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生物進化的歷程 課型 新授課 授課時數 1課時多元教學目標 1、通過資料分析,對地層、化石、始祖鳥的比較,認識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2、舉例說出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認識生物學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較法。 3、通過對生物進化歷程的學習,激勵學生保護生命,熱愛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個大家庭的觀點。教學重點 通過資料分析,對地層、化石、始祖鳥的比較,認識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教學難點 舉例說出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認識生物學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較法。課前準備 希沃白板、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情境創設: 歡迎大家來到中華恐龍園,今天我將和同學們一起乘坐市北動車組號,穿越侏羅紀,探尋恐龍世界的秘密。 我們可以通過什么去了解它們呢? 恐龍的由來(視頻) 提問:我的學名叫什么? AR手機投屏棘龍 新課講授: 一、生物進化的證據 1、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證據。 視頻:恐龍化石的形成 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 教師:通過化石,科學家可以對生物進化進行哪些推測呢? 可以推測:生物進化歷程中出現的各類動植物。 包括一些已經滅絕的物種。 學生歡迎并回答問題:化石 恐怖的蜥蜴 學生看視頻,了解常見的恐龍化石有哪些? 恐龍化石→遺體 恐龍蛋化石→遺物 恐龍足跡化石→遺跡 活動一:欣賞各類化石(圖片) 植物化石:蕨類化石、古果化石(地球上第一朵花)、水杉化石 動物化石:三葉蟲(節肢動物的祖先) 微網蟲(澄江動物群發現) 昆蟲琥珀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資料分析】1861年,在德國發現了一種動物的化石——科學家把這種動物叫做始祖鳥。 師生歸納: 與爬行動物相似的特點 ①兩翼前端生有三個趾爪 ②嘴里長有牙齒 ③尾長并有尾椎骨 與鳥類相似的特點 ①大小如烏鴉 ②具有羽毛 ③頭部像鳥,稍能飛行 可以推測:鳥類是始祖鳥進化來的,始祖鳥是爬行動物向鳥類進化的中間過渡類型。 【資料分析】馬的進化歷程 師生歸納:始祖馬進化的趨勢 體型由小變大 四肢越來越長 多趾變成中趾發達唯一著地 可以推測:完整的化石呈現有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的發生的變化。 教師小結:科學家在挖掘化石過程中發現,不同的地層就像大自然記錄不同物種的一本書,如實呈現生物它們的生活狀態。 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化石總是出現在越古老的地層里,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則會出現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層里。 2、生物進化的其他證據 活動二:始祖鳥化石 小組討論:學生觀察始祖鳥化石及復原圖,比較它與現代爬行類動物和鳥類的差異。 學生通過投影找出始祖鳥與爬行類和鳥類的差異。 大膽提出他們的猜測。 活動三:始祖馬化石 學生自主學習: 閱讀p59馬的進化歷程,嘗試講述始祖馬在進化成現代馬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活動四:推測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學生看不同地層化石模式圖,展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進化歷程。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 ↓ 哺乳類 活動五:生物進化的其他證據 學生閱讀p63課外閱讀,了解生物進化的其他證據。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①比較解剖學:同源器官 ②分子生物學:細胞色素c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和棘龍感受科學家在探索生物進化歷程中艱辛,用證據推測事實,科學才能解開更多的謎團。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化石 1、概念 2、種類:遺體、遺物、遺跡 3、意義: 地球上出現的不同物種 不同物種之間的聯系 同一物種的進化過程 本節課的主題是生物進化,而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是化石,所以我本節的教學重點著重放在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學習,這一點我認為我做到了,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求,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 基于希沃平臺我充分利用希沃手機助手投屏功能,將恐龍貫穿課堂教學主線,開展一系列的學生活動,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了解生物進化歷程的重難點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