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末復習專題:01 地圖三要素、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一、單選題1.(第一單元復習)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明乙地在甲地東北方向的是( )A. B.C. D.2.(第一單元復習)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B.C.1:1 500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3.(第一單元復習)在經緯網地圖上,判別方向的依據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經線定東西,緯線定南北”C.“經線定南北,緯線定東西” D.指向標4.(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期中復習專題)我國某中學興趣活動小組在一次野營活動中用如圖所示方法辨認方向,其中錯誤的是( )A. B.C. D.5.(202006042143516綜合庫)社區居委會王大媽央求讀初中的小王幫忙畫一幅社區平面圖,為了使大家更容易看懂,他應該在圖上注明( )A.圖例、注記、比例尺 B.方向、比例尺、顏色C.方向、等高線、圖例和注記 D.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6.(2019七上·新昌期中)下列關于比例尺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②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比圖上距離縮小的程度③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④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19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認為河流最寬的一幅是( )A. B.C. D.8.(2019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同步測試:期末模擬試卷(二))在比例尺為1:600000的地圖上,實地距離為30千米的兩城市在圖上的距離是(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9.(2019七上·紹興月考)在地圖上,最精準的定向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經緯網定向法C.指向標定向法 D.實物定向法10.(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期末達標檢測試題)要畫一幅居民小區規劃圖,適宜的比例尺為( )A.1/500000 B.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米C.五十萬分之一 D.11.(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期末達標檢測試題)讀圖判斷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向西C.自東南向西北 D.自西向東12.(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有兩幅圖幅相同的吉林省地圖和長春市地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吉林省地圖比例尺大B.長春市地圖內容簡單C.吉林省地圖表示范圍大D.長春市地圖和吉林省地圖比例尺相同13.(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若要使房子周圍的門窗都朝南,房子應該建在( )A.赤道上 B.北極點上C.南極點上 D.本初子午線上14.(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在比例尺為1:5000000的地圖上,福建廈門到臺灣高雄的圖上距離約為6厘米,廈門和高雄的實地距離約為( )A.30千米 B.300千米 C.3000千米 D.120千米15.(2019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同步測試:第一單元檢測卷)閱讀下圖,下列關于方向的描述正確的是( )A.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流 B.小張家在小李家的東面C.河流流向是自東南向西北流 D.小李家在小張家的南面16.(第一單元復習)利用等高線示意圖分析地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中心數據大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盆地B.若中心數據小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山地C.山坡等高線密集則表示該地坡度較陡D.山坡等高線密集地表示該地坡度較級17.(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右邊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假如沿圖中AB作地形剖面圖,下列大致與之相符的是( )A. B.C. D.18.(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下列四組圖中,地表形態與等高線地形圖對應正確的是( )A. B.C. D.19.(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下列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能體現“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 B.C. D.20.(2019七上·蕭山期中)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①圖中地勢中部高四周低②圖中河流由東南流向西北③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④甲乙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2019七上·嵊州月考)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綠色表示的是( )A.平原 B.海洋 C.山地 D.盆地22.(2019七上·嵊州月考)見下圖,判斷圖中B地的海拔在( )A.100到110米之間 B.90到100米之間C.80到90米之間 D.70到80米之間23.(初中歷史與社會七上第一學期期中復習單元一測試卷)下列等高線示意圖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24.(2019九上·杭州模擬)戶外露營日益成為人們休閑的一種方式。露營營地應選擇在開闊安全、背風背陰和水源補給便利的地方。下圖中的最佳營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2017七上·平陽月考)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C. D.二、材料分析題26.(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讀《我國山西省南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甲),完成題目。(1)請在甲圖中畫出發源于①地的河流。(2)甲圖中②③兩地所示山體部位的名稱分別為 、 。(3)請指出甲圖中的一處錯誤,并說明理由。(4)請在乙圖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5)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 。(6)圖甲中a、b、c三個鄉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育為城市的是哪一個?主要原因是什么?27.(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如果有人設計了BA、CA兩條登A山的路線,那么,沿哪條路線攀登較為省力?為什么?(2)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是怎樣的?(3)在A一F六個字母表示的地點中,比較適宜修建水庫的是哪一處?請說明理由。28.(2019七上·天臺月考)讀下邊等高線圖(單位為米),回答問題。(1)該地圖的定向依據是 定向法。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 定向法,遵循面對地圖“ 、 ”的原則。(2)從地圖三要素來看,該圖缺少 。(3)該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 米。(4)圖中B和C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你認為 處錯誤,理由是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 )A.B.C.29.(2018七上·臨海期末)某地理興趣小組赴某山區開展登山旅行活動。讀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興趣小組設計的①②③三條線路中適合徒手攀巖的是路線 (填數字),是因為該線路沿途經過 (地形部位名稱);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感覺的是路線 (填數字);最省力的是路線 (填數字),理由是 。