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1《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 主備:李治安 編號:201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人類與自然關系的變遷過程;②認清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環保意識,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重點:日益嚴峻生態危機的原因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難點:日益嚴峻生態危機的原因。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 在當代,如何協調 人類生存發展 與 環境保護 的關系已經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2.不合理的__生產方式__和 __生活方式__是造成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三.選一選 人類過度地開發自然、掠奪式地利用自然是生態危機產生的( B )A直接原因 B 根本原因C 直接結果 D間接原因四.查一查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是哪些?說明了什么實質性問題?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比);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美);多諾拉煙霧事件(美);倫敦煙霧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俁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愛知米糠油事件(日);博帕爾毒氣事件(印);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蘇)。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教師導入新課:圖片對比;漫畫;故事;案例導入。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人類與自然關系的變遷過程:采獵文明時代:①農業文明時代:③工業文明時代: ②順從自然——和諧相處;②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打破和諧,導致生態危機;③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比較和諧。請將序號填入對應的文明時代之中。結合教材24頁想一想添加問題開展小組討論以達成共識: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與反思(見24頁)。知識導學點2: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認真觀察漫畫“人與自然”和“頒獎會”,聯系日常生活現象,結合教材知識思考解決以下問題:(1)漫畫揭示了生產、生活中的什么現象?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漫畫“人與自然”揭示了生活中任意捕殺野生動物的現象;“頒獎會”揭示了生產中某些企業以犧牲環境作代價換來經濟的一時發展(或者任意排放廢氣污水亂砍亂伐現象)。污染破壞環境,造成嚴重的生態危機。(2)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別各是什么?生態危機從根本上說是由于人類過度地開發自然,掠奪式開采自然造成的。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四,教師點撥: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達標檢測1,一個伐木工人去找工作,老板問:“你的手藝好嗎?”他回答:“撒哈拉沙漠就是我砍出來的”。這說明( B )A.以后不能:再要伐木工人了 B.人類過度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會給人類帶來危害C.沙漠也是一種風景 D.伐木工人的技術很好2,造成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是( D )A.人類過度的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人類不熱愛大自然C.生態系統的調控失靈 D.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3,對漫畫“自食其果”的正理解不正確的是(C )A.人類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將危及到人類自身的生存B.人類對自己造成的環境問題應承擔責任甚至付出巨大代價C.大自然是懂得報復人類的D.生態危機和環境問題很多都是人類一手造成的4,“生態的危機比金融危機來得更可怕”,這是日前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接受東方衛視《2009對話高端》節目的獨家專訪時說出的并非聳人聽聞的話語。在采訪中,賈治邦欣然接受了節目組送出的特別禮物——幅賈治邦的漫畫。在漫畫中賈治邦手拿話筒向全中國高呼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為什么說“生態的危機比金融危機來得更可怕”?因為生態危機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威脅.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別是什么?生態危機從根本上說是由于人類過度地開發自然,掠奪式開采自然造成的。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3,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減少或消除生態危機做點什么?積極宣傳環保,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感;為有關部門獻計獻策;保護生態環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1《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備:李治安 編號:202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②知道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普遍認同和共同選擇的發展模式;③理解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環保意識,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重點: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難點: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 可持續發展最終成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同和共同選擇的發展模式。2. 可持續發展指的是: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并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三.選一選 關于可持續發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B.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C.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D.不息一切代價發展經濟四.查一查 “竭澤而漁”“焚林而獵”“殺雞取卵”“網開三面”這幾個詞的含義是什么?竭澤而漁:〖釋義〗澤: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焚林而獵:〖解釋〗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殺雞取卵 :〖解釋〗卵:蛋。為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網開三面: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一條出路。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復習回顧導入;漫畫殺雞取卵;案例導入。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認真閱讀教材27頁末段文字,結合漫畫“協調一致”,開展小組討論: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是什么?