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物質變化二、物質分類電離 物質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三、酸堿指示劑指示劑 酸性溶液(pH<7) 堿性溶液(pH>7) 中性溶液(pH=7)紫色石蕊試液 紅色 藍色 紫色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 紅色 無色特別提醒:酸堿指示劑與酸性或堿性溶液發生顏色改變是化學變化,而且變色的是酸堿指示劑,而不是酸堿性溶液。四、溶液酸堿度知識點一 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1.溶液的酸堿度:用來定量表示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其范圍為0~14。2.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如圖所示。pH<7時,溶液呈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強; pH=7時,溶液呈中性;pH>7時,溶液呈堿性, pH越大,堿性越強。知識點二 pH的測定方法測定溶液的pH最簡單的方法是用pH試紙,操作步驟是: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被測溶液的pH,讀數為整數。特別提醒① pH試紙不能用蒸餾水潤濕,否則可能使測量結果不準確。若待測溶液是酸性溶液,結果比實際值偏大;若待測溶液是堿性溶液,結果比實際值偏小。② pH試紙不能直接放入待測溶液內,以免將待測溶液全部污染。③ 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比較粗略,結果為整數。知識點三 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1.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2.我們將pH<5.6的降雨稱為酸雨。測定雨水的pH能了解空氣的污染程度pH變化曲線的理解及應用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① 酸加入堿中 ② 堿加入酸中 ① 酸入堿:在O點時,溶液的pH>7, 此時溶液顯堿性,隨著酸的加入,pH不斷減小,當酸堿恰好中和時,溶液的pH=7,繼續加酸,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② 堿入酸:跟“酸入堿”時情況相反酸、堿的稀釋 ① 酸加入水中 ② 堿加入水中 ① 酸中加水:開始時溶液的pH<7,隨著水量的增加,pH不斷增大,無限接近7,但不會等于或大于7 ② 堿中加水:開始時溶液的pH>7,隨著水量的增加,pH不斷減小,無限接近7,但不會等于或小于702 常見的酸一、三大強酸鹽酸(HCl的水溶液) 混合物物理性質① 純凈的鹽酸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② 有刺激性氣味,濃鹽酸易揮發問:濃鹽酸瓶口白霧是什么?答: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的鹽酸小液滴化學性質往AgNO3溶液中滴加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HCl + AgNO3 ═ AgCl ↓+ HNO3 (AgCl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重要結論:AgNO3溶液可用于檢驗鹽酸或CI-的存在硫酸(H2SO4)物理性質① 純硫酸是無色粘稠的油狀液體 ② 不易揮發③ 密度比水大 ④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干燥劑(如圖)拓展延伸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質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溶劑的質量增大,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所以濃硫酸、濃鹽酸都要密封保存。⑤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所以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是把濃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特別提醒稀釋濃硫酸時,不能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如果將水注入濃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較小,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能使水立即沸騰,使硫酸液滴四處飛濺,非常危險。應將濃硫酸緩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即“酸入水,沿器壁,緩慢倒,不斷攪”。化學性質① 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脫水性)實驗內容 放置一會后的實驗現象用玻璃棒蘸濃硫酸在紙上寫字 紙上出現黑色字跡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 粘有濃硫酸的部位變黑將濃硫酸滴到一小塊布上 滴有硫酸的部位被腐蝕特別提醒使用濃硫酸時,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② 硫酸根的特性往Ba(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H2SO4 + Ba(NO3)2 ═ BaSO4 ↓+ 2HNO3重要結論:Ba(NO3)2溶液可用于SO42-的存在硝酸(HNO3)物理性質:純硝酸是易揮發、有窒息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化學性質:強氧化性,強腐蝕性,見光易分解初中不需要過多了解,記住硝酸是強酸即可酸的通性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陽離子H+,所以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1、與指示劑作用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稀鹽酸 紅 不變色稀硫酸 紅 不變色結論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溶液遇酸不變色2、與活潑金屬反應 → 鹽 + 氫氣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鎂 Mg+2HCl === MgCl2+H2↑ Mg+H2SO4 === MgSO4+H2↑鐵 Fe+2HCl === FeCl2+H2↑ Fe+H2SO4 === FeSO4+H2↑鋅 Zn+2HCl === ZnCl2+H2↑ Zn+H2SO4 === ZnSO4+H2↑特別提醒(1)從反應的基本類型看:它們都屬于置換反應。