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評估改進塔臺模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材編排大致分為了解現(xiàn)有工程-親歷工程實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住房和港珠澳大橋為素材,引導學生了解現(xiàn)有工程;第二部分以塔臺為載體,讓學生親歷招投標-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的工程基本程序。《評估改進塔臺模型》屬于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單元的第七課,是本單元的總結課,是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步驟。經(jīng)過了上一節(jié)課的測試,根據(jù)測試結果,每個小組都有了新的想法,雖然各組之間進行了展示和交流,但是并沒有給學生提供完整、系統(tǒng)的交流時間與機會。所以,在改進之前我們要先進行評估,評估包括組內(nèi)評估和組間評估兩個部分,讓學生在互評中相互借鑒、相互幫助、資源共享、遷移應用創(chuàng)新來完善各組的方案,力求將設計方案改進的更準確、完整和科學,從而達到工程要求。第一部分評估與改進,主要參照本單元所使用的所有過程性資料,包括招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shù)據(jù)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等,重點從制作過程和作品表現(xiàn)兩個維度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組內(nèi)、組間交流。第二個活動是“明確”,學生依照討論結果,對所出現(xiàn)的問題依次提出修改方案和措施,完成《設計修改方案記錄單》;第三個活動是“改進設計”,依照修改方案對設計圖進行修改,完成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通過這三個活動,讓學生體驗完成的工程設計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學情分析】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測試活動,學生已經(jīng)清楚什么樣的塔臺模型是優(yōu)秀的,應該從哪些維度來評價一個塔臺模型。本節(jié)課中通過對其他小組的塔臺模型的參觀和研討,學生更能明確自己小組的不足之處。研討過程不但是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突破的過程,同時也是尋求幫助,借鑒他組經(jīng)驗的過程。在這樣的全班交流活動中,不但可以借鑒大量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學會相關科學知識,還可以增強傾聽他人意見、遷移應用知識、學會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科學探究能力。同時本節(jié)課的修改設計方案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開啟第二輪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的開端,通過反復的改進測試,讓學生認識到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加深對工程的認識和理解。【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科學探究目標:能依據(jù)評估標準,針對每一組模型開展小組自我評估與組際評估。能根據(jù)評估結果,梳理出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問題。根據(jù)已梳理的問題,依據(jù)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再次改進。科學態(tài)度目標:進一步增強對工程建設的興趣與認識。能夠?qū)W會傾聽,樂于交流,不斷改進設計。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STSE)目標:加深對工程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系。理解工程的關鍵是設計【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組內(nèi)、組間交流,明確問題,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難點:結合其他小組的建議,對塔臺模型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材料準備】實驗器材:招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shù)據(jù)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1.聚焦展示:拿出上節(jié)課的問題梳理記錄單引入:你們建造的塔臺模型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才能使它建造的更好?設計意圖:通過回憶上節(jié)課的測試結果,對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2.評估與改進活動1:小組交流評估學生組內(nèi)交流小組內(nèi)部結合前幾節(jié)課的資料對建造的塔臺進行交流評估:①建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②建造塔臺的抗風、抗震、抗壓能力;③建造塔臺需要改進的地方;④每項問題的改進措施【用到的材料】招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shù)據(jù)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等。(2)學生小組間交流:向其他小組展示講解本組塔臺的優(yōu)缺點和改進設想,進行組間互評,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提出一些修改建議。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時間,整理整個單元的過程性資料(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shù)據(jù)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等),讓學生以此為依據(jù)提出改進設計,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資源共享,遷移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證據(jù)意識,真正體會工程師的工作過程。活動2:確定修改計劃拿出前一課的問題梳理記錄單,結合之前的組內(nèi)、組間討論結果,針對每項問題提出修改計劃,完成本組的《設計方案修改記錄單》。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反思匯總各自設計暴露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融合集體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活動3:改進設計方案拿出原始設計圖,根據(jù)研討出的修改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修改。可以采用文字說明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圖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標注。文字說明 圖形標注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設計-制作-測試-評估之后,進入第二輪的修改誰-設計-制作-測試-評估,體會工程設計的真實過程,認識到工程要經(jīng)過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研討(研討1)通過建造塔臺模型的活動,你對做好一項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研討2)假如學校再組織開展一項工程活動,你會怎樣做?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工程設計的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和認識梳理,總結單元學習收獲,在對本單元工程設計總結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讓學生完成遷移,思考遇到新的工程問題時要如何解決。4.拓展請大家利用課后時間,根據(jù)新的設計圖繼續(xù)對作品進行改進和測試。設計意圖:拓展板塊突破課時的限制,鼓勵學生繼續(xù)完成本工程的剩余內(nèi)容,體驗工程師工作的特點,完成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板書設計(生成)】【板書說明】主板書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副板書是一份設計方案修改記錄單,匯報時方便用于展示交流。【學生記錄單設計】(共10張PPT)7. 評估改進塔臺模型教科版 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單元聚焦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要求。制定競標標書設計塔臺模型制作塔臺模型測試塔臺模型評估與改進聚焦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測試,你制作的塔臺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才能把它建造的更好?評估與改進:組內(nèi)交流小組內(nèi)部結合前幾節(jié)課的資料對建造的塔臺進行交流評估。評估與改進:組間交流向其他小組展示講解本組塔臺的優(yōu)缺點和改進設想,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提出一些修改建議。各組根據(jù)交流評估的情況,明確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將問題記錄下來。評估與改進:明確問題對設計圖進行改進,開始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評估與改進:改進設計文字說明圖形標識研討(研討1)通過建造塔臺模型的活動,你對做好一項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研討2)假如學校再組織開展一項工程活動,你會怎樣做?將你的塔臺根據(jù)設計后的方案進行改進加工吧拓展THANKSh●N問題梳理記錄!其他小組帶來的啟示第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組塔合模型出現(xiàn)的問題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料成字說明本統(tǒng)計分合分缺圖文設計分無法承重1分1級分1級輕微分無或承重最(小風量)分不美觀分未達到較混亂承重為t2分有分級等水平強等風量基分3級美觀分承重最級有清晰填表要求:請在對應的分值上打,請在劃橫線處填寫數(shù)據(jù)設計了文字和圖畫說理地設計了文字和圖畫說對設計結構的表述條理設計圖及文字說明缺少文字和圖畫設計說明較混亂、缺少條理沒有用數(shù)字進行定量說明或清晰,對每部分使用的材料沒有關鍵性的示等進和用量的詳細分工合作分工不明確,每個成員不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確的分工且貫徹實施每個成員安排了相應的任務知道各自應該做系統(tǒng),或執(zhí)行分工不徹底或有未承擔任務的成并且每成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有組織地執(zhí)沒有達到60厘米的高度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達到60厘米的高度端無法承重或頂端承重端承重為所有小組的中等頂端承重為所的所的水平抗風能能抵御1級(小風量)風吹能抵御2級(中等風量)風吹能抵御3級(大風量)風吹能抵御1級(輕微)震動抵御2級(較強)震動抵御3級(強)震動美觀吉構欠佳、制作粗糙,或結構比較合理、外形較為美|結構合理、外形美觀,或在所有小組中最差觀,或在所處于等水平所有小組中處于最高水平材料成本統(tǒng)計街減木在所有小紅中取「每濃所有小組中處于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組中最亻設計方案修改記錄單班級 小組 日期塔臺存在的問題 討論后的解決方案1234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教學設計.docx 1.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記錄單.docx 1.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