(2)圖中A、B、C三處河流中,標注有錯誤的是 ,理由是 。(3)若出發地到古廟的路線圖上距離為6.8厘米,那么,它們的實地距離是 千米。(4)圖中村莊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三、綜合題30.(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測試卷(B))2019年元旦,潯溪中學的小明同學跟隨父母去西山島(中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縹緲村外婆家喝喜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 定向法,圖2采用 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 (填方向)。(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 )A.1:2500 B.1:25000 C.1:250000 D.1:2500000(3)吃好中飯后,小明與表哥沿著登山步道攀登有太湖第一峰之稱的縹緲峰。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 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 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 。(4)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小明外婆家和縹緲村的其他居民過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從事哪些生產活動。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A圖中,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乙地在甲地的東南方向。B圖中,乙地在甲地的東北方向;C圖中,乙地在甲地的西北方向;D圖中,乙地在甲地的北方。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2.【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大小比較參照分數大小比較即可。比例尺是個分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說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3.【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經緯網地圖上,判別方向的依據是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4.【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可利用北極星辨認方向,A正確。流星的滑落沒有方向性,不能用來辨別方向,B錯誤。根據太陽的東升西落可以確定方向,C正確。利用指南針可以確定方向,D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常用的辨別方向的方法有尋找北極星,觀察太陽的位置,用指南針定位,查看樹木的年輪等方式。5.【答案】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顏色不是地圖的基本要素,故畫一幅平面圖,至少應該在圖上注明的地理要素有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三要素,牢記即可.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6.【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簡略,①錯誤;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②錯誤;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千米,③錯誤;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④正確;綜上可知,錯誤的是①②③,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7.【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根據所給的四幅圖進行比較,比例尺最小的是B圖,表示的范圍最大。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8.【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600000, 實地距離為30千米的兩城市在圖上的距離是 30千米,3000000÷600000=5厘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9.【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地圖上最準確的定向方法是經緯網定向法,因為可以讀出具體的經度和緯度,來確定東西和南北方向。故答案為: B。【點評】考查學生對地圖上方向的了解,對經緯線和經緯度的理解和判讀。10.【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據題分析,要畫一幅居民小區規劃圖,屬于小區域,應該用大比例尺地圖,四個比例尺中,大比例尺的是B。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1.【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圖中右上角有指向標,是指向標地圖。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小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東南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2.【答案】C【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可判斷,長春市地圖范圍小,比例尺大,內容詳細;吉林省地圖范圍大,比例尺小,內容簡略。根據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根據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進行分析解答。13.【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北極點周圍都是南方,南極點周圍都是北方。故答案為:B【點評】考查地球的方向,地球上任何一點往北方走最終都能到達北極,北極點周圍都是南方;往南方走最終都能到達南極,南極點周圍都是北方;往東方和往西方走最終都能回到原點。14.【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6×5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計算即可,進行分析解答。15.【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圖中左上角有指向標,是指向標地圖。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 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流。小張家在小李家的西南方向,小李家在小張家的東北方。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6.【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若中心數據大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山地;若中心數據小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盆地;山坡等高線密集則表示該地坡度較陡;山坡等高線稀疏地表示該地坡度較緩;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7.【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 沿圖中AB作地形剖面圖,根據其起伏狀況看,大致與之相符的是D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18.【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方法分析,A圖中地表形態是山脊,但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是山頂;B圖中地表形態是鞍部,但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是山脊;C圖中地表形態是山頂,但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是鞍部。D圖中與實際相一致。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9.【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分析,A圖中,古寺位于山脊處,比較顯眼,從遠處一下就可以看見,不符合題意;B圖位于山頂,位置最高,不符合題意;C處位于陡崖邊上,周圍沒有遮擋,看的和清楚;D處周邊都是高山,位于盆地中,一般從遠處發現不了,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0.