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基礎知識復習第一節 模型、符號的建立與作用1.在自然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反映和代替客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提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這樣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張 、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 。3.用符號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還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 。第二節 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1.原子概念是由英國科學家 提出的。★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從宏觀上是:物理變化 新的物質生成;從微觀上是:物理變化過程中,分子本身 變化,改變的是 ;而化學變化則是分子本身 。★3.分子是 物質的一種微粒,并且是 物質 性質的一種微粒;原子是 的最小微粒。★4.分子是由 構成的,分子種類不同是因為:①由不同 的原子構成;②由不同 的原子構成;③原子的 方式不同。通過類比方法可以理解分子種類不同的原因:如單詞do與go與原因 類似;單詞god與good與原因 類似;單詞god與dog與原因 類似。5.微觀粒子很小,如原子的半徑數量級是 米;原子的質量數量級是 千克。第三節 原子結構的模型1.電子是英國科學家 發現的。★2.原子模型:道爾頓提出的是 模型;湯姆生提出的是 模型;盧瑟福提出的是 模型;波爾提出的是 模型;現代科學家普遍認同的是 模型。3.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所做的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實驗中,大多數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 ;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說明: ;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 。4.認識原子結構的一種方法是用 的粒子撞擊、打碎核的方法。★5.有關原子結構的知識:⑴繪制原子結構圖:⑵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故有公式: ;⑶不同種類的原子,其核內的 不同;⑷因為一個質子帶 的正電荷,所以有等式: ;一個電子帶 的負電荷,且整個原子 電性,所以有等式: ;⑸在所有的原子中,只有 原子沒有中子;⑹在原子中,質子數一定與中子數相等嗎? 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 構成的。★6.元素的概念:把具有相同 (即 )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所以元素的種類是由 決定的。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能講 ,不能講 。★7.同位素原子的概念:把原子核內 相同、 不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原子。同位素原子 (填“是”或“不是”)同種元素。8.氫有3種同位素原子,即 (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 )、 (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 )和 (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 )。★9.離子的概念:把帶電的 或 稱為 ,根據其電性的不同可以將離子分為 離子和 離子兩類。10.原子得失電子后便形成離子,得電子形成 離子;失電子形成 離子;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即為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得失的 數。在所有的化學反應中,原子核 發生改變,核外電子數 發生改變。11.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生成物在常溫下是種 體;鈉原子在該反應中 電子變成 離子,氯原子在該反應中 電子變成 離子。第四節 組成物質的元素1.“金、木、水、火、土”中屬于元素的是 。★2.人類已知的元素共有 種,其中有些是 元素。★3.把由 組成的純凈物稱為單質;由 組成的純凈物稱為化合物,單質和化合物都是 物。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對嗎? 4.元素可分為 元素和 元素兩大類,稀有氣體元素包括 ,它們都是 元素。★5.地殼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是: ;人體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三位是: ;海水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三位是: ;空氣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兩位是: 。6.能輻射出放射線的元素稱為 元素,它對人體 害,但也能利用它來治病或其他用途。第五節 表示元素的符號★1.熟記下列元素的符號:氫氦鋰鈹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B硫氯錳鐵銅鋅金銀碘鋇汞鉛鉀ArCa★2.元素符號能表示的意義:⑴ ;⑵ 。但符號Fe能表示三個意義,分別是: 。3.任何元素符號前加上數字后,其表達的意義只有: 。4.俄羅斯化學家 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5.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個周期, 族,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 逐漸增加;同族元素 性質相似。6.原子序數即為該元素原子中的 數。第六節 表示物質的符號1.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稱為 。★2.任何純凈物的化學式均由 確定,并且一種物質只有 個化學式。★3.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有: 氣體;所有的 ;碳的單質如: 等,能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該物質的除了由 直接構成的物質外,還包括 態的 單質。4.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時,通常要做到: 在前、 在后、 在前、 在后,但也有例外,如 。如果從化合價的角度來說,一般 在前, 在后。5.化學式表示的意義:⑴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如:CH4(口述其能表示的意義)⑵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如:K(口述其能表示的意義)⑶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如:NaCl(口述其能表示的意義)★6.化合價的一般規則:⑴常見的化合物中,氫總是 價,氧總是 價;⑵金屬元素常顯 價;⑶非金屬元素跟氧化合時常顯 價,跟氫化合時常顯 價;⑷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⑸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 ;⑹化合價中最高正價為 價,鐵有 和 價, 價稱為亞鐵;類似的還有Cu、Hg等元素;★7.原子團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就是該原子團的 ,也就是該原子團所帶的 數。第七節 元素符號表示的量1.為了表達、計算方便,國際上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關系,具體計算過程是:取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 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所得的值即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2.原子的質量單位是 ,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 。3.“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實驗中:⑴硫酸銅晶體是 色的,加熱失去結晶水后變成 色;⑵理論上: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為 ;⑶分析實驗過程中的操作失誤給實驗結果帶來的影響:①結晶水未全部失去: ; ②溫度過高導致硫酸銅分解: ;③加熱過程中硫酸銅晶體濺出: ;④加熱后的坩堝沒放在干燥器里冷卻: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