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浮和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能根據生活經驗預測常見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狀態。2、 能用實驗的方法判斷物體的浮沉,并根據浮沉狀態 將物體分類。3、 能設計實驗證實沉入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4、 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激趣,觀察、探究感知沉浮的存在, 初步了解哪些物體放入水中可能沉或浮,哪些物體放入水中 可能懸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敢于提出猜想與假設,養 成自主合作與交流的實踐態度,并體驗動手操作樂趣。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嘗試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物體在 水中的浮沉。教學難點:驗證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教學方法:采用“探究一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 生對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引領學 生自主探究,進一步驗證水中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本課 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交流等多種教學 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學法指導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共同合作是學生學習 本課的主要方式。器具準備:學生準備直尺、乒乓球、氣球、木塊、螺絲釘,皮筋、 橡皮等教師準備:課件、記錄表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實踐課嗎?生:喜歡師:上實踐課,需要同學們要善于思考,勤于動腦,大 膽發言,你們能做到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問題,看誰能 幫老師解決一下。出示水杯,師演示放進一個乒乓球。同時投影。師:杯子里放了一個乒乓球,由于杯口太小,無法用手 拿出乒乓球,你能在不動杯子的情況下,拿出乒乓球嗎?生:把杯子里倒進水,乒乓球就浮上來了,就能拿到球 To生演示到進水,取出球。師:(拿出石頭)投影。如果這塊石頭也在這個杯子里, 還是剛才的要求,那還能用這種方法拿到石頭嗎?生:不能師:為什么?生:石頭會沉到水底。(師演示石頭沉到水底)浮和沉是在水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這節課我們一起來 學習浮和沉。(板書課題浮和沉)(二)探究實驗師: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浮什么是沉?生交流課件出示:小帆船漂浮在水面上,叫做浮,石頭沉到水底,就叫做、T汎。師:那請你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在水中會浮, 哪些物品在水中會沉?生回答。1、師:小組準備了許多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出示準備的材料(請同學們對照大屏幕,檢查實驗材料, 同時把自己準備的材料拿出來)我們先來猜一猜它們在水中是浮還是沉。請同學們把猜 測的結果記錄下來,不能確定的,用問號表示,把猜想用打 “丿”的方法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一上。同時根據浮和沉把物 體分一分。學生猜測(猜測的同時,要鼓勵學生說出預測的根據。) 猜測后提問:我們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生:做實驗師:對,實踐是嚴謹的,不能只憑我們的主觀猜想,還 要用實踐的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師:在做實驗之前,先想一下,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 題?生交流。我們先看一下實驗要求:(齊讀)按照順序一個一個測試材料;做實驗時,輕拿輕放,防止水弄到桌面上。做好實驗記錄(用“V”表示)。可以把自己手邊的材料實驗一下,同時記錄在記 錄表上。請同學們按照課前的分工進行實驗。學生實驗時,教師巡視指導,可根據各小組的實驗情況, 適時提出一些有關浮沉的問題,如:是不是所有浮在水面上 的物體都比較大?沉下去的物體都比較小?引導學生在小 組內交流,讓學生對于物體的浮沉有更深入的認識,并把發 現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實驗結束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并分析預 測是否正確,初步體會實驗的重要性。師:誰的猜測結果與實驗結果不一樣?生:我猜測木頭是下沉的,實驗結果是上浮的。