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華師大版 七下§ 1. 4 配制溶液(1)---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活動:說一說:取兩個相同的杯子甲和乙,加入等量的熱水。向甲杯中加入一勺的蔗糖,向乙杯中加入兩勺蔗糖,充分攪拌,使它們全部溶解,配制成甲、乙兩杯蔗糖溶液。1、這兩杯蔗糖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2、比較甲、乙兩杯糖水的甜度:甲 乙。蔗糖 水小于甲糖水較稀:淡乙糖水較濃:甜。濃的糖水比稀的糖水甜,是因為濃糖水中含有較多的糖。比較甲和乙:甲是一種稀溶液,乙是一種較濃溶液。議一議:1、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一杯糖水的濃度大或?。?br/>一般方法:嘗一嘗,較甜的一杯濃度較大。2、但是,有很多溶液含有害物質,不能品嘗,如高錳酸鉀溶液(一種紫紅色溶液)。那么,我們如何判斷一杯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大或小?一般方法:看一看,顏色較深的一杯濃度較大。活動:生活中,我們溶液的濃度大或小一般方法是觀察顏色或品嘗味道。這種這種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之處?(1)比較粗略;(2)有些有毒(如農藥)、有腐蝕性(如氫氧化鈉)的溶液,不能使用此方法;(3)無法準確知道溶液中溶質、溶劑的量的關系;等。生活中人們常常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質的具體質量,如農藥的配制。所以科學上常用定量的方法(如溶液的質量分數等)來表示溶液的組成。分析與討論:一、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一)溶液組成的定性表示方法:濃溶液和稀溶液。1、濃溶液: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的溶質的量較少;2、稀溶液: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的溶質的量較多。3、不足之處:比較粗略,無法準確地表明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質。(二)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的常用方法:1、定量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有很多:2、在科學上常用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溶液的組成。3、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表示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越大,溶液越濃;相反,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小,表示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越小,溶液越稀。活 動:用硫酸銅配制三種不同濃度的水溶液:1、取三個試管,放另加入等量(約20mL)的溫水;2、向三個燒杯中依次加入0.1g、0.5g、2g的硫酸銅,攪拌,使之完全溶解,成為三種溶液:A、B、C。3、用證據說明它們的濃度是不同的。現象:配制成的三種硫酸銅溶液中,顏色由深到淺的排列順序: 。說明:。A B CC B A溶液中溶解的溶質(硫酸銅)越多,溶質(硫酸銅)的質量分數越大,其溶液的濃度越大。視頻:三種濃稀不同的硫酸銅溶液二、溶質的質量分數:1、定量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有很多:2、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叫做溶質的質量分數。3、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4、溶液的稀釋:溶液的稀釋是指現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劑(一般指水)而使其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的過程。(溶液的濃縮則相反。)溶液稀釋(或濃縮)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5、溶質質量分數公式的拓展: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濃溶液6、對“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理解:(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2)溶質的質量分數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并不代表具體的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3)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4)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一。(5)計算式中溶質質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的質量,沒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質質量不能計算在內。表示溶液組成的不同方法除了上面介紹的溶質質量分數,還有一些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如,在使用兩種液體配制溶液時,可以用其中一種液體的體積來表示溶液的組成,醫療上使用的消毒酒精溶液,用70體積酒精和30體積水配制而成,該溶液中酒精的體積分數即為70%。有時,還可以用一定體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來表示溶液的組成,如,在白醋的標簽上寫著“總酸≥3.5 g/100 mL”,即表明每100 mL醋中醋酸不少于3.5 g。三、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舉例1、利用溶質質量分數概念解題例1、 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在20℃時,把10g氯化鈉加入到25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析:根據題意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鈉,即25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9g,現在此溫度下,10g氯化鈉只有9g是溶液中的溶質,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9g/(9g+25g)×100%≈26.5%.