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一學期仁愛、澥浦、古塘期中試卷初三 社會考生須知:1.全卷共兩個大題,22個小題。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請將學校、姓名、班級、學號填寫在答題卷的規定位置上。3.請在答題卷上作答,做在試題卷上或超出密封線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012年9月25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 ”正式交接入列,標志著我國海軍跨入航母時代。A.吉林艦 B.遼寧艦 C.沈陽艦 D.上海艦2、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長興奮地宣告:“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這一偉大勝利是我國人民的勝利。”他如此興奮是因為上海完成了( )A.對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第一個五年計劃 D.廢除封建土地制度3、我國國土的65%為山地丘陵,38%為水土流失區,33%為干旱區和沙漠區,這些數據表明 ( )①我國國土資源質量不高 ②我們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③我國國土無法養活13億人口 ④國家要嚴格控制胡亂占地、荒廢農田等現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限制生育,如中國。而另一些國家則鼓勵生育,如日本等,造成這一差別的原因有( )①這些國家的國情各不相同 ②人口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③中國人口過多而日本等國缺乏勞動力 ④中國有計劃生育政策而其他國家沒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對目前我國達到的總體小康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②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③這是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 ④這標志著我國人權事業掀開了新篇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現了一系列喜人的新變化。具體表現在( ) ①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②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③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④設立深圳、珠海、廣州和廈門為經濟特區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7、下列關于人口、資源、環境相互關系的示意圖,最正確的是( ) A.人口 資源 環境 B. 人口 資源 環境 C. 人口 資源 D. 人口 資源 環境 環境8、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通過什么手段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A. 行政命令 B. 市場供求變化 C. 經濟杠桿 D. 法律9、在發展區域經濟時,我們要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下列選項不符合這一原則的是( )A. 在內蒙古大草原發展畜牧業 B. 在我國南方地區種植水稻C. 在山區發展林業 D. 在我國的西藏種植小麥10、下列是偉大祖國60多年風雨歷程中的大事,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經濟成就是( )①“大躍進”運動 ②兩彈一星 ③澳門回歸 ④ 中國加入WTO ⑤ 西藏民主改革50年 ⑥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⑦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⑧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A.①④⑥ B. ①②⑤⑦ C . ⑧⑥④ D. ③⑧⑤ 11、近年來,浙江省各大、中城市開展“禁摩”(禁止摩托車)行動。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防治( )A. 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 B. 土壤污染和噪聲污染C. 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 D. 土壤污染和熱污染12、2011年10月20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天津舉行第七次會談,會談后簽署了《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并就繼續推進兩岸投保協議協商、加強兩岸產業合作達成了共同意見。此舉有利于( )①增進海峽兩岸人員往來,增進兩岸人民的感情融合 ②推動臺灣經濟的發展,給臺灣民眾帶來更多的實惠 ③促進海峽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發展,推動和平統一大業進程 ④徹底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消除國家分裂隱患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2011年3月1日,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陸地狹小,資源短缺的浙江,發展海洋經濟卻是“有條件、有基礎、有優勢”。 “有條件、有基礎、有優勢”是指浙江發展海洋經濟具有:( )①豐富的海洋資源 ②豐富的陸上礦產資源 ③豐富的人才資源 ④較強的經濟實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在德班氣候大會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就碳排放、碳技術、碳資金等問題上展開博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碳博弈”的實質是 ( ) A. 環境問題 B. 資源問題 C. 和平問題 D. 發展問題15、小芳同學在聽課筆記中寫到:“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陰謀,標志著祖國大陸基本統一,實現了各民族的大團結。”據此判斷,她學習的內容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戰爭 C.香港回歸 D.