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西北地區一、單項選擇題1.閱讀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因素構成圖,引起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類活動是A.交通建設 B.工業生產C.農業生產 D.居民生活2.我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識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的是我國西北地區②“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氣溫低③“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 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了我國地勢東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新疆的綠洲農業很有特色,主要農作物有( )A.大豆、棉花 B.小麥、玉米C.小麥、棉花 D.水稻、小麥讀下邊區域示意圖,請回答以下各題。4.關于甲、乙兩區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甲區域河流春季河水主要來源于冰雪融水B.乙區域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冬季有結冰現象C.甲區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為外流河D.乙區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5.下列屬于甲區域代表性農產品的是①棉花 ②柑橘 ③葡萄 ④椰子 ⑤天然橡膠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⑤6.“頭像綿羊頸像鵝,不是牛馬不是騾。吃盡辛苦千里行,能耐渴來能耐饑。”讀謎語,謎底所指的動物,其生活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是(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冷濕7.寧夏的華西村和東部地區相比,擁有的優勢是()A.雄厚的資金 B.先進的技術 C.科學的管理經驗 D.豐富的資源8.“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來形容內蒙古草原非常恰當,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內蒙古草原屬于典型的( )A.熱帶草原氣候 B.亞熱帶草原氣候C.溫帶草原氣候 D.寒帶草原氣候9.以下關于新亞歐大陸橋起訖點說法正確的是( )A.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法國巴黎 B.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C.東起中國天津港,西至荷蘭鹿特丹 D.東起中國上海港,西至德國柏林10.烏魯木齊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從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是因為①位于我國西部,深處亞歐大陸腹地②是中國西部和中亞地區交流的紐帶③位于天山和阿爾泰山之間④位于塔里木盆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我國西北地區風沙大,降水少,氣候干旱,主要原因是A.地勢高 B.緯度高 C.地處內陸,距離海洋較遠 D.多盆地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師,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從事“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此,小明經常瀏覽浙江援疆網。“為國家分憂,為新疆奉獻,為浙江爭光,為人生添彩”是浙江援疆網首頁的宣傳標語。據此回答以下各題12.小明爸爸的援疆工作屬于東西部之間的( )A.信息交流 B.人才交流 C.技術交流 D.資金交流13.近年來,浙江省在阿克蘇地區投入5000余萬元,用以推進新疆天山世界遺產地溫宿縣托木爾峰大峽谷、阿瓦提縣舟山沙雕公園等景點的建設。這表明( )①浙江經濟發達②浙江人力資源豐富③新疆土地遼闊④新疆旅游資源豐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烏拉蓋草原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之一,電影《狼圖騰》在此拍攝后,該地借勢大力發展草原生態旅游。據此回答以下各題。14.在烏拉蓋草原能夠感受到的蒙古族特色文化是( )A.潑水節 B.冰雪節 C.火把節 D.那達慕大會15.烏拉蓋草原發展生態旅游可以( )A.對草原任意開發與利用 B.促進草原可持續發展C.導致自然災害的增多 D.限制原生態文化的發展16.每年秋天,大量的河南農民奔赴新疆去采摘棉花,新疆種植棉花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A.晝夜溫差大 B.空氣濕度小 C.灌溉水源足 D.勞動力充足17.下列詩句能反應下圖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鬼C.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8.5月,麗水援疆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張志軍帶領全體援疆教師開展“送課講學”交流活動。從區域交流角度看,麗水市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 )A.技術交流 B.信息交流 C.經濟交流 D.人才交流19.內蒙古畜牧業發展的特點是( )A.高度機械化 B.逐水草而居 C.商品化程度高 D.精耕細作庫布齊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上頁圖是庫布齊沙漠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題。20.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符合庫布奇沙漠氣候特征的是( )A.B.C.D.21.庫布齊沙漠的治沙被聯合國確定為“全球治沙樣本”,它可以提供的治沙有效經驗有A.打壩淤地 B.植樹種草 C.疏浚河道 D.退耕還林二、非選擇題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1為新疆地形及主要棉花種植區圖,圖2為阿拉爾市氣溫降水圖。材料二 新疆是我國重要棉花產區,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產量比重達87%。其中,南疆(指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的區域)棉區是其主產區,棉花產量約占新疆棉區產量的80%。新疆棉花生長期約200天,喜溫、好光、但怕澇。(1)據圖1指出南疆棉區的分布特點。(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南疆盛產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3)請你為南疆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23.央視《地理·中國》報道,黃河支流上著名的“橋上橋”(上下兩橋層),下橋建于公元1667年,上橋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紀70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將下橋挖出,使“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讀圖,回答問題。(1)①、②兩河段中,“黃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豐的是____,“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____。(2)③、④兩地中可觀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自然風光的是____。(3)民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歌詞中“東南風”是我國____季盛行的風向,其攜帶的水汽主要來自于____洋。(4)“橋上橋”中下橋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當地____嚴重。24.閱讀下列三則發生在我國的自然現象報道,探究生活常識報道一:“新疆金秋降大雪”2008年10月21日,新疆沿天山一帶普降中的大雪,新疆303省道路面積雪最深達40厘米。這場大雪對當地的交通和畜牧業造成一定影響。報道二:“深秋氣溫創新高”2008年10月21日,杭州西湖白堤上許多游客紛紛撐起太陽傘,戴起遮陽鏡。當天杭州最高氣溫攀升到30.7℃。當日嘉興最高氣溫達27.3℃,比往年同期高5℃左右。報道三:“禾城迎來入秋最涼一天”2008年10月23日,嘉興受北方冷空氣影響,迎來入秋以來最涼的一天。白天最高氣溫22℃,最低氣溫只有13℃。與前幾天相比,下降了6-7度。(1)按中國地理分區,新疆位于我國的______地區,杭州和嘉興位于我國的______地區的____________(地形區)上。(2)查閱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可知:新疆屬于____________氣候,杭州和嘉興屬于____________氣候。(3)報道一、二顯示:同一季節我國地域之間______差異顯著。(4)“嘉興迎來入秋最涼天”,是因為受到來自____________地方吹來______風的影響,引起氣溫______,帶來的自然現象。(5)根據三則報道說說自然條件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6)天山山脈把新疆分成兩部分,位于南部的是______盆地。試卷第頁,共頁試卷第2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A3.C4.A5.B6.A7.D8.C9.B10.A11.C12.B13.B14.D15.B16.D17.B18.D19.B20.A21.B22.(1)沿河分布、盆地邊緣或山麓地帶、綠洲上。(2)海陸位置:深居內地,遠離海洋,晴天多,干旱,濕潤氣流難以到達,符合棉花生長特性。地形:四周高山,海拔高,終年積雪,提供灌溉水源;盆地平坦,有利于機械化生產。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物質儲存,殺死病蟲害。河流:塔里木河提供了棉花生長所需的水源。土壤:沙質,偏堿性,透氣性好,適合棉花并有利于棉花生長。(3)采用滴灌噴灌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制定相關制度,提高節水意識;污水回收再利用;投資水利建設,收集和儲存豐雨季節降水等等。23. ① ② ③ 夏 太平 水土流失24.(1)西北、南方、杭嘉湖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2)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3)氣候 (4)蒙古—西伯利亞、偏北風(冬季風或西北風)、下降 (5)只要分別從自然條件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這兩個方面來作答即可 (6)塔里木試卷第頁,共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