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奇的微生物 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描述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并掌握舉例說明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究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對微生物有關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關愛健康的情感二、重點與難點重點:1.描述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難點:描述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三、教學方法:注入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四、教學手段:常規(guī)教學、多媒體教學五、課前準備:教師課前準備PPT六、教學過程:導入:師:我們前面兩節(jié)學了什么內容?生: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和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世界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面,人們以為生物界就是由植物和動物兩部分組成,直到顯微鏡的發(fā)明,人們才認識到微生物的存在,事實上,微生物在地球上出現(xiàn)已經(jīng)有35億年了。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微生物,但它們無處不在,而且悄悄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稱它們是:神奇的微生物,(板書課題)師:通過預習課文,我們已經(jīng)知道微生物的主要成員有哪些呢?生:細菌、真菌、病毒。(板書)一、細菌1、認識細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細菌很小,很多。2、細菌的形態(tài):球菌、桿菌、螺旋菌3、細菌的結構:以桿菌為例指名說出細菌的結構名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物質,有些還具有莢膜和鞭毛。歸納: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物質細菌的特殊結構:莢膜和鞭毛比較細菌細胞和動物細胞細菌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具有 細胞膜、細胞質。2、細胞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細菌有DNA集中的區(qū)域(核區(qū)),卻沒有成型的細胞核;動物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比較細菌細胞和植物物細胞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相同點是都具有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2、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植物細胞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細菌沒有葉綠體,所以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4、細菌的營養(yǎng)自養(yǎng):植物那樣的,自己合成有機物。異養(yǎng):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必須依靠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生活的。異養(yǎng)的細菌,又分為 寄生和腐生。5、細菌的生殖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判斷細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細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適宜的條件下,每20——30分鐘就能分裂一次。圖示細菌生殖模式圖,引導學生體會并自己總結出細菌分裂次數(shù)和細菌數(shù)量的關系。技能訓練:計算:假設你手上此刻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4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shù)目是多少?這對你搞好個人衛(wèi)生有什么啟示?100 × 28=25600(個)養(yǎng)成搞好個人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要經(jīng)常洗手、洗澡、換洗衣服,減少自身攜帶的細菌數(shù)目,減少被細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6、與人類關系:有利也有弊師: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細菌的結構等相關知識,那么它們對人類來說是敵是友呢?閱讀P29相關知識并討論。利: 制作一些食品需要利用到某些細菌。弊:寄生細菌使人患病。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細菌的一些知識,學習了哪些知識點?生:形態(tài)、結構、營養(yǎng)、生殖、與人類的關系;(板書)師:引導學生圍繞以上知識點自學真菌的相關知識二、真菌師:真菌家族中大多數(shù)都是“大個子”,只有少數(shù)在顯微鏡下才可以觀察的到。1、認識真菌真菌分為二類:單細胞真菌和多細胞真菌2、細菌的結構看一下酵母菌的結構,主要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探討酵母菌的營養(yǎng)方式。3、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寄生、腐生圖片出示常見真菌,討論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并初步體會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4、繁殖方式酵母菌:出芽生殖;根霉曲霉等:孢子生殖 。5、與人類生活關系師:結合P31相關知識總結。(學生總結)播放視頻: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補充知識點,幫助學生梳理并總結全文。小結: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小結本節(jié)課知識點。七、課堂鞏固八、板書設計神奇的微生物形態(tài) 結構 營養(yǎng)方式 生殖 關系細菌真菌病毒九、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習題。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