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明明白白記得牢》教學設計活動目標:1.使學生初步了解明明白白記憶的重要性。2.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體驗,感受理解記憶的方法,“把握整體結構'“明確真正含義"“聯(lián)系新舊知識”,并能夠學以致用。3.體驗理解記憶帶來的成功感受,提高學習效率。活動形式與方法:以活動體驗為主,適時采用分析法、討論法等活 動方法。適合年級:小學三年級活動過程:一、團體熱身階段學習小調查談話導入我們先來做一個關于記憶的小調查:PPT出示聽寫和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會寫別字。—段話反復讀了很多遍還是背不下來。《論語》等古文記憶起來有一定難度。4 古詩不能倒背如流。5.有些知識和概念,當時記住了,但很快就忘了。同學們讀完這5個學習中的情景,你是不是想到了自己也有類似的 經歷?如果有請你印象最深的那個記不牢的經歷寫下來,是什么盡量寫 清楚。既然我們每個人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那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就融入課堂, 去三個主人公的生活中尋找答案,看看他們是如何做的。二、團體轉化階段感受理解記憶的重要性去年寒假老師去了一趟泰國旅游,異國風光和特色自是不必多說, 大家知道給老師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嗎?我們都知道泰國的首都是曼谷, 但是導游告訴我們說,曼谷實際上這是一個簡稱。PPT出示曼谷的全稱是“共臺甫馬哈那坤奔地娃勞狄希阿由他亞馬 哈底陸浦改勸辣塔尼布黎隆烏冬帕拉查尼衛(wèi)馬哈灑坦”,共四十一個字, 自己讀一遍,一分鐘時間試著看看能記憶多少個字?說一說你剛才在背 誦的時候有什么感受?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些文字,看看一分鐘時間你能記憶多少個字? PPT出示《論語》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行,是后人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資料。即使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49個 字)下面這段話比曼谷全稱還要多8個字,可是我們讀了幾遍就記住 了,原因是什么?在剛才的小實驗中,關于記憶你想說點什么?3.課內延伸: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左記憶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為了 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jié),平均需要重復16. 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 節(jié),需要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9個音節(jié),平均只需要8次。總結;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的迅速、全面而牢固,這就 是記憶的一個特性。既然記憶有這種規(guī)律特點,那么我們在記憶材料的 時候,只要它是有意義的,我們就應該先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記憶” 這樣才能記得快,記得牢。通過剛才的對比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理解 記憶的重要性,那接下來我們就從三位不同的人物身上,更深入的感受, 何謂“理解”,何謂“明明白白”。三、團體工作階段案例一1.用心體驗小可背誦課文的過程,思考她是怎么做的?用的是什么 方法?PPT小可在班里記憶新知識,大家都向她豎起大拇指,特別是背誦課文, 速度快,錯誤少,她主動把自己總結的記憶方法分享給同學,她說她是 這樣做的:比如一段話,她先讀一遍,初步感知這段話的主要內容,然 后把整個段落做一個框架,分別看看這段話有幾句,每一句所表達的意 思是什么,抓住每一句的關鍵詞,最后精細加工,熟讀成誦。小可是怎么做的,用的是什么方法?你覺得這種方式最大的優(yōu)點是 什么?小可的“明明白白”確實是把一段話分析的特別清楚,根據小可的分 享和同學們的分析,我們把感知主要內容,分句概括意思,抓關鍵詞這 種方法概括為“把握整體結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接下來的這段課文, 能不能讓我們對小可的方法有更深的體會.2. PPT岀示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 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 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 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一一《桂林山水》同學們你在記憶這段課文時有什么感受?總結:背誦一段課文是這種方法,一篇課文也一樣,只要我們掌 握全篇的中心意思,把文章分成大小段落和層次,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 關系,這時候再記憶就簡單的多了,記得也快,印象也深。案例二1.三年級了每天晚上老師都要布置背誦《論語》,每到這個時候小東 都特別頭疼,因為他每次背誦就像背天書一樣,非常吃力,總是記不住, 即使記住了也是要費好長時間,而且是忘的特別快,他有時候自嘲說自 己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同學們有沒有和小東一樣的感受?你是怎么做 的?能舉個具體的例子嗎?2.