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五下 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知識梳理第1課時地球——宇宙的奇跡1.到目前為止,除地球之外,人類還未發現其他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2.我們的地球有關數據: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大氣層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約為千米,巖石層平均厚度約為30千米(海底部分約為7千米)。3.大氣就像是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張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實際平均氣溫為150適宜生命存在。4.火星和金星的大氣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氣,唯有地球的大氣中有大量的氧氣。5.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離太陽不太遠也不太近的一段距離內,保證了地球上有液態水。6.地球上有巖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夠蓄積在地球表面。7.火星的氣候會短期反復地劇烈變動,而地球的氣候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8.海洋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資源寶庫,它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生物、礦產、能源等多種資源。9.據統計,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萬多種,其中海洋植物約1萬種。海洋植物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10.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空氣、水、適宜的溫度、食物、能源、棲息地等。11.在一個宇宙空間站,需要為宇航員保證的必要生存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氧氣、飲食、重力、避免過度輻射等條件。12.海洋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溫差能海流能等;海洋能源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永遠不會枯竭,也不會造成任何污染。第2課時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1.除了自然災害之外,我們的地球家園還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大氣污染、 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全球變暖問題。2.大氣污染物對工業的危害主要有兩種:一是大氣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對工業材料、設備和建筑設施的腐蝕,二是飄塵增多給精密儀器、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和使用帶來的不利影響。3.大氣污染對農業生產也造成很大危者。酸雨可以在直接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又可以通過滲入土壤及進入水體,引起土壤和水體酸化、有毒成分溶出,從而對動植物和水生生物產生毒害。嚴重的酸雨會使森林衰亡和魚類絕跡。4.大氣污染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如大氣中的飄塵易使呼吸系統發生病變。減少廢氣和廢物排放是控制大氣污染最根本的辦法。5.大氣污染還會產生霧貓,會使人產生呼吸道疾病;還會產生酸雨,毀壞建筑。6.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污水、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等。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7.污水的處理一般可以用沉淀、過濾等方法進行。淡水在自來水廠除了沉淀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藥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符合使用標準。8.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燒含硫燃料石油、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9.固體廢棄物會污染河流,使河湖內的生物死亡;會污染土壤,使植物無法生長;會污染水源,導致水源無法飲用,從而形成水源危機等。10.生活垃圾是指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物,包括食物殘渣紙屑、灰土、包裝物、廢品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包括粉煤灰、冶煉廢渣、爐渣、尾礦、工業水處理污泥、煤矸石及工業粉塵。危險廢物是指易燃、易爆、腐蝕性、傳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廢物。第3課時珍惜水資源1.地球表面有約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水覆蓋。2.2017年6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3.我們正在采取的珍惜水資源的主要措施除了立法防治水污染外,還在全社會大力推進節水措施,采用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4.滴灌技術是目前農業灌溉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之一。5.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資料顯示,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大約是14 億立方千米。而淡水資源僅占地球上水資源的2. 5%。6.在地球上淡水資源中,地下水占30. 0%,山區、南極與北極地區的冰與永久積雪占69.7% ;淡水湖與河流僅占了0. 3%。7.淡水湖與河流中的水資源約是105000立方千米。這些水資源對于我們地球上所有的人來說,人均水量是非常少的,也是非常寶貴的。8.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2063立方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于輕度缺水國家。9.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9%。因此我國提出“南水北調”工程。第4課時解決垃圾問題1.2018年9月,世界銀行發布了《2050年全球固體廢棄物管理一覽》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人口74億,按照人均日產量0.74千克估算,生活垃圾產量是20.2億噸。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7億,按照人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0.96千克計算,垃圾年產生量將達34億噸。2.生活中,處理垃圾可以填埋、焚燒,還可以從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三個方面來減少垃圾的產生以解決垃圾問題。3.做一個堆肥箱。我們可以將廚余垃圾摻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積起來,表面覆蓋一層土壤,讓堆肥慢慢腐熟。腐熟時間一般需要1~3個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為家庭種植花草的底肥。4.我們同學也可以通過少買一些不必要的衣服;減少食物浪費;用布袋取代塑料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等辦法來減少垃圾的產生。第5 課時合理利用能源1.電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我國的電能組成主要有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和火電(煤燃燒發出的電)。2.煤、石油、天然氣被稱為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儲量有限。3.利用化石燃料發電過程會產生大量廢氣、廢渣、同時消耗大量的淡水等。4.化石能源釋放能量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增加的二氧化碳氣體會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升。這種增溫效果類似栽培植物的溫室,被稱作“溫室效應”。5.密封塑料袋模擬溫室效應,相同時間內密封袋內的溫度比密封袋外溫度要高得多,上升得快得多;說明溫室效應下,溫度升高變化得更快。6.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7.功率為1千瓦的電器使用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就是1度電。8.節約能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夏季空調調高1C ,隨手關燈,用自行車、步行或坐公交代替自駕車出行等。第6課時讓資源再生1.地球上有些資源被消耗后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有些資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紙、金屬等。2.使用1張再生紙可以節約1.8克標準煤,相應減少4.7克二氧化碳。3.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時期我國已經有了造紙術,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用樹皮、麻頭及漁網等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制造的紙是現代紙的“祖先”,后人把這種紙叫“蔡侯紙”。4.再生紙生產流程:(1)準備原材料。(2)造紙廠用木漿和回收紙造紙。(3)工廠將紙和紙板變成學習辦公用紙和包漿紙。(4)可回收的紙張來自家庭、學校和公司。(5)回收紙被收集并送到回收中心。(6)回收的紙張在回收中心進行分類、清潔和加工。(7)回收的紙張從回收中心送往造紙廠,進行再生產。5.蔡倫造紙術步驟:烹煮——浸漚——制漿——懸浮——抄造——定型干燥等。第7課時分析一個實際的環境問題1.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工業污染,比如工業廢水、油污等;有農業污染,比如殺蟲劑、化肥等;有生活污染,比如生活污水、人的排泄物等;還有其他污染,比如醫院廢水等等。2.水污染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絕大多數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3.為了解決水污染問題,要做好以下幾個步驟:制訂計劃、實地考察、交流小結等。4.制訂的計劃內容應包括目的、地點、時間、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內容、注意事項……5.實地考察:要觀察水域周圍是什么樣的環境,比如是否有廢水污水排放,水面上有無漂浮的污染物、水中生物的情況等。6.水質的情況可以從顏色、氣味、是否渾濁、水中雜物等方面進行分析。7.匯報交流:根據水樣及實地考察情況做出水是否被污染的判斷,找出污染的原因,提出治理的建議。8.為了達成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學會協調和放棄。9.城市水污染防治措施:(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監督管理機制。(2)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保意識。(3)加強污水處理和防治,改進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