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科學九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章 四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圖片分析,知道骨與骨之間的連結叫做骨連結。骨連結有三種形式:不動連結、微動連結和活動連結。 2.通過自主學習及尋找人體關節的活動,學生了解關節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知道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關節囊三部分構成。 3.學生知道人體的骨骼肌共有 600 多塊。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兩部分,并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 4.通過運動中的肌肉協作運動分析,理解骨骼肌、關節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5.結合運動系統結構特點,理解體育鍛煉對人體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生活實際情境的討論分析,培養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在了解運動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基礎上,理解體育鍛煉對于運動系統的影響,學會正確的運動防護方法,培養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重點 理解肌肉、關節與人體運動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難點 人體關節的結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運動器官是怎樣完成各種動作的呢? 引入新課講授新課 二、關節 1.骨連接 骨和骨之間的連接稱為骨連接,骨連接的形式有三種,有不活動連接、半活動連接和活動連接,不同形式的骨連接,使骨骼既能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又適合運動。 2.關節 視頻:觀察豬的膝關節 活動連接也稱為關節,是骨連接的主要形式。 關節在運動中起著支點的作用,能作較大幅度的活動。 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關節囊三部分構成。 (1)關節面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骨的接觸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關節頭,略凹進的一面叫做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表面光滑并有彈性的關節軟骨,它可以減少運動時兩骨的關節面的摩擦,并緩沖運動時的震動。 (2)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關節囊的里面和外面有許多韌帶,可將相鄰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它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 (3)關節腔是由關節面和關節囊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里面含有少量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 3.脫臼 進行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的時候,往往會因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使關節頭從關節窩里滑脫出來,造成脫臼。脫臼的部位往往出現腫脹、疼痛,并且失去運動功能,這時候必須注意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活動,以免傷勢加重,同時,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人體的主要關節 上肢主要有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下肢主要有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 4.人體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 人體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最明顯的例子是脊柱和足弓。 (1)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這些彎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彈性,緩沖劇烈運動時對腦的震蕩,同時有利于身體平衡。 (2)足弓是足部凸向上方的弓,由一些骨、韌帶和肌腱共同構成。足弓的存在,可以使人站立時只是前足掌的內、外兩側和足跟同時著地,這就像三腳架的三足著地一樣,增加了人站立時的穩定性。因足弓具有彈性,故還可以減輕人在行走和運動時對腦的震蕩,并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 如果足弓的組織過度勞損,或者先天發育不良等,都可能導致足弓塌陷而形成扁平足。由于扁平足失去正常足弓所具有的彈性,因此,患扁平足的人,較長時間地行走或進行體育活動等,就容易疲勞,還可能因足底的神經、血管受到壓迫而引起足底麻木或疼痛。 三、骨骼肌 1.分類 人體全身骨骼肌約有600多塊,都固定在骨骼上,參與各種動作和運動。 骨骼肌的結構主要肌腱和肌腹。肌腱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 人體主要的骨骼肌群 骨骼肌可分為頭頸肌、軀干肌和四肢肌三大部分。 頭頸肌包括頭肌和頸肌。頭肌有表情肌(如眼輪匝肌)和咀嚼肌(如咬肌)。頸肌,如胸鎖乳突肌。 軀干肌包括胸肌(如胸大肌、肋間肌)、膈肌、腹肌(如腹外斜肌、腹直肌)和背肌(如斜方肌、背闊肌)。 四肢肌包括上肢肌(如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下肢肌(如臀大肌、股四頭肌、腓腸肌)。 活動觀察骨骼肌的收縮 用力做前臂屈伸動作,觀察上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收縮和舒張。