【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圖中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甲地海拔為700米,乙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間,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21.【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分層設色通用的顏色順序是:海洋用藍色,平原用綠色,低山丘陵用黃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淺紫色表示積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線之間,用分層設色法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用來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高;雪線以上的地區通常用白色表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能夠直觀的告訴我們地勢起伏狀況。22.【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的判斷技巧可知,該處海拔判斷需要運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規律,讀圖可知,B地外圍等高線在90到100米之間,結合示坡線,確定B地外圍等高線的海拔是100米,所以,B地海拔在100到110米之間。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的短線。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 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是為了明確表示地形(如山頭、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線外側或內側繪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線。通常繪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處,即等高線顯示最彎處。23.【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地形圖的判讀。從圖中可知,A圖中,等高線從里到外增大,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谷。B圖中,等高線從里到外減少,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脊。C圖和D圖無法判定出山谷和山脊。所以答案選B。【點評】掌握地形圖的判定方法。24.【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圖分析可知,圖中丙地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開闊,且靠近小溪,水源補給便利。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等高線地圖的判讀,難度較大25.【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讀圖可知,A圖中的比例尺最大,說明表示實際距離最小,說明等高線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綜合考慮比例尺大小、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的關系,難度較大。26.【答案】(1)略(2)山谷;山脊(3)③處錯誤。因為這里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略;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5)東北一西南(6)e這里處于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1)、請在甲圖中畫出發源于①地的河流,根據題意,河流發育與山谷。在圖中,順著等高線彎曲最大處,沿山谷畫出即可。(2)、甲圖中②③兩地所示山體部位的名稱分別為山谷、山脊。(3)、山谷有利于河流匯集,根據題意,③處錯誤。因為這里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請在乙圖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答案略。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5)、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東北一西南。(6)、圖甲中a、b、c三個鄉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育為城市的是e。理由是這里處于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7.【答案】(1)CA。因為這條線路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和。(2)自西向東。(3)區域:包括C、E、F在內的河流上游區域。理由 :這里地處河流上游,地勢開闊,便于攔河筑壩,不會占用大量農田。【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如果有人設計了BA、CA兩條登A山的路線,那么,沿CA路線攀登較為省力,因為這條線路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和。(2)、根據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可以判讀,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是自西向東。(3)、在A一F六個字母表示的地點中,比較適宜修建水庫的是在包括C、E、F在內的河流上游區域。理由 :這里地處河流上游,地勢開闊,便于攔河筑壩,不會占用大量農田。【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28.【答案】(1)指向標;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比例尺(3)100(4)C;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5)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看,該地圖的定向依據是指向標定向法。 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遵循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2)從地圖三要素來看, 該圖沒有比例尺。(3)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就是等高距,因此,該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100米。(4)根據河流發育于山谷的原理,可以確定圖中B和C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認為C處錯誤,理由是: 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A。【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9.【答案】(1)②;陡崖;①;③;等高線稀疏,地勢相對平坦(2)B;此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沒有河流(3)3.4(4)沿河流分布【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該興趣小組設計的①②③三條線路中適合徒手攀巖的是路線②(填數字),是因為該線路沿途經過陡崖(地形部位名稱);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感覺的是路線①(填數字);最省力的是路線③(填數字),理由是等高線稀疏,地勢相對平坦。(2)、圖中A、B、C三處河流中,標注有錯誤的是B,理由是此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沒有河流。(3)、若出發地到古廟的路線圖上距離為6.8厘米,那么,它們的實地距離是3.4千米。(4)、圖中村莊的空間分布特點是沿河流分布。【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30.【答案】(1)指向標;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西北(2)C(3)山谷;250;鄉村聚落(4)種植業、林業、漁業等。【知識點】方向;比例尺;鄉村聚落【解析】【分析】(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指向標定向法,圖2采用的是一般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西北方向。(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1:250000。(3)、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山谷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250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鄉村聚落。