可持續發展是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并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引導學生從漫畫中的關鍵字去捕捉信息。知識導學點2:可持續發展的原因。認真閱讀教材28頁信息平臺“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和教材牧民的兩種選擇的故事,開展小組討論:(1)這兩種選擇會帶來什么不同的結果?一種情況是可持續發展;另一種情況是終止其發展。(2)你主張做出何種選擇?第一種選擇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我主張選擇第一種。教師點撥:可持續發展的原因。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都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使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達標檢測1,有一個公共的牧場,許多牧民放牧,他們有意識的控制自己擁有的牲畜頭數,使之與牧場的承載能力相適應這( A )A.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B.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C.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 D.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2,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人們不得不認真思考與尋找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途徑與方法。最終全世界各國普遍認可和選擇的發展模式是( D )A.先污染.后治理 B.循環經濟 C.節能減 D.可持續發展3,下列屬于“可持續發展”表現的成語是( D )A.涸澤而漁 B.焚林而獵 C.殺雞取卵 D.網開三面,4,下列有利于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是( ABCD? )A.禁止開發不可在生資源 B.垃圾分類處理C.嚴懲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 D.變廢為寶5,漫畫《流水作業》給我們的啟示是(B ) ①提倡一水多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②利用自然資源應完全滿足人們的需要 ③從小事做起,合理利用資源,有利于建設節約型社會 ④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A、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 D、①②③④6,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其基本要求是什么?可持續發展是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并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2《人口大國》 主備:李治安 編號:203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課標要求: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知識目標:①了解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②認識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產生的不利影響;③我國人口形勢嚴峻。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人口意識,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重點: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的影響。難點: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的影響。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30-31頁,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_最多______的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三.選一選 2.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 ABD )A.人口基數大 B.新增人口多 C.分布不平衡 D.人口素質偏低3我國人口的過多和過快增長,給我國帶來的影響有( ABC )A.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 B.直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 D.人是一種資源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四.查一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相關數據(見導學點1)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圖片對比;漫畫;故事;案例導入。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了解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1,把下列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反映的我國人口特點填寫在下面的表格內,只填序號。A.人口總數為129533 萬人; B.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63.91%;C.平均每年增加1279萬人,每年平均增長率1.07%, D.人口粗文盲率6.72%; E.人口年齡結構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占總人口比重,0~14歲下降4.80個百分點,65歲以上增加1.39個百分點。我國的人口特點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人口基數大A新增人口多C人口素質偏低D農村人口多B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E2,小組討論: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有哪些?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知識導學點2: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產生的不利影響仔細觀察漫畫“無限吃有限”并結合教材知識討論以下問題: (1)“無限”和“有限”分別指的是什么?兩者之間的關系怎樣?“無限”指的是人口增長,“有限”指的是資源短缺。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人口盲目增長加劇資源緊張(或類似答點)。(2)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究竟給我國帶來了哪些不利影響?①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②直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等。 (3)有關這方面的漫畫你還知道多少?列舉幾幅看看。如:多子多“負”笑口難開。知識導學點3:我國人口形勢嚴峻(1)小組辨一辨:人口越多越好VS人口越少越好。關鍵是引導學生明白人口增長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的三大不利影響,人口過少也不利經濟社會發展。(2)我國人口形勢嚴峻,為什么?從人口國情人口現狀的特點,產生的不利影響,⑴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⑵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不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⑶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⑷造成嚴重的社會負擔和社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達標檢測: 1,據統計,在我國公眾中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1.4%,粗文盲比例為6.7%,這反映了我國人口現狀的說明特征( D )A.