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初步認識“走馬燈”,運用觀察、想象的方法和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對“走馬 燈”進行觀察,掌握簡易走馬燈的制作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能按照圖紙正確制作“走馬燈”。3.學生在制作與探究“走馬燈”的實踐活動中,了解與走馬燈相關的歷史文化,感受傳統 民族文化帶來的魅力,激發學生關注、熱愛民族文化、傳承民俗文化的情感。教學重點:1 .探究走馬燈的結構。學會制作簡易的走馬燈。教學難點:畫出走馬燈扇葉的圖紙,制作走馬燈。教學準備:.學生請教數學老師如何將一個園分成相等的十二份。.學生準備刻刀、剪刀、鉛筆、橡皮、圓規、量角器、墊板等物品。.老師制作視頻、課件。.老師帶數份卡紙、五個已做好的簡易走馬燈、子母扣、蠟燭、走馬燈底座。教學過程:一、 激趣導入課題: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小視頻,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播放燈會賞燈視頻,生欣賞視頻,談欣賞視頻后的感受。師總結:花燈是我國傳統文化元素之一,因其獨特的魅力特別深受人們喜愛,今天我 們就一起相約一種特殊的花燈…走馬燈。(字卡貼于黑板:相約走馬燈)【設計意圖】喜慶視頻的播放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的 學習做鋪墊。二、 初步了解走馬燈。請學生說說自己最想了解關于走馬燈的哪些內容。老師出示關于走馬燈的文字資料。學生讀資料并談談自己的新收獲。【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走馬燈,對走馬燈的由來、用途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掌握。三、 探究走馬燈的制作。除了資料,老師這里也有幾個簡易的走馬燈,一會兒請小組長將走馬燈拿下去,在小 組內觀察并討論解決以下幾個問題。2 .課件出示需要討論的問題:走馬燈有幾部分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樣的特點?每一 部分是怎樣做出來的?小組長將走馬燈取回,小組內討論解決。老師巡視指導大家的討論交流內容。4 .學生匯報交流。交流關鍵:走馬燈由兩部分組成——扇葉和筒身(將字卡“扇葉”“筒身”貼于黑板);筒身 是圓柱體;扇葉朝向相同,間距相等;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制作扇葉。那精致的扇葉究竟是如何做出來的呢,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 看。出示制作走馬燈扇葉的視頻。提醒學生認真觀看并記錄相關數據、步驟。交流走馬燈制作的步驟。交流關鍵:畫圖剪刻折(教師根據學生交流內容做相應的 板書;請學生展示如何將一個圓分成相等的12份。)【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最有難度的環節。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小組合作交流等方法,進 —步了解走馬燈的組成部分和制作的過程;采取兩個策略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一是通過觀察走 馬燈、猜想走馬燈的做法和視頻學習扇葉的制作步驟,二是請學生課前請教數學老師如何將一個 圓分成12份并在課堂上再找學生講一講。不僅給學生化解了難點部分,更讓學生樹立了精品的 意識。四、 學生制作走馬燈。1 .學生小組內每兩個同學合作制作一個簡易的走馬燈。課件岀示溫馨小提示:刻折正確整齊;粘和牢固美觀;安全使用刻刀。學生在音樂的陪伴下開始制作走馬燈。教師巡視指導(指導關鍵點:畫圖;刻;筒身 與扇葉的粘合。)【設計意圖】兩人一組合作完成作品,擴大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體驗了制作的快樂。五、 展示評價,兌結拓展。1 .每個小組推薦一個做得好的走馬燈,到前面介紹一下自己做的走馬燈的優點(按完成的速度快慢排序介紹)師生共同點評。(關鍵點評點:優點建議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展示走馬燈的旋轉。引問:走馬燈為什么會旋轉?總結拓展:課后查閱資料,懂得走馬燈旋轉的原理;繼續探究走馬燈,做出更多更美 的走馬燈。【設計意圖】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僅是簡單的手工制作,更要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究的 興趣,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工藝品的探究。六、板書設計相約走馬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