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學八年級科學第一章學案(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學八年級科學第一章學案(10份)

資源簡介


學習目標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名稱和分布,并能描述水體之間聯系的途徑。
2.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觀察,認識水體運動的基本特點。
3.通過學習,認識水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樹立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觀念。
課堂學習設計
[科學探究]
一、地球上水的組成和分布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 液 態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 固 態和 氣 態形式存在。
2、 海洋 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 96.53% 。它覆蓋了地球大約71% 的表面。
3. 陸地淡 水盡管只占總水量的 2.53% ,但水體的種類卻非常多,與人類的關系也十分密切,為我們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 生產 用水。
4.地球上各種狀態的水,在 溫度 等條件的改變下,會發生變化,因此地球上各種水體是相互聯系的。
[討論] 你能用學過的知識來證明我們周圍的空氣中也有水嗎?
[答] 可以利用水蒸氣遇冷能液化成液態水的知識來回答。例如,在夏天,當我們從冰箱里拿出一瓶飲料,剛拿出時,瓶子外面是干而冷的,過一會兒,瓶子外壁會有水珠出現,這些水珠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從而可以證明空氣中存在著水蒸氣。
二、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物 生存 所需的最基本物質之一。人和所有的動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體內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會停止。
2.水和生命的關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機體的組成之一。
人體中含水量占人體總重的 2/3以上 ,一般動物含水量占體重的 70%~80% ,其中水母占 98% ,草本植物中約占 70%~85% 。
(2)水參與地球生物體的活動過程,即生物的 生命 活動也離不開水。例如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之一就是 要有充足水分 。
(3)長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條件下的生命體,為了適應當地水分供給特點,往往會形成特定的行為特點和生理結構特點。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區的仙人掌,為了得到并保證充足的水分,莖、葉的形態都發生了變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發,而根卻非常發達,可達幾十米深。
(4)總之,水對生命活動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對人來說,水比食物更重要。
[討論] 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是不是不需要水?
[答] 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與其他生物一樣需要水。它為了能適應沙漠地區的生活,可以通過關閉汗腺從而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體內的水分,并且通過嗅覺系統可以在數千米以外“聞到”水源。
三、水的循環
1.閱讀p.5水的循環圖。
2.水循環的涵義:在 太陽光 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體、土壤和植物葉面的水分通過 蒸發和 蒸騰進入大氣。
通過氣流被輸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條件下,水汽遇冷凝結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經流動匯集到江河湖海。在運動過程中,水又會重新經歷 蒸發 、 輸送 、凝結、 降水 和徑流等變化。
3.水循環的領域。
(1)海陸間循環。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是水循環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陸地上的水資源得以再生和補充。
(2)內陸循環。
(3)海上內循環。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地球上有豐富的水,為什么我們還要提倡節約用水?
[解析] 本題的解答要從三個方面考慮:(1)地球上水體總量確實不少,但有96.53%是海洋水,淡水只占2.53%,且淡水的主體又是目前尚無法利用的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資源總量的0.3%;(2)淡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勻,世界上各個地方水資源不同;同一地方,在不同季節相差也很大;(3)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污染十分嚴重,所以我們要提倡節約用水。
[答] 略
[例2] 分析下面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運動過程框圖,完成下列各題。
(1)填寫框圖中A、B、C、D、E所表達的水循環中的各種環節名稱。
(2)目前人類對水循環中哪一環節可以施加影響?請舉例具體說明。
[解析] 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是地球上水循環中最重要的一種循環形式,要正確填寫出題目中所要求的各種環節的名稱,必須了解海洋和陸地之間水循環的具體過程:廣闊的海洋表面的水經過蒸發變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隨著氣流運行,被輸送到大陸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適當的條件下凝結,形成陸地上的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著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一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經過江河匯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與陸地之間的水循環。回憶了海陸間水循環的具體運動過程,題中第一小題的答案便迎刃而解。
要回答第二小題的問題,首先要想到目前人類對水資源利用所采用的一些措施,諸如修建水庫、引水灌溉、跨流域調水等等,然后思考一下這些措施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屬于何種環節,問題便可得到解決。 目前人類活動對全球水汽的蒸發、凝結、輸送等環節幾乎沒有影響,而對地表徑流輸送,在局部地區卻可以施加某些影響。
[答] (1)A:水汽蒸發;B:水汽輸送;C:陸地降水;D:下滲作用; E:地表徑流。
(2)地表徑流:修建水庫、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調)。
[課內練習]
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體是 ( A )
A.海洋水 D.陸地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2.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D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陸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3.下列生物體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B )
A.青蛙 B.水母 C.人體 D.植物種子
4.地球上的水呈 固 態、 液 態和 氣態,分布于 海洋 、 陸地 和大氣中,形成 海洋 水、 陸地 水和大氣水,大氣水主要是由 海洋表面 水蒸發而來。
5.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 蒸發 、 水汽輸送 、 降水 、 下滲 ,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循環。
6.水是 生物 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因為水不僅是 生命有機體 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 生命活動 也離不開水,所以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做到節約用水且保護水資源。
[課時小結]
重點:1.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名稱和分布。
2.水的循環和水體的運動。
難點:水循環的過程。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地球上水的狀態呈 ( D )
A.液態和固態 B.液態和氣態 C.氣態和固態 D.固態、液態和氣態
2.目前人類活動可以對水循環施加影響的是 ( D )
A.全球大氣的水汽輸送 B.全球大氣的降水
C.全球陸地地表徑流輸送 D.局部地區的地表徑流輸送
3.大氣中的水蒸氣,主要來自于 ( C )
A.湖泊水的蒸發 B.江河水的蒸發 C.海洋水的蒸發 D.植物的蒸騰作用
4.關于水循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水循環只發生在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B.水循環只發生在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
C.水循環只發生在海洋上空與陸地上空之間
D.水循環發生在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5.能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的水循環存在于 ( A )
A.海洋與陸地之間 B.陸地與陸地之間
C.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D.地表面與地下之間
6.下列人類活動中有利于淡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是 ( B )
A.工業廢物的任意排放 B.植樹造林,修建水庫
C.大量推廣使用農藥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傾倒
7.地球上的 陸地 水是人類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大氣 水占地球上水儲量的比例極少,但它在 水循環 中的作用卻很大。
8.陸地水主要指 江河水 、 湖泊水 、 地下水 和 冰川 等。
[深化提高]
9.根據下圖完成下面空格。
(1)海洋水通過B 蒸發 ,形成大氣水,大氣水通過A 降水 重新落到海洋上,海洋
上空的大氣水通過C 水汽輸送 到達陸地上空,再通過D 降水 落到陸地上,陸地上的水通過F 河流 或 地下河 流人海洋中,也可以通過E 蒸發 形成大氣。
(2)地球上的水循環是指 海洋水 、陸地水和 大氣水 之間的相互轉換和運動。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電解水的實驗現象,確認其產物,知道水的組成。
2.能結合生活實際,運用現有知識歸納水的重要性質,并解釋自然界的一些現象。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環境里才可能有生命。這是因為水是 生命有機體 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 生命活動 也離不開水。
2.在人體中水分占人體總重的 2/3 以上。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液態 存在,另外一部分則是以 固態 和 氣態 存在。
4.水循環的動力是 太陽光的照射 。能給陸地上水得到補充的水循環是 海陸間循環 。
植物通過 根 ,吸收 土壤 中的水分,主要由 葉 通過 蒸騰 作用將水散發到大氣 中成為 氣態 水。
[科學探究]
一、水的電解
1.電解水的實驗。
(1)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
(2)可以觀察到:兩個電極上出現 氣泡 ,兩玻璃管內液面 下降 ;
(3)用點燃的火柴接觸液面下降較多(即產生氣體體積較多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氣體能燃燒(火焰呈 淡藍色 ,點燃時發出一聲輕微的爆鳴聲),這個玻璃管中產生的是 氫 氣;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到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這是 氧 氣;
(4)產生氫氣的那個電極是 負 極,產生氧氣的那個電極是 正 極;
(5)通過精確實驗測得電解水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 2:1 。
2.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 氫氣 和 氧氣 ,這個過程的文字表達式為 水 氫氣+氧氣 。
3.實驗結論:氫氣中的 氫 和氧氣中的 氧 是從水中產生的,所以水是由 氫和氧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質
[討論] 同學們在生活實際中知道水的哪些性質?