澳門回歸16、 “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落下”,這是阿拉法特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話,也是他臨終前最大的愿望。這說明( )A.人們渴望世界和平 B.和平問題已得到解決C.當今世界戰爭不斷 D.人們普遍關注發展問題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48分)17、(8分)成長體驗一:體驗歷史 感悟成長閱讀寧波某中學李央同學的國慶征文《爺爺與祖國風雨兼程》,回答問題。新中國成立時爺爺12歲,1952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6年入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又成為人民公社社員,爺爺最想不明白的是1958年報紙上總說某地水稻畝產上萬斤,可他們怎么努力也只有四五百斤。爺爺最高興的是“四人幫”的粉碎……(1)“我家”50年代發生的三件大事,分別與當時國家哪些政策(事件)有關?(3分)爺爺說爸爸是趕上了好時候:聯產承包家里有了糧食,能夠吃飽飯;1992年爸爸從深圳打工回來,開辦了一家制襪的家庭工廠,三年后工廠搬出了家,十年后產品走出了國門……(2)“爸爸”能趕上好時候得益于國家的哪些舉措?(2分)(3)爺爺說,新中國成立60多年中,中國人民的生活越過越好,實現了兩大歷史性跨越。爺爺說的“兩大歷史性跨越”指什么?由此可見,實現人權的根本途徑是什么?(3分)18、(7分)成長體驗二:了解時事 關心世界材料一:2011年11月1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我們國家有信心和決心,切實落實去年日本橫濱會議通過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增長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實現亞太地區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材料二:胡錦濤主席訪問非洲時強調: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中國人民都珍視同非洲的傳統友誼,中國和非洲都有共同的經歷,我們面臨著共同的發展任務。這次訪問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中國與往訪國家的友好關系,有利于推動中國同亞非國家關系邁上新臺階,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胡錦濤主席出席APEC會議體現了當今世界哪一主題?(1分)(2)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解決材料一所體現的主題?(3分)(3)材料二中“中國和非洲都有共同的經歷”是指什么?(1分) “中國和非洲的共同的經歷”警示我們該樹立怎樣的人權觀?(2分)19、(8分)成長體驗五:關注家鄉,解讀圖示 閱讀圖1——圖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1、圖2、圖3分別反映了寧波市人口的什么特點?(3分)(2)從圖4中可以看出,就業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因素,請從人口基本特點的角度來分析就業難的原因。(3分)(3)為了讓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政府在住房、醫療、物價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請問這是哪只手發揮的什么作用?(2分)20、(7分))成長體驗四:節約資源 從我做起材料一:某市公告:“從即日起,本區域兩天停電一次”“城區的路燈只開一半”“景觀燈一律關閉”。材料二:去年浙江電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預計最大負荷缺口將達440萬千瓦左右,平均負荷缺口也將達340萬千瓦,電量供應缺口為220億千瓦時左右。(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1分)為此我們要建立什么社會?(1分)(2)試分析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至少三個)(3分)(3)從資源和環境的重要性的角度談談節能減排的必要性。(2分21、(9分)成長體驗三:關注局勢 珍惜和平2011年11月23日下午,朝鮮和韓國在位于朝鮮半島西部爭議海域里的延坪島發生炮戰。這是兩國自朝鮮戰爭停戰57年以來爆發的最嚴重邊境沖突。國際社會在高度關注事態發展的同時,也一再呼吁朝韓雙方保持冷靜和克制。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28日,美韓聯合軍演又在臨近韓國和朝鮮的黃海海域進行,這更進一步刺激了朝鮮的神經。朝鮮半島的局勢隨時都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美韓軍事演習圖)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0多年前美國曾狂妄的涉足朝鮮半島,并以尷尬地在停戰協議上簽字而告終,“60多年前美國涉足朝鮮半島”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2)聯系材料,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反映當今世界的和平受到哪些因素的挑戰?(2分)(3)(3)最近,“釣魚島事件”導致我國與哪一國家關系惡化?列舉我國政府為反制該國政府的行為所采取的措施兩項。(3分)(4) 我國政府一再呼吁朝鮮和韓國保持克制,在“釣魚島事件”中也保持克制的態度,希望通過會談、協商的方式解決爭議。這反映了中國什么樣的外交政策?解決類似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中國為什么希望通過會談、協商的方式解決爭議?(3分)22、(9分)成長體驗六:提高警惕 愛護環境材料一:根據衛星監測,2001-2006年間全球PM2.5最高地區在北非和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中國的這些地區PM2.5值全部高于50接近80。(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材料二:寧波市環保局提供的空氣質量日報顯示,2011年寧波I級優天氣共有76天,而在2001年,I級優天氣為212天。寧波PM2.5所占PM10(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比例在55%到85%之間,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寧波PM2.5的源頭,主要來自城市揚塵、燃煤和機動車。材料三:目前,歐美等地區PM2.5控制得較好。比如美國,為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政府與企業博弈了近二十年。為了控制PM2.5,歐洲和美國許多地方路邊的綠地設計采用科學的原理,綠地等高或略低于道路地面,可自行接納由降水產生的地表徑流,既可減少綠地表土的干燥和沙化,又可對地面初期雨水進行過濾,減少污染。