人口基數大 B.農村人口多 C.人口老齡化 D.人口素質偏低,2,我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結果表明,全國平均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以上程度的為3611人,比例為3.611%,粗文盲率為6.72%美國.日本的粗文盲率不到0.5%。這些材料說明了我國人口現狀的一個特點是( C )A.人口基數大 B.新增人口多 C.人口素質偏低 D.人口老齡化加快3,下列不屬于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的是( D )A.少數民族人口有較快增長 B.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C.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 D.城鎮化水平發展較慢4,“我叫少林寺,我想上學上不了;我叫吐魯番,一年四季缺衣穿;我叫海南島,一天三頓吃不飽”小品《超生游擊隊》中創作的這段順口溜。說明( ABD ) A.超生影響人口素質的提高 B.超生制約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超生在農村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D.實行計劃生育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5,溫家寶總理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采訪時提出:“13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如果你用乘法來算,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都會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你用除法來算的話,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很小的數目”。請經合材料回答:(1)溫總理的講話形象地勾畫出我國人口的什么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2)從溫總理的講話中你還想到了什么?我國應堅持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人口是一種資源;人口過多會成為一種負擔。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3《計劃生育》 主備:李治安 編號:204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認識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②理解計劃生育是解決當前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③了解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④理解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人口意識,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重點: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難點:計劃生育是解決當前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34-35頁,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 實行__計劃生育____,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我國在面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__唯一_______選擇。三.選一選 2. 我國計劃生育的目的是( D )A.少生,優生 B.晚婚、晚育C.控制人口素質,提高人口數量 D.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四.查一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年代及其對我國人口的影響。計劃生育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面推行,1982年定為基本國策,2001年就成為國家的法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小品《超生游擊隊》;漫畫;故事等。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實行計劃生育是解決當前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 仔細閱讀教材35頁信息平臺內容,然后小組開展討論:我國面臨哪些嚴峻的人口形勢?該如何解決?從人口國情人口現狀的特點,產生的不利影響,⑴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⑵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不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⑶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⑷造成嚴重的社會負擔和社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具體問題見35頁小字段。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或辦法: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知識導學點2: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仔細觀察漫畫,小組討論:為什么說多子多“負”笑口難開?(或者漫畫的寓意是什么?)如何解決?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給家庭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或者答多子多負擔,如家庭各項開支,教育投入等。解決辦法:計劃生育。計劃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是什么?⑴目的: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人口素質 ⑵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育你是如何理解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依據目的要求好處等方面概括。你打算怎樣來堅持這一基本國策?①認真學習有關人口知識增強人口意識;②積極宣傳我國的人口政策;③勸說親人遵守相關人口政策;④舉報有關違法行為;⑤將來履行計劃生育國策要求。四.教師點撥: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和意義。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意義:①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②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達標檢測:1,“多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得很大;多么大的經濟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很小”。這道算術題告訴我們( D )①人口問題與發展問題是密切相關的 ②世界發展問題就是人口問題③人口過多過快地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解答這一算術題的最好方法是實行計劃生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對“計劃生育”理解正確的選項是( ACD )A.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B.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目前一切工作的中心C.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惟一正確選擇D.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3,“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這條宣傳標語說明( B )A.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我們要發展經濟,必須實現計劃生育C.