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依法履行義務第四課 公民義務010203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知道違反義務應承擔的責任。能力目標: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提高公民素養,自覺承擔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公民在參與公共生活中對他人、社會和國家應承擔的責任;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環節一 理關系權利義務相統一隨著共享單車盛行,我們使用單車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們與單車公司已形成一組不容回避關系。★小組合作討論:請分析我們作為使用者和公司,分別擁有什么權利和義務?使用者共享單車公司權利組:列舉使用者和單車公司分別享有哪些權利?義務組:列舉使用者和單車公司分別履行哪些義務?小組合作與討論環節權利:使用權安全權公平交易權義務:合理停放的義務遵守交通規則的義務確保完好無損的義務權利:投放單車權合法盈利權尋找失車權義務:確保用戶安全的義務管理和維護單車的義務按需退還押金的義務環節一 理關系: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使用者公司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你能得出哪些與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有關的結論?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這句名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公民權利義務履行享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運用你的經驗:回顧停課不停學教育部部署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2020年2月27日,根據疫情發展情況,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要求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開園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各校要積極幫助解決線上學習條件問題,逐一排查學生線上學習條件上存在的實際困難,建立精準幫扶機制,以學校為單位“一人一策”做好關心關愛幫助工作,確保“一個都不能掉隊”;要進一步密切家校溝通協作,有針對性地做好繼續延期開學的宣傳解釋和線上學習的指導服務工作。說說你在“停課不停學”過程中享有的權利,這一權利的實現需要哪些人如何付出?說說你在“停課不停學”過程中履行的義務,這一義務的履行又對哪些人具有意義?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哪些既是公民的權利同時也是義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促進需要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了更好的條件。①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義務相統一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例如勞動和受教育。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探究與分享結合以上兩幅圖,思考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問 題(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如何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環節二 曉是非法定義務須履行尊老愛幼禁止隨地吐痰依法服兵役禮貌待人依法納稅法定義務法定義務【說一說】以上哪些是法定義務?【想一想】什么是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1)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2)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補充:道德義務不具有強制性,更多是靠人們內心自愿遵守,不遵守會受到道德譴責,道德義務對法律義務起補充作用。凡是法律所禁止的都是道德所譴責的。1、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想一想】對于法律要求公民做的,我們應該怎樣做?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做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2)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依法納稅保守國家秘密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保護野生動物接受義務教育促進民族團結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安全否則可能構成違法辣筆小球懺悔: “我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良知泯滅的行為。我對此也非常地自責,非常地懊悔。”3月1日,南京檢察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辣筆小球”微博主仇某明批準逮捕,同時決定開展公益訴訟調查工作。思考:1.仇某沒有正確行使什么權利 2.仇某沒有正確履行什么義務?最高檢報告點名“辣筆小球”:英烈不容詆毀、法律不容挑釁!從“蠟筆小球”事件中啟示我們應如何履行法定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不贍養老人非法走私實施法律禁止會被法律制裁販賣毒品偷稅漏稅不讓孩子上學遺棄孩子實施詐騙開設賭場吸食毒品(1)依據法律規定,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2、怎樣履行法定義務?環節三 鳴警鐘違反義務須擔責【想一想】以上三個片段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他們都觸犯了法律,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做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都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不同點: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朱某承擔了民事責任;小成爸爸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小斌觸犯了刑法,承擔刑事責任。片段一: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片段二:小成爸爸駕車去辦事,沒有按照規定停放車輛,交警依據交通安全法做出了罰款二百元的處罰。片段三:小斌伙同他人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經人民法院審理,小斌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①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公民違反法律,應當承擔具體法律責任。未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實施了法律禁止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承擔法律責任1、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想一想】1.以上鏡頭中的行為屬于哪種性質的違法行為?2.以上鏡頭中的行為分別需要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民事責任民事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行政違法行為刑事責任刑事違法行為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行政處罰: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罰處罰: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違反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2、違反義務須承擔的責任某企業非法解雇懷孕女職員,法院判處該企業或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賠償經濟損失。疫情期間,張某拒絕配合檢測登記,并毆打工作人員,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天處罰。李某假借銷售口罩名義,詐騙41萬余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片段一片段二片段三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依法履行義務法律要求做的( )法律禁止做的( )做法:增強( )意識和( )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公民是合法權利的( ),也是法定義務的( )權利與義務( )法定義務具有( )法定義務須履行某些權利同時也是( )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民事法律承擔( )違反行政法律承擔( )違反刑事法律承擔( )課堂小結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享有者承擔者義務。例如,勞動和受教育權利義務強制性必須去做堅決不做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1.“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無權利的義務。”這說明( )①權力與義務是對立的②權利義務相統一③權利與義務互為條件④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B權利與義務是一致的2.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告訴我們( )A、先履行義務,后享受權利B、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C、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必須履行D、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D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不能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權利可以放棄3、“沒有權利,義務的設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據;沒有義務,權利的實現也就成為空話。”這句話說明(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聯系、相互促進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④在我國,法律允許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公民存在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權利與義務是一致的,在我國,法律不允許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公民的存在。D4.下列行為符合我國法律關于自覺履行公民義務規定的有( )①敏敏未經同意,就拿走了小林的運動服②小麗把小剛的筆贈給生活中貧困的小楊③小李禁止了小紅采摘某單位牡丹花的行為④小剛發現有人正在盜竊施工現場的水泥,便立即撥打“110”報警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B敏敏和小麗均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與題意不符。5、2020年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對個人生活垃圾分類由倡導性上升為義務性條款,并明確了對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的處罰措施。這表明(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做②垃圾分類只能靠法律③違反法定義務須擔責④垃圾分類意識要強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A垃圾分類既要靠法律,也要靠道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依法履行義務-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pptx 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