(4)、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小明外婆家和縹緲村的其他居民過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種植業、林業、漁業等。【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 / 1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末復習專題:01 地圖三要素、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一、單選題1.(第一單元復習)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明乙地在甲地東北方向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A圖中,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乙地在甲地的東南方向。B圖中,乙地在甲地的東北方向;C圖中,乙地在甲地的西北方向;D圖中,乙地在甲地的北方。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2.(第一單元復習)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B.C.1:1 500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大小比較參照分數大小比較即可。比例尺是個分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說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3.(第一單元復習)在經緯網地圖上,判別方向的依據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經線定東西,緯線定南北”C.“經線定南北,緯線定東西” D.指向標【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經緯網地圖上,判別方向的依據是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4.(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期中復習專題)我國某中學興趣活動小組在一次野營活動中用如圖所示方法辨認方向,其中錯誤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可利用北極星辨認方向,A正確。流星的滑落沒有方向性,不能用來辨別方向,B錯誤。根據太陽的東升西落可以確定方向,C正確。利用指南針可以確定方向,D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常用的辨別方向的方法有尋找北極星,觀察太陽的位置,用指南針定位,查看樹木的年輪等方式。5.(202006042143516綜合庫)社區居委會王大媽央求讀初中的小王幫忙畫一幅社區平面圖,為了使大家更容易看懂,他應該在圖上注明( )A.圖例、注記、比例尺 B.方向、比例尺、顏色C.方向、等高線、圖例和注記 D.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答案】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顏色不是地圖的基本要素,故畫一幅平面圖,至少應該在圖上注明的地理要素有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三要素,牢記即可.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6.(2019七上·新昌期中)下列關于比例尺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詳細②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比圖上距離縮小的程度③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④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一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內容越簡略,①錯誤;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②錯誤;比例尺1:20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千米,③錯誤;比例尺可以用文字式、數字式和線段式表示,④正確;綜上可知,錯誤的是①②③,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7.(2019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認為河流最寬的一幅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根據所給的四幅圖進行比較,比例尺最小的是B圖,表示的范圍最大。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8.(2019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同步測試:期末模擬試卷(二))在比例尺為1:600000的地圖上,實地距離為30千米的兩城市在圖上的距離是(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答案】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600000, 實地距離為30千米的兩城市在圖上的距離是 30千米,3000000÷600000=5厘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9.(2019七上·紹興月考)在地圖上,最精準的定向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經緯網定向法C.指向標定向法 D.實物定向法【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地圖上最準確的定向方法是經緯網定向法,因為可以讀出具體的經度和緯度,來確定東西和南北方向。故答案為: B。【點評】考查學生對地圖上方向的了解,對經緯線和經緯度的理解和判讀。10.(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期末達標檢測試題)要畫一幅居民小區規劃圖,適宜的比例尺為( )A.1/500000 B.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米C.五十萬分之一 D.【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據題分析,要畫一幅居民小區規劃圖,屬于小區域,應該用大比例尺地圖,四個比例尺中,大比例尺的是B。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1.(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期末達標檢測試題)讀圖判斷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向西C.自東南向西北 D.自西向東【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圖中右上角有指向標,是指向標地圖。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小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東南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2.(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有兩幅圖幅相同的吉林省地圖和長春市地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吉林省地圖比例尺大B.長春市地圖內容簡單C.吉林省地圖表示范圍大D.長春市地圖和吉林省地圖比例尺相同【答案】C【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可判斷,長春市地圖范圍小,比例尺大,內容詳細;吉林省地圖范圍大,比例尺小,內容簡略。根據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根據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進行分析解答。13.(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若要使房子周圍的門窗都朝南,房子應該建在( )A.赤道上 B.北極點上C.南極點上 D.本初子午線上【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北極點周圍都是南方,南極點周圍都是北方。故答案為:B【點評】考查地球的方向,地球上任何一點往北方走最終都能到達北極,北極點周圍都是南方;往南方走最終都能到達南極,南極點周圍都是北方;往東方和往西方走最終都能回到原點。14.