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麗的麥稈畫》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麥稈畫,又稱麥稈貼,也叫麥草畫,源自我國民間,始見于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品,已有一千 五百年的歷史。麥稈畫和剪紙、布貼一樣,都屬于剪貼藝術,是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在一千多年 的時間里,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藝,作品明暗有序、古色古香、 高貴典雅、形象逼真,極具藝術感染力,有著“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美稱。同時,麥稈畫以其獨 特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藝,還贏得了國內外藝術界很高的評價,深受中外人士青睞,被 譽為中華瑰寶,民間一絕,藝術珍品。學情分析: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喜歡動手制作這種形式,在活動過程中不但能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能 力,還能收獲到快樂。雖然以前孩子們對剪紙、貼畫已經有所了解,但是他們對麥稈畫的認識還 是膚淺的,所以我將通過欣賞更多的麥稈畫作品來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儲備,累積創作所需的素材。根據教學內容,本節課我將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 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動手制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觀察發現、動手操 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麥稈畫的制作方法。活動目標:知識與技能:能夠掌握麥稈畫的制作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創作中。過程與方法:通過分工與合作,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能夠用麥稈創作出一件完整的麥稈畫 作品,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小組共同完成麥稈畫作品的過程中,提升小組合作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麥稈畫的歷史文化,通過欣賞麥稈畫作品,感受勞動人們的辛勤 和智意,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要傳承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在學生作品展示 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德育滲透)活動重點:學生能夠自主設計,能夠掌握麥稈畫的制作工藝方法,創作出完整的麥稈畫作品。活動難點:對麥稈畫制作中的刮、貼、剪工藝技巧的掌握和運用。活動策略:有效的動手制作實踐活動不是單純的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我將以實物展示法與設疑法導入,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究法、觀察揣摩法、模仿練習法,與教師的 多媒體教學法和示范法進行麥稈畫制作工藝的教學,運用合作學習法、分層指導法完成小組麥稈 畫作品制作。活動準備:1、 麥稈、刀片、剪刀、白乳膠、丙烯顏料、抹布和垃圾筐。2、 范例作品。(用麥稈制作的圖畫。)活動過程: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1、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 一幅畫,漂亮嗎?你猜這幅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學生猜想)其實,它是由麥稈制成的。(實物展示麥稈)2、 (課件展示作品,介紹麥稈畫歷史)麥稈畫始見于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 品,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麥稈畫和剪紙、布貼一樣,都屬于剪貼藝術,是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 作品古色古香、形象逼真,極具藝術感染力。看完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學生交流)師小結:是啊,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給我們留下這么美的藝術瑰寶, 我們要將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傳承下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麥稈畫的制 作。(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展示幾幅麥稈畫作品,在學生的各種猜測中激發學生的 好奇心,讓學生在對麥稈畫藝術的驚嘆中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然后教 師邊播放精美的麥桿畫圖片,邊簡介麥稈畫的悠久歷史,讓學生進一步 意識到學習麥稈畫的傳承意義。】二、自主探究,技法點撥同學們,想一想,一根根管狀的麥秸稈要變成這樣的麥稈畫,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呢?下 面每小組發放一幅麥稈畫作品,小組內先觀察作品,再討論研究麥稈畫的制作方法。(<h組 討論)大家討論得這么激烈,哪個小組來分享一下你們研究的制作方法?(板書:制作方法)學生交流預設:1、 畫。在卡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確定主題。構思一下:你準備制作一個什么主題的 麥稈畫?2、 泡。思考一下,為什么要浸泡麥稈?請1名同學上臺操作,分別掰浸泡后的麥稈和沒有 浸泡的麥稈,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泡麥稈是為了把麥稈泡軟,不易折斷。但是要注意,麥稈浸泡在10分鐘左 右,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容易腐爛。3、 剖。請兩名同學上臺演示剖的技巧,將管狀的麥桿用攝子或小刀剖開,提醒學生使用工 具時要注意安全。4、 刮。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刮,刮到什么程度呢?師小結:將麥秸刮成片狀,用刀片把麥稈內膜多余的部分去掉,要把麥稈刮平刮薄。為了 讓麥稈平整,還可以用熨斗熨平。但是大家在熨的過程中,都要戴上防燙手套后才可以操作,熨 斗不使用時要拔掉插頭,并放在遠離操作的地方,以防燙傷。5、 貼。將刮好的麥秸均勻涂上膠水,粘貼在圖案正面。你覺得貼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師小結:涂抹膠水時要涂抹均勻,貼的時候要緊密一些,不要留縫隙。(板書:精細)6、 剪。剪也是有技巧的,小心剪下圖案,要注意邊緣光潔。為了讓圖案的外形更加清晰, 我們還可以用勾線筆描邊。7、 粘。將剪下的圖案用膠水再粘貼到底板上。8、 上色。為了讓整幅作品美觀,我們還可以用丙烯顏料上色,對作品進行添加完善,讓作 品栩栩如生。(板書:美觀創意)【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討論,理順了制作麥稈畫的流程,為下一步麥稈畫制作奠 定基礎?!?br/>三、實踐體驗,嘗試創作1、在大家的交流中,我們對麥稈畫的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進入我們的創作階段。六個 人一組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在制作之前,送給大家三點溫馨提示:(1)小組成員分工合作;(2 )制作要精細,造型要美觀;(3 )創作時要保持衛生,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我看許多同學都已經躍躍欲試,心動不如行動,伴隨著優美的音樂開始我們的麥稈畫制 作!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對于學生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遇到的比較普遍的技術難點,進行全班的適時點評和講解。【設計意圖:本環節對于麥稈畫的制作,有了明確的分工,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教 師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從不同的外形到精細粘剪都做到 大膽創作,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br/>四、展示評價,分享成果1、 許多同學的作品都已經完成了,下面我宣布:麥稈畫作品展,現 在開始!請小組長帶著你們組的作品到講臺前面來,請你們依次為大家 介紹一下你們組的作品。其他同學要從作品的精細性、美觀性、創意性三 方面評價,評出今天的最佳作品獎。(學生交流)2、 班級展示作品,分享成果。3、 大家快速商議,你們認為最佳麥稈畫作品是幾號?決定好后,就 把手中的笑臉送給他。(學生上臺投票)我宣布今天的最佳作品獎是哪個組剛才投給了他們一票?我來 采訪一下,你們組為什么把票投給他?【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互評,取長補短。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有效激發學生的表現力、自信心和評價能力。】五、 拓展賞析,升華情感同學們,你看(課件展示麥稈畫作品),麥稈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藝, 還深受外國人士青睞,遠銷海外。作為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麥稈畫有著“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美稱,希望同學們今后能夠傳承發揚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設計意圖:展示形態各異、色彩豐富的麥稈畫作品,讓學生感受麥稈畫藝術的魅力,同時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要傳承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br/>六、 板書設計:美麗的麥稈畫制作方法: 精細畫泡剖刮 美觀貼剪粘上色創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