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考點梳理】考點02 生物與環境——2022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考點梳理】考點02 生物與環境——2022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考點02 生物與環境
考點導讀
維持生物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都要從環境中取得。環境對生物有著多方面的影響。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夠生存下去。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例如,森林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進而影響降雨量;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從而能夠凈化空氣;鼠對農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壞作用;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氣和吸水能力,它的排泄物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由此可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知識框架
重要考點
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環境中的生態因素
1.概念: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分類
(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
(2)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對于所有的生物來說,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都影響著它們的生活,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非生物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及常見實例如下表:
影響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常見實例
溫度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隨海拔高度不同,植被類型不同
水分 仙人掌的葉變成葉刺;沙漠上多不毛之地,近水處出現綠洲
光 不同深度的海洋中分布著不同的藻類植物;貓頭鷹白天休息而晚上覓食
3、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環境中其他生物的影響。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就構成了一定的生物關系。
生物之間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
生物的相互關系 合作關系 寄生關系 競爭關系 捕食關系 共生關系
實例 螞蟻群體 噬菌體與細菌 雜草和水稻 獵豹和羚羊 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地衣
真題感悟
1.(2021 湖北)清江河是滋養恩施土苗兒女的母親河,自西向東流經我州利川恩施建始等地。某鄉鎮所轄清江河谷兩岸土質相近、降水相當,盛產柑橘,但北岸品質更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地北岸柑橘品質更優,主要是受光照的影響;光照對植物的分布起決定性的作用
B.柑橘的性狀受基因型與環境的共同影響;以上實例說明,生物可以影響和改變環境
C.柑橘以果實為收獲物,管理中應適當增施含氮的無機鹽
D.柑橘果肉富含維生素C可以防治貧血病;橘樹具有保持水土、促進水循環等生態效益
2.(2021 大慶)同一座山陽面的玉米生長情況比陰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陽面(  )
A.空氣新鮮 B.溫度較低 C.陽光充足 D.水分多
3.(2021 齊齊哈爾)“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諺語生動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是(  )
A.寄生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捕食關系
4.(2021 大連)“雨露滋潤禾苗壯”,這句話體現了影響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光 C.溫度 D.空氣
5.(2021 煙臺)立夏標志著夏天的開始。《禮記 月令》中的解釋是:“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響上述生物活動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溫度 B.空氣 C.水 D.光照
6.(2021 荊門)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1為實驗裝置,圖2為實驗數據統計。
步驟1:實驗裝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狀況相同的鼠婦,在溫度適宜且明亮的環境中靜置5分鐘,分別統計明亮處和陰暗處的鼠婦數量,并記錄。
步驟2:再按步驟1的方法重復操作5次。
步驟3:求5次實驗的平均值。
下列對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小組探究的問題是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
B.重復5次求平均值的原因是為了減少誤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
C.分析數據可知,光對鼠婦生活分布有影響,鼠婦適宜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
D.若要借用此裝置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只需將透明側的土壤換成干燥土壤
7.(2021 濱州)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下列各項屬于環境影響生物的是(  )
A.昆蟲的體態與色彩往往巧妙地與環境融為一體
B.每天光照時間超過14小時,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蓮藕的根狀莖和葉柄內部有發達并相通的氣腔
D.地衣能夠加速巖石風化,促進地球土壤層的形成
8.(2021 棗莊)云南西雙版納有一種植物叫“風雨花”,每當暴風雨來臨時,高氣溫、低氣壓會刺激它的開花激素猛增,從而開出許多花朵。這種現象體現的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
A.環境適應生物 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適應環境 D.生物影響環境
9.(2021 東營)“葦草”成金,“編”廢為寶。樂安葦編是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圖)。葦編的防霉非常重要,下列哪組條件下的葦編作品最容易發霉?(  )
A.低溫、干燥 B.常溫、干燥 C.低溫、潮濕 D.常溫、潮濕
10.(2021 濟寧)夜來香的花朵在傍晚開放,清晨關閉;合歡樹的葉子在白天張開,夜晚閉合;蝶在白天活動,蛾在夜間活動。以上生命現象主要受哪一種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
