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自然環境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漢族人口占全國的比重為( )A.90% B.93% C.91.5% D.91%2.如圖,分析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①青壯年比例降低,勞動力減少②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保障體系壓力較大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現負增長④人口總數量急劇減少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3.日本具有獨特的島國風情,形成了獨特的文化。以下關于日本描述正確的是A.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人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B.坐落于阿爾卑斯山脈,是典型的山地之國,被稱為“大山之子”C.位于地中海沿岸,大力種植花卉,成為了歐洲人的“大花園”D.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耕海牧漁,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4.關于世界人種、語言、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亞洲西部的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 B.基督教最有特色的建筑是清真寺C.黑色人種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區 D.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5.下圖表示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地中海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6.下列表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我國的霧霾天氣主要出現在下列哪些區域①青藏地區 ②西北地區 ③北方地區 ④南方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成就瑞士豐厚旅游資源的自然因素有①多樣的地形②豐富的礦產③奇特的景觀④古老的城鎮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下列河流湖泊中位于亞洲的是( )A.蘇比利爾湖 B.貝加爾湖 C.尼羅河 D.多瑙河10.讀漫畫,該漫畫反映的問題是A.糧食問題 B.氣候問題 C.人口問題 D.環境污染問題11.世界上最長、中國最長的河流分別是A.尼羅河、長江 B.剛果河、黃河 C.亞馬孫河、長江 D.多瑙河、黃河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2.關于珠穆朗瑪峰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界 B.處于中緯度C.南坡位于中國境內 D.比青藏高原高出8848.86米13.下面對尼泊爾的認識正確的是A.海陸兼備 B.南面與印度接壤C.地勢北低南高 D.發達國家讀下列圖表,完成下面小題。城市 氣候要素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① 氣溫(℃) 17.0 25.7 34.7 28.9 32降水(毫米) 13.2 8.7 0.0 1.17 5.2② 氣溫(℃) -3.4 11.8 24.6 14.3 11.8降水(毫米) 21.6 77.0 327.9 49.3 1344③ 氣溫(℃) 3.5 14 28 18 15.7降水(毫米) 44 106 134 50.1 1123④ 氣溫(℃) 13.3 21.9 28.5 24 21.8降水(毫米) 43 182 228 79 168314.表中四個城市的氣候類型與上圖相一致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5.城市②的氣候特征是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 D.終年高溫,明顯旱雨兩季中巴鐵路,為連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公路和鐵路,起點在中國新疆的喀什,終點則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達爾、讀圖1和表1,完成下面小題。16.海峽被譽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它溝通了A.波斯灣與阿拉伯海 B.地中海和紅海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太平洋17.關于喀什和瓜達爾兩城市氣候特征的共同點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雨熱同期 B.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C.夏季高溫 D.冬寒夏熱,干旱少雨18.據圖1可知中巴石油管道修建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戰是A.深處內陸,沙漠連綿不斷 B.土質疏松,地表千溝萬壑C.水網密布,河流泛濫成災 D.橫穿山脈,地形起伏較大19.讀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國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氣溫與降水圖,據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種植水稻的氣候原因有①氣溫高,熱量充足 ②地勢平,土壤肥沃③人口多,勞動力足 ④降水大,水源充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下列關于我國的人口和民族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B.我國黑河——騰沖一線以西人口稠密C.我國共有56個少數民族D.我國漢族人口遍及全國各地且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21.《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下列措施與圖中長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最相適應的是A.①——管控航運,保護生態環境 B.②——禁建水電站,保護水力資源C.③——疏通河道,加強防洪能力 D.④——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22.學會歸納整理是學地理的常用方法。下列歸納整理正確的是A.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人們往往臨河建屋 B.安第斯山區居民修建“冰川列車”C.阿拉伯人利用滴灌技術發展農業 D.日本北海道因地制宜實行耕海牧漁二、非選擇題23.中東近年來成為世界的火藥桶,戰亂不斷。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中東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它地處亞洲、________、_______三洲交界處,溝通了印度洋和________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2)中東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區,對石油資源的爭奪是該地區不斷發生沖突的重要因素。中東所產石油運到歐洲西部和北美洲,最短路線必須經過[①]___________運河。(3)中東氣候炎熱干旱,河流稀少,因而_______資源極其匱乏,河流、湖泊分配上的矛盾,是形成中東緊張局勢的原因之一。(4)中東的居民大多數信奉_______教,也有少數信奉猶太教等其他宗教,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也是導致該地區不安定的重要因素。24.讀圖,回答問題。(1)根據圖一概括我國地勢的特點。這樣的地勢特點對我國氣候有什么影響?(2)寫出圖二A代表的省級行政區名稱及該地的氣候類型。B、C兩者共同構成了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請寫出B、C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3)A、D代表的省級行政區分屬我國東部和西部。東西部應各自發揮哪些優勢,實現交流與互補?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A3.D4.C5.D6.D7.C8.A9.B10.C11.A12.A13.B14.C15.B16.A17.C18.D19.C20.D21.C22.D23.歐洲 非洲(前兩空可交換順序) 大西(大西洋) 波斯灣 蘇伊士(蘇伊士運河) 水 伊斯蘭(伊斯蘭教)24.(1)西高東低,自西向東逐級降低,大致呈三級階梯。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2)A 浙江 亞熱帶季風氣候B 秦嶺 C淮河(3)東部地區在資金、技術、人才、教育等方面具有優勢;西部地區在自然資源與能源等方面具有優勢,兩者應互通有無,實現共同發展。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