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五年級《奇思妙想搭紙橋》教學設計活動目標:1、 通過猜想——實踐——總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提高 學生的探究意識。2、 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下,培養學生的合作、分享意識。3、 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強化進取、奮進等品質的培養。活動重點、難點:1、 小組合作探究紙橋的承重。2、 紙橋承重的科學道理。活動準備:課件、普通A4紙、直尺、剪刀、雙面膠、固體膠、木塊、鉤碼、撲克牌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1、 猜謎語激發興趣。水里看是一個洞,岸上看是一張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東。 (打一建筑物)。2、 生活中的橋。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都見過或聽過哪些橋呢?【設計意圖:以謎語的形式開頭,激發學生的興趣;交流生活 中的橋,既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 力。】3、 微課播放橋的種類等資料看了剛才的介紹,你對橋還有哪些了解?【設計意圖:通過微課,讓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橋和橋的作用、 歷史,了解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我國橋梁專家茅以升 的卓越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現代設計師和工人設計的各 種現代橋梁,感受科技的發展。】4、 揭示課題 哪些材料可以用來造橋?引出用紙造橋,揭示課題。(出示課題)二、探索橋的基本構造,師生共同搭橋1、 介紹橋面、橋墩、跨度。要想造橋就要先了解橋的知識。以這座梁橋為例,你認為橋的基本 構造是什么?橋墩有什么作用?兩個橋墩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叫做跨 度。【設計意圖:了解橋的基本構造,為后面搭紙橋做好鋪墊。】2、 師生搭橋,猜想影響橋面承重的因素。了解了這些基本常識,我們一起試著搭一座簡單的紙橋吧,兩個木 塊做橋墩,并且跨度定在15厘米,用一張A4紙當橋面。這座橋怎么樣? (分別用撲克牌和鉤碼進行測試)小結:老師搭得這座紙橋的承重力太小了,也就是承重小。(板書:承 重)【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一起搭橋,讓學生體會到單層紙作為橋 面也是有承重力的,但承重力小,引導學生猜想如何才能使承重 力變大。】思考能否只對橋面進行改造,使橋有一定的承重量?學生交流 總結:通過猜想,橋面的承重可能與紙的厚度和形狀有關三、小組合作搭紙橋1、 第一次小組合作搭紙橋剛才大家通過猜想橋面的承重力可能會與紙的厚度和形狀有關,到 底是不是這樣,想不想試一試?(課件出示合作要求)。成功了嗎?失敗了也不要緊,下面我們還有機會,先來聽聽成功小 組的經驗。【設計意圖:通過第一次小組合作搭紙橋,給學生提供足夠實 踐的時間與空間,培養學生“從失敗中找問題,從成功中找經驗的” 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2、 展示交流學生展示紙橋并交流成功原因,師從受力情況解釋。小結: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發現紙橋的承重量跟哪些因素有關?【設計意圖:以"搭紙橋”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結構力學方 面的啟蒙教育,同時通過交流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 出示神秘禮盒一張紙都有這么大的承受力,如果想讓紙橋的承重力再大些,你會 怎么做?在科學探索中,別人的成功經驗,有時可以成為你成功的起點,出 示神秘禮盒,小組合作看一看、議一議這些神秘禮物有什么特別之處。(學生交流)4、 介紹復合結構這次采用的剖面結構不再是簡單的圓形、方形或三角形,而是將這 幾種形狀中的某兩個或三個結合起來,這稱為復合結構。(課件出示復 合結構的剖面圖)5、 生活中的復合結構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復合結構?生交流,師出示課件。為什么生活中這種復合結構運用的這么廣泛?【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和觀察生活中的復合結構,培養學生的 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復合結構的承重力更大, 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6、第二次小組合作搭紙橋課件出示要求,小組合作搭紙橋并交流分享成功經驗。學生評價。【設計意圖:通過第二次小組合作搭紙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 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表現進行評 定,提升學生的鑒賞、評價能力。】四、總結拓展提升1、 校園紙橋大賽剛剛我們通過一起探究,發現橋的承重與形狀和厚度等因素有關, 其實紙橋承重是一門大學問,在全國各大中小學校園里,團隊合作搭紙 橋已成為一種科學實踐的風向標,出示各大中小學校園紙橋搭建比賽。2、 激發探究興趣他們的紙橋對橋墩也進行了一些創造性地改變,感興趣的同學課后 可以繼續實踐。【設計意圖:通過全國各大中小學紙橋搭建比賽的圖片,了解 橋的承受力與其他因素的關系。從課堂延伸至課后,激起學生新的 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繼續探究學習的興趣和熱愛科學的意識。】3、視頻《厲害了,中國橋》總結三次搭紙橋,經歷了一個不斷嘗試、探究的過程,引出中國橋 的建設。視頻出示中國橋。生交流感受師總結提升:我們的中國已成為橋梁數量最多、跨度最大的世界第 一橋梁大國。我們的中國橋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凝聚了好幾代工程師刻 苦鉆研、不斷超越的過程。無論今天你的紙橋是否搭建成功,老師看到思考、探究的種子已經 在你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愿我們都能懷揣紙橋精神,踏上科學創新之橋 發揮創造的力量,老師相信“科技興邦”的路上一定會有你的身影!【設計意圖:立德樹人,是學科教學的總目標。通過視頻,了 解我國近年來在橋梁建設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滲透德育教育, 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 主義情懷和立志成才的決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