我們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D.我們要增強拒絕生育的意識4老山羊夫婦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無所顧忌地繁衍生息一天,他們自豪地對黑熊說:“你看我們‘羊’丁興旺,不斷為人類帶來滾滾財源,我們的價值可真大”,黑熊一聽,不服氣地說:“人類取我們的皮制衣,用熊膽入藥,熊掌又是美味佳肴,我們對人類的價值更大”。 (1)請從我國的基本國策角度,點評他們的觀點。我國人口多,資源占量少,環境形勢不容樂觀;老山羊的觀點違背我國現行的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黑熊的觀點也違背了我國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我們應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2)通過這則寓言故事,你認為人類應該怎么做?實行計劃生育(3)計劃生育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人口素質(4)青少年應該怎樣堅持這一基本國策?①認真學習有關人口知識增強人口意識;②積極宣傳我國的人口政策;③勸說親人遵守相關人口政策;④舉報有關違法行為;⑤將來履行計劃生育國策要求。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2《資源小國》 主備:李治安 編號:205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即資源國情);②認清我國所面臨的嚴峻資源形勢;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資源節約和憂患意識,珍惜資源節約能源。重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難點:如何認識我國的資源國情。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31-32頁,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 我國資源的現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 (優勢)→資源大國;但 ___、__________(劣勢)→資源小國。 2.我國資源損失浪費巨大,突出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選一選 3,下列選項對我國“資源小國”理解有誤的是( B )①資源總量大;②種類齊全;③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④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⑤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不科學造成資源的損失浪費嚴重。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⑥ D③④四.查一查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煤炭石油天然氣在世界上的總位次和人均位次如何?反映了什么樣的政治觀點?①資源總量大;②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③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漫畫案例故事引入。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探究活動1自然資源總量排序人均量占世界比值人均量居世界的位次土地面積31/3礦 產33/580耕 地41/367水 資 源61/4121森 林61/5108你從圖表信息中我們感悟到什么?⑴優勢: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比較齊全。(資源大國) ⑵劣勢:①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小國)。②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損失浪費嚴重。探究活動2“資源大國”與“資源小國”的說法是自相矛盾的,你的看法是什么?“資源大國”的原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比較齊全。“資源小國”的原因: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不科學,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兩者強調的角度不一樣,所以不矛盾。知識導學點2: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探究活動1材料資源類別淡水森林人均占有量世界平均水平的24%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利用情況城市衛生間水箱漏水每年耗費上億立方米;生產每公斤糧食耗水量是發達國家的2~3倍每年僅生產一次性筷子就要砍伐2500萬棵樹(1)你從材料中感悟到什么?我國淡水和森林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資源破壞、浪費嚴重,使用效率不高,加重了我國資源的嚴峻形勢。(2)結合教材31頁概括我國所面臨的嚴峻資源形勢。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不科學,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突出的表現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探究活動2人 → 從 → 眾↓ ↓ ↓ 森 → 林 → 木圖片反映了人口與資源的什么關系?怎樣解決這一矛盾?不協調關系;解決辦法:①控制人口;②節約資源。四,教師點撥:根據學生提問進行有效點撥。達標檢測:1,我國的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的資源國情決定的,以下對此的說法當中正確的有( D )A.資源分布平衡 B.資源利用不合理 C.會造成嚴重的浪費D,有利于合理的配置資源2,下列選項中,對漫畫《貧窮的母親》理解正確的是( D )A、地球資源貧乏,不適合人類居住B、我國森林資源匱乏C、環境問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D、人類面臨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有資料顯示: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但人均森林占有面積只相當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我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25%,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據此回答以下兩題。3.上述材料表明,我國( B )①既是一個資源大國,又是一個資源小國 ②資源豐富,完全可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③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各種資源都很短缺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4.上述材料啟示我們要( A )①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②有效控制我國人口數量的過快增長③把節約資源作為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擴大進口資源的種類和數量,以從根本上解決資源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材料分析題材料一:目前,我國人口已超過13億人,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20%。材料二:我國各類主要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量水平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土地面積為1/3、人均水資源為1/4、人均森林資源面積為1/5等。(1)材料一、材料二 、各反映了我國存在什么問題?人口問題(人口基數大),資源問題(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面對二個材料所存在的問題,談談我們國家應怎么做?見下一課時漫畫“熟視無睹”解答3(3)面對材料二所存在的問題,我們青少年學應怎么做?