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 邏輯與思維 第五課 課時2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學案+達標檢測 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 邏輯與思維 第五課 課時2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學案+達標檢測 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課時2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課標要求] 學會正確運用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比較聯言判斷、選言判斷與假言判斷之間的區別。
[素養目標] 通過分析復合判斷的不同類型及其種類,提高思維能力;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對復合判斷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探究點一 復合判斷及其種類
1.復合判斷的含義: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
2.復合判斷的分類: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
復合判斷分為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
改錯: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
議題1:什么是復合判斷?
烏龜約仙鶴一起到遠方旅游。烏龜不會飛,它咬住樹枝的中間,要兩只仙鶴各叼住樹枝的一端。臨行前,仙鶴提醒烏龜到了空中不要說話:“如果你一張嘴,就會掉下去。”當它們飛過一個小鎮時,有個小孩喊道:“看呀,仙鶴綁架了烏龜!”烏龜想解釋一下,剛說“不……”,就從空中掉了下去……
仙鶴話中使用的判斷與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有什么區別?
答案 仙鶴話中使用的判斷是復合判斷。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是簡單判斷。
判斷的分類
典例1 下列語句屬于復合判斷的是(  )
①這個概念不是單獨概念,就是普遍概念
②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復合判斷有的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如②;有的是對對象之間的條件聯系加以斷定,如①③;④是簡單判斷,排除。故選B。
探究點二 正確運用聯言判斷
1.聯言判斷的含義: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2.構成: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
想一想:聯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哪些?
提示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
3.聯言判斷的真假: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
4.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正確運用聯言判斷,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
(1)“小劉和小李是運動員”是一個簡單判斷。
改錯:“小劉和小李是運動員”是由“小劉是運動員”“小李也是運動員”兩個性質判斷組成的聯言判斷。
(2)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改錯:聯言判斷而非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3)在聯言判斷中,有一個聯言支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
改錯: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
議題2:什么是聯言判斷?
2021年4月8日,鄭州市民張女士反映,2016年10月1日,她和朋友一起準備購買鄭州市經三路與廣電南路交匯處的華爾中心公寓10套,每套房源繳納押金2萬元,共計繳納押金20萬元。結果,兩年過去了,開發商既未按承諾約定簽正式購房合同,更別提準時交房。為此,2018年10月開始,張女士和朋友一起提出退款。如今兩年過去了,這筆購房押金,開發商卻始終拖拖拉拉,不給退。
(1)“開發商不會按承諾約定簽正式購房合同,也不會給退款”屬于什么復合判斷?
(2)運用聯言判斷有何意義?
答案 (1)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屬于聯言判斷。
(2)正確運用聯言判斷,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
1.什么是聯言判斷
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例如:“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還是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革命家。”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聯言支一般是性質判斷,也可以是關系判斷。聯言支為兩個的,稱為二支聯言判斷。聯言支為兩個以上的,稱為多支聯言判斷。“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是常常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
下面是一例聯言判斷的邏輯結構圖示:
典例2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語句表達的是(  )
A.假言判斷 B.關系判斷
C.聯言判斷 D.選言判斷
答案 C
解析 這個語句可以分解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可見這一語句表達的是由兩個性質判斷構成的聯言判斷。
2.聯言判斷的邏輯值
(1)任何判斷都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一個判斷是真的,它就具有真值;一個判斷是假的,它就具有假值。它們統稱判斷的邏輯值。
(2)由于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復合判斷,所以聯言判斷的真假歸根到底取決于它的各個聯言支的真假。如果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那么,這個聯言判斷就是真的;如果聯言支中有一個是假的,那么該聯言判斷就是假的。
(3)需要注意的是:聯言判斷不僅要求聯言支同真,而且要求聯言支之間有聯系,不能割裂,否則,就無實際意義。例如,“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并且光沿直線傳播”。這個聯言判斷的聯言支雖然都真,但是該聯言判斷沒有什么真實有效性,即沒有實際意義。
典例3 聯言判斷是真的,其條件是(  )
A.對幾種情況都存在判斷
B.必須有聯結項
C.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
D.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括兩個聯言支
答案 C
解析 A、D兩項是聯言判斷成立的條件,不是判斷聯言判斷真假的標準,不符合題意;聯言判斷的聯結項有時可以省略,B項說法錯誤,舍去;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那么,這個聯言判斷就是真的,故選C項。
探究點三 正確運用選言判斷
1.選言判斷的含義及結構: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
想一想:選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哪些?