(2)濃硫酸與硝酸有強氧化性,不能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3)鐵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物為氯化亞鐵、硫酸亞鐵,鐵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為+2價。溶液為淺綠色。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 鹽 + 水現象 化學方程式鐵銹+鹽酸 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Fe2O3+6HCl === 2FeCl3+3H2O鐵銹+稀硫酸 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特別提醒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物為FeCl3、Fe2(SO4)3,溶液為黃色。4、與堿反應 → 鹽 + 水Cu(OH)2+ H2SO4 ══ CuSO4 +2H2ONaOH +HCl ══ NaCl +H2O5、與某些鹽反應 → 新鹽 + 新酸舉一反三03 常見的堿一、兩大常見的堿氫氧化鈉(NaOH:俗稱苛性鈉、火堿、燒堿)物理性質①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溶解時放熱② 易潮解(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可用作H2、O2等氣體的干燥劑,但是能與NaOH反應的氣體,如CO2、SO2等酸性氣體不可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一般選用濃硫酸干燥化學性質① 易變質,容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 ② 有強烈的腐蝕性2NaOH + CO2 ══ Na2CO3 + H2O重要結論: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實驗中產生的CO2、SO2等酸性氣體氫氧化鈣(Ca(OH)2:俗稱熟石灰、 消石灰)物理性質① 白色粉末狀物質,微溶于水 ② 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化學性質① 較強的腐蝕性② 溶于水形成溶液叫澄清石灰水,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Ca(OH)2 + CO2 ══ CaCO3↓ + H2O ( 生成白色沉淀)重要結論:Ca(OH)2溶液常用來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CO2特別提醒(1)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氫氧化鈣可由生石灰(CaO)和水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3)除了氫氧化鈉、氫氧化鈣之外,常見的堿還有氫氧化鉀、氨水(NH3·H2O)等。(4)氫氧化鈣可用于制取漂白粉、配制農藥波爾多液以及改善酸性土壤二、堿的通性在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氫氧根 離子,所以堿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與指示劑作用堿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的酚酞溶液變紅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 鹽 +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2NaOH+SO2 ══ Na2SO3 +H2O與酸反應(中和反應)→ 鹽 + 水 放熱反應與某些鹽反應 → 新鹽 + 新堿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生成藍絮狀沉淀)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生成紅褐色沉淀)04 鹽鹽( 組成里含有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氯化鈉(NaCl:食用鹽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質①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有咸味② 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大( 粗鹽提純方法:蒸發結晶 )用途① 配制生理鹽水 ② 選種 ③ 腌制食物④ 融雪(鹽水凝固點比純水低)碳酸鈣(CaCO3:大理石、石灰石、雞蛋殼等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質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化學性質① 與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② 高溫分解CaCO3 CO2 ↑+ H2O碳酸鈉(Na2CO3: 俗稱純堿、蘇打)物理性質 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化學性質 ① 水溶液顯堿性② 與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③ 與含有Ba2+、Ca2+等可以生成沉淀的鹽和堿反應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特別提醒還有一種鹽與Na2CO3類似,俗稱小蘇打,化學式為NaHCO3,是焙制糕點所用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也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二、復分解反應( 由于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化合物的反應 )反應物質 反應物條件 生成物條件酸+堿 至少一種可溶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酸+鹽 酸必須可溶堿+鹽 二者都可溶鹽+鹽 二者都可溶舉一反三鹽的溶解性表(20℃)OH— NO Cl— SO— CO— SiO32-H+ 溶、揮 溶、揮 溶 溶、揮 不NH 溶、揮 溶 溶 溶 溶 溶K+ 溶 