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四年級下冊《今日事今日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通過聽故事、分析案例使學生認識拖拉作風的危害,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努力就從今日始的習慣。教學重難點: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努力就從今日始的良好習慣。教具準備:彩色貼紙、彩色卡紙、日歷教學過程:一、游戲熱身:(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30秒、1分 鐘能做多少事,從而感受時間的短暫和寶貴)師:同學們,你知道30秒我們能鼓掌多少次? 1分鐘我們能讀 多少字的文章嗎?下面就讓我們體驗一下,計時開始。(30秒鼓掌; 1分鐘學生讀提前下發的彩色卡紙上的文本材料:朱自清的《匆匆》 和收集的珍惜時間的格言)統計30秒可以鼓掌 次,可以讀大約 字的文章。師引導:30秒、1分鐘時間很短暫,稍縱即逝,但我們可以做 許多事情。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不讓時 間白白溜走。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心理課程《今日事今日畢》。二、故事導入:(設計意圖:通過聽故事、學生討論探究懂得什 么道理,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明日復明日的危害。)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有沒有聽過寒號鳥的故事呢?觀看視頻,思考下列問題:寒號鳥最后的結果怎么樣?寒號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學生展示,師評價。(對認真討論、表現積極的學生和小組發放 獎貼,由組長負責貼在每人的評價欄內)三、案例呈現:(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微視頻中身邊發生的故事 展開討論,引導學生認識辦什么事都要只爭朝夕,不要養成拖拖拉拉 的習慣,當天應做完的事決不要放到明天去做。)師:同學們,我們身邊有沒有像寒號鳥一樣的人和故事呢,請看 微視頻。學生討論:小明這樣做對不對?這個小品告訴了我們什么?學生展示。古人早就知道這種明日復明日的危害,編了一首《明日歌》:明 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蹌。課件展示。師講解,生齊讀。四、情景表演:(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表演小品讓學生知道努力 應從今日始,今日事今日畢,養成珍惜時間不拖拉的好習慣)師:如果你是小明,應該怎么做?小組合作,合理分工,表演小品(模仿微視頻中人物進行表演: 一學生翻日歷,一學生扮演老師,一學生扮演小明,其他學生扮演小 明的同學。)學生展示,讓學生明白今日事今日畢。課件展示《今日歌》:今日事今日畢,今日不為真可惜。勿將今 事待明日,努力請從今日起。生齊讀。師總結:努力請從今日起。是啊,讓我們從現在做起,養成珍惜 時間不拖拉的好習慣吧。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珍惜時間、努力的 你。昨天我給大家留了一個任務,讓大家收集一些關于珍惜時間的名 言,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名言寫在彩色貼紙上。學生書寫。師張貼時間樹。師:現在到了同學們展示的時候了,這個舞臺給你們。學生張貼名言。學生齊讀經典名言。六、總結:學生總結。再次呈現《今日歌》,學生齊讀。板書設計:今日事今日畢珍惜 努力成就人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