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科期中檢測(2012.11)試 題 卷 Ⅰ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試 題 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60分)21、(11分)(1)(2分)(2)(4分)(3)(1分)(4)(4分)22、(8分)(1)(2分)(2)(3分)(3)(3分)23、(11分)(1)(4分)(2)(6分)(3)(1分)24、(12分)(1)(2分)(2)(4分)(3)(4分)(4)(2分)25、(10分)( 1 ) (3分)( 2 ) (2分)( 3 ) (3分)( 4 ) (2分)26、(8分)(1)(2分)(2)(2分)(3)(4分)2012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科期中檢測(2012.11)試題卷 Ⅰ 命題學校:烏鎮中學 命題人:羅娟芳 審核人:王曉光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從應對資源危機的角度看,費俊龍、聶海勝駕駛神舟六號登上太空,這一行動有利于 A.徹底解決我國資源問題 B.開發新的資源 C.跨區域調配資源 D.節約資源2、《時事》雜志中《話說“made in china”》一文指出,在國外市場上,面對物美價廉的中國鞋、筆、打火機、衣服、玩具等,老外們驚呼:“made in china,便宜,棒!”。商務部長薄熙來說,我們要生產12億件襯衣才能換回1架客機。中國只有提高技術水平,創造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才能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再次騰飛。這表明 ①中國實行開放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 ②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③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能力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④我國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國際經濟競爭力還不強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是(? ) A.大力發展軍事力量??????????B.大力提高我國公民的素質 C.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D.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4、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組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其中的關鍵因素和實質分別是( ) A.發展問題 人口問題 B.人口問題 環境問題C.資源問題 環境問題 D.人口問題 發展問題5、材料一:廢氣、廢水等,在風力、流水乃至人為的作用下,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地區,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材料二: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將穿越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兩大國家自然保護區,為確保藏羚羊等大批野生動物的正常遷徙、繁衍,國家決定專門設計動物通道,使鐵路的建設、運營和野生動物的遷徙、繁衍都不受影響。兩材料分別說明實施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 )A.公平性原則 持續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公平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公平性原則 D.多樣性原則 公平性原則6、小菲家住我省某沿海城市,她的母親在一家外資企業做工程師,父親在國外從事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家庭收入水平很客觀。開放,正在改變著小菲一家人的生活。這表明①對外開放就是敞開國門,全盤吸收; ②對外開放導致我國人才流失,我們要限制外商投資;③對外開放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④對外開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7、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千方百計在別的地方忍耐一些,甚至犧牲一點速度,也要把教育問題解決好”。這段話告訴我們( )①教育事業應成為我們各項工作的中心 ②應當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③教育發展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 ④教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是由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宣部、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團中央七部委聯合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支持,中國環境促進會承辦,由公眾、專家按照科學、公開、公平的方法評選出來的中國環保人物獎,是一個真正具有“公眾精神”的獎項。據此回答8-9題。8、國家設立“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說明了( )①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③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重視生態文明建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是國家對在環保公益事業中作出過突出貢獻和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公民或者國際友人所設立的,其主要目的是( )①宣傳可持續發展觀念 ②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③促進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④鼓勵公眾對環境保護的積極參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11年11月3日至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六次峰會在法國戛納舉行。各方在峰會上承諾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穩定金融市場,促進經濟增長,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此次峰會取得總體積極平衡的結果。回答·10—11題。10、各國領導人齊聚峰會,共同研究世界經濟發展問題( )①表明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②說明各國之間沒有分歧③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④有利于在合作中實現共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胡錦濤主席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合力推動增長 合作謀求共贏》的重要講話,中國聲音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說明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②體現了我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③根源在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④表明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最具有世界意義變化之一的事件是( )A.