A.溫度 B.光照 C.空氣 D.水分
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特點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環境中很多生態因素的影響,生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也形成了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行為等。如有些動物形成了適應環境的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
(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相對的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只是一定程度的適應,并不是絕對的、完全的適應,更不是永久的適應,每一種生物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而不能適應所有的環境。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對生物的適應也有影響。如池塘里的生物對于水生環境是適應的,如果由于氣候的變化或地勢的改變,池塘逐漸干涸了,生活在那里的大部分生物就會死亡,所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相對的。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例如,蚯蚓可以使土壤變得疏松;沙地上栽種植物可以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
1.(2021 長沙)種子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動物傳播、風力傳播等。根據果實的形態特點,推測借助風力傳播種子的植物是(  )
A. 槭樹 B. 蒼耳
C. 蘋果 D. 鬼針草
2.(2021 通遼)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實例是(  )
A.炎熱的夏天,大樹下非常涼爽
B.枯葉蝶的形狀很像枯葉
C.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
D.荒漠中的植物﹣﹣駱駝刺,根系非常發達
3.(2021 朝陽)凌河沿岸綠樹成蔭,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涼爽,說明生物能夠影響環境。下列選項中和此現象類似的是(  )
A.蚯蚓鉆穴取食使土壤疏松肥沃
B.南極寒冷,企鵝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C.魚兒離不開水
D.草盛豆苗稀
4.(2021 黑龍江)枯葉蝶落在樹枝上,像枯樹葉一樣難以辨認。這一現象體現了(  )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生物能影響環境
C.環境能影響生物 D.生物能改變環境
5.(2021 河池)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對環境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適應。下列描述中,屬于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是(  )
A.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
B.溫度和濕度會影響霉菌的生長
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D.適時施肥除草可以使莊稼長得更好
6.(2021 荊門)毛主席曾寫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鷹為什么能擊于長空,而魚卻能翔于淺底,這體現了生物與環境間的關系是(  )
A.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分布產生影響
B.環境影響生物分布,生物適應特定環境
C.鷹與魚之間為競爭關系
D.生物能影響環境
7.(2021 錦州)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這主要體現了(  )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生物能影響環境
C.環境能改變生物 D.環境能影響生物
8.(2021 樂山)下表中的自然現象所對應的生物學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
組別 自然現象 生物學解釋
A 北雁南飛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B 南橘北枳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 大樹底下好乘涼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D 萬物生長靠太陽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A.A B.B C.C D.D
9.(2021 朝陽)凌河沿岸綠樹成蔭,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涼爽,說明生物能夠影響環境。下列選項中和此現象類似的是(  )
A.蚯蚓鉆穴取食使土壤疏松肥沃
B.南極寒冷,企鵝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C.魚兒離不開水
D.草盛豆苗稀
10.(2021 青島)如表是某同學探究“光照對黃粉蟲生活影響”的實驗設計,選項正確的是(  )
位置 黃粉蟲數量 光照 溫度 濕度
紙盒左半側 20只 明亮 25℃ 適宜
紙盒右半側 20只 黑暗 25℃ 干燥
A.左右兩側的溫度可以不同
B.左右兩側都應設置為黑暗環境
C.左右兩側的濕度都應適宜
D.左右兩側黃粉蟲數量可以不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考點02 生物與環境
考點導讀
維持生物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都要從環境中取得。環境對生物有著多方面的影響。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夠生存下去。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例如,森林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進而影響降雨量;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從而能夠凈化空氣;鼠對農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壞作用;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氣和吸水能力,它的排泄物還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由此可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知識框架
重要考點
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環境中的生態因素
1.概念: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分類
(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
