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饅頭變變變》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調查研究,了解饅頭的制作工序,了 解饅頭在現實生活中的發展變化。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做饅頭,繼續練習并掌握做饅頭的基 本技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各項活動中,培養學生講究衛生 和營養飲食的習慣,進一步提高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和能 力。【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做饅頭方法要領和制作過程。難點:掌握揉面、塑性和使用工具制作饅頭的技巧。【課前準備】各種顏色的面團、切面器、面板、搟面杖、筷子、叉子、面粉等饅頭 制作材料。老師和學生戴好手套、口罩、帽子。【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1.出示圖片(一盤饅頭)2.上節課,我們研究了饅頭的學問,誰來說一說,這一盤白白 胖胖、松軟可口的饅頭是怎么來的?學生匯報總結3.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饅頭的學問。二、話題討論1.在老師和你們爸爸媽媽的小時候,物資比較貧乏,生活水平 比較低,那個時候,頓頓能吃白面饅頭可是我們最大的滿足。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白面饅頭也悄悄發生了變 化。大家想想看,生活中,饅頭有了哪些變化?2.變色你是個善于觀察生活的孩子,你發現我們吃的饅頭顏色變了。周末,老師在家也研究、制作了一些饅頭,猜猜看,我是怎么讓 它們變色的?出示圖片(聰明!我們可以榨一些蔬菜汁代替水和面,給面增 加顏色。)3.變形你也發現,饅頭還可以變形。那么,可以怎么變形呢?小結:可以給圓圓的、胖胖的饅頭進行裝飾,可以把饅頭制作出 各種形狀,還可以把集中顏色的面拼在一起做出花色饅頭。4.變味道你還發現,我們可以通過在面粉中放糖改變饅頭的味道。你的辦法很好,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過多的攝入糖,對 人的身體并不好。有沒有同學有更好的辦法讓饅頭好吃又營養呢?對,其實很多食材本身就有甜味,比如南瓜、紅薯等,我們可以 借助這些食材,改變饅頭的味道,讓它好吃又有營養。三、做一做1.準備說了這么多,大家想不想試著做一做?那么制作好看、好吃又營養的饅頭,應該怎么制作呢?哪位同學 能先說一說過程?小結:大家說的比較具體清楚,看得出大家上節課學習就很扎 實。為了節省時間,今天老師課前就幫大家和好了面團,準備好了 相關的工具,在制作之前,大家想想看,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小結:(出示課件)大家要注意戴好帽子、口罩、手套,保證衛 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面有粘性,要注意使用面粉。小組自選材料2.小組制作教師巡視,拍照,發現制作中出現的問題。3 .制作過程小結:大部分同學都制作出了 一個花樣饅頭?,F在大家想一想,你解決 了讓饅頭變—的問題。制作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4.是啊,通過制作,大家發現,有時候我們想的很好,制作一 個很好看的樣子,很費功夫。這在實際生活中不好實現。我們也不容 易每次都花很長時間準備各種顏色的面。怎么辦?生活中的巧手師傅給我們很多創意。播放視頻。小組第二次制作。小結:展示學生創意制作。四、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動腦、動手,讓饅頭變變變,用老師提供的好看 的面團,制作出了好看的造型。為大家的巧手點贊。至于味道,請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放進打包盒帶回家,請家長幫 我們蒸熟之后再來品嘗。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