師:如果你用的木塊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因為不同 的木頭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木塊會沉入水底,像紅木、楠木 等,密度小的木塊會上浮,像黃楊木、柳木。做實驗時,你們還用了哪些材料?(生交流)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驗證了氣球、泡沫、皮筋、 木塊是上浮的,螺絲釘、橡皮、曲別針、鉤碼是下沉的。2 泡沫、氣球、木塊是上浮的,是什么力量使物體浮在 水面上?感受:用手往下壓浮在水面上的氣球,有什么感覺?生分組實驗,再試試其他浮著的物體,然后總結。請同學們輪流體驗,學生體驗后交流。小結:物體在水中受到豎直向上托起的力,這種力就是 水的浮力。(板書:浮力)3、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 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嗎?為什么這樣想?生①沒有受到浮力,因為如果是受到浮力的話它應該也 能浮在水面上或是水中;生②可能受到了浮力。師:現在出現了兩種猜測,哪一種是正確的呢?如果以 鉤碼為研究對象,利用水槽、水、鉤碼、皮筋、直尺,你可 以怎么設計實驗?生:用皮筋鉤住鉤碼,先測量一下鉤碼在空氣中皮筋的 長度,然后將鉤碼放入水中,再測量皮筋的長度,如果皮筋 的長度相同,說明沉到水底的物體沒有受到浮力,如果在空 氣中皮筋的長度比放入水中的長度長,說明沉到水底的物體 受到了浮力。實驗測量,分析數據:出示實驗步驟:用皮筋鉤住鉤碼,豎直懸在空中,用直尺測量皮筋 的長度;再把鉤碼豎直懸在水中,再用直尺測量皮筋的長度;整個過程中眼睛要平視,并及時記錄實驗結果。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分組測量,并且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實 驗記錄表二中。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指導,鉤碼放到水 中的時候,不能讓它沉到水底后測量皮筋的長度。學生匯報:根據我們的實驗,你發現了什么現象? 浸入水前的皮筋的長度大于浸入水后的皮筋的長度,說明在 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師:所以說在水中不論是上浮還是下沉的物體都會受到 水的浮力。(板書)聯系生活,說說浮力的應用。師: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聽小故事:阿基米德辨別真假王冠師:聽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浮力有這么大的作用。 其實,聰明的中國人也很早就把浮力應用于我們的生產生活 的。出示曹沖稱象圖片,這是在古代發生的故事,曹沖就是 利用浮力的原理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師:浮力在現在有什么應用呢?也許你不知道,在2019 年12月17日下午4時,是一個激動人心、萬眾矚目的時刻,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在海南省三亞市某軍港正式加入海軍 服役,經中央軍委批準,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 艦”,作為山東人我是驕傲的,作為中國人我是自豪的。浮 力在海軍山東艦上的應用,使我國的軍事力量進一步強大。在生活中浮力又有哪些應用呢?出示淘小麥圖片,小麥 磨成面粉前,先利用水的浮力去除其中的雜物,同樣,做米 飯前先用水淘大米,也是利用浮力的作用去除雜質,所以在 生活中可以用浮力淘糧食。在娛樂方面浮力有哪些作用呢? 這是漂亮的游泳圈,水上漫步球,可以讓不會游泳的小朋友 盡情的在水上玩耍。還有救生物品,比如救生圈、救生衣、 救生手環,都可以讓在水中發生危險的人們脫離險境。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在課下繼續 搜集浮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四)課堂達標題愉快的一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對這節課的知識掌握 的怎么樣了?請同學們看課堂達標題。一、填空題:1、 物體在水中受到豎直向上托起的力,這種力就是2、 石頭在水中比拿出水面要 o二、判斷題:1、 乒乓球在水中浮起,所以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2、 石頭在水中下沉,所以不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3、 人在游泳時會感到有一種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浮 力。()(五) 談收獲。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了物體在水中的浮和沉,請同學們說 一說你有什么收獲?(六) 課外拓展通過這節課的探究,我們發現物體在水中有的是上浮的, 有的是下沉的,我們還發現尺子既可以上浮又可以下沉的物 體。通常我們把既能上浮又能下沉的物體叫做浮沉子。浮沉 子又名“浮沉玩偶”、“潛水娃娃"。請你課下查閱資料自己 制作一個浮沉子,下節課我們接著來研究。附:實驗記錄表實驗記錄表一我的猜想 實驗結果浮 r 汎 浮 、T 汎氣球螺絲釘橡皮泡沫皮筋曲別針鉤碼木塊實驗記錄表二物體名稱 浸入水中前皮筋的長度 浸入水中后皮筋的長 度鉤碼我觀察到的現象是:我得到的結論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