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透鏡學習目標:1.能分辨凹透鏡和凸透鏡,描述透鏡的焦點和焦距2.知道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3.初步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Part1.知識回顧Part2.體系說明Part3.知識概要Part4.知識講解知識檢測1.凸透鏡和凹透鏡形狀 作用 生活中的應用凸透鏡 中間_____邊緣_____ 對光線有_______作用 老花鏡、放大鏡凹透鏡 中間_____邊緣_____ 對光線有_______作用 近視眼鏡2.透鏡的結構(1)主光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連線。(2)光心:位于透鏡的中心,光通過它時傳播方向不變。(3)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叫做凸透鏡的___________,一個凸透鏡有2個焦點。一個凹透鏡也有2個焦點。(4)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__________。(5)每個凸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3.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經過______;通過凹透鏡后,反向延長線相交于_______;(2)從焦點出發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與主光軸______;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_____,通過凹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3)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_______.總 結:關于三條特殊光線:利用三條特殊光線中的任意兩條,就可以確定不在主軸上的任意發光物體的像,但應注意物體經透鏡所成的像并不是僅由這三條光線會聚而成的,而是由物體發出的射向透鏡的所有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因此,凸透鏡遮住一部分(破碎),仍能形成完整的像,但是像變暗一些。厚、薄、會聚、薄、厚、發散;2.焦點、焦距;3.(1)焦點、焦點;(2)平行、焦點;(3)不變典型例題例1-1.如圖是四個透鏡實物圖,屬于凹透鏡的是( )A. B. C. D.【解答】解:A、B、D透鏡中間比邊緣厚是凸透鏡。C、透鏡中間比邊緣薄是凹透鏡。故選:C。例1-2.(2020春 城固縣期末)如圖所示是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鏡是凸透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④【解答】解:由圖可知,①②④圖中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遠離主光軸,說明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鏡;由圖可知,③圖中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靠近主光軸,說明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鏡。故選:C。例1-3.小明同學在森林公園游玩時,看到一個丟棄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進了水,就可能會引發森林火災,于是她撿起瓶子丟進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進水可能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太陽光有發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對太陽光有發散作用【解答】解: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可以將射來的太陽光會聚在一點上,會聚點的溫度比較高,可能會引起火災。故只有選項A的說法正確。故選:A。例1-4.如圖,F是透鏡的焦點,其中正確的光路圖是( )A.B.C.D.【解答】解:A、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應該過焦點。故A錯誤。B、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故B錯誤。C、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故C正確。D、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而圖中的凹透鏡對光線起了會聚作用,故D錯誤。故選:C。例1-5.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因而物體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總是縮小的C.無論物體離平面鏡遠或近,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終不變D.凹面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凸面鏡對光起會聚作用【解答】解:A、光從其他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錯誤。B、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凸透鏡可以成放大的、等大的、縮小的像。故B錯誤。C、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跟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沒有關系。故C正確。D、凹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凸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題干表述反了,故D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1.如果把一個玻璃球分割成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再將a、b、c、d、e這五塊玻璃分別放在太陽光下,那么能使光發散的是( )abcD.d【解答】解:由圖知:玻璃a、c、e、d都是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不符合題意;而玻璃b是中間薄,邊緣厚,是凹透鏡,能使光線發散,符合題意;故選:B。2.(2020 襄城區模擬)如圖容器水中有一個空氣泡,則其對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線有何作用( )A.會聚作用 B.發散作用 C.既不會聚也不發散 D.無法判斷【解答】解:根據空氣泡的形狀可知,空氣泡兩側的水相當于兩個中間薄、邊緣厚的凹透鏡,因為凹透鏡對光有發散的作用,所以容器水中的空氣泡對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線有發散作用。故選:B3.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經折射后射到一個平面鏡上,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解答】解:首先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作出入射光線;然后過平面鏡的入射點垂直鏡面作出法線,再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作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3.如圖所示,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點A,取掉透鏡后,光會聚于B點,則是 透鏡。【解答】解:放上透鏡的會聚點A要比不放透鏡的會聚點B更要遠離透鏡,由此可知,該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該透鏡是發散透鏡,即凹透鏡;故答案為:凹。4.一束光經透鏡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過作圖提供了一種確定透鏡位置的方案,請你按小希的作圖方式,在圖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種方案確定透鏡的位置。【解答】解:①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畫出其折射光線,其折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交點即為凸透鏡的焦點位置;②根據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畫出入射光線的延長線,與主光軸的交點即為凹透鏡的焦點位置;如圖所示:5.在圖中完成光路圖:畫出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解答】解:(1)甲圖示的入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所以對應的折射光線過焦點,答案如下圖甲所示:(2)乙圖折射光線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所以其對應的入射光線過焦點。