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幾種重要的力知識回顧1. 力的定義及單位(1)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力的單位:牛頓,符號用N表示。(3)力產生的條件:a.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b.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不接觸也能產生力,如吸鐵石;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產生力,如相互挨著的課桌)。(4)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2.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使物體發生形變:如彈簧拉長、壓縮(2)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速度大小、運動方向等)(3)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等。3.幾個重要的力(1)重力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施力物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一般情況下(勻質物體)為幾何中心大小:G=mg g一般取10N/Kg彈力:物體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包括:拉力、壓力、支持力、浮力、推力等等)大小:在一定范圍內:形變量越大,彈力越大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讀數原理 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就會被拉得越長作用 測量力的大小(主要測重力、拉力)測量前 (1)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2)要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使用時 測量時 被測力方向應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讀數時 視線要正對刻度線,示數=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數×分度值注意事項 (1)使用前,輕輕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被外殼卡住(2)豎直使用時要豎直調零,水平使用時要水平調零(3):可以在太空中使用,但不能測重力摩擦力1. 摩擦力的分類:(1)滑動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影響因素:(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2)靜摩擦力: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接觸時,存在相對運動趨勢,但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3)滾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發生滾動時接觸面間的摩擦力。2.摩擦力的分析例題:如圖1所示,甲、乙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1=F2=10牛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甲、乙兩物體上,使甲、乙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則(1)甲對乙的摩擦力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2)乙對甲的摩擦力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3)地面對甲的摩擦力為________牛;(4)若撤去物體乙受到的力F2,甲、乙兩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G甲>G乙),則物體乙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為________牛;如果當拉力F1增大到20 N時,物體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相對地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乙物體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為________牛;甲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牛。變式訓練: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塊上,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B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N;若將F2=80N的水平力按如圖乙所示作用在A物塊上,它們一起做直線運動,則桌面對A物塊的摩擦力為________N。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時應沿水平方向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結論是: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當壓力相同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此實驗探究過程主要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進行探究問題與改進①不容易保證木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導致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②彈簧測力計在運動中不方便讀數,誤差較大改進措施:如圖所示優點: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便于操作、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便于讀數重點考點受力情況及力的效果分析1.如圖所示,圓盤在水平面內勻速轉動,放在盤面上的一小物塊隨圓盤一起運動。關于小物塊的運動和受力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小物塊的運動狀態不改變 B .小物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 .小物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壓力 D .小物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2.如圖所示,小球被壓縮的彈簧彈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滾動的過程中受到(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彈簧的彈力 D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滾動的力3.如圖所示,固定有磁體的小車A、B靠得較近,松手后兩車向相反方向運動。對此現象的分析和認識,正確的是( )A.松手后兩車都運動,是因為兩車都有慣性B.A對B的排斥力使A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C.B對A的排斥力使A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D.A對B的排斥力與B對A的排斥力,作用效果相同2、相互作用力1.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力相等 B. 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C. 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 D. 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2.質量相等的甲、乙兩同學站在滑板上,在早冰場上相對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圖所示,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 .乙對甲的推力小于60NB .甲靜止不動,乙向后退C .分離后乙后退的過程中,始終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 .乙由靜止變為后退,說明力可以改交物體的運動狀態3.A、B兩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式推墻。A向前推B、B向前推墻,且保持不動。每人用力的大小都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B推墻的力與A推B的力是一對平衡力B .B給A的作用力與地面給A 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B同學受到地面給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FD .B同學不受摩擦力3、重力1.今年春節期間,社交平臺紛紛發起了“立掃帚”的挑戰賽。如圖所示是一把掃帚靜止立在地面上的受力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掃帚所受重力的大小為10NB .掃帚所受重力的作用點為O點C .掃帚所受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D .掃帚沒有受到地面對它的支持力作用2.利用鉛垂線和三角尺判斷桌面是否水平,如圖所示的做法正確的是( )A .B .C .D .4.彈力1.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力的關系時,選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彈簧,將甲、乙彈簧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為F的力壓乙的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所示,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 , 則( ) A .L甲=L乙=L丙=L丁 B .L丁<L乙<L甲<L丙 C .L甲=L乙<L丙=L丁 D .L乙=L丁<L甲=L丙2.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關于這兩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B. 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C. 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相同D. 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的大小3.有兩根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原長10cm。若一根彈簧兩端受到10N的壓力時,彈簧的長度壓縮到5cm。如圖所示,第一次將一根彈簧水平壓在墻壁和甲物體之間,使彈簧的長度為5cm,彈簧和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第二次再將另一根彈簧放在甲和乙物體之間,使兩根彈簧都被壓縮到5cm且處于同一水平直線上,甲、乙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若甲和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重力都是50N。