答:溶質質量分數為約26.5%。2、利用不變規律解題例2、將80g30%的食鹽水倒出三分之一,剩下的溶液中食鹽的質量分數是( )A.40% B.30% C.20% D.10%B解析: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均一穩定”指的就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化,所以倒出一部分,無論是倒出部分還是剩余部分,其溶質的質量分數還與原來溶液相同,還是30%。3、利用混合規律解題例3、把150g25%的食鹽水與150g15%的食鹽水混合后,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A.25% B.20% C.15% D.10%解析: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150g25%的食鹽水中有溶質食鹽質量:150g×25%=37.5g; 150g15%的食鹽水中有溶質食鹽質量:150g×15%=22.5g。將兩者混合后,總溶質的質量:37.5g+22.5g=60g,而總溶液的質量:150+150g=300g,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60g/300g ×100%=20%。B4、利用加入和蒸發溶劑規律解題例4、現有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某溶液,若使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一倍,可采用下列哪種方法( )A.加入12.5g該溶質 B.減少40g溶劑C.溶液的質量減少50g D.加入10g該溶質解析:①蒸發溶劑法:設蒸發掉的水的質量為x,根據溶質不變, 100g×10%=(100g-x)×20%得 x=50g,故B錯誤;②加溶質法:設加入的溶質的質量為x,100g×10%+x=(100+x)×20%得 x=12.5g。故A正確,D錯誤;溶液的質量減少50g后,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C錯誤;故選:A。A課堂小結1、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叫做溶質的質量分數。2、溶質的質量分數大,說明溶液的濃度大。3、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公式:4、稀釋或濃縮前后,溶液中溶質的總質量不變。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課堂小練1、對于溶液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在兩種溶液中,含溶質較多的,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就大B.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再加入一些溶劑后,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C.將50℃時的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降溫,有可能變成不飽和溶液D.一切溶液中的溶劑都是水B課堂小練2、農業上常用質量分數為10%--20%的食鹽溶液來選種。若現在需要200kg的質量分數15%的食鹽溶液,需食鹽與水的質量分別是( )A.15kg、185kg B.30kg、170kgC.60kg、140kg D.20kg、180kgC課堂小練3、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無色的B.溶液都是由一種溶質和一種溶劑混合而成的C.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D.降低飽和溶液的溫度,析出晶體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D課堂小練4、將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變為20%的硝酸鉀溶液,下列做法最可行的是( )A.加入10克水B.恒溫蒸發掉5克水C.在10克10%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5克40%的硝酸鉀溶液D.將2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蒸發掉10克水C課堂小練5、已知t℃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5g,在t℃時將100gA物質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A. 50% B. 25%C. 20% D. 10%C課堂小練6、有2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100g。欲改變此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入5g硝酸鉀固體B.取出5g原溶液C.升高溫度至60℃D.加入5g水D課堂小練7、對20℃硫酸銅飽和溶液,以下操作不能改變其溶質質量分數的是( )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溫度不變,加入少量硝酸鉀固體D.溫度不變,加入少量的水C課堂小練8、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僭?00份質量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 ②在110份質量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墼?00份質量溶劑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茉?0份質量溶劑中溶有10份質量溶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1.4配制溶液(1)預學案姓名請您以教材為藍本,完成下列問題:一、知識點預習:1、根據甜味判斷糖水的濃稀,根據顏色判斷硫酸銅溶液的濃稀,但這些方法都比較粗略,不能準確地表明 。2、在科學上常用 表示溶液的組成。3、溶質的質量分數指的是溶液中 與 的比值。4、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 。若要求溶質的質量,公式可變形成: 。5、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表示溶液中 越大,溶液越濃。二、知識點運用:1、將100g質量分數為0.05%的食鹽溶液改變成質量分數為0.10%,則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5g食鹽 B.蒸發掉50g水C.加入50g食鹽 D.