答案如下圖乙所示:(3)丙圖示的入射光線平行于凹透鏡的主光軸,所以對應的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答案如下圖丙所示:知識檢測1.虛像與實像:能夠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_______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____像。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叫做________,像到透鏡的距離叫做________。2.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在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為了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間,要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跟燭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3.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 像的特點 像距v 應用正倒 大小 虛實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v<2f 照相機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v=2f 測焦距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幻燈片u=f 不成像 粗測焦距u<f 正立 放大 虛像 物像同側 放大鏡1.實、虛、物距、像距;2.凸透鏡和光屏、同一高度;典型例題例2-1.小紅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前25cm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節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 )A. B. C. D.【解答】解:由題意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燭焰距凸透鏡的距離26cm(物距),則u>2f,調節光屏的位置,所以,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A、圖中是正立、放大的實像。故A錯誤。B、圖中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C、圖中是正立、縮小的實像,故C錯誤;D、圖中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故選:D。例2-2.(2020 路南區三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實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B.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近視鏡片,向左適當移動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像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向右移動光屏可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像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成像【解答】解:A、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2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則u=2f,故f=10cm,故A錯誤;B、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近視鏡片,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則像會成在光屏的右邊,向右適當移動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像,故B錯誤;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距應大于二倍焦距,故應向右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故C正確;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u=50cm﹣45cm=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錯誤。故選:C。例2-3..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40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解答】解:將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距透鏡20cm的地方得到一個最小亮點,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20cm。一個物體放在這個透鏡前40cm處,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選:C。例2-4.小燕同學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調節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現清晰的像(未畫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為25cmB.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蠟燭燃燒變短,屏上像的位置會下降D.取走光屏,則凸透鏡不成像【解答】解:A、根據圖示信息不能確定焦距大小,故A錯誤;B、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u>2f,2f>v>f,成倒立縮小實像,故B正確;C、因為經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發生改變,則蠟燭變短時,像應該先上移動,故C錯誤;D、凸透鏡成像與有無光屏無關,所以取走光屏,則凸透鏡仍能成像,故D錯誤。故選:B。例2-5.關于實像與虛像,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B.實像是經凸透鏡所成的,虛像不是C.實像能呈現在光屏上,虛像不能D.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則不是【解答】解:A、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凸透鏡既能成實像,又能成虛像,錯誤但符合題意;C、實像能呈現在光屏上,虛像不能,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則不是,故該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訓練1.在凸透鏡前有一物體,當它沿主軸向透鏡方向移動20厘米,則它所對應的像卻遠離透鏡移動30厘米,那么物體移動的范圍可能是( )A.在透鏡1倍焦距內移動B.在透鏡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移動C.在透鏡2倍焦距外移動D.在透鏡2倍焦距外向1倍焦距與2倍焦距間移動【解答】解:在凸透鏡前有一物體,當它沿主軸向透鏡方向移動20厘米,則它所對應的像卻遠離透鏡移動30厘米,可見物體靠近凸透鏡,像遠離凸透鏡,凸透鏡成實像。物距減小20cm,像距減小30cm,物距減小的比像距減小的小,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向二倍焦距移動。故選:B。解析:(1)凸透鏡成虛像時,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物體遠離凸透鏡,像越遠離凸透鏡.(2)凸透鏡成實像,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外,物體靠近凸透鏡時,像遠離凸透鏡,即物距減小,像距增大.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時,物距減小的比像距大.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向二倍焦距移動時,物距減小的比像距小.2.(2020秋 建鄴區校級月考)如圖,小明透過同一個盛水的玻璃杯看物理課本上的字。當玻璃杯距離書本很近時,看到的字是放大的;當玻璃杯距離書本較遠時,看到的字又是縮小的。看到字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關呢?根據上述現象,你能做出的最合理的猜想是( )A.和玻璃杯距離課本的距離有關B.和課本上的文字大小有關C.和玻璃杯的大小有關D.