分組討論后,匯總填寫下表。
顏色
無色
沸點
100℃
氣味
無味
凝固點
0℃
狀態
液態
水的異常現象
一定質量4℃時體積最小
[課內練習]
1.根據電解水的實驗填寫下表。
氣體體積
體積比
檢驗氣體
是什么氣體
正極

=
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氧氣
負極

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氫氣
2.通常情況下,水是一種 沒有顏 色、沒有 氣味、 沒有 味道的 液 體。常壓下,水的沸點是 100℃ ,凝固點是 0℃ 。
3.實驗證明水是由 氫 和 氧 組成的。
[課時小結]
重點:1.電解水的實驗。
2.水的組成。
3.水的重要性質。
難點:電解水的實驗及實驗得出的結論。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電解水時生成了 氫氣 和 氧氣 ,說明水是由 氫和氧 組成的。電解水的變化的 文字表達式為: 水 氫氣+氧氣 。
2.標準狀況下,水的沸點是 100℃ ,凝固點是 0℃ 。
3.我們平時喝的礦泉水清澈透明,喝起來有一種甘甜的滋味,因此礦泉水是純凈水。這句話對嗎?
[答] 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為物質是否純凈,要從是否只含有一種物質,還是含有多種物質去分析。我們平時喝的礦泉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因此它含有多種物質,應該不是純凈物,而是混合物。
4.下列對水的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B )
A.水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
B.純凈的水略帶甜味
C.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D.通常情況下,-10℃時水是固態
5.一只燒杯中盛有100克水,測得不同溫度下的體積如圖1—1所示,從實驗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相同質量的水4℃時體積最小 。
6.任何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特點,而水在這方面卻有一種異常現象,這就是 當溫度低于4℃時,水的體積是膨脹的(即反膨脹現象),結成冰體積更大 。
[深化提高]
7.你曾把飲料放到冰箱(或冰柜)中冷凍過嗎?請你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回答將一瓶可口可
樂(玻璃瓶盛放)放入冰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
(1)提出問題: 將可口可樂瓶放入冰柜中冷凍將會發生什么現象 ?
(2)建立假設: 可口可樂瓶可能在冷凍過程中破裂 。
(3)實驗設計: 將一盛滿可口可樂的玻璃瓶(密封)放入冰柜,過一段時間取出觀察 。
(4)觀察到的現象: 瓶子在可樂結冰后破裂 。
(5)得出結論: 可樂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在結冰時體積膨脹,最后使瓶子破裂 。
(6)合作交流。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水的密度的認識,認識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知道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會寫密度的定義公式,并會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說出單位(國際主單位和液體的常用單位),以及兩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社會調查]
1.你知道你家(或你親戚、朋友、同學)每個月大約需要用多少自來水嗎?
2.你知道用什么來計量一家一戶一個月的用水量嗎?
3.你知道自來水廠是根據什么來收費的嗎?
4.你知道現在自來水廠收費的價格是多少?
[科學探究]
一、新課引入
1.家里的水表的計數單位是 立方米 ,記作 m3 。
2.自來水廠的計算單位是 噸 ,符號為 T ,1噸(T)= 1000 千克(kg)。
二、密度概念的建立
1.自來水廠的噸和水表中的立方米一定有一種聯系,這種聯系是什么?
2.實驗。
(1)用量筒量出40厘米3的水,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 40克 ;
(2)用量筒量出80厘米3的水,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 80克 ;
(3)用量筒量出100厘米3的水,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 100克 ;
(4)水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 1克/厘米3 ,即 1厘米3水的質量為1克 ;
(5)l克/厘米3可以寫成 1克·厘米-3 。
3.結論。
(1)水的質量跟它的體積 成正比 ;
(2)水的質量與體積的 比值 是一個恒量,即 =1克/厘米3;
(3)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不同 。
三、密度的概念
1.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 質量 ,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的計算公式。
密度= 用符號表示為ρ=公式中ρ表示 密度 ,m表示 質量 ,
V表示 體積 。
3.密度的單位。
國際主單位是 千克/米3 ,常用單位是 克/厘米3 ,兩個單位的關系為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或1千克/米3=克/厘米3 。
水的密度= l000 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義為 1米3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 。
4.對于同一種物質,密度有一定的數值,它反映了物質的一種 特性 ,跟物質的 質量 、 體積 的大小無關。
5.對于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不同物質間密度大小的比較方法有兩種:即當 體積 相同時, 質量 大的物質密度大;當 質量 相同時, 體積 小的物質密度大。
四、常見物質的密度表
1.密度表中,除水蒸氣外,其他氣體都是在0℃、1標準大氣壓下所測定的數值。
[思考] 從這里你知道為什么嗎?
這說明在溫度不同、氣壓不同的情況下,同一物質的密度可能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認識到密度與物質的熔點、沸點一樣都屬于物質的特性之一。
2.從表中可以知道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的差別。一般地說,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氣體比它們小1000倍左右。
3.鐵的密度為 7.9×103 千克/米3,水銀的密度為 13.6 克/厘米3。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根據密度公式ρ=可知,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這樣的看法對嗎?為什么?
[解析] 這樣的看法都是錯誤的。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質量、體積的大小均無關。 當物質的體積擴大一倍時,其質量也隨之擴大一倍,而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值不變。只有在兩種不同物質的密度大小比較時,當體積相同時,質量大的密度也大(密度與質量成正比);當質量相同時,體積小的密度大(密度與體積成反比)。
[答] 略
[例2] “鐵比棉花重”這種說法對不對?
[解析] 我們平時所說的“鐵比棉花重”實際是“鐵的密度比棉花大”的不嚴格的講法,或者是當體積相同時,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的一種省略說法。事實上,一枚鐵制的大頭針要比一條棉絮輕(質量小)得多。
[答] 略
[課內練習]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密度越大的物體,質量越大
B.體積越小的物體,密度越大
C.體積越小的物體,質量越大
D.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組成的實心物體,體積大的密度小
2.如果一杯水全部結成冰,那么 ( D )
A.質量、體積、密度都不變 B.質量不變,體積與密度均變大
C.質量不變,體積與密度均變小 D.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密度變小
3.氣體由于分子間間隔較大,容易被壓縮,當一定質量的氣體被壓縮后,它的密度( A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4.甲、乙、丙三只實心的鐵球,若甲球的質量是乙球質量的3倍,乙球的體積是丙球體積的2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A.三只球的密度相同 D.甲球的密度最大
C丙球的密度最小 D.無法確定哪只球的密度大
[課時小結]
重點:1.密度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2.密度的計算公式。
3.密度的單位和換算。
難點:1.密度概念的建立。
2.密度是物質特性之一的理解。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鐵的密度為7.9×103千克/米3,讀作 鐵的密度為7.9×103千克每立方米 ,表示的意義是 每立方米鐵的質量為7.9×103千克,7.9×103千克/米3= 7.9 克/厘米3。
2.某物質的質量為3.56×103千克,體積為400分米3,則該物質的密度為 8.9×103 千克/米3,合 8.9 克/厘米3,查密度表可知道,該物質可能是 銅 。
3.甲、乙兩種液體的體積之比為1:3,質量之比為2:1,則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之比是 6 :1 。如果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之比是5:4,質量之比為3:1,則甲、乙的體積之比是 12:5 。
4.將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對剩余部分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
A.質量變小,密度變小 B.質量不變,密度不變
C.質量變小,密度不變 D.質量變小,密度變大
5.下列關于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
A.密度小的物體體積大 B.密度大的物體含物質多.