(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在比例尺為1:5000000的地圖上,福建廈門到臺灣高雄的圖上距離約為6厘米,廈門和高雄的實地距離約為( )A.30千米 B.300千米 C.3000千米 D.120千米【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6×5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得: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計算即可,進行分析解答。15.(2019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同步測試:第一單元檢測卷)閱讀下圖,下列關于方向的描述正確的是( )A.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流 B.小張家在小李家的東面C.河流流向是自東南向西北流 D.小李家在小張家的南面【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圖中左上角有指向標,是指向標地圖。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 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流。小張家在小李家的西南方向,小李家在小張家的東北方。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6.(第一單元復習)利用等高線示意圖分析地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中心數據大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盆地B.若中心數據小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山地C.山坡等高線密集則表示該地坡度較陡D.山坡等高線密集地表示該地坡度較級【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若中心數據大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山地;若中心數據小于邊緣數據,則該地形為盆地;山坡等高線密集則表示該地坡度較陡;山坡等高線稀疏地表示該地坡度較緩;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7.(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右邊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假如沿圖中AB作地形剖面圖,下列大致與之相符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 沿圖中AB作地形剖面圖,根據其起伏狀況看,大致與之相符的是D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18.(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下列四組圖中,地表形態與等高線地形圖對應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方法分析,A圖中地表形態是山脊,但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是山頂;B圖中地表形態是鞍部,但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是山脊;C圖中地表形態是山頂,但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是鞍部。D圖中與實際相一致。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9.(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下列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能體現“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分析,A圖中,古寺位于山脊處,比較顯眼,從遠處一下就可以看見,不符合題意;B圖位于山頂,位置最高,不符合題意;C處位于陡崖邊上,周圍沒有遮擋,看的和清楚;D處周邊都是高山,位于盆地中,一般從遠處發現不了,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0.(2019七上·蕭山期中)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①圖中地勢中部高四周低②圖中河流由東南流向西北③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④甲乙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圖中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0;甲地海拔為700米,乙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間,兩地相對高度超過100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21.(2019七上·嵊州月考)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綠色表示的是( )A.平原 B.海洋 C.山地 D.盆地【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分層設色通用的顏色順序是:海洋用藍色,平原用綠色,低山丘陵用黃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淺紫色表示積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線之間,用分層設色法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用來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高;雪線以上的地區通常用白色表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能夠直觀的告訴我們地勢起伏狀況。22.(2019七上·嵊州月考)見下圖,判斷圖中B地的海拔在( )A.100到110米之間 B.90到100米之間C.80到90米之間 D.70到80米之間【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的判斷技巧可知,該處海拔判斷需要運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規律,讀圖可知,B地外圍等高線在90到100米之間,結合示坡線,確定B地外圍等高線的海拔是100米,所以,B地海拔在100到110米之間。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的的短線。示坡線通常繪在沿山脊及山谷線的方向上。 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是為了明確表示地形(如山頭、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線外側或內側繪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線。通常繪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處,即等高線顯示最彎處。23.(初中歷史與社會七上第一學期期中復習單元一測試卷)下列等高線示意圖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地形圖的判讀。從圖中可知,A圖中,等高線從里到外增大,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谷。B圖中,等高線從里到外減少,并且向外突出,所以是山脊。C圖和D圖無法判定出山谷和山脊。所以答案選B。【點評】掌握地形圖的判定方法。24.(2019九上·杭州模擬)戶外露營日益成為人們休閑的一種方式。露營營地應選擇在開闊安全、背風背陰和水源補給便利的地方。下圖中的最佳營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讀圖分析可知,圖中丙地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開闊,且靠近小溪,水源補給便利。依據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等高線地圖的判讀,難度較大25.(2017七上·平陽月考)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讀圖可知,A圖中的比例尺最大,說明表示實際距離最小,說明等高線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綜合考慮比例尺大小、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的關系,難度較大。二、材料分析題26.(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讀《我國山西省南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甲),完成題目。(1)請在甲圖中畫出發源于①地的河流。(2)甲圖中②③兩地所示山體部位的名稱分別為 、 。(3)請指出甲圖中的一處錯誤,并說明理由。(4)請在乙圖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5)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 。(6)圖甲中a、b、c三個鄉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育為城市的是哪一個?