溶 溶 溶 溶 溶Na+ 溶 溶 溶 溶 溶 溶Ba2+ 溶 溶 溶 不 不 不Ca2+ 微 溶 溶 微 不 不Mg2+ 不 溶 溶 溶 微 不Al3+ 不 溶 溶 溶 — 不Mn2+ 不 溶 溶 溶 不 不Zn2+ 不 溶 溶 溶 不 不Fe2+ 不 溶 溶 溶 不 不Fe3+ 不 溶 溶 溶 — 不Cu2+ 不 溶 溶 溶 不 不Ag+ — 溶 不 微 不 不常見有色溶液黃色溶液:含Fe3+離子的溶液 藍色溶液:含Cu2+離子的溶液淺綠色溶液:含Fe2+離子的溶液 紫紅色溶液:KMnO4溶液常見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酸堿):AgCl、BaSO4 紅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堿):CaCO3、BaCO3、Mg(OH)2、Al(OH)3、Fe(OH)2藍色沉淀:Cu(OH)2 紅色固體粉末:Cu粉、Fe2O3、紅磷三、鹽和化肥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化肥 種類 特點 物質舉例 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缺乏時的表現氮肥 含N元素,不含P、K等營養元素 銨鹽、尿素[CO(NH2)2] 含有組成葉綠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 植物缺氮元素時葉片會發黃磷肥 含P元素,不含N、K等營養元素 過磷酸鈣[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增強吸收養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進農作物穗數增多,籽粒飽滿 植物缺磷時葉片暗綠帶紅鉀肥 含K元素,不含N、P等營養元素 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促使農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增強抗病蟲能力,促進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物缺鉀時葉片有褐斑,易倒伏復合肥 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主要營養元素 KNO3、K3PO4、(NH4)3PO4等 具有氮肥、磷肥、鉀肥的兩重或多重功效 —銨鹽的檢驗1、檢驗原理:銨鹽能與堿反應,放出氨氣,氨氣是堿性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例如:2NaOH+(NH4)2SO4Na2SO4+2H2O+2NH3↑Ca(OH)2+2NH4ClCaCl2+2H2O+2NH3↑2、操作方法:銨鹽與堿混合(必要時加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生成的氣體,試紙變藍。特別提醒由于銨鹽能與堿反應,故銨態氮肥(如NH4Cl等)不能與堿性物質(如熟石灰、草木灰等)混合施用,否則二者反應產生NH3,降低肥效。05 金屬一、合金( 把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物理性質 硬度、強度一般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更高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與氧氣反應 → 金屬氧化物4Al + 3O2 ══ 2Al2O3 ( 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4Fe + 3O2 ══ 2Fe2O3 ( 鐵銹的主要成分 Fe2O3 )金屬越易與氧氣反應,同等條件下反應越劇烈,則金屬越活潑金屬和酸反應 → 鹽 + 氫氣Fe + 2HCl ══ FeCl2 +H2↑ Cu + 2HCl 不反應Zn+H2SO4=ZnSO4+H2↑ ( 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金屬和鹽溶液反應 → 鹽 + 金屬Fe + CuSO4 ══ FeSO4 + CuCu + 2AgNO3 ══ Cu(NO3 )2 + 2Ag總結金屬活動性順序① 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② 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③ 位于前面的金屬(K、Ca、Na除外)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④ K、Ca、Na金屬單質的活動性太強,與鹽溶液反應時會先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堿和氫氣,堿再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需滿足反應條件)。三、四大反應類型反應類型 概念 表達式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 物質的反應 A+B+→C分解反應 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者兩種以上 物質的反應 C→A+B+置換反應 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發生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A+BC→B+AC復分解反應 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 新化合物的反應 AB+CD→AD+CB附錄:1.物質的檢驗(1)原理:根據物質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物質的組成成分加以確定、證實。(2)常見氣體的檢驗氣體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O2 將 帶火星的木條 伸入瓶中 木條復燃CO2 將氣體通入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 ①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 一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 石灰水變渾濁②將氣體通過 灼熱的CuO ,再通過 澄清石灰水 CuO由黑色變成紅色,石灰水變渾濁H2 ①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 一干冷的小燒杯 燒杯內壁有水滴出現②將氣體通過 灼熱的CuO,再通過無水CuSO4粉末 CuO由黑色變成紅色,無水CuSO4由白色變成藍色H2O 將氣體通過無水CuSO4粉末 無水CuSO4由白色變成藍色NH3 聞氣味 有氨臭味用濕潤的 紅色石蕊試紙 