C一個物體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密度也不同
D.任何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
[深化提高]
6.兩塊實心的正方體鐵塊,大的正方體邊長是小的正方體邊長的2倍,則大小正方體鐵塊的密度之比是 1:1 ,體積之比是 8:1 ,質量之比是 8:1 。
7.兩種不同物質制成的實心金屬球甲、乙,乙球的質量是甲球質量的2倍,甲球的直徑是乙球直徑的2倍,則甲球的密度是乙球密度的 ( D )
A.2倍 B.1/2倍 C.8倍 D.1/16倍
8.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裝有等質量的水,把質量相等的鐵塊、銅塊和鉛塊浸沒在水中而水未溢出,已知三種金屬的密度是ρ鉛>ρ銅>ρ鐵,則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 A )
A.裝有鐵塊的杯子 B.裝有銅塊的杯子 C.裝有鉛塊的杯子 D.無法判斷
9.某鋼瓶中裝有氧氣,瓶內氣體密度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則剩下氣體的密度為 ( A )
A. 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因密度是物質的特性,故保持不變還是8千克/米3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鞏固密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識。
2.了解密度的應用。
3.學會密度的有關計算方法。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由于一種物質的質量跟它的 體積 成正比,因此我們可以用 單位體積 某種物質的質量來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這種特性就是物質的 密度 。
2.煤油的密度為 0.8×103 千克/米3,合0.8克/厘米3,它表示 1立方厘米 煤油的質量為0.8克。
3.將一塊正方體的木塊分成完全相同的八個小正方體木塊,則對于每一小塊木塊來說,正確的是 ( B )
A.質量和密度都為原來的1/8 B.質量為原來的1/8,密度不變
C.質量不變,密度為原來的1/8 D.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4.甲、乙兩只實心球,甲的體積是乙體積的一半,乙的質量是甲質量的3倍,則甲、乙兩球的密度之比為 ( B )
A.3:2 B.2:3 C.6:1 D.1:6
[科學探究]
一、密度知識的應用
根據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可以:
已知任意兩個量即可求出第三個量。
4.判斷物體是否空心,具體方法有三種:先假定物體是實心的,通過計算。
則物體是空心的。
其中通過比較體積的方法最好,既直觀,又便于計算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物-V實 。
在用計算方法解決上述實際問題中,都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和匹配。
二、有關密度的計算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一個質量為4.5千克的鐵球,體積是0.7分米3,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如果是空的,空心部分體積多大?(ρ=7.2×103千克/米3)
[解析]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空心有三種方法,而此題又問空心部分體積,所以從體積入手比較簡便。
假設鐵球是實心的,根據密度計算公式得
V= = =0.625×10-3米3=0.625分米3<0.7分米3
所以V V空=V物—V=0.7分米3—0.625分米3=0.075分米3
[答] 略
[例2] 一只空瓶質量是200克,裝滿水后總質量為500克,裝滿某種液體后總質量是740克,求這種液體的密度。
[解析] 由總質量分別求出水和液體的質量,再根據V=求出水的體積即為瓶的容積,就可求得該液體的密度。
m水=m水瓶—m瓶=500克一200克=300克
V水===300厘米3
V水=V容=V液=300厘米3
m液=m液瓶—m瓶=740克—200克=540克
所以ρ液===1.8克/厘米3
[答] 液體的密度為1.8克/厘米3。
[例3] 一枚鍍金的銅質獎牌,質量為17.06克,體積為1.8厘米3,求這枚獎牌中銅和金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克。(ρ銅=8.9×103千克/米3,ρ金=19.3×103千克/米3)
[解析] 獎牌的質量m=m銅+m金,
獎牌的體積V=V銅+V金,
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得答案。
m銅+m金=17.06克①
ρ銅=8.9×103千克/米3=8.9克/厘米3,ρ金=19.3×103千克/米3=19.3克/厘米3
V銅==
V金==
+=1.8厘米3 ②
由①②兩式可求得:
m銅=15.13克
m金=1.93克
[答] 略
[課內練習]
1.兩只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球,A球質量是20克,B球質量是0.1千克,則兩球的體積比VA:VB= 1:5 ,兩球的密度比ρA:ρB=1:1 。
2.油罐車的容積為每節100米3,若裝煤油2001噸,則需 26 節油罐車。(煤油的密度為0.8克/厘米3)
3.一運油車裝40米3的石油,從車里取出30厘米3的石油,稱得其質量為25.5克,求該車所裝的石油的質量。
[解] ρ===10.85克/厘米3
=0.85×10千克/米3
m2=ρV2=0.85×103千克/米3×40米3=3.4×103千克
4.質量為7.9千克的鐵球,體積為1.5×103米3,求中空部分的體積。(鐵的密度為7.9×103千克/米3)
[解] V實===1×10-3米3
V空=V球—V空=1.5×10—3米3—1×10—3米3=0.5×10—3米3
[課時小結]
重點:1.密度知識的簡單應用。
2.有關密度計算的方法、步驟和格式。
難點:密度的計算方法。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
A.最多裝500克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裝500克的水
B.最多裝500克水的容器,一定能裝500克的酒精
C.最多裝500厘米3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裝500克的酒精
D.最多裝500厘米3水的容器,一定能裝500克的酒精
2.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別將鋁、鐵、鉛三塊金屬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設鋁、鐵、鉛三塊金屬的質量分別為m1、m2、m3,則 ( B )
A.m1>m2>m3 B.m1<m2<m3 C.m1>m2<m3 D.m1<m2>m3
3.一批金屬板,每塊金屬長2米、寬1米、厚5毫米,稱得質量是27千克,則金屬板的密度是 2.7×103千克/米3 。
4.一只銅球體積是10厘米3,質量是62.3克,這個球是空心的嗎?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多大?(銅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解] 設銅球是實心的
V實===7厘米3<10厘米3
所以是空心的
V空=V—V實=10厘米3一7厘米3=3厘米3
5.有一玻璃瓶,它的質量是50克,此瓶最多可裝100克水,現用此瓶裝油,裝滿油后瓶和油的總質量為130克,求這種油的密度。
[解] V油=V瓶=V水===100厘米3
m油=130克—50克=80克
ρ油===0.8×103克/厘米3
[深化提高]
6.用密度為2.7×103千克/米3的鋁制成甲、乙、丙三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要求它們的邊長分別為0.1米、0.2米和0.3米,制成后經質量檢驗員稱得它們的實際質量分別是3千克、21.6千克和54千克,質量檢驗員指出:有兩個不合格,其中一個摻進了雜質為廢品,另一個混進了空氣是次品,則這三個正方體 ( B )
A.甲為合格品,乙為廢品,丙為次品
B.甲為廢品,乙為合格品,丙為次品
C.甲為次品,乙為合格品,丙為廢品
D.以上結論都不對
7.一只空心鋁球的質量為27克,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后總質量為48克,求鋁球的體積。(ρ鋁=2.7 ×103千克/厘米3)
[解]V鋁空===10厘米3
m水=m總—m鋁=48克—27克=21克
V水===21厘米3
V球=V鋁空+V水=10厘米3十21厘米3=31厘米3
8.一只燒杯盛滿水時的總質量為250克,往該杯中放一小石塊,石塊沉沒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這時杯中水和石塊質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塊,稱得這時杯與水的總質量為200克,求:
(1)石塊的質量;
(2)溢出的水的質量。
(3)石塊的密度。
[解] (1)m石=100克
(2)m溢水=50克
(3) V石=V溢水===50厘米3
ρ石===2克/厘米3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能舉例說明壓力的特點和壓力的作用效果。
2.確認壓強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3.能寫出壓強的計算公式和單位。
4.能學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力是 物體 對 物體 的作用。一個力的產生離不開兩個物體,即 施力 物體和 受力 物體,只有一個物體或沒有物體是不可能產生力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力作用在物體上,力產生的效果是使物體 發生形變 或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點 有關,它們稱為 力的三要素 。
2.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這兩個力 ( B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3.某同學體檢時靜立在磅秤上,在下列各對力中,哪一對力是平衡力 ( C )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對磅秤的壓力
B.人對磅秤的壓力和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C.人受到的重力和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D.磅秤受到的重力和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4.試用力的圖示法作出以下各個力。
(1)圖1—4甲中,懸掛物體的繩子受到物體大小為8牛的拉力;
(2)某人以300牛的力沿與水平面成30°角向右下方作用于A點推小車,見圖乙。
[科學探究]
一、壓力
1.壓力是物體之間由于 相互擠壓 而產生的。
壓力的特點是:力作用在受力物體的 表面上 ,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的 表面 垂直。壓力的作用點在 被壓 物體上。
[討論] 壓力是由重力引起的,壓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各組討論)
[答]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壓力與重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力,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
別,它們間的區別和聯系可歸納如下。
(1)聯系:只有當物體孤立靜止地放在水平的支撐面上時,它對支撐面的壓力大小才和重力相等。(性質不同)
(2)區別:如下表。
產生原因
方向
大小
作用點
重力
地球的吸引
豎直向下
G=mg
重心
壓力
接觸且有擠壓
垂直接觸面指向受力物
由施力物決定
受力物表面
2.壓力產生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p.14
