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事物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的(1)我們要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不能用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而應該用辯證思維方式。(2)辯證思維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有自己的科學方法,比如分析與綜合方法等。運用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認清事物質與量的規定性,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掌握適度原則;不作簡單否定與肯定,在辯證否定的“揚棄”中推動認識不斷發展,實現認識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上升與飛躍。2.“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向縱深發展,越需要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辯證思維素養是我們核心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第92頁探究一毛澤東所說的調查的思維方法對你有何啟發?你在開展類似的調查或認識活動時,應如何自覺地運用這種思維方法?提示 (1)啟發:毛澤東所說的調査的思維方法,揭示了獲得正確認識必須要經歷兩個重要階段,即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2)運用:①事物是多樣性的現象和本質的統一體。人們通過感官感知到的認識對象總是具體的。因此,需要運用思維抽象從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質規定,或者從其個性中抽取共性。②思維抽象只是停留在對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某種共性的認識上,還沒有達到對事物本質和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的認識。認識要深化,就需要進入思維具體的階段。③掌握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具體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正確運用這種辯證思維方法,對于我們獲得對事物全面而具體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教材第93頁探究二社會主要矛盾是社會發展階段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反映,其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是長期發展中逐漸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寫一篇小論文,談談你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變”與“沒有變”的辯證關系的理解。提示 (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方向上體現了“變”與“沒有變”的辯證統一。(2)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謀劃中體現了“變”與“沒有變”的辯證統一。(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政策的制定中體現了“變”與“沒有變”的辯證統一。總之,“變”是絕對的、永恒的,“沒有變”是相對的、暫時的。“變”是為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沒有變”也是為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教材第93頁探究三選擇走訪對象,了解其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向相關管理部門提出解決矛盾的建議。提示 (1)為合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引導業主盡可能減少一些通過豢養寵物獲得精神的愉悅,把精力放在其他需要幫助的群體身上,在命運共同體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對于的確喜歡豢養寵物的業主,需要依法對寵物進行管理。豢養寵物的人要承擔所有管理的責任。建議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第九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中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至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條,向業主宣傳相關法律規定,引導業主做好寵物的疾病控制,不散養寵物,及時清理排泄物并妥善進行處理,尊重社會公德,不妨礙他人生活,等等。(2)材料二提出的問題:為防止學生沉溺于網游、刷朋友圈,有的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上學。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沉溺于網游、刷朋友圈,不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這是手機給學生學習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是,在多媒體社會,學生不接觸手機是不可能的,問題是如何合理使用。比如,有的班級制作了手機袋,編上全班同學的號碼,上課時每個學生都要關閉手機并放置在手機袋中。又如,有的教師利用教學軟件開展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在線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在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同時,讓手機承擔了學習工具的角色。中國于1958年曾發動過一場聞名于世的殲滅麻雀之戰,原因是麻雀啄食糧食,它與老鼠、蒼蠅、蚊子一起被稱為“四害”。那是一場全民動員的戰役,全國幾億人投入戰斗。全國各地很快動員起來,不僅青壯年上陣作戰,就連老人、學生和不諳世事的孩子也投入戰斗。一時間到處可見網殺麻雀的大網、到處都是驅趕麻雀的人群;還有人上房、爬樹直搗麻雀巢,把幼雀和雀蛋一掃而光;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統一行動毒殺麻雀。經過這場戰役,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績,一時麻雀瀕于滅絕。消滅麻雀的確保護了小麥、谷子等農作物,使其免受其害。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從那以后的幾年里,我國林木害蟲猛增,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生產;由于害蟲增加,大批果樹深受其害,水果減產,質量下降,水果生產也受到嚴重影響;同時,谷物害蟲也大大增加,減產甚至超過了麻雀危害最為嚴重時期。原來,麻雀不僅吃糧食,而且更多的是吃害蟲,他們在禍害糧食的同時也保護了農作物、果樹、林木。痛定思痛,人們從此總結經驗教訓,把麻雀從“四害”中除名,取而代之的是臭名昭著的臭蟲。(1)從“除雀之戰”中我們得到怎樣的經驗教訓?(2)結合本題列舉三個以上的類似實例。(3)為避免上述現象的再次發生,你將采取怎樣的行動?答案 (1)①用整體的觀點看問題,科學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②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用變化發展和矛盾運動的觀點科學把握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③堅決反對錯誤的非辯證思維的行為。(2)①片面追求GDP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②埃及阿斯旺水庫的修建對下游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③東北地區大批開荒造成表層黑土被風吹走。(3)①堅決制止或向有關部門投訴。②向其宣傳辯證思維知識。③對已造成損失的,幫助相關部門或個人彌補損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