提示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2.選言判斷的種類
依據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
(1)相容選言判斷: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這樣的選言支叫相容的選言支,這樣的選言判斷叫相容選言判斷。
(2)不相容選言判斷: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這樣的選言支叫不相容的選言支,這樣的選言判斷叫不相容選言判斷。
想一想:在日常語言中,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的表達有什么不同?
提示 在日常語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來表達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通常用“要么……要么……”來表達。
3.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值
(1)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2)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
4.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正確運用選言判斷,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
5.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該注意的問題
(1)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
(2)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1)某國領導人在講話中說:“世界各國,不支持銷毀核武器,就是想發展核武器。”這是一個準確的不相容選言判斷。
改錯:世界各國對核武器的態度還有一種可能,即不銷毀也不發展。這個選言判斷沒有列舉對象的所有可能情況,判斷不準確,思維不嚴密。
(2)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并存,這樣的選言支叫不相容的選言支。
改錯: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這樣的選言支叫相容而非不相容的選言支。
(3)在選言判斷中,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揭示一兩種可能情況即可。
改錯:在選言判斷中,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議題3:選言判斷的真假
有個憨漢拿著一根有特定用途的細而長的竹竿要進城去。他來到城門口,立起竹竿,城門太矮,進不去;橫著竹竿,城門太窄,還是進不去。沒有辦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煙。城里的縣官聽說了這事,感到十分驚詫,他賣弄地說:“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幾段不就可以拿進城來了嗎。”
(1)憨漢的做法涉及什么判斷?
(2)上述材料中的憨漢和縣官在思維上犯了什么錯誤?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錯誤?
答案 (1)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屬于選言判斷,憨漢的做法涉及選言判斷。
(2)①材料中的憨漢和縣官犯了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的錯誤。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三個選言支之外,還有一個選言支,就是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門,竹竿呈水平狀態,順著竹竿進城,而這個被遺漏掉的選言支恰恰是唯一正確的選言支。②為避免這種錯誤應該注意: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
比較分析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
相容選言判斷 不相容選言判斷
含義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可以同時存在 選言支所斷定的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
常用聯結項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是……或是……二者必居其一”等
真假 選言支中有一個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則為真;選言支都是假的,則為假 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時,該選言判斷為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為真,或都是假的,則為假
典例4 下列判斷屬于相容選言判斷的是(  )
A.任何一種哲學派別,或是唯物主義的,或是唯心主義的,二者必居其一
B.官僚主義者或者遇事不負責任,或者遇事主觀武斷
C.教數學的夏老師對教體育的王老師說:“這堂課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小明既是學習委員,又是生活委員
答案 B
解析 回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明確選言判斷的含義和特點。根據選言判斷的特點可知,B項符合題意,A、C兩項為不相容選言判斷,其特點是,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D項是聯言判斷。
探究點四 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1.假言判斷的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
2.假言判斷的結構: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其中,表示條件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前件,表示依賴這一條件而成立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后件。
想一想:假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哪些?
提示 “如果……那么……”“只有……才……”“……當且僅當……”等。
3.假言判斷的種類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是產生某種事物情況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
(3)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這種條件關系就是充分必要條件關系。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
4.正確認識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真假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
想一想: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那么這個假言判斷是否一定是假的?
提示 有時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
(1)假言判斷即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改錯: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2)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改錯:假言判斷的真假并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
(3)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不會是真的。
改錯: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
議題4:假言判斷的種類
甲舉辦課外興趣小組聚會,對乙說:“如果我請你,你一定要來。”對丙說:“只有我請你,你才來。”對丁說:“如果我請你,你就來;而且只有我請你,你才來。”事后,甲邀請了丙,而乙和丙都來了。
(1)復合判斷有哪些類型?
(2)假言判斷的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著哪幾種條件關系?
(3)說一說,來的是否該來,沒有來的是否不該來?為什么?