見下一課時漫畫“熟視無睹”解答4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3《珍惜資源節約能源》 主備:李治安 編號:206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我國的資源國情和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②理解生態文明觀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③認清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含義和目的;④樹立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意識。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資源憂患節約意識,堅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自覺為構建“兩型”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重點: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難點:如何堅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37-41頁,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合理開發資源有效利用能源是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是 ___的重要保障。 三.選一選 2,關于珍惜資源節約能源認識有誤的是(D )A 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B 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有力保障C 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D 是當前我國工作的中心。四.查一查3,什么是生態文明?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國家又提出生態文明。并且把它寫入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之中,將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到社會發展目標中統籌考慮,成為中國共產黨對子孫后代和世界負責的莊重承諾。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將使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漫畫案例故事引入。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探究活動1: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停水停電。小民打完籃球后回家,滿頭大汗。回到家后把門打開,開燈沒電,家里一片漆黑,進門后不久便撞到了墻。點燃蠟燭,準備洗澡,把熱水器打開,結果沒有一滴水,沒辦法,洗不了。小民皺緊眉頭,大聲嘆了一口氣。你的感悟是:水滋潤了我們的生命,電照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水電,資源短缺能源緊張;我們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探究活動2:閱讀教材P37~P38“閱讀空間”議一議:(1)材料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深刻道理?我們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2)結合我國資源國情概括出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原因。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不科學,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突出的表現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知識導學點2:生態文明觀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復習回顧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變遷過程是:采獵文明時代:和諧;農業文明時代:較和諧;工業文明時代:不和諧。從教材中概括生態文明的含義與核心,提出自己的疑問與同學老師共同探討。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知識導學點3: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仔細觀察漫畫“熟視無睹”和教材38頁漫畫結合教材知識開展如下探究:漫畫“熟視無睹”揭示了什么生活現象?列舉生活中類似的表現兩例。 漫畫揭示了生活中一部分人缺乏資源節約意識,導致水資源的極大浪費。例:長明燈,空人電扇。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含義和目的是什么?見教材39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國家該怎么做?①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依靠科技開發替代資源,大力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資源。④堅持法制建設,依法保護環境,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⑤提高全民族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請給教材漫畫命一個比較恰當的標題,說一說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青少年該怎么做?節約用水,從我做起。認真學習有關知識,增強資源節約意識;積極宣傳資源國情國策;積極參與資源節約行動;堅決同破壞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四,教師點撥:達標檢測:1,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應倡導的方式為 ( B )①短信拜年 ②送紙質賀卡 ③網絡傳遞祝福 ④請人大吃大喝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下列做法,符合節約型社會要求的是( C )①提倡多用一次性物品 ②擴大資源二次利用③發展“廢棄物資源化” ④多消費非可再生資源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3,到目前為止,我國有8家企業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垃圾高溫燃燒,產生熱能與;電力,使垃圾無害化、資源化。現已處理垃圾120萬噸,產生電量3.7萬千瓦。用垃圾發電的意義在于( C ) ①消除污染,改善環境 ②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經濟發展 ③徹底解決了我國的資源問題④緩解“電荒”,滿足人民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某學校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創建活動。以下同學的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A ) ①小麗利用舊作業本的背面當草稿紙使用②小青把洗臉、洗手的水用來沖廁所③小張到飯館就餐拒絕使用一次筷子④小亮經常隨父母到郊外餐館吃野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一資源類別淡水森林人均占有量世界平均水平的24%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利用情況城市衛生間水箱漏水每年耗費上億立方米;生產每公斤糧食耗水量是發達國家的2~3倍每年僅生產一次性筷子就要砍伐2500萬棵樹材料二:洗澡擦肥皂是關水龍頭,可節約水20升。用口杯接水刷牙,只耗水0.5升,開著水龍頭刷牙,則耗水約15升。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噸再生紙,等于少砍17棵樹。(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我國淡水和森林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資源破壞、浪費嚴重,使用效率不高,加重了我國資源的嚴峻形勢。(2)看了材料二的數據,你有何啟發?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節約資源;珍惜、節約資源應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如使用節能燈具;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多使用太陽能;一水多用;隨手關燈;及時切斷家用電器電源,不要放在待機狀態等等。