和觀察的人有關【解答】解:一個盛水的玻璃杯中間厚,邊緣薄,相當于是一個凸透鏡;當玻璃杯距離書本很近時,此時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則看到的字是放大的;當玻璃杯距離書本較遠時,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即看到的字又是縮小的,這表明像的大小與書到玻璃杯的距離有關,故A說法正確。故選:A。3.實驗室備有甲、乙、丙三個凸透鏡,三個實驗小組分別用這三個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都為12cm時,甲、乙、丙三透鏡分別成縮小的實像、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則這三個透鏡的焦距f 甲、f 乙、f 丙的大小關系為( )A.f 甲>f 乙>f 丙 B.f 乙>f 丙>f 甲C.f 乙>f 甲>f 丙 D.f 丙>f 乙>f 甲【解答】解:物距相同,甲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甲,所以f甲<==6cm;乙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u<f乙;所以f乙>u=12cm;丙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f丙>u>f丙,所以12cm=u>f丙>==6cm;所以,f乙>f丙>f甲。故選:B。4.(2020 中原區校級三模)如圖所示是一種神奇的酒杯,底部做成球面狀(相當于凸透鏡),杯底處的圖片,在空杯時從上方是看不到,斟上酒后,立即可以看到圖片。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學顯影劑的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對圖片的反射作用C.可能是酒使得圖片位于凸透鏡兩倍焦距之外而成像D.可能是酒使得圖片位于凸透鏡焦距之內而成像【解答】解:A、酒沒有和其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酒沒有發生顯影作用,故A錯誤。BCD、加入酒后,酒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使玻璃凸透鏡和酒凹透鏡組成的凸透鏡焦距變大,圖片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正確,BC錯誤。故選:D。5.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移動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則下列能成立的是( )①如果將物體靠近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且光屏移動距離先大于后小于物體移動距離;②同時移動物體與光屏,且移動距離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③換用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④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個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答】解:①物體靠近透鏡即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光屏應遠離透鏡,當u>2f時光屏移動距離小于物體移動距離,當f<u<2f時光屏移動距離大于物體移動距離,所以光屏移動距離是先小于后大于物體移動距離,所以①錯誤。②物體要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體移動距離應該大于光屏移動距離,所以②錯誤。③換用焦距更小的透鏡,像會更前面會聚所以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所以③正確。④根據光路可逆的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可以光屏上成一個倒立、放大、實像,同時物距剛好是原來的像距,像距剛好是原來物距,所以④正確。故選:D。6.(2019 濱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某小組測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數據,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 )A.該凸透鏡的焦距f=20cmB.當物距u=30cm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律C.當物距u=8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利用了這條規律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向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解答】解:A、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故A錯誤;B、當物距u=30cm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故B正確;C、當物距u=8cm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和老花鏡,故C錯誤;D、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動到15cm處的過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故D錯誤。故選:B。Part5.課堂總結本次課最重要的三個知識點:2透鏡學習目標:1.能分辨凹透鏡和凸透鏡,描述透鏡的焦點和焦距2.知道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3.初步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Part1.知識回顧Part2.體系說明Part3.知識概要Part4.知識講解知識檢測1.凸透鏡和凹透鏡形狀 作用 生活中的應用凸透鏡 中間_____邊緣_____ 對光線有_______作用 老花鏡、放大鏡凹透鏡 中間_____邊緣_____ 對光線有_______作用 近視眼鏡2.透鏡的結構(1)主光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連線。(2)光心:位于透鏡的中心,光通過它時傳播方向不變。(3)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叫做凸透鏡的___________,一個凸透鏡有2個焦點。一個凹透鏡也有2個焦點。(4)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__________。(5)每個凸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3.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經過______;通過凹透鏡后,反向延長線相交于_______;(2)從焦點出發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與主光軸______;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_____,通過凹透鏡后,必平行于主光軸.(3)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_______.總 結:關于三條特殊光線:利用三條特殊光線中的任意兩條,就可以確定不在主軸上的任意發光物體的像,但應注意物體經透鏡所成的像并不是僅由這三條光線會聚而成的,而是由物體發出的射向透鏡的所有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因此,凸透鏡遮住一部分(破碎),仍能形成完整的像,但是像變暗一些。典型例題例1-1.如圖是四個透鏡實物圖,屬于凹透鏡的是( )A. B. C. D.例1-2.(2020春 城固縣期末)如圖所示是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鏡是凸透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④例1-3.小明同學在森林公園游玩時,看到一個丟棄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進了水,就可能會引發森林火災,于是她撿起瓶子丟進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進水可能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太陽光有發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對太陽光有發散作用例1-4.如圖,F是透鏡的焦點,其中正確的光路圖是( )A.B.C.D.例1-5.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因而物體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總是縮小的C.無論物體離平面鏡遠或近,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終不變D.凹面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凸面鏡對光起會聚作用◆變式訓練1.