答案 (1)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
(2)假言判斷的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著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分必要條件關系。
(3)①甲對乙講的是充分條件。如果乙受到邀請就應該來。現在乙沒有受到邀請,他可以來也可以不來。
②甲對丙講的是必要條件。如果丙沒有受到邀請就不該來。現在丙受到邀請,他可以來也可以不來。
③甲對丁講的是充分必要條件。如果丁受到邀請就應該來,如果丁沒有受到邀請就不應該來。現在丁沒有受到邀請,所以不應該來。
1.正確運用假言判斷
(1)不具有條件聯系的事物情況不能使用假言判斷。例如,“在教學工作中,如果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會妨礙學生的獨立思考”。“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妨礙學生的獨立思考”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條件聯系,這犯了“強加條件聯系”的邏輯錯誤。
(2)要正確區分三種不同假言判斷的聯結項
①在漢語里,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常用“若……則……”“如果……那么……”“只要……就……”等來表示。
②在漢語中,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常用的聯結項是:“只有……才……”“必須……才……”“不……就不……”“除非……才……”“沒有……就沒有……”等。
③在通常的漢語中,沒有一個可以恰當準確地表達充分必要條件聯結詞的詞語。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還可能省略聯結詞。因此,看一個假言判斷是不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還要看前件與后件所斷定的實際關系。另外,由于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比較復雜,不易辨認,所以有時需用兩句話來表達,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3)要避免混淆條件關系
例如:①只要敢于斗爭,就能取得勝利。
②只有貪污腐化,才會犯錯誤。
①中“敢于斗爭”只是“能取得勝利”的一個必要條件,而當作了充分條件;②中“貪污腐化”是“會犯錯誤”的充分條件,而當作了必要條件。所以,它們都犯了“混淆條件關系”的邏輯錯誤。
典例5 “沒有勤奮刻苦,就沒有好的未來”。這是(  )
A.聯言判斷 B.選言判斷
C.假言判斷 D.簡單判斷
答案 C
2.真值表
(1)聯言判斷的真值表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2)相容選言判斷的真值表
p q p或者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3)不相容選言判斷的真值表
p q 要么p,要么q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4)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表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5)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表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6)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表
p q 當且僅有p,則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典例6 大嘴鱸魚只在有鰷魚出現的長有浮藻的水域里生活。漠亞河中沒有大嘴鱸魚。從上述斷定中能得出以下哪項結論(  )
①鰷魚只在長有浮藻的河中才能發現
②漠亞河中既沒有浮藻,又發現不了鰷魚
③如果在漠亞河中發現了鰷魚,則其中肯定不會有浮藻
A.僅僅① B.僅僅②
C.僅僅③ D.①②③都不能推出
答案 D
解析 題干的第一句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只有在有鰷魚出現并且長有浮藻的水域里,才會有大嘴鱸魚。由“漠亞河中沒有大嘴鱸魚”否定了后件,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否定后件無法推出任何結論。故正確答案是D。
3.復合判斷的類型與真假
   項目 類別    常用聯結項 真 假
聯言判斷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 只有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 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
選言 判斷 相容選言判斷 “或者……或者……” 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 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
不相容選言判斷 “要么……要么……” 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 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
假言判斷 充分條件 假言判斷 “如果……那么……”等 其真假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只有……才……”等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當且僅當……”
典例7 只有她去,你和我才會一起去唱“卡拉OK”;而她只到能跳舞的“卡拉OK”唱歌,那些場所都在市中心。只有你參加,她妹妹才會去唱“卡拉OK”。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則以下哪一項也一定為真(  )
A.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唱“卡拉OK”
B.你和我不會一起在市郊的“卡拉OK”唱歌
C.我不在,你不會和她一起去唱“卡拉OK”
D.她不在,你不會和她妹妹一起去唱“卡拉OK”
答案 B
解析 由題干可知,你和我在一起唱“卡拉OK”,則她一定也在;如果你和我是在市郊,則她也是在市郊,這與她只在市中心的“卡拉OK”唱歌矛盾,故你和我一定不會在市郊的“卡拉OK”唱歌。其余各項不一定為真。