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第一次時,墻壁受到10N的推力B .第二次時,甲沒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 .乙受到的地面10N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左D .第二次時,由于兩根彈簧都被壓縮,墻壁受到20N的推力5、摩擦力1.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后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于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不變B. 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C.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D. 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生改變2.如圖,重為500 N的小科沿著豎直的直桿勻速上爬,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1;小科停在A處稍作休息,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2;之后沿桿勻速下滑,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f1>500 N,方向豎直向下B. f2=500 N,方向豎直向下C. f3<500 N,方向豎直向上D. f1=f2=f3,方向都豎直向上3.如圖所示,A物體在斜面上處于靜止狀態,關于A所受的摩擦力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可以為零4.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3s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N,當t=5s時,推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W。5.如圖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實驗。(1)小金用彈簧秤水平向左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示數如圖甲所示。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等于”)彈簧秤示數。(2)小王在用同一裝置重做小金的實驗時,發現彈簧秤示數不穩定,某時刻彈簧秤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N。(3)未解決上述問題,小王對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丙的改進。他拉著足夠長的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運動,讀出彈簧秤示數,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填等于、不等于)彈簧秤示數。(4)實驗后,聰明的小鄭認為如果僅比較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以不用二力平衡的原理。請你舉出一個不用二力平衡原理比較滑動摩擦力大小的例子: 。6.小金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小桶內裝入適量的沙子,滑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輕繩與滑輪的摩擦不計)(1) 為了測量滑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A .滑塊的質量m1 B .小桶和沙子的總質量m2(2) 根據二力平衡可知,滑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1=________。(用物理量符號表示)(3) 小桶落地后,滑塊繼續向前運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1________f2。(“<”或“=”或“>”)7.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按照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種情況進行實驗,其中A、B、C為同一木塊,D為重物,甲和乙兩圖中的木板接觸面相同,丙圖為較粗糙的木板接觸面.(1)實驗開始,該同學用較小的力拉木塊,木塊沒動,此時摩擦力 (選填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由甲、乙兩圖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2)若在甲裝置中木塊運動過程中速度突然變大,滑動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生活中不僅有滑動摩擦,還有靜摩擦等.如圖丁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當增大手對瓶的握力時,手與瓶間的摩擦力變大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手對瓶子的握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當向瓶中裝入水時,手與瓶間的摩擦力變大D.瓶子和水受到的重力和手對瓶子的握力是一對平衡力三、課后鞏固1.有一輛小車載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時,左前輪、右前輪、左后輪、右后輪對地磅的壓力分別為4 750 N、4 980 N、4 040 N、3 960 N。假設該小車四個輪子的軸心圍成一個長方形,O為幾何中心,AB、CD為兩條對稱軸,如圖所示。若再在車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輛車所受重力的作用線通過O點,則該重物的重心應落在( )A. AOC區域上 B. BOC區域上C. AOD區域上 D. BOD區域上2.日本石頭平衡大師能以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將石頭堆疊在一起保持靜止。如圖是他的一個作品的照片。下面對圖中A、B兩塊石頭說法正確的是( )B對A的作用力一定經過A的重心B對A的作用力就是A的重力B對A的支持力大于A對B的壓力B與A之間一定沒有摩擦力3.用彈簧測力計兩次拉動重力為G的物體在同一水平面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 .第一次測力計的示數大于第二次測力計的示數B .相同時間內兩次拉力做功第一次大于第二次C .第一次拉力功率大于第二次拉力功率 D .兩次都是勻速直線運動4.跳板跳水的第一階段:運動員發力下壓踏板,人隨踏板一同向下運動到最低點;第二階段:踏板反彈將運動員送至空中;第三階段:運動員在空中做出動作并落入水中若不計空氣阻力,有關運動員在各階段運動過程中敘述正確的是( )A .第一階段,始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第二階段,所受彈力一直增大C .第三階段,始終受2個力作用D .整個跳水過程中,運動狀態不斷在改變5.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 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6.如圖所示,用手握住一根重為G的長直鐵棒,使鐵棒沿豎直方向靜止時,鐵棒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等于G B.大小大于GC.方向豎直向下 D.隨著手握棒的力增大而增大7.如圖,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彈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現使水平拉力F逐漸增大,當水平拉力F增大到15牛時,彈簧恰好開始變長,當拉力F為20牛時,彈簧長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時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當拉力F為10牛時,A的摩擦力為0牛B.當拉力F為20牛時,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為5牛C.當拉力F為25牛時,B開始做加速運動,B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增加為20ND.若A的質量增加,則水平拉力F要大于15N,彈簧才會恰好開始變長8.如圖所示,物體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壓在墻上靜止不動,則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體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靜止不動,則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9.小明用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設計了下圖中的四個實驗,對照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的實驗是( )A .比較①② B .比較②③ C .比較③④ D .比較①④10.木塊在兩端開口且足夠長的豎直筒中自由釋放可向下作勻速直線運動;若木塊在其右側質量為5千克的物體牽引下則可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繩子質量及滑輪與轉軸、繩子間的摩擦均忽略不計),如圖所示。問:(g取10牛/千克)(1) 當右側物體剛落地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為________(2) 木塊的質量為________千克11.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彈簧測力計固定在木板上,開啟電動機后,小明在 4 秒鐘內觀察測力計的示數變化, 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1) 0~2 秒木塊相對于小車處于________狀態。(2) 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別是: 。A .2.3 牛水平向左B .2.3 牛水平向右C .2.0 牛水平向左D .2.0 牛水平向右(3) 4 秒鐘后,如將電動機的轉速由每分鐘 20 轉調至每分鐘 40 轉,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 如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時,在現有實驗的基礎上,還應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幾種重要的力答案例題:10 右 10 左 0 0 0 20變式訓練:50 80重點考點1.受力情況及力的效果分析1.D2.B3.C2、相互作用力1.A2.D3.D3、重力1.B2.D4.彈力1. D2.B3.D5、摩擦力1.D2.D3.D4.4 165.(1)等于(2)2.2(3)等于(4)6.(1) B (2)m2g(3) =7.(1)等于 壓力大小.(2)不變(3) C三、課后鞏固1.C 2.A 3.A 4.D 5.B 6.A 7.C 8.30;20 9.D10.(1) 豎直向下(2) 2.511.(1)靜止(2) C(3)不變(4) 換用不同材料的物塊重復多次實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