(2)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對于所有的生物來說,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都影響著它們的生活,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非生物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及常見實例如下表:
影響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常見實例
溫度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隨海拔高度不同,植被類型不同
水分 仙人掌的葉變成葉刺;沙漠上多不毛之地,近水處出現綠洲
光 不同深度的海洋中分布著不同的藻類植物;貓頭鷹白天休息而晚上覓食
3、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環境中其他生物的影響。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就構成了一定的生物關系。
生物之間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
生物的相互關系 合作關系 寄生關系 競爭關系 捕食關系 共生關系
實例 螞蟻群體 噬菌體與細菌 雜草和水稻 獵豹和羚羊 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地衣
真題感悟
1.(2021 湖北)清江河是滋養恩施土苗兒女的母親河,自西向東流經我州利川恩施建始等地。某鄉鎮所轄清江河谷兩岸土質相近、降水相當,盛產柑橘,但北岸品質更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地北岸柑橘品質更優,主要是受光照的影響;光照對植物的分布起決定性的作用
B.柑橘的性狀受基因型與環境的共同影響;以上實例說明,生物可以影響和改變環境
C.柑橘以果實為收獲物,管理中應適當增施含氮的無機鹽
D.柑橘果肉富含維生素C可以防治貧血病;橘樹具有保持水土、促進水循環等生態效益
【答案】A
【解析】A、由題干可知,此地北岸柑橘品質更優,主要是受光照的影響;光對植物的分布起決定性的作用,A正確;
B、柑橘的性狀受基因型與環境的共同影響;以上實例說明,環境可以影響和改變生物,B錯誤;
C、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因此柑橘以果實為收獲物,管理中應適當增施含磷的無機鹽,C錯誤;
D、柑橘果肉富含維生素C可以防治壞血病,D錯誤。
故選:A。
2.(2021 大慶)同一座山陽面的玉米生長情況比陰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陽面(  )
A.空氣新鮮 B.溫度較低 C.陽光充足 D.水分多
【答案】C
【解析】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山坡陽面的玉米生長情況比陰面的要好,主要是山坡陽面的陽光充足,有利于玉米光合作用的進行,制造的有機物多,生長旺盛。
故選:C。
3.(2021 齊齊哈爾)“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諺語生動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是(  )
A.寄生關系 B.合作關系 C.競爭關系 D.捕食關系
【答案】D
【解析】“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螳螂和蟬,螳螂吃蟬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屬于捕食關系;黃雀和螳螂,黃雀吃螳螂是為了獲取食物維持生存,屬于捕食關系。其食物鏈是:樹→蟬→螳螂→黃雀。
故選:D。
4.(2021 大連)“雨露滋潤禾苗壯”,這句話體現了影響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光 C.溫度 D.空氣
【答案】A
【解析】影響植物生長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其中水分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分布。“雨露滋潤禾苗壯”,體現了水(非生物因)影響了生物禾苗的生活。
故選:A。
5.(2021 煙臺)立夏標志著夏天的開始。《禮記 月令》中的解釋是:“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響上述生物活動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溫度 B.空氣 C.水 D.光照
【答案】A
【解析】立夏以后溫度逐漸升高,因此影響上述生物活動的主要因素是溫度。
故選:A。
6.(2021 荊門)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1為實驗裝置,圖2為實驗數據統計。
步驟1:實驗裝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狀況相同的鼠婦,在溫度適宜且明亮的環境中靜置5分鐘,分別統計明亮處和陰暗處的鼠婦數量,并記錄。
步驟2:再按步驟1的方法重復操作5次。
步驟3:求5次實驗的平均值。
下列對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小組探究的問題是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
B.重復5次求平均值的原因是為了減少誤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
C.分析數據可知,光對鼠婦生活分布有影響,鼠婦適宜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
D.若要借用此裝置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只需將透明側的土壤換成干燥土壤
【答案】D
【解析】A、在一個鞋盒子內鋪上一層濕土,把鞋盒子均分為兩部分,一側蓋上紙板,一側蓋上玻璃板,該小組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的實驗,A正確;
B、在科學實驗中,為了減少獲取實驗數據的誤差,常常設重復組,取各重復組的計算平均值,所以重復5次求平均值的原因是為了減少誤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B正確;
C、分析圖示數據統計,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鼠婦適合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對鼠婦生活有影響,C正確;
D、該小組為繼續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把實驗裝置中透明玻璃板一側的濕土換成了干燥土壤,還應把玻璃板換成黑紙板,D錯誤。
故選:D。
7.(2021 濱州)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下列各項屬于環境影響生物的是(  )
A.昆蟲的體態與色彩往往巧妙地與環境融為一體
B.每天光照時間超過14小時,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蓮藕的根狀莖和葉柄內部有發達并相通的氣腔
D.地衣能夠加速巖石風化,促進地球土壤層的形成
【答案】B
【解析】A、昆蟲的體態與色彩往往巧妙地與環境融為一體,說明生物適應環境,A不符合題意;
B、每天光照時間超過14小時,油菜才能形成花芽,說明環境影響生物,B符合題意;
C、蓮藕的根、莖內部都有發達并相通的氣腔,里面儲存著空氣,以滿足根、莖、葉對氧氣的需要。因此蓮藕根和莖及葉柄內部都有發達并相通的氣腔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不符合題意;
