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平正義》學案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正確認識公平問題、公平與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關系。知識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理解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的重要意義。理解正義與非正義的涵義,正義與社會公平的關系,正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明確社會成員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就是維護正義。了解有正義感的人應該做到的具體要求。能力目標:對公平與不公平現象的獨立判斷能力,對公平相對性和社會性特征的理解能力,進行互惠合作的實踐能力。2.具有分辨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的認知能力,自覺維護正義的實際行動能力導學設計:一、觀察知識結構圖,了解本學案知識間相互聯系及學習重點。二、閱讀資料,預習完成以下內容1.公平感是如何產生的?2.你認為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3.失去公平有什么嚴重后果?4.社會公平對社會穩定、發展和個人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三、預習情況檢查,小組合作完成以也案例分析。1. 李偉是班上的宣傳委員,一次學校進行板報比賽,班主任讓李偉負責此事,他當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務,放學后,他卻說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給其他同學一走了之,其他同學委好地完成了任務,板報評比獲一等獎,李偉因此獲得優秀宣傳委員的稱號,受到表彰。 提問:①你認為李偉受表彰公平嗎?為什么?②你是怎樣理解公平的?某銷售公司業績原本不錯,員工工資發放執行“高臺階、低差距”原則,個別推銷能力強的人覺得多干不多拿吃了虧,跳槽另謀高就。經理為此改變分配方法,使員工的收入與銷售業績掛鉤,并且以合同方式規定提成比例。年終結算時經理見個別推銷提成比例收入過高,因而不予兌現。員工不答應,都想給錢走人,紛紛提出辭職,公司陷入混亂之中。該公司推銷人員最初跳槽的原因是什么?推銷人員后來為什么紛紛提出辭職?公司后來為什么陷入混亂?四、小組列舉社會生活中不公平現象,思考,國家為了維護社會公平,近幾年做了哪些事情。五、閱讀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如何理智對待不公平現象?六、小組討論思品課上,教師告訴學生們,從2008年春季起,部分學科免費教科書實行循環使用,并組織同學們就此事展開討論,小潔同學說,別能使用新書,要我使用舊書,這不公平。 如何說服小潔改變“這不公平”這一想法? 當下列不公平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應怎么辦?爸爸在外打工一年多,春節回家老板以各種理由克扣爸爸工資小蒙想和同學一起參加夏令營,但父母以收費過高為由拒絕了她,她覺得上天對她不公平,沒有讓她生在有錢人家。上課時,李濤和幾個同學一起小聲議論,被教師點名批評,很不服氣,“為什么只批評我一個”。你同學的父親因為家貧患病而無錢醫治七、公平合作有什么意義?如何才能與他人進行公平合作?八、預習以下內容1.什么是正義的行為和非正義的行為?判斷下面哪些行為是正義的,哪些是不正義的的?(1)曲平和李貴是好朋友。一次,李貴與二班的一個男同學在打籃球時發生爭執,曲平知道后二話不說,就沖上去打了那個男同學幾拳,還振振有辭地說:“欺侮我朋友就是和我過不去,為哥們朋友,我兩肋插刀在所不辭。”?(2)一次考試,孫軍的同桌章耀幾次要和他對答案,孫軍都沒有理睬。事后章耀就不與孫軍往來了,幾個同學都說孫軍是假正經,太不夠意思。孫軍挺納悶,難道我做錯了??(3)劉東的叔叔做生意短斤少兩、出售假冒偽劣商品,劉東多次勸說無效,就打電話到工商管理部門舉報,他叔叔受到了處罰。(4)重慶打黑除惡,通過法律制裁違法犯罪2.非正義的行為有什么危害?3.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作業:材料一:溫家寶總理說:“如果說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職,那么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政府的良心。” 材料二: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和諧與科學發展是內在統一的,只有擁有更強大的的物質力量,才能夠更好地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著力改善民生,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反過來,只有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會實現較大程度的和諧,才能更好的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動科學發展。結合材料一,談談你是怎樣理解“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政府的良心。”結合材料二,談談社會和諧、科學發展對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