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設計依據及構想】“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這次大會總結并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告訴各國賓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臺階,綠色發展理念傳向全世界,中國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愈發凸顯。同時2019年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世界熱映,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喚傳遍世界。基于中國在保護生物圈方面的積極行動,聯系本節課標要求: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教學設計以《流浪地球》海報提出問題:地球真的會去流浪嗎?導入本節課題,明確本節目標。新課教學以生物圈II號為切入點。以生物圈是人類的繁榮家園視頻為載體,以學生討論交流“家園變化的利與弊” 組織活動。以“地球極不健康”報告啟發復習:全球性生環環境問題。以甘肅省祁連山生態環境遭破壞現實的教訓為實例,借《美麗中國》視頻讓學生感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聆聽習總書記響徹世界的美麗中國的宣言和決心。再以“保護生物圈我做到了”為話題,學生逐一發言,順利落實本節情感價值觀:保護生物圈,努力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人人有責。最后通過調查問卷旨在了解學生整體的生態文明價值觀,為第二課時開展進一步的活動提供依據。【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2、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能力目標:形成分析身邊的生態系統,歸納人類活動影響生態平衡的能力及交流表達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進一步提高熱愛生物圈,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2、樹立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的理念。3、感受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主動性和主導作用。【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教學準備】課件,視頻資料,調查問卷【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課件播放《流浪地球》科幻影片的海報,介紹影片的概要。以“地球真的會去流浪嗎 ”為話題。引入本節課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觀看海報,聆聽影片概要,沉思:地球真的會去流浪嗎 通過熱播影片,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利用課件展示本節目標: 1、認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2、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 讀目標,意會目標 提示學生關注學習內容,學習有的放矢合作探究 解讀新課 課件展示生物圈II號外觀圖,介紹生物圈II號實驗及其結果,啟發學生思考:該實驗說明什么? 聆聽,思考,形成認識: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適合人類居住和生活的星球 通過實例認同:生物圈是生物唯一的家園播放生物圈是人類的繁榮家園視頻 觀看,聆聽,感悟:生物圈正逐步成為人類繁榮的家園,了解人類活動也正影響著生物圈 為學生認同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園提供更多視聽素材布置討論的任務:請同學們4-6人一組,交流近幾年來自己家園的變化,并參照教材120頁表20-1家園變化調查表再填寫環境、生活、觀念變化案例,然后討論這些變化對我們的生物圈有什么影響。 組織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交流結果 結合《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體檢報告點評:地球很不健康! 啟發學生復習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分析成因并歸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資源消耗的速度越來越快以及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小組討論交流,記錄交流結果,選派代表發言,聆聽各組案例,辯證認識: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生態平衡影響的利與弊。 復習、分析、回答、領悟、歸納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成因: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資源消耗的速度越來越快以及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用身邊的實例說明物圈是人類的繁榮家園,提升學生合作學習及語言表達能力,樹立辯證主義觀 提升學生關注生態環境的意識課件展示“現實的教訓”——甘肅省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指導班級播報員播報這則事件,啟發學生認識到: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聆聽、思考,形成保護環境勢在必行的意識,認同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通過身邊實例,使學生形成破壞環境必受嚴懲的法律意識播放《綠色之美》視頻,提醒學生觀看并感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聆聽習總書記響徹世界的構建美麗中國的宣言和決心。 觀看,聆聽、感悟,知曉:保護生物圈世界在行動、中國也在行動 使學生明確中國在保護生物圈方面已經取得的成就和努力的方向啟發學生思考交流:保護生物圈我能做到…… 及時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撥評價,指導學生樹立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的意識 逐人說出自己在保護生物圈方面的做法 通過展示引導學生樹立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的意識課堂小結 啟發學生談一談本節收獲 強調:保護生物圈從我做起 課件展示“習語近人”,指導學生朗讀領會: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談本節收獲,樹立保護生物圈從我做起的決心 朗讀領會習總書記的關于生態保護的金句 談收獲,領會習主席的殷殷囑托,樹立保護生物圈從我做起的決心作業布置 一、保護生物圈從我做起,我們小組在準備 1、各小組從網上或其它雜志分別收集一個國家在保護生物圈方面的戰略或做法,準備下一課時的演講(參考121頁論壇指導) 2、各小組充分討論后以書面形式展示一份保護生物圈從我做起的倡議書 3、各小組提交一份“保護生物圈月”活動方案 4、各小組為6月5日第48個環境保護日制作一份手抄報 二、完成《中學生生態文明教育觀調查問卷》 課后按要求完成作業一、二 為了下節課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做充分準備 客觀掌握學生的生態文明觀,為下節課進行生態文明觀教育提供依據板書設計 第二節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一、生物圈是人類繁榮的家園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適合人類居住和生活的星球 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園 全球性環境問題突出 保護! 中國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教學反思 本節課錄制于2019年5月底,剛好是2018年5月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一年之后,又恰逢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一月后,同時即將迎來6月5日環境保護日,所以,總體設計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以落實《共謀綠色發展,共建美麗家園》的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為宗旨,聯系熱點影片《流浪地球》、生物圈II號實驗及甘肅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等熱點話題理論聯系實際的,通過觀看視頻、討論交流、問卷調查、發表觀點等形式基本落實教學任務。學生基本領會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了環境保護的意識,激發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但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第二課時計劃讓學生進行多項有準備的活動,所以學生的活動有點單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