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學期期末復習計劃一、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科學課學習,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了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發展態勢良好;后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發展態勢一般。二、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在落實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轉變原來“掌握多少科學知識”的復習教學觀念為“收獲多少信息與方法”教學觀念,并以是否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評價復習效率的指標。三、復習的主要內容(教材主要包括):1、第一單元《聲音》·知道我們周圍充滿各種聲音,引導學生運用高低、強弱等詞匯描述聽到的聲音并能給聲音進行簡單的分類。·通過觀察發聲的物體,懂得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并且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認識到聲音可以在氣體、固體和液體中傳播。·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夠感應聲波并震動,使聲音傳到內耳,引起聽覺,引導學生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知道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音量的大小與物體振動幅度有著密切關系;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的音高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懂得物體長短、粗細不同,發出聲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細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高,長而粗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低。·在了解聲音知識及物體發聲原理的基礎上,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樂器,引導學生養成動腦動手的習慣,感受科學的魅力。2、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了解人體呼吸器官的結構及各部分的特點和作用,知道呼吸是人體重要的活動,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了解肺活量的概念,懂得肺活量的測量方法,知道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強呼吸功能,保持身體健康。·了解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并能按照不同的標準對所吃的食物進行分類。·懂得食物中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豐富的營養成分,人體所需的營養就是從各種食物中獲取的。我們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證營養均衡。·了解人體消化器官的組成及其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認識到牙齒、舌頭、胃部的作用。3、第三單元《運動和力》·懂得力的作用,知道物體的靜止和運動都需要力的作用,探究物體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通過用氣球驅動小車,認識推力和反沖力的概念,了解推力和反沖力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運用。·通過用橡皮筋驅動小車,認識彈性和彈力的概念,知道彈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認識到彈力的作用以及彈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運用。·認識彈簧測力計,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并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認識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以及摩擦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運用。·知道運動的物體都具有能量,了解運動物體的能量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學會利用運動物體的能量。·在了解力的知識的基礎上,運用簡單的材料制作小車,并且使小車運動起來。四、復習的主要目標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五、復習的重點與難點重點:單元的知識概念與實驗操作難點:聲音單元與運動單元的聯系區分六、復習的具體措施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并適時調整。(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2、提優補差措施:(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以進一步提高能力。(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4)加強優生與后進生的聯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七、復習時間安排序號 具體時間 內 容 安 排1 1月X日~X日 聲音單元、呼吸單元復習2 1月X日~X日 力單元、綜合復習3 1月X日~X日 期末測試卷查漏補缺 易錯題4 1月X日 期末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