萬隆會議 B.非洲大陸的解放C.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 D.“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出現13、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目前“兩個沒有變”。這里“兩個沒有變”是指( )①基本國情沒有變 ②國家宏觀政策沒有變 ③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 ④人民生活水平沒有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4、西藏開辦“西藏中學”,為西藏地區培養人才,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西藏地區發展的高度重視。下列舉措中,對西藏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在西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④一個國家,兩種制度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 )①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須經歷的起始階段; ②生產力不發達,社會主義制度不完善的階段;③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的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 ④對中國最基本國情的科學表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讀右圖《一字值千金》。要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們應該( )①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②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③完全依賴本國力量,加快科技創新 ④積極實施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7、右邊的漫畫形象地說明了 ( ) ①部分人科學利用資源意識淡薄 ②水體污染十分嚴重 ③生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④某些生物資源日益枯竭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8、讀右邊表格,我國在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使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5.61%。此舉 “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分別淘汰落后產能煉鐵煉鋼焦炭水泥造紙2110萬噸1640萬噸1809萬噸7416萬噸150萬噸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5.61%①表明造紙、水泥等高能耗產業必須予以取締 ②表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③有助于實現科學發展,協調發展 ④有助于引導和激勵企業調整產業結構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是發展( ) A.科技、人口 B、文化、經濟 C、教育、資源 D、科技、教育20、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博爾不慎將花瓶掉在地上捽碎了。他在收拾花瓶碎片時,把碎片分類并稱其重,結果意外地發現這樣一個現象:10 -100克 重的碎片最少,1 -10克 重的碎片稍多,0.1 -1克 重的碎片最多;且發現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成倍數關系,且依次是16倍的關系。這就是“碎花瓶理論”的由來。這一發現,被科學家用來恢復文物、隕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體,給考古學、天體學研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有(??? ) ①善于思考的人能從細小之處發現問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②善于思考是創新的重要素質要求,培養創新精神就要學會思考 ③善于觀察是創新的重要品質,事事留心將會有異外的收獲???④想象力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試 題 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60分)21、(11分)材料一: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是咱中國人激動人心的時刻。材料二:天宮一號飛船凝聚了我國科技人員的心血,他們長期奮戰在第一線,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創新精神、攻堅意識都將成為民族的寶貴財富。(1)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2分)(2)結合材料分析天宮一號發射成功的原因。(4分)(3)請列舉近年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除材料外)(1分)(4)面對上述材料所反應的問題,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應該做些什么?(4分) 22、(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金磚國家七國集團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GDP增長率7.5%3.8%8.3%10.3%2.8%2.9%1.7%1.5%3.6%1.1%3.1%2.6%人均GDP世界排名555413795709211819221117注:以上為2010年數據。GDP指國內生產總值,常常被看成顯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材料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11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時講話指出:大力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我們這個星球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家園,我們應該攜手合作、同舟共濟;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1)材料一表明金磚國家在經濟發展狀況上存在什么特點?(2分)(2)金磚五國中的中國、印度、巴西、南非都屬于哪一類型國家?造成這些國家貧困落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二為這些國家如何改變落后面貌提供了哪些啟示?(3分)23、(11分)《半月談》雜志曾登載了題為:“關注農村輟學風”的文章。