D、地衣能夠加速巖石風化,促進地球土壤層的形成,屬于生物影響環境,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2021 棗莊)云南西雙版納有一種植物叫“風雨花”,每當暴風雨來臨時,高氣溫、低氣壓會刺激它的開花激素猛增,從而開出許多花朵。這種現象體現的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
A.環境適應生物 B.環境影響生物
C.生物適應環境 D.生物影響環境
【答案】B
【解析】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生物依賴環境是(環境影響生物)指生物類別不同,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所以,“每當暴風雨來臨時,高氣溫、低氣壓會刺激它的開花激素猛增”,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
故選:B。
9.(2021 東營)“葦草”成金,“編”廢為寶。樂安葦編是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圖)。葦編的防霉非常重要,下列哪組條件下的葦編作品最容易發霉?(  )
A.低溫、干燥 B.常溫、干燥 C.低溫、潮濕 D.常溫、潮濕
【答案】D
【解析】葦編的防霉非常重要,在常溫、潮濕狀態下利于滋生微生物,導致湘繡發霉,因此選項D條件下的葦編作品作品最容易發霉。
故選:D。
10.(2021 濟寧)夜來香的花朵在傍晚開放,清晨關閉;合歡樹的葉子在白天張開,夜晚閉合;蝶在白天活動,蛾在夜間活動。以上生命現象主要受哪一種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
A.溫度 B.光照 C.空氣 D.水分
【答案】B
【解析】非生物因素光是一個十分復雜而重要的生態因素,影響生物的生長和分布。結合題意:夜來香的花朵在傍晚開放,清晨關閉;合歡樹的葉子在白天張開,夜晚閉合;蝶在白天活動,蛾在夜間活動。以上生命現象主要受非生物因素光照。
故選:B。
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特點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環境中很多生態因素的影響,生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也形成了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行為等。如有些動物形成了適應環境的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
(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相對的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只是一定程度的適應,并不是絕對的、完全的適應,更不是永久的適應,每一種生物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而不能適應所有的環境。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對生物的適應也有影響。如池塘里的生物對于水生環境是適應的,如果由于氣候的變化或地勢的改變,池塘逐漸干涸了,生活在那里的大部分生物就會死亡,所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相對的。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例如,蚯蚓可以使土壤變得疏松;沙地上栽種植物可以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
1.(2021 長沙)種子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動物傳播、風力傳播等。根據果實的形態特點,推測借助風力傳播種子的植物是(  )
A. 槭樹 B. 蒼耳
C. 蘋果 D. 鬼針草
【答案】A
【解析】果實和種子的結構與種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適應的。風力傳播的種子都輕,帶翅或絨毛;彈射傳播的植物成熟的果實能自動彈開;水力傳播的種子輕,能在水中漂流;動物傳播的種子有小刺或多肉好吃。圖中的槭樹種子帶翅借助風力傳播;蒼耳、鬼針草果實上面有小刺,容易附著在動物的皮毛上,蘋果果肉香甜,最有可能傳播種子的方式是動物傳播。
故選:A。
2.(2021 通遼)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實例是(  )
A.炎熱的夏天,大樹下非常涼爽
B.枯葉蝶的形狀很像枯葉
C.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
D.荒漠中的植物﹣﹣駱駝刺,根系非常發達
【答案】A
【解析】A、炎熱的夏天,大樹下非常涼爽,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A符合題意;
B、枯葉蝶停在樹上像枯葉,與環境顏色一致,不易被敵害發現而生存下來,是枯葉蝶對環境的適應,B不符合題意;
C、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適于干燥的陸生環境,是對環境的適應,C符合題意。
D、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根比地上部分長許多。是因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長許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處的水分,這一事實主要說明生物能適應環境,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1 朝陽)凌河沿岸綠樹成蔭,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涼爽,說明生物能夠影響環境。下列選項中和此現象類似的是(  )
A.蚯蚓鉆穴取食使土壤疏松肥沃
B.南極寒冷,企鵝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C.魚兒離不開水
D.草盛豆苗稀
【答案】A
【解析】A、蚯蚓在土壤中鉆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糞便中含有多種無機鹽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影響環境,A符合題意;
B、寒冷極地氣候寒冷,溫度很低。生活在寒冷極地的企鵝,胸部皮下脂肪的厚,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體溫,維持正常的生長,同時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護胸內的器官心臟避免凍傷,屬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不符合題意;
C、魚兒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必須生活在水中,離開水就會死亡。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因此生物依賴環境,C不符合題意;
D、“草盛豆苗稀”說明了草和豆苗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體現的是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2021 黑龍江)枯葉蝶落在樹枝上,像枯樹葉一樣難以辨認。這一現象體現了(  )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生物能影響環境
C.環境能影響生物 D.生物能改變環境
【答案】A
【解析】枯葉蝶翅膀極像枯葉,與環境顏色一致,不易被敵害發現而生存下來;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是對環境的適應。