試紙變藍(3)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H+ ①取少量試劑,滴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試劑,滴在pH試紙上 與標準比色卡對照,pH < 7③取少量試劑,加入活潑金屬(如Mg) 有氣泡產生OH- ①取少量試劑,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或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成藍色或紅色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試劑,滴在pH試紙上 與標準比色卡對照,pH > 7③取少量試劑,加入 銅鹽溶液 有藍色沉淀生成CO32- 取少量試劑,滴加 稀鹽酸 ,并將 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NH4+ 取少量試劑,滴加NaOH溶液,加熱,將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石蕊試紙變藍Cl- 取少量試劑,滴加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SO42- 取少量試劑,滴加 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Cu2+ 取少量試劑,滴加 NaOH溶液 有藍色沉淀生成Fe3+ 取少量試劑,滴加 NaOH溶液 有紅褐色沉淀生成2.物質的鑒別(1)原理:根據物質(或離子)的特性,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已知物質進行定性區分。鑒別時只需利用物質的特殊物理性質或某一特征反應,確定某物質的一部分就可達到鑒別的目的。(2)方法①物理方法方法 舉例觀察法(顏色) 含Cu2+的溶液呈 藍色 ,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含Fe3+的溶液呈 黃色聞氣味 SO2、HCl、NH3均有 刺激性 氣味水溶法 溶解性:CaCO3 不 溶于水,Na2CO3 易 溶于水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NaOH固體溶于水時 放熱 ,NH4NO3固體溶于水時 吸熱,NaCl固體溶于水時 無明顯變化溶解后的顏色變化:無水CuSO4粉末遇水由 白色 變成 藍色②化學方法:根據各物質的化學性質差異,加入合適的鑒別試劑(如酸、堿、鹽或指示劑等),依據產生的不同現象進行鑒別。常見物質的鑒別方法物質 鑒別試劑或方法 現象和結論固體 C和CuO 加入 稀H2SO4或稀HCl 無明顯現象的是 C 固體溶解且形成藍色溶液的是 CuONH4NO3和CO(NH2)2 加入 熟石灰 研磨 無明顯現象的是 CO(NH2)2 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的是 NH4NO3水或溶液 H2O和H2O2溶液 加入二氧化錳 無明顯現象的是 H2O 有氣泡產生的是 H2O2稀HCl和稀H2SO4 加入BaCl2或Ba(NO3)2 溶液 無明顯現象的是 HCl 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Ba(NO3)2Na2CO3和NaOH 加入 BaCl2或CaCl2 溶液 無明顯現象的是 NaOH 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Na2CO3加入稀H2SO4或稀HCl 溶液 無明顯現象的是 NaOH 有氣泡產生的是 Na2CO3NaOH和BaCl2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或無色酚酞溶液 無明顯現象的是 BaCl2 溶液變藍的是 NaOH加入CuCl2或Cu(NO3)2 溶液 (鑒別出OH-) 無明顯現象的是 BaCl2 有藍色沉淀產生的是 NaOH加入H2SO4或Na2SO4溶液 (鑒別出Ba2+) 無明顯現象的是 NaOH 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 BaCl2生活中的一些物質 硬水和軟水 加入 肥皂水 振蕩 浮渣較多,泡沫較少的是 硬水 浮渣較少,泡沫較多的是 軟水真、假黃金 (銅鋅合金) 灼燒 無明顯現象的是 真黃金 變黑的是 假黃金加入稀H2SO4或稀HCl 溶液 無明顯現象的是 真黃金 有氣泡產生的是 假黃金羊毛制品、棉制品和合成纖維制品 點燃 產生 燒焦羽毛 氣味的是羊毛制品產生 燒紙 氣味的是棉制品產生 特殊 氣味的是合成纖維制品淀粉和蛋白質 加入 碘水或碘酒 溶液 無明顯現象的是 蛋白質 變藍的是 淀粉初中常見化學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稱C 碳、木炭、活性炭、焦炭、金剛石、石墨、煤的主要成分P 磷、白磷、紅磷、黃磷 ?S 硫、硫磺?Hg 汞、水銀Fe 生鐵、鋼、不銹鋼的主要成分?H2O2 過氧化氫、雙氧水 SiO2 二氧化硅、石英、石英砂、水晶?CO2 二氧化碳、碳酸氣、干冰?CO 煤氣?Fe2O3 氧化鐵、鐵銹和赤鐵礦主要成分 Fe3O4 四氧化三鐵、磁鐵礦、烤藍、烤黑 CaO 氧化鈣、生石灰Ca(OH)2 氫氧化鈣、消石灰、熟石灰、石灰漿、石灰乳、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CO3 碳酸鈣、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K2CO3 碳酸鉀、草木灰主要成分Na2CO3 碳酸鈉、純堿、蘇打 NaHCO3 碳酸氫鈉、小蘇打Na2S2O3 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海波Na2SiO3 硅酸鈉、水玻璃 NH4HCO3 碳酸氫銨、碳銨 ?(NH4)2SO4 硫酸銨、硫銨?NH4NO3 硝酸銨、硝銨?Cu2(OH)2CO3 堿式碳酸銅、銅綠、孔雀石、銅銹Al(OH)3 氫氧化鋁、胃舒平的主要成分?KOH 氫氧化鉀、苛性鉀 NaOH 氫氧化鈉、苛性鈉、燒堿、火堿HCl 氫氯酸、鹽酸、胃酸的主要成分NaCl 氯化鈉、食鹽 BaSO4 硫酸鋇、鋇餐、重晶石CH4 甲烷、天然氣、瓦斯、沼氣的主要成分CH3CH2OH(C2H5OH) 乙醇、酒精CH3COOH 乙酸、醋酸?C6H12O6 葡萄糖;CO(NH2)2 尿素;CaSO4·2H2O 硫酸鈣晶體、(生)石膏;2CaSO4·H2O 硫酸鈣晶體、熟石膏?CuSO4 5H2O 硫酸銅晶體、膽礬、藍礬FeSO4 7H2O 硫酸亞鐵晶體、綠礬 KAl(SO4)2·12H2O 十二水硫酸鋁鉀、明礬 Na2CO3·10H2O 純堿晶體、石堿、口堿 NH3 H2O 一水合氨、氨水?Ca(ClO)2和CaCl2混合物 漂白粉 (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Ca(ClO)2)CaO和NaOH混合物 堿石灰?CO和H2混合氣 水煤氣?CuSO4和Ca(OH)2混合物 波爾多液H2和O2混合氣 爆鳴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