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2《環境污染與破壞 》 主備:李治安 編號: 207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我國環境污染和破壞的主要表現;②理解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③認清環境問題的危害;④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認清環境問題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自覺為構建“兩型”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重點:環境污染和破壞的主要表現。難點: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32-33頁,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我國環境污染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環境破壞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選一選 3、下列屬于環境污染的有( AC )A、大氣污染 B、森林銳減 C、垃圾圍城 D、水土流失4、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有( ABCD )A、人口壓力 B、生產方式 C、生活方式 D、環保觀念四.查一查5,當前我國面臨的十大環境問題是什么?并按照污染和破壞進行歸類。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漫畫案例故事引入。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我國環境污染和破壞的主要表現仔細觀察漫畫“取經歸來”和教材32頁三幅圖片,結合教材知識,開展小組探究活動:(1)漫畫“取經歸來”揭示了我國的哪些環境問題?并按照污染和破壞進行歸類。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破壞:森林資源銳減。(2)教材圖片揭示了我國哪些環境問題?沙塵暴(土壤沙漠化);大氣污染;亂砍濫伐(森林資源銳減)知識導學點2:我國環境問題的危害圍繞漫畫“取經歸來”和教材32頁三幅圖片所反映的環境問題展開討論:它給我國帶來了哪些危害?①威脅生態平衡;②危害人們的健康和安全;③直接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知識導學點3: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繼續探究:除以上環境問題外,在你的生活中讓你感觸最深的環境問題是什么?造成這些環境問題的因素有哪些?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提示:從人口、生產生活方式、觀念等方面進行。)我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是人口的壓力構成了對我國生態環境的最大的壓力。二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工業的快速發展,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知識導學點4:我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材料:①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環境污染、環境破壞給我國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僅2004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已達5118億元 ,另環境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3000億元 ,而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 8451.4億元。5118億+3000億=8118億相當于每年發生一次汶川大地震!小組探究:上述材料突出說明了什么問題?請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形勢。我國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或我國面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了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或總特點)四,教師點撥:我國的環境形勢: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了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或總特點)具體表現見教材32頁。達標檢測:1,目前我國流經城市的河流有90%被嚴重污染,約3億農村人口飲用水不合格,造成許多疾病患者。這主要說明環境污染中的(C )A.大氣污染 B.固體廢棄物污染 C.水體污染 D.垃圾向農村蔓延2,漫畫“人禍可畏”從一側面反映了( D )①自然物種在銳減 ②水質、大氣污染嚴重 ③人與自然存在不和諧因素 ④環境問題十分嚴峻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年每月,甚至每時每刻,都有某個物種在滅絕或瀕臨滅絕,而且滅絕的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有( C ) ①自然歷史因素 ②人類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③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④自然災害因素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人人是pm2.5污染的受害者,人人也是pm2.5污染的制造者。”這說明( C)①環境污染危害人類的健康 ②國家要加強立法,專門制定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 ③公民有義務和責任在生活中低碳環保 ④治理環境責任就在國家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5,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一方面,86%的公眾認為環境問題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57.05分,環保行為得分為55.17分,均沒過及格線。這些數字警示我們( C )①公眾要加強立法,嚴格執法②應自覺地參與環保行動,保護好我們的家園③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還很艱巨④要大力宣傳環保知識,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活動探究: 某班在學習了《我國的環境壓力》的內容后,自發組建了環保志愿小組,并決定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次“關注我身邊的環境”的環保行動。假如你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請你完成以下任務。(1)請你為本次環保行動確定三個調查課題例如:某河流的水污染問題;某地的天空為何霧蒙蒙;某某經濟開發區的工業污染問題等。(2)請你為本次環保行動確定三條宣傳標語強化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環境質量;治污減排,你我同來;鎖住黑龍保藍天,治理污水護家園。(3)針對本次調查活動中的問題,請你提出三條整治建議。例: 河流兩岸退耕還林,保護兩岸的植樹;依法整治或關閉對河流污染嚴重的廠礦企業根除污染源;開展各種形勢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沿途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教師評價:溫馨提示:平安愉快學習乃人生成長之福忠縣民族中學新課堂------九年級政治課題:2、2《 保護環境 》 主備:李治安 編號: 2080 課型:新授課 所屬章節:第二單元 審稿: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①了解我國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及其依據;②了解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含義和核心內容;③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中學生應增強環保意識,為保護環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能力目標:閱讀、歸納、收集、辯證思維能力等。