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強化訓練(含解析):第2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新(新人教必修3)單元過關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法國學者阿爾諾·多德里夫認為,每個藝術門類都可在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的對話中豐富自己。我國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也認為,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盡管有獨特的不同于一般的表現形式,但它的精神追求,一定與其他民族的精神追求息息相通。對這兩位學者的話理解正確的是(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②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統一④發展民族文化應以引進世界先進文化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統一。因此,要尊重文化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②③正確,④做法不可取。故選A。2.羊是廣州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仙羊贈穗的美麗傳說一直流傳至今。廣州亞運會創作的吉祥物“滿滿”,便采用了“羊”和“穗”這個能給大家帶來幸運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著谷穗將神話故事再次重現在人們面前。這表明(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一定的繼承性 ②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性 ③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的根本途徑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③④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②答案 D3.2011年11月1日至3日,第二屆中國安徽民俗文化節緊緊圍繞“讓民俗活起來”“讓民俗留長久”“讓民俗樂萬家”三條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這表明( )①傳統民俗具有繼承性②傳統文化要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③傳統文化具有包容性④文化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 “讓民俗留長久”體現了傳統民俗具有繼承性,①符合題意;“讓民俗活起來”體現了傳統文化要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②符合題意;“讓民俗樂萬家”體現了文化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④正確。故答案選C。③與題意不符,應舍去。4.“博客”意指“網絡日志”是繼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截止2009年第三季我國博客開戶數已經達到3 500萬。從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角度,下列對包括博客在內的網絡交流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A.意味著舊的文化傳播方式的徹底消失B.能夠日益顯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C.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D.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個新陳代謝、不斷創新的過程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對大眾傳媒的認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語句,從文化傳播與交流角度分析對網絡交流方式的認識。A說法錯誤,經濟發展才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C說法有誤,D與題意不符,故應選B。5.2012年~2013年,中國和土耳其將互辦文化年。中土互辦文化年表明( )A.文化在相互滲透中融合 B.文化在相互繼承中發展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競爭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傳播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的交流傳播。中土互辦文化年表明中土文化在交流中傳播。“相互滲透”“相互繼承…‘相互推崇”等說法有誤,故應選D。6.世界氣象組織規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的命名由該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我國提供了龍王、悟空、玉兔、杜鵑、海棠等10個名字。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許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個名字來自我國的神話傳說。從我國提供的臺風名稱可以看出( )A.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B.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C.傳統文化滲透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D.文化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我國從神話傳說中取材為熱帶氣旋命名,說明傳統文化保留在現實生活中,故應選C。A、B、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7.千年前的“五羊銜谷”傳說使得“五羊”成為廣州城市最為知名的一個標識。羊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對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領域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也有重要影響。這說明(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一定的繼承性②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性③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的根本途徑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③④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②答案 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傳統文化的特點,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五羊銜谷”的傳說及羊與傳統文化發展的淵源體現了文化的區域性及傳統文化的繼承性、相對穩定性。③錯誤,④沒體現,應選D項。8.2011年中國影院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可統計票房約41億元,其中好萊塢大片占了70%。《變形金剛3》《功夫熊貓2》《哈利·波特7(下)》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僅《變形金剛3》一部就狂卷了10.8億元。上述數據說明( )①外來文化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②要增強我國民族文化的競爭力和吸引力③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④文化交流是繁榮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了文化發展的作用。美國電影產業有強大競爭優勢,占據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故②③正確。①與材料體現的危機意識不符。④說法錯誤。9.漢沽版畫多以漢沽地區鹽場、化工、農業、漁業的勞動和生活為題材,吸收了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及西方藝術的創作手法,運用新材料、新技巧,采用木刻、紙版、絲漏版和油印、水印等表現形式創作,深受百姓喜愛。漢沽版畫的成功表明( )①繪畫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②只要博采眾長就能實現文化創新③文化創新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④藝術創作要立足于人民群眾的實踐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漢沽版畫以漢沽地區鹽場、化工、農業、漁業的勞動和生活為題材”表明藝術創作要立足于人民群眾的實踐,④正確。漢沽版畫“吸收了中國民間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創作”說明文化創新需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也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②說法過于絕對,③正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①錯誤。10.《梁祝》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的音樂形式詮釋了中華文化鮮明的風格和特點,是實現文化創新的藝術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這說明我們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堅持的原則是( )A.面向世界,博采眾長B.交流、借鑒、融合C.以我為主、為我所用D.