題,中國人設計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設計出了刀叉.就技術問題來源而言,這個例子主要體現了( )A. 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遇到的問題B. 由別人給出問題,設計者必須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C.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設計者自己地主動地發現問題,并試圖解決它D. 偶爾遇到的問題56. 工程繪圖時,繪制不可見輪廓線,是采用( )A. 細實線B. 細點畫線C. 虛線D. 粗實線57. 能反映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物體長度和寬度的視圖是( )A. 左視圖B. 俯視圖C. 主視圖D. 右視圖58. 以下不屬于正投影法特點的是( )A. 真實性B. 積聚性C. 收縮性D. 類似性59. 在確定設計方案階段,我們應在提出設計課題后,進行設計定位,在設計定位時我們應明確設計要求,而設計要求的確定包括( )A. 設計的目的和設計時運用的思維方式B. 設計的創新和設計時運用的思維方式C. 設計的目的和設計的創新D. 設計的目的和設計過程中的限制條件60. 我們在評價與選擇設計方案構思時,對設計方案構思不應提倡( )A. 與他人交流,吸納有益信息B. 強調合作精神C. 追求結果的一致性D. 逐步優化設計方案構思61. 以下哪種結構是受自然界結構形狀的啟發而設計的?( )A. 電燈泡B. 乒乓球C. 飛機的機翼D. 籃球架62. 制定設計方案時,首先要收集和整理信息,收集的信息指的是( )A. 網頁設計信息B. 其他類商品的信息C. 設計方案構思的需求信息D. 娛樂演出信息第二章技術世界中的設計單元測試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C A C A D C D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B B D B B D B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A C B A C A C A C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C C D C B B A A B C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A A D C B C A D B B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A B D C A C B D D C61 C 62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