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一、單項選擇題讀A、B兩國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1.對于A、B兩國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A國位于西半球,B國位于東半球②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③兩國的國土大部分都位于溫帶地區④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南部的一個島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④氣候溫暖濕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日本最需要從國外引進或進口的是( )A.高素質勞動力 B.發達的科技 C.高效率的管理 D.煤、鐵、石油等礦產4.小明從日本旅游回來,下列是他對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A.在日本漁港城市,隨處可見與漁業有關的工廠B.日文中有很多帶“魚”字旁的文字C.日本飲食有濃烈的海的味道D.日本從國外大量進口漁業產品5.有關日本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是太平洋東部的群島國家B.日本境內多平原,平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C.氣候冬暖夏涼,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D.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6.印度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觀察下圖,回答下題。7.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米A.36 B.360 C.3600 D.360008.甲地在乙地的____方向A.東北 B.西南 C.東南 D.西北9.圖中所示區域,你認為最可能是( )A.鄉村社區 B.高科技園區 C.城市社區 D.生活小區10.日本的氣候與同緯度亞洲大陸相比( )A.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多 B.年較差大,降水多C.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熱降水多 D.年較差小,降水少11.下列能體現威尼斯水城風光的有( )①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 ②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③無數的宮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樣的橋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秦陽利用暑假的時間和父母到日本東京旅游,他所寫日記中其中不可信的是 ( )A.日本人和我們中國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黑眼睛、黃皮膚,用筷子吃飯B.東京港口的貨船很繁忙,每天有大量的木材被裝船運往國外C.在東京的街頭,有穿和服的,也有許多穿現代服飾的人在逛街D.在日本,有許多古代風格的建筑,像我國唐代的長安、洛陽等城市13.旅游業是威尼斯的支柱產業。目前威尼斯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環境污染B.資源缺乏C.人口眾多D.海水倒灌,水位上漲14.阿育王在印度可謂是家喻戶曉,他在位時,孔雀王朝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按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阿育王應該屬于( )A.婆羅門 B.吠舍 C.剎帝利 D.普陀羅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5.P國的主要農業活動和分布地區分別是( )A.種植小麥 中部平原B.發展牧業 北部草原C.發展漁業 南部山地D.種植水稻 湄公河平原16.P國和R國之間的國界線主要是( )A.河流 B.山脈C.緯線 D.經線17.下列圖示中,屬于高原的是( )A.B.C.D.18.下列關于世界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馬孫河流經地區多為熱帶雨林氣候B.尼羅河流經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C.美國密西西比河注入印度洋D.長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長度最長的河流19.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兩地的生產特色卻各不相同,這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原則 B.優勢互補原則C.因地制宜原則 D.人定勝天原則20.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是 ( )A.圣馬克廣場 B.圣馬克教堂 C.嘆息橋 D.鳳凰歌劇院21.下列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的一組是( )A.勒拿河、鄂畢河、葉尼塞河B.勒拿河、密西西比河、湄公河C.萊茵河、多瑙河、恒河D.多瑙河、烏拉爾河、鄂畢河二、非選擇題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地處中國魯西的臨清,在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前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隨著大運河的貫通,正好位于衛河與會通河的交匯處的臨清,迅速崛起。據記載,當時臨清面對著運河的街道有數十條,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臨清商業“遂勃興而不可遏”,勢力范圍北至塔灣,南至頭閘,綿亙數十里。然而自從海運興起后,漕船往來大為減少,商品交流日漸稀疏。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海運地位的確立,清政府再也沒有花大力氣對運河進行整治,致使運河日淺,河道漸涸,河床漸為居民開墾,商業大受影響,因漕運而興起的商行更是倒閉無數。1855年,黃河又一次決口,將大運河攔腰斬斷。雖然經過治理又勉強維持了幾年,但到了光緒年間,國弱民窮,再也沒有力量治理,于是,大運河荒廢了。而隨著大運河的衰落,臨清也迅速走向沒落,往日名響千里的大都會,淪落為今天經濟并不發達的偏僻小縣城(1)在山東臨清的發展歷程中,運河扮演著什么角色?(2)古往今來,水運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3)你還能舉出其他例子說明一個地區的興衰與水有密切關系嗎?23.日本漁業非常發達,其自然原因有:____,多優良港灣。24.下圖是長江黃河的流量過程線圖。讀圖回答問題(1)長江與黃河河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長江與黃河上游共同的資源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3)黃河的含沙量遠遠大于長江,試從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A3.D4.D5.D6.C7.B8.B9.A10.A11.B12.B13.D14.C15.D16.A17.A18.A19.C20.B21.A22.(1)運河運輸興,臨清興;運河運輸衰,臨清衰。(2)古代以內河運輸為主,現在是以海洋運輸為主。因為古代運輸量小,船舶小,航運技術和裝備不完善,著重發展內河航運;而現代運輸量大,運輸的船舶大,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有能力也有必要發展海運。(3)水城威尼斯、中國太湖流域水鄉孕育的城鎮等。23.海岸線曲折24.流量大 長江流經亞熱帶季風區/濕潤區、降水豐沛/大,雨季長,支流多,流域面積廣 水能 處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這里黃土深厚,土質疏松,溝壑縱橫,植被破壞嚴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如過分開墾/采)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