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略(2)山谷;山脊(3)③處錯誤。因為這里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略;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5)東北一西南(6)e這里處于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1)、請在甲圖中畫出發源于①地的河流,根據題意,河流發育與山谷。在圖中,順著等高線彎曲最大處,沿山谷畫出即可。(2)、甲圖中②③兩地所示山體部位的名稱分別為山谷、山脊。(3)、山谷有利于河流匯集,根據題意,③處錯誤。因為這里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請在乙圖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答案略。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5)、甲圖中西部山脈的走向大致是東北一西南。(6)、圖甲中a、b、c三個鄉村聚落中,最有可能先發育為城市的是e。理由是這里處于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源豐富。【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7.(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如果有人設計了BA、CA兩條登A山的路線,那么,沿哪條路線攀登較為省力?為什么?(2)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是怎樣的?(3)在A一F六個字母表示的地點中,比較適宜修建水庫的是哪一處?請說明理由。【答案】(1)CA。因為這條線路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和。(2)自西向東。(3)區域:包括C、E、F在內的河流上游區域。理由 :這里地處河流上游,地勢開闊,便于攔河筑壩,不會占用大量農田。【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如果有人設計了BA、CA兩條登A山的路線,那么,沿CA路線攀登較為省力,因為這條線路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和。(2)、根據等高線的彎曲方向可以判讀,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是自西向東。(3)、在A一F六個字母表示的地點中,比較適宜修建水庫的是在包括C、E、F在內的河流上游區域。理由 :這里地處河流上游,地勢開闊,便于攔河筑壩,不會占用大量農田。【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28.(2019七上·天臺月考)讀下邊等高線圖(單位為米),回答問題。(1)該地圖的定向依據是 定向法。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 定向法,遵循面對地圖“ 、 ”的原則。(2)從地圖三要素來看,該圖缺少 。(3)該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 米。(4)圖中B和C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你認為 處錯誤,理由是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 )A.B.C.【答案】(1)指向標;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比例尺(3)100(4)C;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5)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看,該地圖的定向依據是指向標定向法。 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遵循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2)從地圖三要素來看, 該圖沒有比例尺。(3)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就是等高距,因此,該幅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100米。(4)根據河流發育于山谷的原理,可以確定圖中B和C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認為C處錯誤,理由是: C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EF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A。【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9.(2018七上·臨海期末)某地理興趣小組赴某山區開展登山旅行活動。讀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興趣小組設計的①②③三條線路中適合徒手攀巖的是路線 (填數字),是因為該線路沿途經過 (地形部位名稱);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感覺的是路線 (填數字);最省力的是路線 (填數字),理由是 。(2)圖中A、B、C三處河流中,標注有錯誤的是 ,理由是 。(3)若出發地到古廟的路線圖上距離為6.8厘米,那么,它們的實地距離是 千米。(4)圖中村莊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答案】(1)②;陡崖;①;③;等高線稀疏,地勢相對平坦(2)B;此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沒有河流(3)3.4(4)沿河流分布【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該興趣小組設計的①②③三條線路中適合徒手攀巖的是路線②(填數字),是因為該線路沿途經過陡崖(地形部位名稱);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感覺的是路線①(填數字);最省力的是路線③(填數字),理由是等高線稀疏,地勢相對平坦。(2)、圖中A、B、C三處河流中,標注有錯誤的是B,理由是此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沒有河流。(3)、若出發地到古廟的路線圖上距離為6.8厘米,那么,它們的實地距離是3.4千米。(4)、圖中村莊的空間分布特點是沿河流分布。【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三、綜合題30.(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測試卷(B))2019年元旦,潯溪中學的小明同學跟隨父母去西山島(中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縹緲村外婆家喝喜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 定向法,圖2采用 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 (填方向)。(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 )A.1:2500 B.1:25000 C.1:250000 D.1:2500000(3)吃好中飯后,小明與表哥沿著登山步道攀登有太湖第一峰之稱的縹緲峰。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 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 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 。(4)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小明外婆家和縹緲村的其他居民過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從事哪些生產活動。【答案】(1)指向標;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西北(2)C(3)山谷;250;鄉村聚落(4)種植業、林業、漁業等。【知識點】方向;比例尺;鄉村聚落【解析】【分析】(1)、從定向法來看,圖1采用指向標定向法,圖2采用的是一般定向法。根據圖1,可以判定西山島位于潯溪中學的西北方向。(2)、根據圖1,可推算出圖2的比例尺大約為1:250000。(3)、從地形部位看,圖2中登山步道都位于山谷處,縹緲峰的海拔高度起碼在250米以上。從聚落的分類來看,包括小明外婆家縹緲村在內的西山島的聚落屬于鄉村聚落。(4)、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開放,小明外婆家和縹緲村的其他居民過上了非常富裕的生活。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縹緲村居民當前主要種植業、林業、漁業等。【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末復習專題:01 地圖三要素、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學生版).docx 七年級上學期人文地理期末復習專題:01 地圖三要素、從地圖上獲取信息(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