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強化訓練:百舸爭流的思想(新人教必修4)1.科學家現(xiàn)在可以準確預測臺風的登陸地點、經過路線,把災害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從哲學的基本問題看,這主要體現(xiàn)了( )A.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B.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C.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D.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內容。對自然災害進行預測,說明人能夠認識事物、思維能夠反映存在,D符合題意。其它各項均與題意不符。2. 王夫之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在哲學上的貢獻主要是總結和發(fā)展了中國傳統(tǒng)的唯物主義。以下說法中最可能是他說的是( )A.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理生萬物,理在氣先,理為氣本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答案 A解析 A項屬于近代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B、C兩項是唯心主義思想,D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故選A項。3.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 )A.都承認客觀事物及其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B.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D.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答案 D解析 “萬物皆備于我”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因此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都否認了存在決定思維的唯物主義原則,D項符合題意。4. 下列觀點與漫畫中的人所堅持的哲學基本立場相同的是( )A.天地合而萬物生B.未有此氣,先有此理C.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D.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答案 C解析 漫畫中“你若不聽,便沒有閑言”否認了閑言不以主觀認識為轉移,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與C中觀點一致。A是唯物論觀點,B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強調主觀能動性,但沒夸大。5.王守仁問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說: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問: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說:只是一個靈明。王守仁解釋說: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兇災祥?這表明,王守仁的觀點屬于(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答案 C解析 根據王守仁的觀點,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強調個人意志、愿望是決定性的東西,與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相一致,故選C項。6.哲學史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對子”,下列選項中與上述“兩個對子”相對應的是( )①指鹿為馬 樂極生悲 ②形謝神滅 理生萬物③盲人摸象 削足適履 ④滄海桑田 斷章取義A.①③ B.③④C.②④ D.①② 答案 C解析 ②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④為聯(lián)系觀點(辯證法)與孤立觀點(形而上學)的對立,D項符合題意。①中分別體現(xiàn)唯心主義和矛盾觀點,③中都體現(xiàn)形而上學思想,與題意不符。7. 我們的干部隊伍中有一些人相信神靈的存在,求簽問卦,以測仕途沉浮;求神拜佛,乞求飛黃騰達。究竟有沒有神靈,這些人往往會說“信則有,不信則無。”這種觀點( )A.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神靈的客觀存在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B.是正確的,神靈是一種人們尚未認識到的現(xiàn)象C.是唯心主義的觀點,背離了無神論的馬克思主義立場D.是正確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答案 C解析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一切鬼神觀念都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歪曲的、虛幻的反映。相信神靈的存在是唯心主義的觀點,故A、B、D都是錯誤的。8.在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基層干部不研究實際,不懂規(guī)劃,胸無良策,拍腦袋決策,給工作帶來重大損失。這種“拍腦袋決策”屬于( )A.否認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B.否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唯心主義觀點C.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觀點D.否認人能夠認識客觀事物的錯誤觀點答案 B解析 不研究實際,從主觀想象出發(fā)的“拍腦袋決策”屬于唯心主義觀點,故選B。9.著名科學家李振聲認為,對科學研究來說,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的哲學原理之一就是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就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李院士的這句話表明( )①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②人們在客觀規(guī)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③哲學是具體科學之母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和認識客觀規(guī)律為前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 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但并非人在規(guī)律面前無能為力,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故②錯;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故③錯。10.莊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與這一觀點所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精神不是萬能的 B.古今異俗,新故異備C.理在事先,理生萬物 D.月圓則虧,水滿則溢答案 C解析 莊子將“道”、“精”歸結為世界的本原,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A項是唯物主義的觀點,B項屬于辯證法的發(fā)展觀,D項屬于現(xiàn)象。11.五行學說認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協(xié)調與平衡。這種觀點( )①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②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實質是唯心主義觀點③以“相生相克”解釋世界,包含有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④不以意識、鬼神說明世界的本原,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B解析 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實質是樸素唯物主義觀點,故②④錯誤。12.“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 )A.主張物質和意識辯證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B.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C.主張意識是物質的感應的唯物主義觀點D.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答案 B解析 把靈與不靈,辦事順利不順利歸結為“心”,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13.中醫(yī)是我國獨有的傳統(tǒng)醫(yī)學,它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組織結構,用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等人體五臟,認為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以五臟為中心的統(tǒng)一體,它們通過經絡相互連結在一起,通過相生相克而相互調節(jié),維持整體水平的協(xié)調和平衡。結合所學哲學道理,說明中醫(yī)五行說的合理性與局限性。答案 中醫(yī)五行說認為世界是物質,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是正確的;它看到了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中醫(yī)五行說的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解析 本題以中醫(yī)五行說為素材考查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回答時應注意金、木、水、火、土都是物質的具體形式,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組織結構,與唯心主義觀點相反,總體方向是正確的,但也失之簡單化,需要辯證分析。14.材料一 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種感覺構成的。黑格爾認為,整個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和產物。材料二 我國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了以“氣”為核心的宇宙結構說。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1)材料一兩位哲學家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觀點?二者有什么共同點?(2)材料二集中體現(xiàn)了什么觀點?這一觀點有何局限性?答案 (1)貝克萊把人的主觀精神當成第一性的東西,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黑格爾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說法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二者都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把意識當作世界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觀點認為“氣”是萬物之源,把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當作世界的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這一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解析 本題考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哲學派別及其觀點。注意結合材料分析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