在此實驗中:(a)和(b)中控制的變量是 受力面積相同 ,得出的結論是 在受力面積
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
(b)和(c)中控制的變量是 壓力大小相同 ,得出的結論是 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
從這一實驗中可以得出與壓力產生的效果有關的因素是:① 壓力大小 ;② 受力面積的大小 。
二、壓強
1.由上述實驗可以知道:壓力產生的效果越明顯,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就越大。這樣我們可以用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的大小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
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叫做壓強。壓強可以定量地描述 壓力的作用效果 。
2.壓強的計算公式和單位。
由壓強的定義可得壓強的計算公式為:
壓強= 或 p=
式中壓力F的單位是 牛 ,受力面積5的單位是 米2 ,壓強p的單位是 牛/米2 ,它的專門名稱為 帕斯卡 ,簡稱 帕 ,單位符號為Pa。
1帕= 1 牛/米2。
常用的壓強單位還有百帕、千帕、兆帕。
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1帕約等于 對折的報紙對桌面 的壓強。一塊磚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 1000多 帕,100帕表示的意思是 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00牛 。
3.壓強的計算。
利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公式中的F是壓力而不是重力。當物體放在水平支承面上靜止不動時,物體對支承面的壓力在數值上正好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這時應寫明F=G,再用公式計算。
(2)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積,而不是物體的表面積。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產生壓強時,應以小的且是實際接觸的面積作為受力面積。
(3)計算時,還應注意單位的統一。力的單位一定要是牛頓,受力面積的單位必須是米2。如果不是米2,一定要先換算成米2。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關于壓力的概念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壓力的大小總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B.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C.壓力的大小和方向總跟重力有關
D.壓力就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解析] 壓力與重力是兩個本質完全不同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作用點在受力物體的重心上,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而壓力是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上的力,作用點在被壓物體上,其方向是垂直指向被壓物體的。壓力可以由重力或其他力引起。
故應選D。
[答] D
[例2] 兩塊完全相
同的磚塊,如圖1—5;所示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磚塊的長、寬、高之比為4:2:1,若磚塊A對磚塊月的壓力是FA,壓強為pA;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是FB,壓強為pB,則FA:FB和pA:pB是 ( A )
A.1:2 2:1 B.1:2 1:2 C.1:2 1:1 D.1:1 1:1
[解析] 磚塊A對磚塊B的壓力大小等于磚塊A的重力,磚塊月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
A、B兩塊磚的重力,故FA:FB=1:2。A對B的受力面積是磚塊的寬×高,B對地面的受力面積是長×寬,SA:SB=1:4,則pA:pB==2:1。
[答] A
[課內練習]
1.壓強是反映 壓力 作用在不同的 受力 面積上效果如何的量。壓強的計算公式是 p=
2.壓強的單位是 帕斯卡 ,5帕表示的意義是 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5牛 。
3.物體重力是200牛,底面積為4×10-3米2,將該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壓力為 200 牛,壓強為 5×104 帕。
4.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木塊,重10牛,受水平力F=20牛作用,靜止在豎直墻面上,如圖1—6所示,則木塊對墻面的壓力為 20 牛,對墻面的壓強為 2000 帕。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為 10牛,方向為 豎直向上 。
5.有一圖釘,釘帽面積為0.5厘米2,釘尖面積為0.05毫米2,現用20牛的力按圖釘帽,則釘帽對手的壓強和釘尖對墻的壓強各為多大?
[解] 手和墻受到的壓力都是20牛。
p手===4×lO5帕
P墻===4×108帕
[課時小結]
重點:1.理解壓力概念。
2.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
3.熟悉壓強的公式和單位。
難點:1.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2.壓強公式的使用。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下列對壓強公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
A.壓強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
B.壓強跟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壓強越大
C壓強與壓力成正比,與受力面積成反比
D.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2.物體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圖1—7所示,如果把物體A向右移一點(不落地),則物體A對桌面的 ( B )
A.壓力和壓強都不變 B.壓力不變,壓強變大
C.壓力變大,壓強不變 D.壓力和壓強都變大
3.兩物體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質量之比是1:2,與地面接觸面積之比是2:1,那么地面所受的壓強之比是 ( C )
A.1:2 B.2:1 C.1:4 D.4:l
4.物體A的重力為12牛,A靜止在斜面上,如圖1—8所示,A對斜面的壓力為8牛,請用力的圖示法作出重力G和壓力F。
5.有一種規格的坦克,質量約為5×104千克,每條履帶的著地面積為2.5米2,求坦克對地面的壓強。
[解] F=G=mg=5×104千克× 9.8牛/千克=4.9×105牛
S=2×2.5米2=5米2
p===9.8×104帕
[深化提高]
6.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同種材料制成的不同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過比較,發現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都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最小。
表一
實驗序號
壓力(牛)
受力面積(厘米2)
1
6.0
10
2
9.0
15
3
12
20
表二
實驗序號
壓力(牛)
受力面積(厘米2)
4
3.0
10
5
4.5
15
6
6.0
20
表三
實驗序號
壓力(牛)
受力面積(厘米2)
7
3.0
20
8
4.5
30
9
6.0
40
(1)分析比較序號1與4(或2與5,3與6)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結論是 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
(2)分析比較 1,6,9或4,7或5,8 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7.一堵墻對地面的壓強為p,對地面的壓力為F,若使長、寬和高都增大為原來的2倍,則墻對地面的壓力為 8F ,壓強為 2p 。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了解壓強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2.能較熟練地運用壓強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壓強是反映 壓力 作用效果的科學量,它是用 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 來表示的,公式為 p= ,單位是 帕斯卡 。
2.某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是p1,在行走時對地面的壓強是p2,那么p1與p2的關系是 ( C )
A.p1=p2 B.p1=2p2 C.p2=2p1 D.無法比較
3.一塊長方體磚塊,長、寬、高的尺寸比是4:2:1,重為G,這塊磚平放、豎放和側放時,磚對地面的壓強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C )
A.1倍 B.2倍 C.4倍 D.8倍
4.滑雪運動員所用的滑雪板每塊長2米、寬10厘米,如果運動員的質量為50千克,每塊滑雪板的質量為2千克,求他對水平雪地的壓力和壓強各為多大。
[解] m總=m人+m板=50千克+2×2千克=54千克
F=G總=m總g=54千克×9.8牛/千克=529.2牛
S=2×2米×0.1米=0.4米2
p== =1323帕
[科學探究]
一、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由于壓力的作用效果(即壓強)跟 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 大小有關,在生活和生產實
際中,有時我們希望壓力產生的效果明顯一些,而有時我們卻希望壓力的產生效果不明顯較好。那怎樣來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呢?
[討論] 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來增大或減小壓強?
結論:增大壓強的方法:① 增大壓力 ;② 減小受力面積 。
減小壓強的方法:① 減小壓力 ;② 增大受力面積 。
分析p.16各圖所示的物體各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改變壓強的大小的。
(1)圖1—27,菜刀 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
(2)圖1一28,耙子 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同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
(3)圖1—29,橇式起落架直升機 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 ;
(4)圖1—30,駱駝寬大的腳掌 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
[分組討論] 同學們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改變壓強的事例,討論后匯報相互交流。
二、壓強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科學情景:二萬五千里長征時,紅軍戰士經常要爬雪山、過草地。假如你是一名紅軍戰士,在過草地時,不幸雙腳陷入沼澤地中。此時可以用什么辦法如何脫身,走出沼澤地?