想一想,前臂屈伸骨骼肌是如何配合的? (教材第89頁活動) [屈肘時,以肱二頭肌為主的屈肌肌群處于收縮狀態,以肱三頭肌為主的伸肌肌群處于舒張狀態。伸肘時,情況恰好相反。] 2.特性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縮的特性,屈肘時,以肱二頭肌為主的屈肌肌群處于收縮狀態,以肱三頭肌為主的伸肌肌群處于舒張狀態,伸肘時情況相反。由此可見,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骨骼肌肌群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沒有骨骼肌的這種協作關系,要完成一個準確的動作是不可能的。 運動需要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 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規律總結: 不同情況下,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的活動狀況總結如下 動作分類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提重物收縮收縮手臂自然下垂舒張舒張屈前臂收縮舒張伸前臂舒張收縮舉杠鈴收縮收縮規律總結: 軀體運動的形成需要一個支配、三個要素、多個協作 ①一個支配:神經系統的支配 ②三個要素:杠桿(骨)、支點(關節)和動力(骨骼肌) ③多個協作:以運動系統為主,在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下完成 四、運動對骨骼和肌肉的影響 1.運動對骨和關節的影響 (1)體育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骨的營養,使骨密質增厚,骨松質排列更為整齊、有規律,從而使骨長得更加粗壯、堅固。 (2)對青少年來說,體育活動還能使長骨的軟骨層加速產生新的骨組織,促使骨加快長長,身體長高。據統計,同年齡同性別的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比很少鍛煉的身高要高出4~10厘米。 (3)體育活動能使關節囊增厚,韌帶增粗,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增強,因而加強了關節的牢固性。 (4)體育活動還能加強關節囊、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從而使關節活動的幅度加大,關節活動的靈活性增加。 2.運動對骨骼肌的影響 (1)體育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對骨骼肌的血液供應,從而使肌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 (2)經過長期鍛煉,纖維狀的肌細胞會逐漸變粗,肌肉增大,收縮力增強,因而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據研究,一般人的肌肉占體重的35%~40%,而經常鍛煉的人,肌肉可占體重的50%左右。 綜上所述,體育活動對于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功能影響很大。因此,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平時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非常重要。但是,進行體育活動時,一定要循序漸進,要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和控制一定的運動量。運動過度,反而會損害健康。同時,還應該注意通過多種運動項目全面地進行鍛煉,這樣才能使身體各部分得到均衡發展。 拓展:合理運動 運動前后,應做足夠的熱身運動及緩和運動。 穿著合身的運動服和佩戴適當的保護裝備。 依照正確的方法來進行運動。 運動時和運動后都要喝水,以補充水分。 若感到身體不適便應立即停下來休息。 患病時便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視窗 溺水的急救 (教材第91頁) 知道骨連接的形式 掌握關節的結構及各結構的功能 知道什么是脫臼 知道人體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 了解幾種足弓 了解人體的主要肌群 觀察骨骼肌的收縮 知道肌肉的相互協作完成動作 了解運動需要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 了解規律 進行總結 知道運動對骨和關節的影響 知道運動對骨骼肌的影響 了解要合理運動 自學閱讀 圖片介紹骨連接的形式 圖片介紹關節的結構及各結構的功能 介紹脫臼 介紹人體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 介紹人體的主要肌群 指導活動分析 介紹肌肉的相互協作完成動作 拓展介紹運動需要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 拓展規律 拓展總結 介紹運動對骨和關節的影響 介紹動對骨骼肌的影響 拓展合理運動課堂練習 1.生物課堂上王老師指著自己受傷的左臂,幽默地說是傷了“支點”。王老師所說的“支點”是( C ) A.骨 B.骨骼肌 C.關節 D.神經 2.下列關于體育鍛煉對骨骼肌的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能增加肌細胞的數量 B.能使纖維狀的肌細胞變粗 C.能增強肌肉的收縮力 D.能使肌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 3.屈肘、伸肘運動時,它們的產生都需要( B ) A.依靠骨本身運動 B.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 C.消化系統直接提供能量 D.多組肌肉同時收縮 4.當你伸肘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各處于何種狀態 ( C )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B.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C.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 5.下圖是關節的模式圖,請根據圖回答。 (1)填出圖中①~⑤的結構名稱: ①關節頭;②關節囊;③關節腔; ④關節窩;⑤關節軟骨。 (2)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摩擦的是[⑤]關節軟骨,由關節囊產生的滑液也可以增強關節的靈活性。我們通常說的脫臼是指[①]關節頭從[④]關節窩中滑脫出來的現象。 習題訓練 知識應用與理解課堂小結 視頻小結:人體的骨骼和肌肉 知識小結 總結概括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華師大版 九年級下新知導入運動器官是怎樣完成各種動作的呢?新知講解二、關節1.骨連接概念骨與骨之間的連結形式(1)不動連結(2)微動連結(3)活動連結新知講解2.關節新知講解3.關節關節囊關節腔關節軟骨關節頭關節窩關節面合作探究相鄰骨的接觸面關節面略凸起的一面略凹進的一面關節頭關節軟骨關節窩使關節具有牢固性關節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滑的軟骨減少運動時骨與骨之間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震動新知講解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關節囊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牢固地連接在一起使骨與骨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關節囊合作探究關節面和關節囊共同圍成的密閉空腔關節腔內有少量關節囊內壁分泌的滑液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活動靈活自如關節腔新知講解3.脫臼運動時,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容易使關節頭從關節窩中滑脫出來,造成脫臼人體的主要關節頜關節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新知講解4.人體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1)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彈性,緩沖劇烈運動時對腦的震蕩,同時有利于身體平衡合作探究(2)足弓骨、韌帶和肌腱共同構成可以使人站立時只是前足掌的內、外兩側和足跟同時著地,這就像三腳架的三足著地一樣,增加了人站立時的穩定性足弓具有彈性可以減輕人在行走和運動時對腦的震蕩,并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新知講解三、骨骼肌骨骼肌有600多塊,約占體重的40%結構①肌腱肌腱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②肌腹肌腱肌腹合作探究1.分類頭頸肌骨骼肌頭頸肌軀干肌四肢肌頭頸肌頭肌頸肌表情肌咀嚼肌胸鎖乳突肌新知講解軀干肌軀干肌胸肌膈肌腹肌背肌胸大肌肋間肌腹外斜肌腹直肌斜方肌背闊肌新知講解四肢肌上肢肌下肢肌、、臀大肌股四頭肌腓腸肌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新知講解觀察骨骼肌的收縮用力做前臂屈伸動作,觀察上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收縮和舒張。想一想,前臂屈伸骨骼肌是如何配合的?屈肘時,以肱二頭肌為主的屈肌肌群處于收縮狀態,以肱三頭肌為主的伸肌肌群處于舒張狀態。伸肘時,情況恰好相反。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新知講解2.特性受到刺激而收縮的特性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骨骼肌肌群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沒有骨骼肌的這種協作關系,要完成一個準確的動作是不可能的。骨骼肌 → 動力骨 → 杠桿關節 → 支點合作探究運動需要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運動的產生與各系統之間的關系(直接參與)(調節、控制)(能量供應)各個系統之間密切配合,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運動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合作探究不同情況下,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的活動狀況動作分類 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提重物 收縮 收縮手臂自然下垂 舒張 舒張屈前臂 收縮 舒張伸前臂 舒張 收縮舉杠鈴 收縮 收縮①一個支配:神經系統的支配②三個要素:杠桿(骨)、支點(關節)和動力(骨骼肌)③多個協作:以運動系統為主,在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下完成軀體運動的形成需要一個支配、三個要素、多個協作新知講解四、運動對骨骼和肌肉的影響1.運動對骨和關節的影響(1)體育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骨的營養,使骨密質增厚,骨松質排列更為整齊、有規律,從而使骨長得更加粗壯、堅固。(2)對青少年來說,體育活動還能使長骨的軟骨層加速產生新的骨組織,促使骨加快長長,身體長高。新知講解(3)體育活動能使關節囊增厚,韌帶增粗,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增強,因而加強了關節的牢固性。(4)體育活動還能加強關節囊、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從而使關節活動的幅度加大,關節活動的靈活性增加新知講解2.運動對骨骼肌的影響(1)體育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對骨骼肌的血液供應,從而使肌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2)經過長期鍛煉,纖維狀的肌細胞會逐漸變粗,肌肉增大,收縮力增強,因而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新知講解運動前后,應做足夠的熱身運動及緩和運動。穿著合身的運動服和佩戴適當的保護裝備。依照正確的方法來進行運動。合作探究運動時和運動后都要喝水,以補充水分。若感到身體不適便應立即停下來休息。患病時便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合作探究溺水急救(教材第91頁)課堂練習1.生物課堂上王老師指著自己受傷的左臂,幽默地說是傷了“支點”。