1.“認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它來源于實踐。”下列關于聯言判斷的邏輯判斷正確的是(  )
A.該聯言判斷是真的
B.該聯言判斷是假的
C.該聯言判斷只有一個聯言支是真的
D.無法判斷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聯言判斷的邏輯值知識點,其邏輯值取決于各個聯言支是否同時都是真的。題中三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與認識對象相符,因而該聯言判斷是真的,故選A項。
2.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它的選言支則(  )
①至少有一個是真的
②可以都是真的
③可以沒有一個是真的
④有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①②符合題意,應入選。③④不是相容選言判斷的要求,應排除。
3.下列判斷屬于假言判斷的是(  )
A.事物矛盾表現的形態不外乎兩類,要么是對抗性的,要么是非對抗性的
B.雨停了,天晴了,太陽出來了
C.他雖然滿頭銀發,但精神矍鑠
D.如果脫離實際,就會犯錯誤
答案 D
解析 A項是選言判斷,B、C兩項是聯言判斷,D項是假言判斷。
4.“當且僅當結婚登記,才能成為合法夫妻。”這個判斷屬于(  )
A.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B.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C.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假言判斷
答案 C
解析 結婚登記是成為合法夫妻的充分必要條件,C當選。
5.下列復合判斷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指出其邏輯錯誤,并加以改正。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無非是這樣幾個方面:要么是社會影響不好,要么是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學校教育不力。
答案 不正確。該選言判斷是相容選言判斷,不能用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聯結項,應把“要么……要么……”改為“或者……或者……”。
每課一練
一、選擇題
題組一 判斷的概述
1.“3和117都是質數”是(  )
A.聯言判斷 B.選言判斷
C.假言判斷 D.簡單判斷
答案 A
2.小李是四川人,他喜歡吃酸泡菜;小王也是四川人,她也喜歡吃酸泡菜;小陳是四川人,她也喜歡吃酸泡菜。我所認識的四川人都喜歡吃酸泡菜。因此,可以得出(  )
A.所有四川人都喜歡吃酸泡菜
B.有的四川人喜歡吃酸泡菜
C.并非所有四川人都喜歡吃酸泡菜
D.并非有的四川人喜歡吃酸泡菜
答案 B
3.判斷是對事物情況的反映。要形成一個恰當的判斷,需具備的條件有(  )
①不能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
②要運用內涵明確、外延確定的概念構成判斷
③恰當搭配和使用概念的主項、謂項、量項和聯項
④全稱判斷不得用作特稱判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④錯誤,全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全部,特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部分,因此,全稱判斷可以用作特稱判斷。故選A項。
題組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
4.在直言判斷劃分中,不需要量項的是(  )
A.全稱判斷 B.特稱判斷
C.肯定判斷 D.單稱判斷
答案 D
解析 全稱判斷量項有“一切”“所有”“凡是”等,特稱判斷的量項有“有些”“有的”“少數”等,全稱判斷的量項有時可以省略,特稱判斷的量項不可以省略,單稱判斷不需要量項。
5.從判斷的類型看,“曹操與曹植不是兄弟”是(  )
①簡單判斷 ②關系判斷 ③性質判斷 ④聯言判斷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曹操與曹植不是兄弟”,反映的是曹操與曹植的關系,為關系判斷,而關系判斷和性質判斷同為簡單判斷,①②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項。③④不符合題意,不應入選。
6.下列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中,屬于偶傳遞關系的是(  )
①全同關系 ②矛盾關系 ③交叉關系 ④反對關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傳遞性關系是三個對象之間的關系。①若a與b是全同關系,b與c是全同關系,則a與c必定是全同關系,所以全同關系屬于傳遞關系。②若a與b是矛盾關系,b與c是矛盾關系,則a與c必定不是矛盾關系,所以矛盾關系屬于反傳遞關系。③若a與b是交叉關系,b與c是交叉關系,則a與c不一定是交叉關系,所以交叉關系屬于偶傳遞關系。④若a與b是反對關系,b與c是反對關系,則a與c不一定是反對關系,所以反對關系屬于偶傳遞關系。故選B。
7.“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這個判斷是(  )
①肯定判斷 ②否定判斷 ③特稱判斷 ④單稱判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題干中的句子從質上看屬于肯定判斷,從量上看“我國的”屬于特稱判斷,故選①③,即選A項。
8.對“有些中學生是共青團員”這個判斷表述正確的是(  )
①“有些”是量項 ②“中學生”是主項
③“是”是謂項 ④“是”是聯項
⑤“共青團員”是謂項 ⑥“共青團員”是主項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答案 A
題組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  )
A.兩個聯言判斷
B.第一個是聯言判斷,第二個是選言判斷
C.兩個選言判斷
D.第一個是性質判斷,第二個是關系判斷
答案 A
解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是并列復句,屬于聯言判斷。
10.“或者P,或者Q,或者R;是P,所以不是Q,不是R。”這個推理在________時,才是正確的。(  )
A.支判斷P、Q、R為不相容關系
B.支判斷P、Q、R為相容關系
C.支判斷P、Q、R為交叉關系
