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D圖一虎門銷煙圖二武昌起義圖三五四運動(2)結合所學,指出圖一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 簡要分析圖二這場革命對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影響 指出圖三這場運動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地位 (6分)材料三:“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摘自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3)為實現(xiàn)“全人格的覺悟”先進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什么運動 依據(jù)材料三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3分)33.(13分)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共產(chǎn)黨民主革命歷程空間示意圖⑥北京西柏坡②井岡山(1)結合所學,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在①地起航的歷史事件及其偉大意義 在②地開創(chuàng)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 (5分)材料二:陳云在1935年10月15日向共產(chǎn)國際報告情況時說:這次會議我們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zhàn)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與此同時,在長征途中和毛澤東一起劈波斬浪的一批領袖人物,也在這危難時刻的風頭浪尖上經(jīng)受了錘煉(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靠鉛筆指揮的戰(zhàn)略家”的錯誤是什么 寫出③地召開的“這次會議”名稱及其在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展史上的地位。(3分)材料三:“這里本是黃土高原上一塊貧瘠的土地,自從中央紅軍長征來到這里,它就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地名漸成為決定中國命運的思想制高點。”它也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敵后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3)閱讀材料三,指出“這里”的地名。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中央在“這里”召開了什么會議 這次會議把什么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3分)4)綜上,試從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理論探索角度談談我們獲得的歷史啟示。(2分)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6頁(共6頁)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答題前,請在答題卷上方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并填涂準考證號。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4.考試結束,上交答題卷。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中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大西洋B.我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南到北侖河口C.疆域遼闊,鄰國眾多,鄰國面積最大的是印度D.南北緯度跨度很大,東西經(jīng)度跨度較小2.312國道東起上海市,西至新疆的霍爾果斯市,沿途經(jīng)過八個省區(qū)。下圖312國道經(jīng)過的①②③④四個省級行政區(qū),其簡稱和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海市斬維吾爾自治區(qū)2第2題圖A①-蘇一蘇州B②-鄂一鄭州C③④一秦一西安D④一甘一銀川3.我國人口和民族眾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分布不均勻,黑河-騰沖一線以東人口稀疏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C.少數(shù)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部地區(qū)。D.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現(xiàn)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格局。讀“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第4-5小題。貢藏高原6000橫斷山脈20o甲MA長江中下游平原東經(jīng)Bo901o0110工20第4-5題圖4.對圖中甲地區(qū)的區(qū)域特征描述正確的有①位于我國西南部,地處長江下游②溫帶季風氣候,“冬暖、春早、夏熱”③重要商品糧基地,有都江堰水利工程④天然氣、芒硝等礦產(chǎn)資源豐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