她的同位小涵說要想記得牢她有妙招,因為她對“明明白白”有 自己的理解,我們一起來聽聽。PPT出示:對于記憶文言文和論語這類的古文,我一般都是通過查 工具書和上網查資料,深刻理解這些篇章字、句、義的涵義,弄懂它們 每個字背后的意思,理解了意思背誦起來也就容易多了。比如:逝者如 斯夫不舍晝夜。①逝者:指流逝的時光。②如:就像。③斯:這里 指“川",即河,河流。④不舍:不停。⑤晝夜:白天和黑夜。整個句子 的大意是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感概人生世事 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小涵的這種方法大家能否像第一個案例那樣概括一下“明確真正含 義”接下來,我們通過對比深刻感受一下明確真正含義這個方法PPT出示: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 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br/>讀完一遍你的感受是什么?接下來我們借助于釋義明確古文真正的 含義。益:有益的意思。損:有害的意思。節(jié):節(jié)制。道:宣揚。賢友:賢良 的朋友。驕:驕傲放縱。“佚游”,佚同逸,佚游指無所事事、無節(jié)制、 放蕩的游逛?!把鐦贰?,多數學者認為是指設宴聚飲,尋歡作樂。有益的 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有節(jié)制的享受禮樂為快樂,以宣揚 別人的優(yōu)點為快樂,以廣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以驕傲放縱 為快樂,以游蕩忘返為快樂,以宴飲作樂為快樂,便是有害的。這樣記憶的感受是什么?總結:通過剛才的探究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學習知識不能因囹吞棗,而 應在理解上下功夫,充分開動我們的大腦,調動我們的思維,不僅要知 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把知識變死記為活記。案例三:要想明明白白牢牢記住知識,時而需要我們把握整體結構,時而需 要我明確真正含義,那還需要我做什么呢?這個方法老師和大家一起分 享1.老師是個旅游達人,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是老師的夢想,在去過 的那些景色里,老師給大家推薦1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請同學們閉上眼 睛仔細聽:萬里長城,北京故宮,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長江三峽,蘇州園林, 西安兵馬俑,四川九寨溝,安徽黃山,湖北張家界。2.剛才老師說了一遍,你記住了誰?你為什么記住了它,它讓你想 到了什么?總結:知識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學習新知識時,很好的聯(lián)系已 有知識和經驗,也是理解記憶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一個人已有的知識經 驗越豐富,創(chuàng)造的聯(lián)系越多,它理解的就越好,就會記的越牢。我們可 以把這種方法稱之為“聯(lián)系新舊知識”。在中國有23個省和5個直轄市,每個省都有省會,下面就請同學 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的每個成員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讓這23個 省、5個自治區(qū)和它們的省會建立聯(lián)系,或者按照自己理解,也可以接 受他人的知識經驗,去盡量多的記住它們。學生利用中國拼圖進行理解記憶。PPT出示:河北省(石家莊)、山西?。ㄌ⑦|寧?。ㄉ蜿枺?、吉林省 (長春)、黑龍江?。ü枮I)、江蘇?。暇?、浙江省(杭州)、安徽 ?。ê戏剩?、福建?。◤B門入江西?。喜⑸綎|?。希⒑幽鲜?(鄭州)、湖北?。ㄎ錆h)、湖南省(長沙)、廣東?。◤V州)、海南省(海 口)、四川?。ǔ啥迹①F州?。ㄙF陽)、云南省(昆明)、陜西?。ㄎ?安)、甘肅?。ㄌm州)、青海?。ㄎ鲗帲?、臺灣?。ㄅ_北)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廣西壯族 自治區(qū)(南寧)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在剛才的記憶這些省和省會的過程中,你有怎樣的體會?總結:其實我們剛才就是把新舊知識建立了一種聯(lián)系,找到了新舊 知識的連接點,知識便不會孤立存在,當我們想起一種知識的時候,很 容易就能提取另一種知識,把新知識與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就對新知識掌 握會簡單牢固。四、團體結束階段三個不同的案例讓我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明明白白”,現(xiàn)在讓我們 把課前寫下的那個印象最深的那個記不牢的問題,你自己思考一下,當 時記不牢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現(xiàn)在讓你重新記憶你的那個問題,你想選 擇哪一種方法?試著做一做。課的最后老師想把歌德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你所不理解的東西是 你無法占有的”,我們要想真正掌握知識,必須以理解為前提。當然,理 解記憶的方法有很多很多,關鍵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自己要有強烈的 求知欲望,這樣才可以摸索和總結出一套或幾套適合自己的科學的記憶 方法,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才能記得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