[探究] 可以從減小壓強的方法入手分析。因為減小壓強的方法有減小壓力和增大受力面積兩個方面,因此可以采取的具體做法為:①盡可能扔掉身上不太重要的物品來減小壓力;②改走為爬或滾來增大受力面積。
合作、交流應用。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下列關于壓強的說法錯誤的是 ( D )
A.滑雪人穿上長的滑雪板是為了減小壓強
B.把剪刀口磨得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強
C.鐵軌鋪在枕木上是為了減小對路基的壓強
D.書包帶窄的比寬的對肩的壓強小
[解析] 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題中A、C兩項都屬于壓力不變、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相反,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如題中的B。題中的D應是書包帶寬的比窄的壓強小。
[答] D
[例2] 有一棱長為10厘米、重為12牛的正方體,放在面積為1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物塊對桌面的壓強。
[解析] 對于本題,有的同學容易將1米2的桌面面積作為受力面積來求解,而沒有真正理解受力面積的真實涵義。 同時還應注意單位統一。
S=(10厘米)2=100厘米2=10-2米2
F=G=12牛
p===1200帕
[答] 略
[例3] 河面結冰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4×104帕,質量為60千克的學生想攜帶貨物通過水面,他每只腳與冰面的接觸面積是175厘米2,如果他要安全通過冰面,最多能攜帶多少千克的貨物?(g取10牛/千克)
[解析] 該學生要安全通過行走時只能是一只腳落地,且此時對冰面的壓強不能超過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
由壓強公式p=得
F=p·S F大=p大·S
S=175厘米2=1.75×10-2米2
所以F大=p大·S=4×104帕× 1. 75 ×10-2米2=700牛
即G總=700牛
m總= = =70千克
m物=m總—m人=10千克
[答] 略
[課內練習]
1.下列措施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C )
A.刀刃磨得薄一些 B.北京人的石斧打磨成尖形
C.背包帶做得寬一些 D.針尖做得尖一些
2.人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 C )
A.沙發有彈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彈簧的彈力減小了人對沙發的壓力
C.沙發柔軟,與人體接觸面積大
D.由于彈簧作用,人對沙發的壓力小于人的重力
3.超大型運輸卡車,輪胎有數十個,這樣的目的是為了 ( B )
A.增大壓強 B.增大受力面積 C.增大壓力 D.減小壓力
4.下列措施中,增大壓強的是 C、D ,減小壓強的是 A、B、E 。
A.坦克裝履帶 B.鐵路上鐵軌鋪在枕木上
C.木樁的下端削成尖形 D.啄木鳥的嘴是尖的 E.鴨爪上有蹼
5.如圖1—9,邊長為10厘米、重為200牛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繩子對它豎直向上的拉力F=50牛,求地面對它的支持力和物體對地面的壓強。
[解] F支=G—F=200牛—50牛=150牛
F壓=F支=150牛
S=(10厘米)2=100厘米2=10—2米2
P===1.5×104帕
[課時小結]
重點:1.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2.壓強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3.壓強的計算。
難點:用壓強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問題。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下列做法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 C )
A.為了使很重的坦克車不致陷入泥土中,要安裝履帶
B.鐵路的鐵軌鋪在枕木上,可防止鐵軌下陷
C.刀刃要磨得很薄,切菜才省力
D.書包帶要做得寬些,背在肩上才舒服
2.一位同學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腳下的冰即將破裂,他應采取的措施是 ( B )
A.站住不動 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挪動
C趕快向岸邊跑去 D.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3.俗話說:“磨刀磨斧,工夫不誤。”原因是:把刀磨光滑,可以 減小摩擦 ;把刀磨鋒利,可以 增大壓強 。
4.用螺絲固定零件,常在螺絲下面墊上一個墊圈,這是為了增大 受力面積 ,從而減小 壓強 。
5.A、B立方體,A邊長為1分米,重分別為50牛和100牛,如圖1—10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問
(1)甲、乙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之比F甲:F乙多大?
(2)圖甲A受到的壓強p甲多大?
(3)若圖乙桌面受到的壓強p乙=3750帕,B邊長多大?
[解] (1)F甲:F乙=1:1
(2)F=GB=100牛
S=SA=(1分米)2=1分米2=10—2米2
p甲== =104帕
(3)F=GA+GB=150牛
p乙= SB===0.04米2=4分米2
所以B立方體邊長為2分米。
[深化提高]
6.幾個粗細、長短都不相同的鐵制實心圓柱體,把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們對地面產生的壓強較大的是 ( B )
A.較細的鐵質圓柱體
B.較長的鐵質圓柱體
C.質量較大的鐵質圓柱體
D.無法比較
[解] F=mg=Shρg
p===hρg
由于ρ、g是常數,所以p與h成正比,即壓強大小只決定于圓柱體的高度,故應選B。
7.一個長40厘米、寬30厘米、高20厘米的長方體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1—11,桌面受到的壓力為176.4牛。
(1)求長方體的質量;(2)沿著如圖虛線豎直地把長方體切成兩個相同的長方體,再把其中的一個任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拿走另一個,求桌面受到的最小壓強。
[解] (1)G=F=mg=176.4牛
m=18千克
(2)要求壓強最小,壓力一定,應使受力面積最大
S大=0.4米×0.2米=0.08米2
F'=F=88.2牛
P小===1102.5帕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了解水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以及壓強的大小跟水的深度之間的關系。
2.能用壓強計探究水的壓強的特點,并由此得出一般液體壓強的特點。
3.能利用液體壓強的特點解釋一些現象。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下列關于壓強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壓強跟受力面積成反比
B.壓強跟壓力大小成正比
C.壓強跟壓力和受力面積無關
D.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跟壓力大小成正比
2.如圖l—12所示,三個物體質量相同,則對水平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3.三個鐵制正方體甲、乙、丙,邊長之比是1:2:3,放在水平地面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最大的是 ( C )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
4.造房子時要先造墻基,是為了 增大 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減小 對地面的壓強。
5.一鋁制空心圓柱體,底面外徑R=2米,內徑r=1米,高1米,把它豎放在地面上,它對地面的壓強多大?(ρ鋁=2.7×103千克/米3)
[解] F=G=mg=Vρg=π(R2—r2)hρg
S=π(R2—r2)
p===1米×2.7×103千克/米3×9.8牛/千克=2.646×104帕
[科學探究]
一、水對容器底部和側壁的壓強
1.實驗:如圖1—13所示,將水注入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管子中,仔細觀察橡皮膜的變化;隨著注入的水的增加,橡皮膜又有什么變化?