王老師所說的“支點”是( )A.骨 B.骨骼肌 C.關節 D.神經2.下列關于體育鍛煉對骨骼肌的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能增加肌細胞的數量 B.能使纖維狀的肌細胞變粗C.能增強肌肉的收縮力 D.能使肌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CA課堂練習3.屈肘、伸肘運動時,它們的產生都需要( )A.依靠骨本身運動 B.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C.消化系統直接提供能量 D.多組肌肉同時收縮4.當你伸肘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各處于何種狀態 (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B.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C.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CB課堂練習5.下圖是關節的模式圖,請根據圖回答。(1)填出圖中①~⑤的結構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2)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產生的滑液也可以增強關節的_____性。我們通常說的脫臼是指[___]________從[___]_______中滑脫出來的現象。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關節窩關節軟骨⑤關節軟骨關節囊靈活①關節頭④關節窩課堂總結人體的骨骼和肌肉板書設計運動與健康骨連結骨骼肌衛生與保健不動連結微動連結活動連結——關節特性:受到刺激能收縮組成:肌腱、肌腹動作的完成神經系統調節,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結構: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特點:牢固、靈活作業布置1.完成教材92頁練習4、5、6、7、82.如果遇到運動系統損傷的情況應怎樣處理?3.青少年時期如何對運動系統進行保健?4.人的骨骼肌是如何協作的?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學案學習目標 與 核心素養 1.通過圖片分析,知道骨與骨之間的連結叫做骨連結。骨連結有三種形式:不動連結、微動連結和活動連結。 2.知道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關節囊三部分構成。 3.知道人體的骨骼肌共有 600 多塊。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兩部分,并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 4.通過運動中的肌肉協作運動分析,理解骨骼肌、關節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5.結合運動系統結構特點,理解體育鍛煉對人體的作用。學習重點 理解肌肉、關節與人體運動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學習難點 人體關節的結構。【預習案】1.骨與骨之間的連接稱為__________,它的形式有三種,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活動連接。活動連接又叫__________,它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2.如圖為人的關節模式圖,請根據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中③稱為__________,④稱為__________。(2)圖中⑤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減少運動時①和④接觸面的摩擦和緩沖震動。(3)①和④組成__________,如果因為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有可能造成脫臼,脫臼是指關節頭從__________ (填序號)里面滑脫出來。3.人體有__________塊骨骼肌,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部分。4.人體的骨骼與直立行走相適應,最明顯的例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點二:關節1.什么是骨連接?骨連接有哪些形式?2.什么是關節?在運動中的作用是什么?3.關節面包括哪些部分?分別有什么特點和功用?4.關節囊的構成如何?有何作用?5.關節腔有何功用?6.什么是脫臼?如何救治?7.人體的主要關節有哪些?8.四個生理彎曲是如何適應直立行走的?9.足弓是如何適應直立行走的?探究點三:骨骼肌1.人體的骨骼肌有多少?骨骼肌的主要結構有些?2.人體主要有哪些肌群?3.了解頭頸肌、軀干肌、四肢肌4.完成活動:觀察骨骼肌的收縮5.骨骼肌的特性是什么?肌肉間是如何協同合作完成運動的?6.如何理解運動需要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探究點四:運動對骨骼和肌肉的影響1. 運動對骨和關節有哪些影響?2. 運動對骨骼肌有哪些影響?3.如何才能合理運動?4.如何對溺水者進行急救?【訓練案】1.在關節的結構中,能把相鄰的骨牢固地連接起來的是( )A.關節囊 B.關節腔 C.關節軟骨 D.關節頭和關節窩2.下列關于人體骨骼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保護內部器官 B.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C.為各種動作的完成提供動力 D.支撐身體,保持一定的體形3.關節的特點是既牢固又靈活,與這一特性無關的敘述是( )A.關節附近有神經和肌肉B.關節囊由堅韌的結締組織構成C.關節頭和關節窩的表面覆蓋著光滑的軟骨D.關節腔內有滑液4.下列骨骼肌附著骨的模式圖中,正確的是( )5.下列關于自行車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蹬車動作很簡單,無需神經系統的協調B.蹬車時只需要下肢的股四頭肌參與C.完成蹬車動作時,相關的骨和關節起支點的作用D.骨骼肌受到刺激,牽引骨繞關節運動,完成蹬車動作6.