取出50g溶液即可2、將8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與20g15%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A.13% B.12% C.11% D.16%3、下列條件下的氫氧化鈣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br/>A.0℃時的飽和石灰水 B.0℃時的不飽和石灰水C.20℃時的飽和石灰水 D.20℃時的不飽和石灰水4、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約為0.9%的氯化鈉溶液.現給某病人輸入500g生理鹽水,進入病人體內的氯化鈉的質量約為( ?。?br/>A.0.45g B.4.5g C.45g D.9.0g5、用50g98%的濃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質量為( ?。?br/>A.145g B.195g C.196g D.245g6、在100g某稀溶液中加入20%的該溶液100g后,濃度為12%,則原稀溶液的濃度為( )A.2% B.4% C.8% D.10%7、現有10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溶液,若使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一倍,可采用下列哪種措施( )A. 將溶劑的質量蒸發掉一半 B. 將溶質的質量增加一倍C. 將溶液倒出一半 D. 將溶劑蒸發掉的質量等于原溶液質量的一半8、醫院里輸液用的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計算要配制1 500 kg這樣的生理鹽水,需要氯化鈉和蒸餾水各多少克?9、化學實驗室現有98%的濃硫酸,為了做制取氫氣的實驗,需要20%的稀硫酸。要把30 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需要水多少克?參考答案:一、知識點部分:1、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多少溶質2、溶質的質量分數3、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4、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分數5、溶質的相對含量二、知識運用部分:1、B 2、C 3、A 4、B 5、B6、B 7、D8、需 13.5 kg氯化鈉和 1 486.5 kg蒸餾水。9、117g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1.4配制溶液(1)課后練習姓名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B.溶液是一種純凈物C.溶液都是無色的 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種溶質2、有關溶質質量分數敘述正確的是( ?。?br/>A. 某鹽酸中氯化氫含量為36%是指100克水中含氯化氫36克B. 往某溶液中加固體,則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C. 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定值D. 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中的溶質含量越大3、生理鹽水是濃度約為0.9%的氯化鈉溶液,現用1000g生理鹽水給某病人輸液,進入病人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約為( ?。?br/>A.0.9g B.9g C.18g D.90g4、向l00g10%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12.5g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A.12.5% B.20% C.22.5% D.25%5、現有10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某溶液,若使其濃度增大一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br/>A.將溶劑蒸發掉一半 B.將溶劑蒸發掉溶液質量的一半C.加入10g溶質 D.加入100g溶劑6、把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鉀溶液100g,加水稀釋到1000g,其質量分數為( )A.0.02% B.0.2% C.2% D.20%7、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B.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C.只要溫度不變,某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不變D.降溫時,飽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體8、質量分數為a%的氯化鈣溶液mg,稀釋成質量分數為b%,需加水( )A. B. C. D.9、t℃時,甲、乙兩個燒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濃度的氯化鉀溶液.現將甲燒杯中的溶液蒸發掉35.0g水,恢復到t℃時,析出氯化鉀固體5.0g;乙燒杯中的溶液蒸發掉45.0g水,恢復到t℃時,析出氯化鉀固體10.0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原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3.3%B.t℃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50.0gC.原溶液的質量分數為50%D.兩燒杯中剩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同10、在10%的硫酸銅溶液中,溶質. 溶劑. 溶液之間的質量關系正確的是( )A. 溶質: 溶劑= 1:10 B. 溶質: 溶液= 1:10C. 溶劑: 溶液= 9:11 D. 溶質: 溶液= 1:1111、100 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中加入5 g食鹽再加10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______,溶質的質量為______,溶劑的質量為______,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12、實驗室欲用98%的濃硫酸和蒸餾水來配制200g19.6%的硫酸溶液,問需要98%的濃硫酸和蒸餾水各多少?參考答案1、A 2、C 3、B 4、B 5、B6、C 7、D 8、A 9、 B 10、B11、205g, 10g, 195g, 4.9%12、 需要98%的濃硫酸的質量為40g,蒸餾水的質量為160g13、117g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HS版七下1.4溶液的配制(1)預學案.doc HS版七下1.4配制溶液(1).pptx HS版七下1.4配制溶液(1)課后小練.doc 三種濃稀不同的硫酸銅溶液.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