故選:A。
5.(2021 河池)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對環境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適應。下列描述中,屬于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是(  )
A.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
B.溫度和濕度會影響霉菌的生長
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D.適時施肥除草可以使莊稼長得更好
【答案】A
【解析】A、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不易被敵害發現,是生物竹節蟲對環境的適應。故符合題意;
B、溫度和濕度會影響霉菌的生長,說明環境影響生物,故不符合題意;
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是生物蚯蚓對環境的影響,故不符合題意;
D、適時施肥除草可以使莊稼長得更好,是生物對生物的影響。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2021 荊門)毛主席曾寫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鷹為什么能擊于長空,而魚卻能翔于淺底,這體現了生物與環境間的關系是(  )
A.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分布產生影響
B.環境影響生物分布,生物適應特定環境
C.鷹與魚之間為競爭關系
D.生物能影響環境
【答案】B
【解析】鷹擊長空,鷹前肢特化為翼,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達,體內有氣囊,適于空中飛翔;魚翔淺底,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適于水中生活。所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分布,生物對各自環境的適應。
故選:B。
7.(2021 錦州)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這主要體現了(  )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生物能影響環境
C.環境能改變生物 D.環境能影響生物
【答案】A
【解析】環境影響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著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這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
故選:A。
8.(2021 樂山)下表中的自然現象所對應的生物學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
組別 自然現象 生物學解釋
A 北雁南飛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B 南橘北枳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 大樹底下好乘涼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D 萬物生長靠太陽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北雁南飛,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錯誤;
B、“南橘北枳”,意思是南北方溫度不同,柑橘是熱帶水果,在溫度高的南方生長良好;在溫度較低的北方生長不好,溫度低影響了柑橘的品質,因此“南橘北枳”,反映了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錯誤;
C、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通過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熱量,使氣溫降低;夏天大樹還能遮擋陽光,降低溫度;此外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空氣清新宜人。因此樹蔭下,空氣濕潤、涼爽、清新宜人,正確;
D、“萬物生長靠太陽”,是環境因素光對生物的影響,說明生物生存離不開環境,錯誤。
故選:C。
9.(2021 朝陽)凌河沿岸綠樹成蔭,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涼爽,說明生物能夠影響環境。下列選項中和此現象類似的是(  )
A.蚯蚓鉆穴取食使土壤疏松肥沃
B.南極寒冷,企鵝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C.魚兒離不開水
D.草盛豆苗稀
【答案】A
【解析】A、蚯蚓在土壤中鉆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糞便中含有多種無機鹽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影響環境,A符合題意;
B、寒冷極地氣候寒冷,溫度很低。生活在寒冷極地的企鵝,胸部皮下脂肪的厚,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體溫,維持正常的生長,同時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護胸內的器官心臟避免凍傷,屬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不符合題意;
C、魚兒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必須生活在水中,離開水就會死亡。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因此生物依賴環境,C不符合題意;
D、“草盛豆苗稀”說明了草和豆苗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體現的是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2021 青島)如表是某同學探究“光照對黃粉蟲生活影響”的實驗設計,選項正確的是(  )
位置 黃粉蟲數量 光照 溫度 濕度
紙盒左半側 20只 明亮 25℃ 適宜
紙盒右半側 20只 黑暗 25℃ 干燥
A.左右兩側的溫度可以不同
B.左右兩側都應設置為黑暗環境
C.左右兩側的濕度都應適宜
D.左右兩側黃粉蟲數量可以不同
【答案】C
【解析】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探究“光照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這一實驗過程中唯一不同的變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它條件如黃粉蟲的數量、濕度、溫度等都相同,并且適宜,因此左右兩側的濕度都應適宜,是正確的。
故選:C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增城市| 博湖县| 龙泉市| 洪湖市| 东辽县| 昌都县| 肥城市| 嫩江县| 南雄市| 陵川县| 西宁市| 卢氏县| 磴口县| 长治市| 云浮市| 安岳县| 绥芬河市| 双峰县| 绥芬河市| 阿城市| 秭归县| 海宁市| 连平县| 平阳县| 德令哈市| 磴口县| 隆子县| 安岳县| 濉溪县| 南汇区| 墨竹工卡县| 肥西县| 玛沁县| 通榆县| 和龙市| 南昌市| 定南县| 雅安市| 库车县|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