右圖表示的是人體的屈肘動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的1、2分別表示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過2兩端的肌腱連接起來C.屈肘時,1舒張,2收縮D.在屈肘動作中1和2是相互配合活動的7.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B.骨骼肌的兩端可附著在同一塊骨上C.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D.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8.手提重物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所處的狀態分別是(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B.二者都舒張C.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D.二者都收縮9.“陽光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生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使關節囊增厚、韌帶增粗,從而加強關節的牢固性B.體育鍛煉使關節活動的幅度增大,更為靈活C.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使肌肉發達,骨骼粗壯,體質增強D.運動能使消化系統得到充分鍛煉,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10.足弓是足部凸向上方的弓,由一些骨、韌帶和肌腱共同構成。它的作用是( )A.增加了人站立時的穩定性 B.可以減輕人在行走和運動時對腦的震蕩C.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 D.以上說法都對11.舉重運動員要把杠鈴舉上頭頂且停留三秒才算成功。(1)他完成一系列動作要靠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組成的運動系統,也需要__________系統的控制和調節,還需要消化、呼吸、循環等系統的__________。如圖所示狀態時,上臂的肌肉處于__________狀態。(2)關節在運動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3)下列動物中,具有與人的運動系統組成相同的是( )A.蜜蜂 B.蚯蚓 C.家鴿 D.草履蟲(4)有人運動不慎脫臼,這是由于( )A.關節頭從關節囊中脫出 B.關節腔內可能積液C.關節頭從關節窩中脫出 D.關節軟骨發生病變12.生命在于運動。圖是與人體運動相關的概念圖和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B是__________;從結構層次上來看,A屬于__________。(2)圖乙中,關節很靈活,離不開[③] __________內的滑液和__________ (填數字)。(3)當你完成一個動作時,都會包括以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轉動;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請將以上步驟進行正確排序:__________ (用相關數字排序)。(4)圖丙表示屈肘動作,此時[①]__________處于__________狀態。請寫出圖丙中的關節名稱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個)。13.小明喜歡用啞鈴鍛煉上肢。請根據下圖分析回答問題。(1)圖A表示_________動作,圖B表示_________動作。(2)在圖A中,①表示__________,處于________狀態;②表示__________,處于__________狀態。圖B中①和②的狀態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屈肘動作符合杠桿原理,起支點作用的是_________。(4)劉春紅是奧運會舉重冠軍,當她抓起杠鈴時,她上臂的肌肉中,處于收縮狀態是[1]__________,處于舒張狀態的是[2]__________,當她將杠鈴成功舉過頭頂穩定的那一刻,處于收縮狀態是[2]__________,處于舒張狀態的是[1]__________。(5)以上實例說明任何動作都反映出各種肌群之間的__________關系。參考答案【預習案】1.骨連接 不活動連接 半活動連接 關節 關節面 關節囊 關節腔2.(1)關節腔 關節窩(2)關節軟骨(3)關節面 ④3.600多 頭頸肌 軀干肌 四肢肌4.脊柱 足弓【訓練案】1.A2.C3.A4.B5.D6.C7.B8.D9.D10.D11.(1)骨骼 骨骼肌 神經 相互配合 收縮 (2)支點 (3)C (4)C12.(1)肌腱 器官 (2)關節腔 ⑤ (3)③④①② (4)肱二頭肌 收縮 肘關節、指關節13.(1)屈肘 伸肘 (2)肱二頭肌 收縮 肱三頭肌 舒張 舒張 收縮(3)關節 (4)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 肱三頭肌 肱二頭肌 (5)協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4章第2節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學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4章第2節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教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4章第2節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課件.ppt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4章第2節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素材:人體的骨骼和肌肉).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4章第2節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素材:溺水急救).wmv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4章第2節運動與健康 第2課時 (素材:觀察豬的關節).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