結論: 水和其他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深度增大,壓強增大 。
2.實驗:將水注入側壁扎有橡皮膜的管子中,并不斷注入水,仔細觀察橡皮膜的變化。
結論: 水和其他液體對容器側壁也有壓強,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
二、水內部有壓強
1.我們去游泳時,當水浸沒胸部時,會感到胸悶,說明 水內部也有壓強 。海洋學家約翰·墨累的實驗中,正是由于水所產生的巨大壓強,才將玻璃管壓成粉末。
2.探究:研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
(1)提出假設:水內部的壓強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①水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水的深度有關 ;
②水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水的密度有關;
③水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水的量有關 。
(2)實驗設計。
①實驗器材:壓強計。壓強計的原理是當壓強計一端金屬盒上橡皮膜受到擠壓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兩邊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
②實驗方案: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及不同方向,看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變化,記錄實驗數據。再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到與水深度一樣的鹽水中,看U形管中高度差的變化情況。
(3)分析實驗數據和現象得出結論:
①水和其他液體的內部都存在著壓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②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③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3.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為p=ρgh。
4.合作交流。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下列關于液體內部的壓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C )
A.由于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上層液體對下層液體有壓強
B.由于液體有流動性,所以液體不僅對容器底部有壓強,對容器側壁也有壓強
C.液體內部壓強是液體重力產生的,而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液體不可能有向上的壓強
D.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內部不僅有向下壓強而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解析] 液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對容器底部有壓強;而液體是具有流動性的,在受到擠壓后向各個方向都存在流動的可能,因此向各個方向都有擠壓作用,即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答] C
[例2] 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圖1—14所示,在逐漸插入的過程中,橡皮膜將 ( B )
A.逐漸下凸 B.逐漸上凸 C.保持不變 D.難以判斷
[解析] 由于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玻璃筒插入水中時,下端橡皮膜受到向上的壓強作用而向上凸,又因為越向下時,壓強越大,橡皮膜上凸程度越大。
[答] D
[例3] 兩支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a管豎直放置,b管傾斜放置,此時兩管內液面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圖1—15所示,則管底受到液體的壓強pa和pb是 ( B )
A.papb C.pa=pb D.無法判斷
[解析] 在深度相同的條件下,液體內部的壓強只與液體密度有關。液體密度大的管底受到的壓強大。由于兩管液面等高而(a豎直b傾斜,管子的橫截面積又一樣,說明(a管內液體的體積小于b管內液體體積。又已知兩管內液體質量相等,可見a管內液體的密度應大于b管內液體密度,則有pa>pb。應選B。
[答] B
[課內練習]
1.液體由于受到 重力 作用,對支撐它的物體也有壓強。液體不僅對容器的 底部 和側壁 有壓強,而且在 液體內部 也有壓強。液體內部的壓強可用 壓強計 來測量。
2.液體內部 向各個方向 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 增大 ,在 同一深度 同種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實驗證明相同深度水和鹽水的壓強是 不同的 。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還與液體的
密度 有關。同一深度的不同液體, 密度大的液體,壓強也大。
4.如圖1—16,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A點和B點的壓強大小為 ( B )
A.pA=pB B.pA>pB C.pA 5.試管中裝有一定量的水,當試管逐漸傾斜時(水未溢出),水對管底的壓強與壓力將如何變化 ( A )
A.壓強和壓力都變小 B.壓強和壓力都變大 C.壓強和壓力都不變 D.壓強不變,壓力減小
[課時小結]
重點:1.認識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2.知道液體內部也有壓強。
3.知道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
難點:液體壓強大小的決定因素及用液體壓強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如圖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三個容器中都裝有水),能得出的結論是 在同一液體中,向各個方向都存在壓強,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
2.如圖1—18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可推測甲、乙、丙三種液體的密度大小是 ( B )
A.ρ甲>ρ丙>ρ乙 B.ρ乙>ρ丙>ρ甲
C.ρ甲>ρ乙>ρ丙 D.ρ丙>ρ乙>ρ甲
3.三個質量、底面積和高度都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1一19所示,裝滿水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 D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一樣大
4.上題中,如果三個容器本身重力一樣,則桌面受到的壓力( A ),桌面受到的壓強( A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一樣大
[深化提高]
5.如圖1—20所示的容器中液體不裝滿,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1,若把容器倒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2,則( C )
A.F1=F2 B.F1F2 D.無法確定
6.上題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原來為p1,將容器倒置后,液體對容器的壓強為p2,則 ( B )
A.p1>p2 B.p17.如圖1—2l,甲、乙兩容器分別盛有酒精和水,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液面下等深度處A與A'點壓強比較,pA < pA'與容器底等距離處B和B'點壓強比較pB > pB'。(填“<”、“>”或“=”)
[科學小實驗]
大家動手做一做,然后想一想。
取一只約250毫升的透明飲料瓶,在瓶的側壁上從上到下等距離開三個較大的相同大小的圓孔(如兩分硬幣大小孔口),在孔的外面用萬能膠將極薄的橡皮膜粘貼在圓孔上,待橡皮膜被粘牢后(如圖1—22甲所示),緩緩將食用油倒入飲料瓶里,食用油倒滿后,觀察瓶側壁上的橡皮膜,你發現了什么現象?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再取一只約2.5升的透明大飲料瓶,去掉瓶口,內盛適量的水,把小飲料瓶浸入大飲料瓶中(注意不要把水溢出)(如圖乙所示),待水面和食用油液面相平時,此時小飲料瓶側壁的橡皮膜外凸還是內凹?這是為什么?三個橡皮膜凹凸程度相同嗎?自己動手做做看。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認識水及其他液體對浸入其內的物體都會產生浮力的作用,確認空氣也有浮力。
2.能通過實驗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測力計測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準備]
1.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和小木塊的密度應如何測定?
[答] 測小石塊的密度可用排液法,具體方法是:先用天平稱出小石塊的質量m,然后用量筒裝適量水,水的體積為V1,再將小石塊用細線扎住浸在量筒中的水中,讀出水和石塊總體積V2,根據密度公式得ρ石=
測小木塊的密度應用助沉法,具體方法是:先用天平稱出小木塊質量m,然后用量筒裝適量水,測出水和助沉的石塊或鐵塊的體積V1,再將木塊和鐵塊或石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測出總體積V2,則有ρ木=
2.測小石塊和小木塊密度的方法為什么不同?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 是由于它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相比較有所不同造成的。石塊密度比水大,自己能沉在水中,而木塊密度比水小,必須用石塊或鐵塊等來幫助它浸沒在水中,所以具體測定方法有所不同。
[科學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
1.實驗:將旋緊瓶蓋的空礦泉水瓶壓入水中時,手會感覺到 有一個力將手往上推 ,將瓶釋放后,瓶將 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
[結論] 在水中會上浮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 。
2.實驗:將一個鉤碼掛在彈簧秤下,記下彈簧秤讀數,再將鉤碼浸入水中,記下彈簧秤的讀數,會發現 鉤碼浸入水中后,彈簧秤讀數變小了 。
[結論] 在水中會下沉的物體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不僅是水,所有的液體都會對浸入其內的物體產生一個向上的浮力。
3.實驗證明:氣體也會產生浮力。
二、浮力的測量——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感覺。
[提問] 當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時,你會有什么感覺?水發生了什么變化?這說明了什么問
題?
當我們躺在浴缸的水中時,會有一種變輕的感覺,好像有一種力將人托起,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浴缸中的水面比原來升高了。這說明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并且受到的浮力可能跟物體排開水的多少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2.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水的關系。
(1)提出問題: 浮力與物體排開水的多少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 ?
(2)建立假設: 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水的多少成正比 。
(3)設計實驗:
①實驗器材:彈簧秤、燒杯、水、量筒、溢杯、物塊。
②實驗步驟:
a.在溢杯中盛滿水,將小燒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b. 將物塊懸掛在彈簧秤上,用彈簧秤測出物塊的重G;
c. 將物塊浸沒在溢杯的水中,讀出彈簧秤的讀數F;
d.將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內,測出它的體積V排水;
e.將上述數據填入下面的實驗記錄表中:
物塊的重G
物塊浸入水中后彈簧秤的讀數F
物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水
物塊受到水的浮力F浮=G-F
物塊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
G排水=ρ水gV排水
(4)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F浮=G排水=ρ水gV排水 (關系式)。
3.上述關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適用于其他的液體。
(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達: 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
(2)數字表達式: 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
(3)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
4.對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幾個注意問題:
(1)公式中的ρ液是液體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體的物體的密度。
(2)公式中的V排液是物體浸入液體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而不是液體的總體積,也不是物體的體積。當物體完全浸入(即浸沒)液體中時,V排液恰好等于物體本身的體積V物;當物體只部分浸入液體中時,V排液 (3)浮力大小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而與其他因素無直接關系。
(4)ρ液的單位只能是 千克/米3  ,V排液的單位只能是 米3 。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將質量是2.34千克的鋼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鋼塊的密度為7.8
×103千克/米3)
[解析] 由于鋼塊浸沒在水中,故V排水=V鋼。因此可以先根據鋼塊質量,計算出鋼塊的體積,即算出鋼塊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然后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V排水=V鋼===3×10—4米3
F浮=G排水=ρ水gV排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3.0×10—4米3=2.94牛
[答] 鋼塊受到的浮力為2.94牛。
[例2] 一只鐵球在空氣中重3.12牛,全部浸沒在水中重為2.5牛,問這個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ρ鐵=7.8×103千克/米3)
[解析] 這類題有多種解法。
解法一:比較密度。先計算出鐵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再計算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球的體積,從而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與鐵的密度ρ鐵相比較,就可知球是否空心。
F浮=G—G'=3.12牛—2.5牛=0.62牛
V排水==
=6.3×10—5米3
ρ球===
5.05×103千克/米3
因為ρ球<ρ鐵,所以此球是空心鐵球。
解法二:比較重力。先由浮力知識求出鐵球排開水的體積,然后求出具有這樣體積的鐵球的
重力,把這個重力與鐵球的實際重力相比,如果大于實際重力則為空心。
F浮=G—G'=ρ水gV排水
V排水==0.63×10—4米3
G=m鐵g=ρ鐵gV排水=4.82牛>3.12牛
所以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較體積。先根據鐵球在空氣中的重力和鐵的密度,求出有此重力的實心鐵球應有的體積V應,然后由浮力求出鐵球的實際體積,再比較這兩個體積,即能判定鐵球是否空心。
V應==0.4×10-4米3
V實=V排水=0.63×10-4米3
因為V實>V應,所以此鐵球是空心的。
[答] 此球是空心的。
[課內練習]
1.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公式F浮=ρgV表示,式中ρ是 液體的密度 ,V是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浮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的 。
2.彈簧秤的下端掛著一只裝滿水的薄塑料袋(袋本身體積和重力不計),秤的讀數為20牛,若將它完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F浮= 20 牛,此時彈簧秤的讀數為 0 牛。
3.如圖1一23所示為一平底試管,長為l1,橫截面積為S,倒扣并漂浮在水面上,其露出水面的長度為l2,進入管內的水柱長為l3,水的密度為ρ,則試管受到的浮力為. ( D )
A.ρgSl1 B.ρgS(l1—l2) C.ρgSl2 D.ρgS(l1—l2—l3)
4.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放入水中后,有的體積露出水面。求該木塊受到的浮力。
[解] V木=10-3米3
V排水=6×10-4米3
F浮=ρ水gV排水=5.88牛
[課時小結]
重點:1.浮力的存在。
2.浮力的概念和公式。
3.有關浮力的簡單計算。
難點:1.對浮力測量的探究。
2.對浮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水下6米深處有一條體積為300厘米3的魚,它受到的浮力為 2.94 牛,這條魚若再向上游5米,則它受到的浮力將 不變 。(假設魚本身體積不變)
2.下列有關阿基米德原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
A.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就是物體所排開液體的重力
B.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體在液體中所減輕的重
C.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體體積和液體密度及常數g的乘積
D.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3.如圖1—24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裝置圖,請對實際步驟作出補充說明:
(1)甲步驟:向溢杯中 注滿水 。
(2)乙步驟:在空氣中先稱出物體重力G,然后將物
體浸沒在水中,讀出彈簧秤的示數G',兩次示數之差(G—G')是 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
(3)丙步驟:兩次彈簧秤示數之差(F1—F2)測出的是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比較(2)(3)兩次實驗的結果,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 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等于 物體排出的液體的重力。
4.質量相同的鋁球、鐵球和銅球(ρ銅>ρ鐵>ρ鋁)分別浸沒在水中,三只球受到的浮力 ( A )
A.鋁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B.鐵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銅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三只球所受浮力一樣大
5.有一個邊長為L的立方體木塊,放入水中時有L露出水面,求木塊的密度ρ木。
[答] ρ木=0.75×103千克/米3
[深化提高]
6.一石塊在空氣中用彈簧秤稱得示數為G,浸沒在水中(ρ1)時示數為G1,浸沒在密度為ρ2的液體中示數為G2,則ρ2的值為 ( A )
A. B. C. D.
7.一體積為0.1分米3的金屬塊掛在彈簧秤下,若將此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后,彈簧秤示數為6.8牛,求此金屬塊所受的浮力和金屬塊的重力及密度。(取g=10牛/千克)
[解] V排=V物=0.1分米3=1.0×10-4米3
F浮=ρ水gV排=1.0 ×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4米3=1牛
所以G物=6.8牛+1牛=7.8牛
m物===0.78千克
ρ物=== 7.8×103千克/米3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鞏固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2.能用力和運動的關系推導出物體在液體中浮沉的條件。
3.會應用浮沉條件分析一些實例。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它在液體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 ( C )
A.越大 B.越小 C.不變 D.都有可能
2.兩只完全相同的燒杯,一只裝滿水,另一只也裝滿水,但水面上漂浮著一塊木塊,如果將它們同時放在一臺已調平的天平左右兩盤上,則 ( A )
A.天平平衡
B.天平不平衡,有木塊的一邊輕
C.天平不平衡,有木塊的一邊重
D.因不知木塊重,所以無法判斷天平是否能平衡
3.有一金屬球,在空氣中稱時彈簧秤示數為14.7牛,浸沒在水中稱時彈簧秤示數為4.9牛,已知金屬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通過計算判斷該金屬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解] m球===1.5千克
V實===5×10-4米3
F球=G—G'=14.7牛—4.9牛=9.8牛
F浮=ρ水gV排 V排=V球
V球===10-3米3
因為V球>V實 所以此金屬球是實心的。
[科學探究]
一、實驗
將裝有不同質量的沙的乒乓球放入水中,觀察現象,可以觀察到 三只球在水中所處狀態(深度)不同 。
二、物體浮沉條件
1.設想一物體浸沒于液體中,如圖1—25所示,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能出現三種不同情況:
(1)當F浮>G時,根據力和運動的關系,可知物體將 上浮 ,當部分體積露出液面時,排開體積減小,受到浮力減小,最后F浮=G,物體處于 漂浮 狀態。
(2)當F浮=G時,由于物體受平衡力作用,物體處于 懸浮 狀態,此時物體可以停留在液體內部任一位置。
(3)當F浮 2.對于實心物體來說,當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內部時,有V排=V物,由于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則:
(1)ρ液>ρ物時,上浮,最后漂浮;
(2)ρ液=ρ物時,懸浮;
(3)ρ液<ρ物時,下沉。
3.物體的浮沉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生活中有大量事件都可以用物體浮沉的條件作出合理的解釋。
閱讀p.24有關內容,然后要求同學討論p.24的三幅圖如何用物體浮沉條件來解釋。
4.物體漂浮在液面上的條件:
F浮=G物,V排 如果是實心物體,則ρ液>ρ物,V排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有一體積是2分米3、密度是0.6×103千克/米3的木塊,用繩子將它拴在水池底部的鉤子上,如圖1—26所示。如果繩子斷了,木塊就上浮到水面。問:
(1)木塊在上浮過程(未露出水面)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否會發生變化?
(2)木塊漂浮在水面時露出液面的體積多大?
[解析] 由于ρ木<ρ水,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可知,當繩子斷了時,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木。
(1)木塊在上浮過程中,當木塊尚未露出水面時,由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大小不變,故受到浮力大小將不發生改變。
(2)木塊受到的重力。G木=m木g=ρ木gV木=0.6×103千克/米3× 9.8牛/千克× 2×10-3米3=11.8牛
由于木塊最后處于漂浮狀態,則有F'浮=ρ水gV排=G木
所以V排===1.2×10-3米3
所以V露=V木—V排=0.8×10-3米3=0.8分米3
[答] 略
[例2] 現有甲、乙兩種實心物體,已知ρ甲=1.2×103千克/米3,ρ乙=0.8×103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
(1)當取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投入到水中,甲和乙兩物體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是多少?
(2)當取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固體,投入到水中,則甲和乙兩物體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是多少?
[解析] 解此類題目的關鍵在于先根據物體和液體的密度大小判斷物體靜止時所處的狀態,即是沉在容器底還是懸浮或漂浮,然后再根據具體所處狀態和物體浮沉條件進行解答。
因為ρ甲>ρ水,所以甲物體放入水中應是下沉的。
ρ乙<ρ水,乙物體放入水中則應處于漂浮狀態。
(1)設m甲=m乙=m
F甲=ρ水gV甲=ρ水g·=
F乙=G乙=m乙g=mg
===
(2)設V甲=V乙=V
F'甲=ρ水gV甲=ρ水gV
F'乙=G'乙=V乙ρ乙g=Vρ乙g
所以===
[答] 略
[課內練習]
1.一只實心球浸沒在水中,則實心球 ( D )
A.一定下沉 B.一定上浮 C.一定懸浮 D.都有可能
2.一只實心球恰好能懸浮于酒精中(ρ酒精=0.8×103千克/米3),把此球浸沒于水中,則 ( B )
A. 一定下沉 D.一定上浮 C.懸浮 D.都有可能
3.一塊馬鈴薯恰好能懸浮在某一濃度的鹽水中,如果將這塊馬鈴薯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仍放到這一鹽水中,則 ( D )
A. 大的一塊下沉,小的一塊漂浮 B.兩塊都下沉
C.兩塊都上浮 D.兩塊都懸浮
4.某物體的質量為100克,當把它放進盛滿水的容器中時,溢出50毫升的水,則此物體 ( B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懸浮在水中 D.無法判斷
[課時小結]
重點:1.能用力和運動的知識來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
2.對實心物體能用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大小來分析判斷物體的浮沉情況。
3.能用物體浮沉條件來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難點:能用物體浮沉條件分析和解題。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放在水中的一只雞蛋,由于雞蛋受到的 重 力大于 浮 力,雞蛋下沉。如果要使雞蛋能浮起來,可以 在水中加一些鹽 ,從而增加 液體密度 。
2.測定人體血液的密度,常采取在幾支試管內分別裝入密度不同的硫酸溶液,再向每支試管中滴入一滴血液。若血液在其中一試管內懸浮,則說明血液的密度就等于該試管內硫酸銅溶液的密度(每支試管內硫酸銅溶液的密度是已知的)。這是為什么?