他們還制定了完備的空氣質量法律,不達標者,懲罰很嚴苛,有些超標城市可能面臨每天高達70萬歐元的罰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表明我國現階段面臨什么問題?(1分)此問題會造成哪些危害?(2分)(2)要把我市建成國家級生態城市,必須實施什么戰略和國策?(2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協調好哪些關系?(1分)(3)請根據材料三概括他國的成功經驗為寧波解決此問題提供可行性建議。(3分)2012學年第一學期仁愛、澥浦、古塘期中考試初三社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12345678答案BABACCCB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DCCBCDA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48分)17、(8分)(1)土地改革、 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運動(每個1分)(3分)(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對外開放、 所有制(經濟體制)改革(每個1分)(2分)(3)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小康(2分)實現人權的根本途徑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分)18、(7分)(1)發展主題(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為倡導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不斷進行南北對話,南南合作;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保持國內穩定等(任意三點, 3分)(3)都曾經遭受過西方的殖民侵略和掠奪;(1分)。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生存權和發展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人權要靠主權來保護,沒有主權就沒有人權。(2分)。19、(8分)(1)圖1:人口總量不斷增加圖2:人口素質有所提高;圖3: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3分)(2)人口數量大,增長速度快、人口素質不高,給社會帶來了嚴峻的就業壓力(3分)(3)看得見的手發揮的宏觀調控作用(2分)20、(7分)(1)電力資源短缺(1分)資源節約型社會(1分)(2)經濟發展迅速,電力需求量增大;人口的增長對電力消耗日益增多;電力浪費損失嚴重;電力工業發展滯后。(任選三點作答)(3分)(3)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財富的源泉。)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2分)21、(9分)(1)1950,美國發動的朝鮮戰爭(美國侵朝戰爭或朝鮮戰爭)(1分)(2)領土爭端引發的地區沖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推行。(2分)(3)日本。(1分)我國政府派艘海監船前往釣魚島海域執法;中國海軍密集的進行搶灘登陸演習,展示實力、警告日本,做好軍事上的準備;邀請美國防部長訪華,外交途徑繼續努力;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的聲明,并把它提交給聯合國秘書長,等。(寫出兩點,符合題目要求的即得2分)(4)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1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釣魚島事件也會影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有利于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也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等。(任意一點,1分)22、(9分)(1)環境問題。(1分)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脅中華名族的生存與發展。(2分)(2)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保護環境的國策(2分)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1分)(3)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利用科技保護環境;制定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3分)2012學年第一學期仁愛、澥浦、古塘期中試卷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雙向細目表 科目:初三歷史與社會教材(知識點)題號分值備注(原創、改動、照用)時事政治12原創第一單元第二課《進入社會主義》中的三大改造22照用第二單元第二課《資源“大國”還是資源“小國”》32照用第二單元第三課中國人口問題42改動第一單元第四課《新世紀的中國》中的總體小康52原創第一單元第三課《改革開放的年代》中的十一屆三中全會62改動第二單元第一課《一道難解的題》中PRED的關系72改動第四單元第一課《看不見的手》中的市場經濟82改動第四單元第一課《因地制宜,優勢互補》92原創第一單元綜合題102原創第二單元第二課《環境亮起黃牌》112改動第一單元第三課《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中臺灣問題122照用第二單元第三課《應對資源危機》浙江海洋經濟132照用第二單元PRED問題的實質142改動第一單元第二課《鞏固新生政權》中西藏和平解放152改動第一單元第四課《冷戰后的和平主題》162原創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三課、第三單元第一課17第一單元第二課4分第三課2分;第三單元第一課2分改動第一單元第四課、第三單元第一課18第一單元第四課5分、第三單元第一課2分改動第二單元第二課、第四單元第一課19第二單元第二課6分、第四單元第一課2分改動第二單元資源問題208分原創第一單元第四課、第三課、第二課21第一單元第四課7分、第三課1分、第二課1分改動第二單元環境問題229分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三社會期中試卷.doc 初三社會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檔.doc 初三社會答題卡.doc 初三社會細目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