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總結提升1.(2021·遼寧朝陽聯考)“如果不把不間斷的東西割斷,不使活生生的東西簡單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們就不能想象、表達、測量、描繪運動。”列寧的話告訴我們( )A.只有將一些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B.只要把問題分解開來,就能認識事物的整體C.只有把相互聯系的整體區別開來,把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獨立開來,分別地加以研究,才能獲得對這一整體的正確認識D.世界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運用辯證思維方法的相關知識。題干中內容講了辯證思維的第一步,將認識對象及其各個部分、性質、關系相對地獨立起來,分別研究,獲得具體、深入的認識。A說法錯誤,B說法太絕對化,D與題干無關。故選C。2.(2021·山東濟南月考)“超越常在彎道處”,速滑比賽在直道上很難甩開對手,速滑比賽高手對其他選手的超越常常是在彎道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一樣,“彎道”跑好了,能跨越式前進;“彎道”跑不好,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這給人們的人生哲學啟示與下列詩詞蘊含哲理一致的是( )A.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B.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C.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D.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質量互變。題中“彎道超越”告訴我們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A體現的是發展的觀點,與題中哲理不一致。B體現了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與題中哲理一致。C體現的是聯系的觀點,與題中哲理不一致。D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與題中哲理不一致。3.(2021·山東濟寧模擬)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目前已順利實現前兩步目標;世紀之交,中國共產黨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目前也已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上述戰略部署的邏輯與思維依據是( )①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特征②事物發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③事物的發展最終要通過量變得以實現④新事物戰勝舊事物要經歷曲折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4.(2020·山東日照期末)某著名登山運動員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過程中,登到8 680米高度時停下了,退回到山下。無數人替她惋惜,因為她離創造奇跡僅有百米之遙。但她卻說:“我只能到達那里,那兒是我生命的極限。”她把握了自己生命的限度,因此她活了下來,為自己蓄積足夠的能量再次去挑戰極限奠定了基礎。這啟示我們( )A.持續的量變會引起事物發生質的變化B.在認識和處理問題時要掌握適度的原則C.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勇于自我否定D.要善于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飛躍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適度原則。A說法錯誤,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事物的質變;B符合題意,材料中登山運動員的做法,說明了堅持適度原則的重要性;C說法錯誤,要堅持辯證否定而非自我否定;D不符合題意,材料未強調善于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飛躍。5.(2021·山東濟寧模擬)連環漫畫《推》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防微杜漸②要重視事物的量變③堅持整體和部分的辯證統一④要積極創造條件,促成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A解析 連環漫畫《推》表明小問題不解決會變成大問題,啟示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要防微杜漸,①②正確;③與漫畫寓意不符,應排除;由小問題變成大問題不屬于發展,應排除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