[解] 可以將血滴看成實心物體,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處于懸浮狀態下的實心物體,物體的密度恰好等于液體的密度,故可以觀察血滴在哪支試管內懸浮,則血液密度恰好等于該溶液的密度。
3.等重的實心銅塊和鉛塊,它們的質量之比是 1:1 ,體積之比為 113:89 。投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113:89 ;投入水銀中,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1:1 。(ρ銅=8.9×103千克/米3,ρ鉛=11.3×103千克/米3)
4.一木塊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若將它投入到密度為2ρ的另一液體中,穩定后,木塊受到浮力F',則F和F'的關系為 ( B )
A.F'=2F B.F'=F C.F 5.把體積相同的實心鋁球與銅球浸在水銀里,當它們靜止時 ( B )
A.鋁球受的浮力大 B.銅球受的浮力大 C.兩球受的浮力一樣大 D.無法比較
[深化提高]
6.質量為270克的鋁球懸浮于水中,求:
(1)球受到的浮力應是多少;(2)球的體積應是多少; (3)球中間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少。
(ρ鋁=2.7×103千克/米3 g=10牛/千克)
[解] (1)由于鋁球懸浮在水中
所以F浮=m鉛g=0.27千克×10牛/千克=2.7牛
(2)V球=V排
F浮=ρ水gV排=ρ水gV球
V球==
=2.7×10-4米3
(3)V實===10-4米3
所以V空=V球—V實=1.7×10-4米3
7.如圖1—27所示,一根彈簧原長15厘米,其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連接一個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體實心木塊,向容器里注水,當水深達到18厘米時,木塊一半浸入水中;當水深達到22厘米時,木塊上表面正好與水面相平,求木塊的密度。
[解] 解此題關鍵是:①分析彈簧伸長的長度;②彈簧伸長的長度和所受拉力成正比;③受力分析。
當木塊有一半浸沒時:F1=ρ水gV—ρ木gV
△=1厘米
當木塊剛好全浸沒時,F2=ρ水gV—ρ木gV
△=3厘米
====
所以ρ木=ρ水=0.25×103千克/米3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學習目標
1.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會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2.知道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
3.會用天平、燒杯和量筒測液體的密度。
4.知道測形狀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方法,學會測形狀不規則固體的密度。
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A、B兩種物質制成的小球VA=VB=V。已知兩球質量mA:mB=3:2,兩種物質密度
ρA:ρB=5:3,若兩球中只有一個是空心的,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D )
A.B球是空心的且V空=V B.B球是空心的且V空=V
C.A球是空心的且V空=V D.A球是空心的且V空=V
2.有兩只質量和容積都相同的瓶子裝滿了不同液體,經測定一瓶是鹽水,總質量是5千克,另一瓶是煤油,(ρ煤油=0.8克/厘米3)總質量是4.2千克,那么 ( C )
A.瓶子的質量是0.5千克 B.瓶子的質量是0.8千克
C.瓶子的容積是4分米3 D.瓶子的容積是3.8分米3
3.由鐵鉛合金鑄成的金屬球,體積是5分米3,其中鐵的體積占總體積的30%,求這個金屬球的密度是多少。(ρ鐵=7.8×103千克/米3,ρ鉛=11.3×103千克/米3)
[解] V鐵=5分米3× 30%=1.5分米3,V鉛=3.5分米3
m鐵=V鐵·ρ鐵=1.5分米3× 7.8千克/分米3=11.7千克
m鉛=V鉛·ρ鉛=3.5分米3×11.3千克/分米3=39.55千克
m總=m鐵+m鉛=51.25千克
ρ總===10.25千克/分米3=10.25×103千克/米3
[科學探究]
一、實驗器材
天平和砝碼、量筒、石塊、燒杯、水、鹽水、細線
二、實驗過程
1.小石塊密度的測量。
(1)調節天平平衡,稱出小石塊的質量,m;
(2)選擇合適量筒,將小石塊用細線綁住,往量筒倒人適量水,讀出水的體積V1,然后小心將小石塊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沒),讀出此時水的體積V2;
(3)計算ρ石=
2.鹽水密度的測量。
(1)先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
(2)將鹽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體積為V;
(3)稱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m2;
(4)計算ρ鹽水=。
三、實驗探究
1.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在于質量和體積測量的準確,你認為如何能盡可能地減小誤差?
[答] 本實驗減小誤差的關鍵是減小物體體積的測量誤差。
(1)量筒的選擇要合適;
(2)可以適當擴大被測物體的量;
(3)注意天平的正確使用。
2.如果要測量一個小木塊(密度比水小)的密度,應當對上述實驗方法做怎樣的改進?
[答] 由于木塊密度比水小,自己不能全部浸沒在水中(浮在水面上),這樣可以找一個密度較大(如鐵塊、石塊等)的物體,先測出這個密度較大物體的體積,然后將木塊與密度較大物體捆綁在一起,再測出其體積。
[課時小結]
重點:1.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
2.不規則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測量方法和步驟。
難點:排液法測不規則固體的密度。
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在測定小石塊密度的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
b.在量筒內倒入一定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
c.把石塊全部浸入水中,記下水的體積V2;
d.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
(1)合理的實驗步驟是 dabc ;(用字母表示)
(2)石塊密度的計算式是 ρ=
2.如圖1—2所示是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的密度的實驗示意圖。
(1)在調整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向左偏,則橫梁上的螺母應向 右 (填“左”或“右”)調;
(2)右盤加砝碼的順序應為20克、20克、5克;
(3)該小石塊的質量為 47.4 克,體積是 20 厘米3,密度是 2.37 克/厘米3;
(4)若在稱小石塊的質量時,石塊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砝碼及游碼數值不變,則該小石塊的質量是 42.6 克。
3.如何用天平測出一枚大頭針的體積?
[答] 可用累積法來測量。數50枚大頭針,用天平稱出其質量m,然后用密度公式算出總體積為V=,再算出一枚大頭針的體積為
4.一只容積為3×10—4米3的瓶內盛有0.2千克的水,一只口渴的烏鴉每次取一塊質量為0.01千克的小石子投入瓶中,當烏鴉投了25塊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內石塊總體積;
(2)石塊的密度。
[解] V水===200厘米3
V石(總)=V瓶—V小=300厘米3—200厘米3=100厘米3
(2)m石(總)=25×10克=250克
ρ石===2.5克/厘米3
[深化提高]
5.為了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密度。
(1)如圖1—3,小石塊質量為52克,小石塊體積為 20厘米3  ;小石塊密度為 2.6克/厘米3  ;
(2)若實驗中稱質量時,調節天平,指針左偏,放上小石塊和砝碼后平衡。測小石塊體積時,讀小石塊浸入前水的體積視線俯視,讀小石塊浸入后水的體積視線仰視,則實驗結果會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附件1:律師事務所反盜版維權聲明
附件2:獨家資源交換簽約學校名錄(放大查看)
學校名錄參見: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武清区| 桃园市| 怀柔区| 中江县| 信丰县| 缙云县| 荆门市| 广德县| 岳西县| 庄河市| 西丰县| 龙州县| 灵璧县| 临洮县| 温州市| 临高县| 叶城县| 苏尼特右旗| 景宁| 姜堰市| 胶州市| 十堰市| 双峰县| 偃师市| 如皋市| 北辰区| 龙陵县| 河南省| 沁水县| 余庆县| 通河县| 独山县| 兴化市| 门源| 绥芬河市| 洪雅县| 眉山市| 南川市| 鄂州市|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