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答案 C解析 本題以《梁祝》的創作為背景,強調在學習西方文化精華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利用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為發展本民族的文化服務,即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才能實現民族文化的創新。故答案應該選C。二、非選擇題11.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人民文學》推出英文版試刊號,刊登了張煒等5位2011年茅盾文學獎得主的介紹和作品節選。張煒用20年的時間深入基層體驗生活,嘔心瀝血創作了這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篇幅最長的長篇小說《你在高原》。它主要講述的是一批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的經歷,圍繞地質隊員寧伽不斷探究父輩及家族的興衰、苦樂、得失和榮辱展開,在廣闊的背景下展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質。這部鴻篇巨制的分卷各不相同,創作風格差異之大令人嘆為觀止,包括古典、現代、夢幻、意識流、魔幻、武俠敘事、寓言、童話等風格。每卷既可獨立成篇,又相互聯系,被學界稱為“囊括了19世紀以來所有的文學實驗”。(1)結合材料,談談長篇小說《你在高原》的創作過程是如何體現文化創新的。材料二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相比,國內的讀者反應不一。有個留洋歸來的讀者說,讀中國歷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給我“吃蒼蠅”的感覺,而讀任何一部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都給我一種沉厚和震撼的重量感。但事實是,目前國內的更多讀者對諾貝爾文學獎的關注度,并沒有對茅盾文學獎的關注度高。據統計,諾貝爾文學獎在過去20年中,13位得主均來自歐洲。瑞典文學院的常務秘書長恩達爾曾批評,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的評判標準過于歐洲化。(2)從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的角度,談談我們應如何對待茅盾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答案 (1)①作者用20年的時間深入基層體驗生活,讓作品在廣闊的背景下展示當代人的生活。這體現了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文化創新必須立足于社會實踐。②作者的創作風格既有古典又有現代,囊括了19世紀以來所有的文學實驗。這體現了文化創新必須繼承傳統,推陳出新。③作者的創作風格中,還有意識流、魔幻等眾多西方特色。這體現了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如果考生從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2)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本民族的社會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都有其個性和特征,因此應該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材料中那位讀者厚外薄中的看法以及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采用過于歐洲化的評判標準都是錯誤的。②文化交流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要求。我們既要學習和借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又要認同和宣傳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解析 本題以張煒創作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過程以及國內讀者對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的不同評價為背景,考查考生對材料有效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圍繞問題對學科知識的靈活調用能力以及辨析理論是非的能力。第(1)問,要求結合材料,分析獲獎小說的創作過程是如何體現文化創新的,屬于歸納式設問。考生答題時,要注意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與教材中關于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基本途徑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做到二者的有機統一。第(2)問,屬于態度、看法類設問,考生要運用文化多樣性以及文化交流的知識,對材料中兩種文學獎的類型、不同讀者的不同反應及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偏愛進行分析,注意正確態度與錯誤態度的比較,形成明確的結論。12.每年日本太地町漁民要捕殺數千頭海豚。“蔚藍色純凈的海水,瞬間漫出大片鮮紅的血色,整個海灣都被紅色所浸染,海豚們此起彼伏地跳躍、掙扎,發出慘死的哀號聲……”這是美國紀錄片《海豚灣》里的一幕,因為赤裸裸的真實影像,本片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也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但凡看過影片的人,都會為這些動物遭受的災難而流下同情的眼淚,同時也在深深反省人類自身的行為。《海豚灣》獲獎后,太地町政府發布聲明:“在日本國內和世界各地都存在著不同的飲食傳統,這些傳統有著漫長的歷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飲食文化非常重要。”分析說明材料中所蘊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答案 (1)《海豚灣》以其真實影像,使人深受震撼,反省自己的行為。說明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豐富人的精神世界。(2)《海豚灣》在世界播映,引起世人對日本捕殺海豚的廣泛關注。體現了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3)日本有自己獨特的飲食傳統,我們要尊重和理解。說明文化具有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4)日本人愛吃海豚的傳統文化,與當前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科學理念不相符合,要自覺地加以剔除。體現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海豚灣》對人的教育說明文化塑造人生。借助于電影引起世人對捕殺海豚的關注體現大眾傳媒的作用。對日本飲食傳統需結合對待文化多樣性態度來認識,另外,日本該飲食傳統屬于傳統文化,亦應結合對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來分析。13.在我國,有很多具有豐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對于如何存續和弘揚這些傳統文化,同學們收集到如下觀點。觀點一:我們在存續民族文化的血脈時,要注重發揮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實現文化傳統的現代轉換。如,崇尚正直、珍愛生命、團結互助,自力更生,這是端午佳節賦予我們的新感悟。觀點二:存續和弘揚傳統文化,要注重創新過節的形式,努力營造讓年輕一代接觸、了解和領悟傳統文化之美的優良環境,以此來喚醒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自覺認同。觀點三: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也必然要在與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實現存續和弘揚。在交流融合的過程中要體現包容性,主動吸取它們的積極成分,但我們也絕對不能失掉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脈,喪失自己的主體性。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請你說一說上述三種觀點的正確性。答案 觀點一的正確性:①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文化要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才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②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社會實踐的發展要求文化創新體現時代精神。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中。觀點二的正確性:①推動文化創新,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而文化形式的創新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要注重創新過節的形式。②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所以要努力營造讓年輕一代接觸、了解和領悟傳統文化之美的優良環境。觀點三的正確性:①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②在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③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反對民族虛無主義。解析 本題以對傳統文化的幾種看法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關于文化創新對存續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的理解。觀點一強調的是存續和弘揚傳統文化要體現時代精神;觀點二文化創新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觀點三強調存續和弘揚傳統文化要注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