文章說,近年,農村輟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如湖北省石首市,僅2005年初,鄉鎮小學失學人數800多,鄉鎮初中失學人數達1700多人,加上歷年流失的學生,數量已占學生總數的9%以上,不少的農民反映,現在農村很難看到高中生了…… (1)聯系現實生活,請你分析一下,農村“輟學風”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為杜絕農村輟學現象,你有哪些良好的建議?(6分) (3)例舉一部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權的法律。(1分)24、(12分)材料一:材料二:我國已把“低碳化”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前夕,中國向世界作出了負責任的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該減排目標遠高于美國白宮在前一天所提出的“17%”的減排承諾。(1)材料一反映了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哪一問題?這一問題的實質是什么?(2分)(2)請運用所學知識評析材料二中我國政府的做法。(4分)(3) 結合國情,談談把“低碳化”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的依據是什么? (4分)(4)追求“低碳”生活方式,你將改變哪些生活細節?(2分)25、(10分)材料一:……不久爆發了朝鮮戰爭,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空軍第十三航空隊進駐臺灣.致使臺灣問題沒能及時解決。…… 后來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對臺工作受到嚴重干擾。2005 年3 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實現了歷史性第一次‘汪辜會談”。因李登輝和陳水扁“臺獨”立場干擾破壞,“海協會”和”海基會”中斷聯系多年。…… 兩岸政黨高層領導的頻繁接觸,充分證明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 《 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 發表30 周年)材料二:為給贈臺熊貓取乳名,數億海內外炎黃子孫積極參與,“團團”“圓圓”這個既有中華傳統文化意味,又蘊含著兩岸人民美好愿望的乳名,在春節聯歡晚會這個特殊的時刻,以1億多觀眾的支持從7萬多個備選乳名中“勝出”。(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阻礙臺灣問題解決的因素。(3 分)(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2分)(3)三十年來為解決臺灣問題,海峽兩岸作了哪些努力?(不同角度)( 3分)(4)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什么?(2分) 26、(8分)從2010年11月1日零時起,我國開始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閱讀表格,回答問題:次數總人口人口增長率0——14歲人口所占比重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第四次(1990年)116002萬人12.45%1422人第五次(2000年)129533萬人11.66%22.89%6.96%3611人第六次(2010年)133973萬人5.84%16.60%8.87%,8930人(1)對比三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有哪些在上升,哪些在下降?(2分)(2)對比三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人口增長率有什么特點?原因是什么?(2分)(3)“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比重”這一列說明了什么現象?你認為在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下,這種現象的加劇會給社會帶來哪些不利影響?(4分)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DDCBCBCCACCABDADD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8分):21、(1)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廣大科技人員艱苦奮斗的精神、創新精神、攻堅意識(4分)(3)略(1分)(4)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準備。(4分)22、(1)金磚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普遍較快,但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較落后。(2分)(2)發展中國家。(1分)西方國家長期的殖民掠奪,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從歷史和現實原因兩個角度分析2分)(3)保持安定團結的和平環境,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各國之間加強合作;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3分)23、(1)農村孩子輟學的主要原因有:學雜費過高,經濟困難的家庭難以承受;家長法律意識淡薄,貪圖眼前小利,讓子女退學經商、務農; “讀書無用”論在一些家長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當地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執法不嚴等。任意兩點即可(4分) (2)加強義務教育的宣傳,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2分)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給貧困學生提供物質幫助;(2分)學生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認真、自覺地履行受教育的義務。(2分)(3點即可)(3)《義務教育法》或《憲法》(1分)24、(1)環境問題;發展問題(2分)(2)中國重視環境問題;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我國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等(4分)(3)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資源、環境承受的壓力很大,已出現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4分)(4))拒絕在街頭露天燒烤;以乘坐公交車為榮;不焚燒廢棄物等(2分,只要是具體做法,言之有理即可)25、( 1 )阻礙因素:外國反華勢力,美國的介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人臺灣海峽)、文化大革命的干擾;臺獨勢力。(3分)( 2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2分)( 3 )作出的努力:《告臺灣同胞書》; “一國兩制”的提出.“汪辜會談”;《反分裂國家法》;兩岸政黨高層領導的頻繁接觸;兩岸三通。(3分)( 4 )一個中國的原則(2分)26、(1)總人口在增加,65歲以上人口的比重在上升,受教育程度在上升;人口增長率、0—14歲人口比重在下降。(2分)(2)人口增長速度減慢,自然增長率逐漸降低。實行了計劃生育的國策,取得了顯著成效。(2分)(3)說明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1分)加重社會和家庭負擔,老年人得不到應有的照顧給社會進步帶來很大的壓力。(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期中檢測答題卷.doc 九年級期中檢測試題卷.doc 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