如果把一個玻璃球分割成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再將a、b、c、d、e這五塊玻璃分別放在太陽光下,那么能使光發散的是( )abcD.d2.(2020 襄城區模擬)如圖容器水中有一個空氣泡,則其對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線有何作用( )A.會聚作用 B.發散作用 C.既不會聚也不發散 D.無法判斷3.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經折射后射到一個平面鏡上,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3.如圖所示,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點A,取掉透鏡后,光會聚于B點,則是 透鏡。4.一束光經透鏡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過作圖提供了一種確定透鏡位置的方案,請你按小希的作圖方式,在圖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種方案確定透鏡的位置。5.在圖中完成光路圖:畫出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知識檢測1.虛像與實像:能夠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_______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____像。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叫做________,像到透鏡的距離叫做________。2.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在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為了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間,要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跟燭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3.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 像的特點 像距v 應用正倒 大小 虛實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v<2f 照相機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v=2f 測焦距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幻燈片u=f 不成像 粗測焦距u<f 正立 放大 虛像 物像同側 放大鏡典型例題例2-1.小紅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把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前25cm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節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 )A. B. C. D.例2-2.(2020 路南區三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實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B.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一近視鏡片,向左適當移動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像C.將蠟燭移動到35cm刻度處,向右移動光屏可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像D.將蠟燭移動到45cm刻度處,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成像例2-3..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40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例2-4.小燕同學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調節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現清晰的像(未畫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為25cmB.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蠟燭燃燒變短,屏上像的位置會下降D.取走光屏,則凸透鏡不成像例2-5.關于實像與虛像,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B.實像是經凸透鏡所成的,虛像不是C.實像能呈現在光屏上,虛像不能D.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而虛像則不是◆變式訓練1.在凸透鏡前有一物體,當它沿主軸向透鏡方向移動20厘米,則它所對應的像卻遠離透鏡移動30厘米,那么物體移動的范圍可能是( )A.在透鏡1倍焦距內移動B.在透鏡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移動C.在透鏡2倍焦距外移動D.在透鏡2倍焦距外向1倍焦距與2倍焦距間移動2.(2020秋 建鄴區校級月考)如圖,小明透過同一個盛水的玻璃杯看物理課本上的字。當玻璃杯距離書本很近時,看到的字是放大的;當玻璃杯距離書本較遠時,看到的字又是縮小的。看到字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關呢?根據上述現象,你能做出的最合理的猜想是( )A.和玻璃杯距離課本的距離有關 B.和課本上的文字大小有關C.和玻璃杯的大小有關D.和觀察的人有關3.實驗室備有甲、乙、丙三個凸透鏡,三個實驗小組分別用這三個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都為12cm時,甲、乙、丙三透鏡分別成縮小的實像、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則這三個透鏡的焦距f 甲、f 乙、f 丙的大小關系為( )A.f 甲>f 乙>f 丙 B.f 乙>f 丙>f 甲C.f 乙>f 甲>f 丙 D.f 丙>f 乙>f 甲4.(2020 中原區校級三模)如圖所示是一種神奇的酒杯,底部做成球面狀(相當于凸透鏡),杯底處的圖片,在空杯時從上方是看不到,斟上酒后,立即可以看到圖片。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學顯影劑的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對圖片的反射作用C.可能是酒使得圖片位于凸透鏡兩倍焦距之外而成像D.可能是酒使得圖片位于凸透鏡焦距之內而成像5.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移動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則下列能成立的是( )①如果將物體靠近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且光屏移動距離先大于后小于物體移動距離;②同時移動物體與光屏,且移動距離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③換用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④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個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6.(2019 濱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某小組測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數據,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 )A.該凸透鏡的焦距f=20cmB.當物距u=30cm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利用了這條規律C.當物距u=8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利用了這條規律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向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過程中,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Part5.課堂總結本次課最重要的三個知識點:童科學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凸透鏡(解析版).docx 初一寒假-凸透鏡(原卷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