德育目標:增強環保意識,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自覺為構建“兩型”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重點: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難點:如何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自主學習環節:一.讀一讀請對照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35-37頁,按照自己的筆記方法做好標注。二.填一填1.我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__________社會,就必須從我國_________________出發,加強環境保護,我們不僅要關心與我們有直接厲害關系的環境__________,更要關心人類共同面對的環境______________。 三.選一選 2、對環境友好型社會理解正確的是( AB )A、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 B、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 C、以環境承載能力為目標 D、以綠色科技為動力3、以下關于青少年與保護環境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有( AD )A、我們是環境保護的主人B、只需關心與我們有直接厲害關系的環境小事 C、首先要關心人類共同面對的環境大事D、保護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四.查一查5,有關環境保護的世界節日。目前世界性的與環境有關的節日有14個,按時間順序排分別是:水日(3月22日)、氣象日、地球日(4月22日)、無煙日、環境日(6月5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6月26日)、人口日(7月11日)、保護臭氧層日、旅游日、糧食日、生物多樣性日以及植樹節、愛鳥周(節)等。自我評價 組長評價 導學案課堂學習環節:一,教師導入新課:漫畫案例故事引入。二,學生小組交流自主學習成果:關鍵是找出問題三,合作探究:知識導學點1: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材料:9月7日,《中國環境經濟核算2006》綠皮書正式公布。這是我國首次發布環境污染經濟核算報告。“2006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GDP的比例為3.05%。”綠皮書的這一數字最為人們所矚目。漫畫:“獎的代價”。圍繞材料和漫畫結合所學知識開展小組探究:(1)材料揭示了什么問題?“獎的代價”究竟是什么? 材料揭示了我國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獎的代價”指的是某些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2)為什么要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①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略)②我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就必須從基本國情出發,加強環境保護。③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知識導學點2: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含義和核心內容1、低碳經濟作為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 變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并被專家認為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2、2012 年 2 月 29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新標準增 加了細顆粒物(PM2.5) 〔注: PM2.5, 即粒徑小于 2.5 微米的細顆粒物, “可入肺顆粒物” 也稱 〕 和臭氧(O3)8 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 3、 據新華社電當地時間 3 月 31 日晚,全球數以百萬計民眾將熄燈度過“地球一小時”,此舉 有利于喚起人們節約能源、減輕溫室效應,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意識! 仔細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教材36頁信息平臺開展小組探究:你是怎樣理解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核心內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知識導學點3: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仔細觀察漫畫“忍無可忍”,開展如下探究:保護環境是小事,與我無關嗎?不對。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我們不僅要關心與我們有直接厲害關系的環境小事,更要關心人類共同面對的環境大事。中學生應增強環保意識,為保護環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保護環境,國家應該怎么做?青少年又該怎么做?國家:⑴制定一系列環保法律法規,加大環境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打擊亂排亂放破壞環境的行為;⑵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⑶建立環保獎勵、激勵制度;⑷廣泛開展節能減排,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活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⑸倡導“綠色購物”,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青少年:⑴開展環保法規、環保知識的宣傳活動;⑵增強環境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維護周圍的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⑶樹立環保觀念,使用環保產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購物袋;⑷植樹造林,美化環境;⑸倡導節能減排,踐行“低碳生活”;⑹積極勸阻、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教師點撥:達標檢測:1、2008年9月22日,我國迎來了第二個全國范圍的“無車日”活動。對開展“無車日”活動,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C )A、有利于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B、提倡綠色出行,有利于節能減排C、不利于轎車進入家庭,阻礙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D、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貫徹保護環境國策。 2、漫畫《取經歸來》說明了( C )①由于工業廢水的排放,水環境污染嚴重 ②大氣污染加重,空氣污染嚴重 ③我國環境形勢日益嚴峻,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 ④由于人類濫砍濫伐,導致荒漠化加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我市在街頭設立了自來水洗手處。一日,自來水嘩嘩地流著,一位小朋友撥開旁觀者,踮起腳,伸出小手擰緊水龍頭……上述情景給你的感受是( C )①市民的環境意識都很強 ②環保行動要從我做起 ③環境保護需要全民參與、人人動手 ④環保行動應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面為甲、已兩家造紙廠處理工業廢水的圖示:(1) 圖示中哪個造紙廠工業廢水處理的方法是科學的?有什么好處?乙廠的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是科學的,因為它對廢水進行了凈化處理,沒有給環境帶來污染,并再利用節約了水資源。(2)請說明不科學的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會造成哪些危害。會造成河流等水體污染,土壤染污,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教師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