D.支判斷P、Q、R為屬種關系
答案 A
解析 題意表明:P、Q、R三個支判斷中只有一真,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特點是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因此可知這一判斷是不相容的選言判斷,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不相容關系。
11.下列語句表達屬于不相容選言判斷的有(  )
①實驗若不成功,就失敗
②甲去或乙去
③不僅他不會,而且你也不會
④或去或不去,豈能猶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不相容選言判斷是有而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的選言判斷,①④正確。②是相容選言判斷,③是聯言判斷。
12.下列判斷是假言判斷的是(  )
A.不在沉睡中覺醒,就在沉睡中滅亡
B.沒有種子,就沒有莊稼
C.人民大會堂既雄偉又壯麗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解析 在B項中,種子是莊稼存在的前提條件,沒有種子,就沒有莊稼,由此可知這是假言判斷,故入選。A項是選言判斷;C項是聯言判斷;D項是簡單判斷。
13.下列判斷中不包含充分必要條件的是(  )
A.當且僅當競爭對手推出投標時,小李才會報一個較高的價位
B.為防止圓管內流動的水結冰,則需要且只需要保持圓管內壁面的最低溫度在某一溫度以上
C.方老師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來上課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案 C
解析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即“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其邏輯形式是:當且僅當p,才q。A、B、D都符合“當且僅當”的特征。C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14.在核危機中如果日本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事態會更加嚴重。對以上判斷邏輯結構順序分析正確的是(  )
A.前件、聯結項、后件、聯結項
B.聯結項、前件、聯結項、后件
C.后件、前件、聯結項、聯結項
D.聯結項、后件、前件、聯結項
答案 B
解析 “如果………那么”屬于聯結項;“日本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屬于前件;“事態會更加嚴重”屬于后件。
15.“一個制度、一個政府,只有不斷地聽取批評意見,才能夠不斷改進工作,不斷進步”。這屬于(  )
A.聯言判斷
B.不相容選言判斷
C.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D.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答案 C
解析 依據聯結項“只有……才能……”可判斷題干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故選C。
16.“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屬于(  )
A.聯言判斷 B.不相容選言判斷
C.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D.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答案 D
解析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這種條件關系就是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由此判斷題干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故選D。
17.依據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的條件關系不同,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下列判斷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是(  )
A.如果驕傲自滿,學習成績就會下降
B.全國人民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共克難關
C.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
D.一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這個數能被2整除
答案 B
解析 根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可知: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B項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符合題意。A項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C項為聯言判斷,D項為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二、非選擇題
18.某人請客,見主客遲遲未到,便焦急地說:“唉,該來的沒來。”來陪客的人一聽,有的坐不住,走了。見主客還未到,又有陪客走了,他更著急,脫口而出:“不該走的走了。”話音剛落,所有的客人都走了。此人傻了:“我錯在哪兒了?”
此人請客失敗,問題出在哪里?
答案 此人請客失敗,問題出在他在請客時沒有運用好關系判斷的量項,犯了主項和謂項搭配不當的錯誤,結果造成了別人的誤解,致使請客失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寿阳县| 黑龙江省| 天水市| 交城县| 曲麻莱县| 岱山县| 松阳县| 乐业县| 清河县| 邳州市| 清涧县| 呼图壁县| 屯留县| 广元市| 永定县| 南郑县| 桦南县| 怀集县| 佛教| 东莞市| 高碑店市| 阳新县| 定边县| 墨玉县| 怀仁县| 凉城县| 辛集市| 子洲县| 桑植县| 集安市| 陇西县| 重庆市| 宜宾市| 万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南木林县| 上犹县| 佛山市| 贡觉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