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剪紙——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剪紙的方法和步驟。2、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運用簡單的手法剪出簡單的剪紙作品。3、 情感與態度目標:(1 )喚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紙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進一步提高對形式美的認識和感知美、創造 美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二、 教學重點:重點掌握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三、 教學難點: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四、 教具準備:示范作品、紅色紙、剪刀、刻刀、膠水、課件。五、 教學過程:—、創設情境、談話導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經過幾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剪紙就是其中一項 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下面就讓一段精彩的視頻,帶我們走進民間藝術的殿堂吧。(出示 視頻)你看,一把剪刀,一張簡單的紙在藝術家的手中就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作品。剪紙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你看,舞臺上、建筑上、陶器、郵票上都有他們 的影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剪紙。(出示課件)揭示課題并板書:(剪紙)三、建立學習小組,制定研究方案老師準備和同學們從剪紙的剪刻技法、剪紙的符號語言、剪紙的工具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剪 紙的寓意、剪紙的表現內容這五個方面進行學習研究。小組討論:選出小組成員最喜歡的方面進行學習研究組長匯報:一組:剪紙的剪刻技法方面二組:剪紙的符號語言方面三組:剪紙的表現內容方面四組:剪紙的工具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方面五組:剪紙的寓意方面孩子們,下面的課堂就由你們來做主了,盡情展示你們的風采吧!學生自主學習課前老師準備好的學習資料,組長負責收集整理并做好記錄。我發現每個同學都積極的投入到了學習當中,我想每個小組的同學一定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與技能吧。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了解想知道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了。下面,就請小組代表上來展 示大家吧!—組代表匯報:剪紙的剪刻技法方面生1 :剪紙表現手法有陽刻、陰刻、陰陽結合的方法生2 :陽刻剪紙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剪去輪廓以外的空白部分,要“剪剪相連”。即: 以線條相連。(圖片展示)生3 :陰刻剪紙的的特點與陽刻剪紙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 的部分,要“剪剪相斷”。即:以整體塊狀為主。(圖片展示)生4 :還有一種是陰陽結合的方法(圖片展示)師總結:我們見到的大多數剪紙作品都使用了這種陰刻陽刻相結合的方法。這樣能夠是畫面 更豐富,主次更加分明。二組代表匯報:剪紙的符號語言方面生1 :我學習到了剪紙符號主要有有:圓形、鋸齒形、水滴形、柳葉形。生2 :我發現每一張剪紙圖案里面都有這些剪紙符號其他同學補充:我記得我見過的剪紙圖案上面都有這些符號。師板書并總結:這些剪紙符號就如同漢字書法中的筆畫,它在剪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們要記住每一個剪紙符號的形狀,把這些符號運用到繪畫中再使用剪、刻的方法制作出來 就成了精美的剪紙作品。三組代表匯報:剪紙的表現內容方面生1 :主要有人物、動物、植物生2 :還有風景、建筑剪紙的內容包羅萬象,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各種素材:比如家里養的雞、狗、鴨,還有花 草樹木啊高山河流等等。四組:剪紙的工具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方面生1:使用剪刀、刻刀、彩紙生2 :用剪子、刀子時要注意安全,不用時要放好,剪下來的紙屑要放到袋子里,要養成講 衛生的好習慣五組代表匯報:剪紙的寓意方面生1 :我發現很多剪紙都有美好的寓意在里面,你看“福”字表示福到了的含義生2 :這幅剪紙里面葫蘆諧音福祿,所以有福祿萬代的含義在里面生3 :牡丹是百花之王,具有平安富貴的意思。師總結:你們的回答太精彩了,剪紙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 夠用剪刀代替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四、師演示剪紙的步驟(示范時配以講解,注意擴展學生的思路)起形:1、 起形,就是用鉛筆畫出物體的形狀。2、 剪刻:用剪子剪或用刀子刻,比如里面的這些剪紙符號就可以用刀子刻,外形就用剪子剪就可 以,注意要先剪里面再剪外面順序。3、 粘貼:把剪好的圖案平放在托紙上,用雙面膠由里向外一點點粘住。四、 學生創作作業要求:1、自己動手制作一份剪紙2、 圖案可以任意選擇3、 陽刻陰刻任取一種從剛才所學的剪紙表現手法中,任選一種或者多種,展現在剪紙作業中。五、 展評作品組織學生把作品粘貼到展板上集體講評,及時指岀優缺點,并讓學生指岀你認為好在哪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我們這節課學過的剪紙知識。同學們的表現太精彩了,不僅用上了這節課我們學的知識,而且作品內容也很豐富啊,有 動物、植物、人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景象啊。六、課堂總結中國剪紙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常青,希望同學們能從民間剪紙藝術中吸取營養, 多看,多想、多動手,希望大家也能創作更好更美的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