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趣的陀螺》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能制作各種陀螺;在玩陀螺的過程中運用光的色散知識 有所發現,并能及時地記錄表述自己的研究結果。過程方法: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實驗,了解光的合成, 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二、 教學重難點:通過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實驗,了解光的合成特點,了解三原色。三、 教學準備:圓形卡紙片、牙簽、固體膠、記錄單、陀螺(兩色、三色)四、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1、同學們,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游戲慢慢盛行,傳統的游戲慢慢的被淘汰了,也有一些玩具也傳承了下來,并且有了許多改進,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種玩具,想不想看一下?師:展示陀螺。用鞭子玩轉陀螺。調動學生興趣玩轉自己準備的陀螺, 看看誰轉速度快,穩,持續時間長。一會兒找同學來介紹一下。同學們,老師小時候,除了這種在地上用鞭子抽的陀螺,還有一種 制作簡單,經濟實惠的陀螺,想不想看看。展示簡易紙陀螺。說一說這個陀螺與同學們現在玩的陀螺有什么相 同點?介紹陀螺各部分的名稱:陀螺面,陀螺軸。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做一個簡易的陀螺,好嗎?(二)、探究活動:活動一:制作陀螺1、 同學們,看桌子上我為大家準備的一些材料,你用這些材料分好 工,制作自己的陀螺。2、 每人制作一個陀螺,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愉快,最先完成。生分組制作陀螺,師巡視指點。3、玩轉陀螺時有什么發現:找準中心,軸要牢固,重心要低。4、怎樣才能讓陀螺飛旋起來呢?請大家帶著問題去玩一玩好嗎?同學們動手玩陀螺。5、展示做好的彩色陀螺,三色兩色學生觀察,認識三色——紅、綠、藍。介紹光的混合現象。老師介紹其特點。同學們猜一猜,這不同色彩的陀螺旋轉起來后會呈現什么顏色呢?活動二:玩陀螺1、 陀螺制好了,看得出大家迫不及待想玩一玩自己親手做的陀螺了。誰來把陀螺飛旋時你們的精彩發現分享給大家?2、 同學們觀察得都非常認真!為了便于演示,我們把圓盤粘在帶齒 輪的陀螺上,快速轉動起來能夠明顯的看出顏色變化。3、 根據以上的發現,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生:兩種顏色相混,會產生新的色彩 .....師:同學們歸納得非常好!兩種以上的色彩混合后,會產生一種新的色彩。彩色陀螺反映的是一種光的混合現象。4、有紅、綠、藍三種色光的陀螺,它叫三色陀螺,它飛旋后會合成白 色。在科學上,紅、綠、藍就是光的三原色,利用這三種顏色按不同比例 和亮度可以合成出不同的色彩,這也就是我們看到旋轉中的陀螺顏色與 我們制作的陀螺顏色不同的原因。看課件,認識光的混合現象。(板書: 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活動三:色光的混合在生活中的應用。1、 色光的混合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生活中,你能說出哪些 地方用到色光的混合嗎?2、 彩色電視機的畫面非常豐富,色彩也非常鮮艷,這其實都是紅、 綠、藍以不同的比例或亮度混合而成的。還有晚會舞臺燈光的變換,彩色 相機等等都用到了色光的混合。(四)談收獲及課后延伸1、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同學們,今天的表現跟牛頓一樣,真像個小 小科學家。其實科學的殿堂還有很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究,只 要我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勤動手,那么我們的科學探究之路會 越走越寬!2、課下繼續觀察光的混合現象:彩虹的七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會合成什么色彩呢?下節交流匯報一下?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